CN207782530U - 超高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超高速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2530U
CN207782530U CN201820130508.7U CN201820130508U CN207782530U CN 207782530 U CN207782530 U CN 207782530U CN 201820130508 U CN201820130508 U CN 201820130508U CN 207782530 U CN207782530 U CN 207782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rotor
winding
flow channels
high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305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生
张爽
闫丽利
于京平
覃博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 Yuan Mechatronics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 Yuan Mechatronics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 Yuan Mechatronics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 Yuan Mechatronics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305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2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2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25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电机。其中,转子的多对永磁体沿转轴的周向排布;定子屏蔽套为玻璃材质;转子复合保护套包括环绕在转子外的碳纤维层和环绕在碳纤维层外的钢丝层;机座夹套上开设有第一过流通道,定子铁心上开设有与第一过流通道连通的第二过流通道;转子的转轴上套设有平衡环,平衡环包括与转轴过盈配合的平衡盘和平衡柱;平衡盘上开设有与平衡柱配合的柱孔;定子绕组中每组绕组包括从外向内同心嵌设的多个线圈;多个线圈的尺寸依次减小;多组绕组中相邻两组所述绕组相交叉;定子铁心、转子、定子绕组的端部和平衡环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上述超高速电机产热少,散热效果好,转子强度更高,铜耗少。

Description

超高速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电机。
背景技术
随时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动机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些负载对转速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增加电机的转速会对电机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电机性能难以达到这么高的要求。
首先,因高速电机相比于普通电机,相同定子槽数下转子表面谐波脉动幅值和频率增加,高工作频率使绕组中电流的谐波成分增加,因此高速电机转子涡流损耗比普通电机要大很多,产热增加,同时,现有电机上的定子屏蔽套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造成定子屏蔽套产生的涡流损耗也较大,加工设备也较昂贵;其次,电机转速越高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多,然而,现有的高速电机散热效果太差,考虑到电机温升的问题,现有的高速电机的转速仍不能达到所需的转速;再有,普通电机转子通常用焊接平衡块或者车削平衡盘的方法进行平衡,而高速电机转子线速度最高可达到800m/s,焊接平衡块的焊缝强度无法承受如此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而车削平衡盘会破坏平衡盘的稳定状态,降低平衡盘的疲劳极限,导致平衡盘损坏;此外,高速电机需要采用双层叠绕组,而双层叠绕组线圈端部长,占用空间大,需要加长机座,因而轴刚度降低,易振动,且机构不紧凑,用铜量大,增加了成本。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电机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速电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存在的电机散热效果差,涡流损耗大、平衡盘已脱离或损坏以及易振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包括包括转子、转子复合保护套、定子铁心、定子屏蔽套、定子机座和定子绕组。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多对永磁体,多对所述永磁体沿所述转轴的周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屏蔽套为玻璃钢材质或玻璃胚布材质,且所述定子屏蔽套糊制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内表面;所述转子复合保护套包括碳纤维层和钢丝层,所述碳纤维层环绕在所述转子外,所述钢丝层环绕在所述碳纤维层外。
所述定子机座包括机座夹套,所述机座夹套套设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外部,且所述机座夹套上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第一过流通道;所述定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所述转子的转轴上套设有平衡环,所述平衡环包括平衡盘和平衡柱,所述平衡盘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转轴上,且所述平衡盘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平衡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平衡柱配合的柱孔。
所述定子绕组为双层同心绕组,且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组绕组,每一组所述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从外向内同心嵌设,多个所述线圈的尺寸依次减小;多组所述绕组中相邻两组所述绕组相交叉。
所述定子铁心、所述转子、所述定子绕组的端部和所述平衡环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子铁心包括多片定子冲片,每片所述定子冲片的外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外边缘依次排布的外径槽,每片所述定子冲片的内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内边缘依次排布的内径槽。
多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多个所述外径槽均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外径槽均与对应的所述外径槽连通,多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多个所述内径槽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内径槽均与对应的所述内径槽重合,所述内径槽包括过流槽,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外径槽和多个所述过流槽均能形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由所述机座夹套的一端向另一端围绕所述定子铁心螺旋延伸。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外径槽比所述内径槽多一个,且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外径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子冲片的外边缘,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内径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子冲片的内边缘;相对应的所述内径槽均重合,相对应的所述外径槽形成螺旋槽。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相邻两个外径槽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外径齿,每个所述外径齿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过流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子屏蔽套与所述转子复合保护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风道,所述定子机座上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子机座包括外机座和内机座,且所述外机座和所述内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所述外机座上开设有外进液孔和外出液孔,所述内机座包括所述机座夹套和套设在所述机座夹套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内进液孔和内出液孔,所述外进液孔和所述内进液孔均与所述第一密封腔体连通,所述外出液孔和所述内出液孔均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连通,且所述内进液孔与所述机座夹套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内出液孔与所述机座夹套上的出液口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超高速电机还包括用于与电机的电缆连接的接线螺栓,且所述接线螺栓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子机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块屏板,每块所述屏板与所述定子屏蔽套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分别与所述屏板和所述定子屏蔽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超高速电机还包括磁悬浮轴承;所述磁悬浮轴承用于支撑所述转子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超高速电机主要由转子、转子复合保护套、定子铁心、定子屏蔽套、定子机座和定子绕组组成;其中,转子主要由转轴和多对沿转轴的周向依次排布的永磁体组成,定子屏蔽套为玻璃钢材质或玻璃胚布材质,转子复合保护套主要由环绕在转子外的碳纤维层和环绕在碳纤维层外的钢丝层;定子机座包括有套设在定子铁心外的机座夹套,该机座夹套上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第一过流通道,同时,定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第一过流通道与第二过流通道都是为了实现冷却介质流通而设置的;在转子的转轴上套设有平衡环,平衡环主要由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过盈配合的平衡盘和平衡柱,平衡盘上开设有与平衡柱对应的柱孔;定子绕组为双层同心绕组,包括多组绕组,每一组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在定子铁心、转子、定子绕组的端部和平衡环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任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位置限定,将多对永磁体沿转轴的周向依次排布,能实现平行充磁,使得每个永磁体的外表面会产生面积较小的旋涡,可以有效的降低空间谐波分量在转子中产生的涡流损耗,缓解涡流损耗过大的问题,减少了发热量,提高电动机效率和稳定性;将定子屏蔽套糊制在定子铁心的内表面,可使得定子屏蔽套与定子铁心合成一个整体,能有效的对定子铁心的内腔进行密封,同时提高了定子屏蔽套的抗压能力,由于玻璃钢和玻璃胚布均属于绝缘材料,可大大降低定子屏蔽套中的涡流损耗,减少热量的产生,提高了电机效率;转子复合保护套上的钢丝层能导通高次谐波,进一步缓解了定子产生的高次谐波对转子的影响,减少转子发热产生的热量,碳纤维层能保护永磁体,还有利于转子的散热。
机座夹套上的进液口与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即冷却液从机座夹套的进液口流入之后可流入第二过流通道内;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即冷却液由第二过流通道内流出后可流入第一过流通道内;第一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机座夹套上的出液口连通,即冷却介质流经第一过流通道后能从机座夹套上的出液口流出;显然,因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的设置,增加了冷却介质与定子铁心和定子机座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介质能带走定子铁心和定子机座上更多的热量,从而定子铁心和定子机座的散热效果更好,能更好地控制温升,为提高电机的转速打下基础。
转轴和平衡盘过盈配合,使得转轴转动时,平衡盘随之转动;当转子不平衡时,即转轴的重心偏离转轴的轴线,例如,转轴的重心相对转轴的轴线向第一方向偏离而产生震动,将平衡盘上的柱孔(或其中一个柱孔)设置于转轴轴线的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向柱孔内插设平衡柱,以增加转轴在第二方向的重量,用以平衡转轴中心向第一方向的偏移,实现了转子动平衡,有效缓解了因焊接和车削引起的转子强度降低的问题。
绕组的多个线圈从外而内同心嵌设形成双层同心式绕组,使得定子绕组的端部交叉点减少,嵌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叠绕组更简单,且线圈的端部长度缩短,令端部空间得到很好利用,并有效减少了轴向长度,提高了转轴刚度,不易振动,且结构紧凑;另外,不需要加长机座,可以减少机座长度做到同功率档电机机座更短,或者可以加长定子铁心做到同中心高同机座长功率档更大;同时,由于排布方式更改,用铜量减小,降低了电机铜耗,因而降低成本使产品更有优势,减小谐波影响,减少损耗,减少热量的产生。
石墨烯的导热系数达到3000~50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是铜的数倍,将石墨烯喷涂在定子铁心、转子、定子绕组的端部和平衡环的表面,通过石墨烯的高导热性,将转子和定子铁心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以减少电机发热量,更好地控制电机的温升。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涡流损耗小,产热少,散热效果好,转子强度更高,铜耗少,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与平衡环配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的另一种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子冲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转子;11-转子复合保护套;12-转轴;13-永磁体;2-定子铁心;21-定子冲片;211-外径槽;212-内径槽;2121-过流槽;213-外径齿;2131-过流孔;22-定子屏蔽套;3-定子机座;31-外机座;311-外进液孔;312-外出液孔;32-内机座;321-机座夹套;3211-进液口;3212-出液口;3213-第一过流通道;322-套筒;3221-内进液孔;3222-内出液孔;33-第一密封腔体;34-第二密封腔体;4-绕组;5-平衡环;51-平衡盘;511-柱孔;52-平衡柱;6-风道;7-屏板;8-加强环;9-磁悬浮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电机,包括转子1、转子复合保护套11、定子铁心2、定子屏蔽套22、定子机座3和定子绕组。
其中,参见图7和图8,所述转子1包括转轴12和多对永磁体13,多对所述永磁体13沿所述转轴12的周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13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屏蔽套22为玻璃钢材质或玻璃胚布材质,且所述定子屏蔽套22糊制在所述定子铁心2的内表面;所述转子复合保护套11包括碳纤维层和钢丝层,所述碳纤维层环绕在所述转子1外,所述钢丝层环绕在所述碳纤维层外。
所述定子机座3包括机座夹套321,所述机座夹套321套设在所述定子铁心2的外部,且所述机座夹套321上开设有进液口3211、出液口3212和第一过流通道3213;所述定子铁心2上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3211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32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321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3212连通。
参见图5和图6,所述转子的转轴12上套设有平衡环5,所述平衡环5包括平衡盘51和平衡柱52,所述平衡盘51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转轴12上,且所述平衡盘51与所述转轴12过盈配合;所述平衡盘51上开设有与所述平衡柱52配合的柱孔511。
参见图9,所述定子绕组为双层同心绕组,且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组绕组4,每一组所述绕组4包括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从外向内同心嵌设,多个所述线圈的尺寸依次减小;多组所述绕组中相邻两组所述绕组4相交叉;
所述定子铁心2、所述转子1、所述定子绕组的端部和所述平衡环5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
上述超高速电机主要由转子1、转子复合保护套11、定子铁心2、定子屏蔽套22、定子机座3和定子绕组组成;其中,转子1主要由转轴12和多对沿转轴12的周向依次排布的永磁体13组成,定子屏蔽套22为玻璃钢材质或玻璃胚布材质,转子复合保护套11主要由环绕在转子1外的碳纤维层和环绕在碳纤维层外的钢丝层;定子机座3包括有套设在定子铁心2外的机座夹套321,该机座夹套321上开设有进液口3211、出液口3212和第一过流通道3213,同时,定子铁心2上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第一过流通道3213与第二过流通道都是为了实现冷却介质流通而设置的;在转子的转轴12上套设有平衡环5,平衡环5主要由套设在转轴12上并与转轴12过盈配合的平衡盘51和平衡柱52,平衡盘51上开设有与平衡柱52对应的柱孔511;定子绕组为双层同心绕组,包括多组绕组4,每一组绕组4包括多个线圈;在定子铁心2、转子1、定子绕组的端部和平衡环5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任意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3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位置限定,将多对永磁体13沿转轴12的周向依次排布,能实现平行充磁,使得每个永磁体13的外表面会产生面积较小的旋涡,可以有效的降低空间谐波分量在转子1中产生的涡流损耗,缓解涡流损耗过大的问题,减少了发热量,提高电动机效率和稳定性;将定子屏蔽套22糊制在定子铁心2的内表面,可使得定子屏蔽套22与定子铁心2合成一个整体,能有效的对定子铁心2的内腔进行密封,同时提高了定子屏蔽套22的抗压能力,由于玻璃钢和玻璃胚布均属于绝缘材料,可大大降低定子屏蔽套22中的涡流损耗,减少热量的产生,提高了电机效率;转子复合保护套11上的钢丝层能导通高次谐波,进一步缓解了定子产生的高次谐波对转子1的影响,减少转子1发热产生的热量,碳纤维层能保护永磁体13,还有利于转子1的散热。
机座夹套321上的进液口3211与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即冷却液从机座夹套321的进液口3211流入之后可流入第二过流通道内;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流通道3213的一端连通,即冷却液由第二过流通道内流出后可流入第一过流通道3213内;第一过流通道3213的另一端与机座夹套321上的出液口3212连通,即冷却介质流经第一过流通道3213后能从机座夹套321上的出液口3212流出;显然,因第一过流通道3213和第二过流通道的设置,增加了冷却介质与定子铁心2和定子机座3的接触面积,使得冷却介质能带走定子铁心2和定子机座3上更多的热量,从而定子铁心2和定子机座3的散热效果更好,能更好地控制温升,为提高电机的转速打下基础。
转轴12和平衡盘51过盈配合,使得转轴12转动时,平衡盘51随之转动;当转子1不平衡时,即转轴12的重心偏离转轴12的轴线,例如,转轴12的重心相对转轴12的轴线向第一方向偏离而产生震动,将平衡盘51上的柱孔511(或其中一个柱孔511)设置于转轴12轴线的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向柱孔511内插设平衡柱52,以增加转轴12在第二方向的重量,用以平衡转轴12中心向第一方向的偏移,实现了转子1动平衡,有效缓解了因焊接和车削引起的转子1强度降低的问题。
绕组4的多个线圈从外而内同心嵌设形成双层同心式绕组,使得定子绕组的端部交叉点减少,嵌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层叠绕组更简单,且线圈的端部长度缩短,令端部空间得到很好利用,并有效减少了轴向长度,提高了转轴12刚度,不易振动,且结构紧凑;另外,不需要加长机座,可以减少机座长度做到同功率档电机机座更短,或者可以加长定子铁心2做到同中心高同机座长功率档更大;同时,由于排布方式更改,用铜量减小,降低了电机铜耗,因而降低成本使产品更有优势,减小谐波影响,减少损耗,减少热量的产生。
石墨烯的导热系数达到3000~50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是铜的数倍,将石墨烯喷涂在定子铁心2、转子1、定子绕组的端部和平衡环5的表面,通过石墨烯的高导热性,将转子1和定子铁心2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以减少电机发热量,更好地控制电机的温升。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涡流损耗小,产热少,散热效果好,转子强度更高,铜耗少,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有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具体结构中,参见图10和图11,定子铁心2包括多片定子冲片21,每片定子冲片21的外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外边缘依次排布的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外径槽211,每片定子冲片21的内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内边缘依次排布的内径槽212;多片定子冲片21上的多个外径槽211均一一对应,且每个外径槽211均与对应的外径槽211连通,多片定子冲片21上的多个内径槽212一一对应,且每个内径槽212均与对应的内径槽212重合,内径槽212中的一部分为过流槽2121,相互连通的多个外径槽211和多个过流槽2121共同形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多片定子冲片21上相对应的内径槽212重合,以使得定子电磁线能够顺利地安装在内径槽212的线槽内;在定子冲片21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增设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外径槽211和过流槽2121,能使得定子铁心2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处都能与冷却介质接触,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将第一过流通道3213设置为由机座夹套321的一端向另一端围绕定子铁心2螺旋延伸,以增加冷却介质与机座夹套321的接触面积。
同样,为了加大冷却介质与定子铁心2的接触面积,将每片定子冲片21上的外径槽211个数设置为比内径槽212多一个,将每片定子冲片21上的外径槽211和内径槽212均匀分布,这样,就可以将定子冲片21依次相对旋转一个角度,使得内径槽212相互重合的基础上,外径槽211形成螺旋槽,从而增大了外径槽211内的冷却介质与定子铁心2的接触面积,散热效果更好。
每相邻两个外径槽211之间存在有一个外径齿213,为了进一步加大冷却介质与定子铁心2的接触面积,在每个外径齿213上还均开设有一个能通过冷却介质的过流孔2131,增加散热效果。
具体结构中,参见图2,在定子屏蔽套22和转子复合保护套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风道6,并在定子机座3上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以使得冷风能从进风孔进入风道6再由出风孔吹出,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效果。
在定子机座3的具体结构中包括有内机座32和外机座31两部分,外机座31套设在内机座32的外部;外机座31上开设有外进液孔311和外出液孔312,内机座32主要由上述机座夹套321和套设在机座夹套321上的套筒322组成,套筒322上开设有内进液孔3221和内出液孔3222;为了使得刚刚由外进液孔311进入的冷却介质能够与从内出液孔3222流出的冷却介质分开,防止两者混合影响效果,在外机座31和内机座3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腔体33和第二密封腔体34,并使得外进液孔311和内进液孔3221均与第一密封腔体33连通,外出液孔312和内出液孔3222均与第二密封腔体34连通。
通过在接线螺栓上设置有绝缘层,使接线螺栓具体绝缘的效果,从而能够隔离接线螺栓与外界的接触,防止冷却介质为导电液时容易连电的问题,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特别的,在定子机座3两端的屏板7与定子屏蔽套22之间均设置一个加强环8,并将加强环8分别与屏板7和定子屏蔽套22相连;加强环8能够加大屏板7和定子屏蔽套22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参加图1,为了进一步的减小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将支撑转子1的轴承设置为磁悬浮轴承9,并利用磁悬浮轴承9支撑转子1的两端,以在减小转子1转动时受到的摩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电机,其克服了传统电机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高速电机涡流损耗小,产热少,散热效果好,转子强度更高,铜耗少,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转子复合保护套、定子铁心、定子屏蔽套、定子机座和定子绕组;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多对永磁体,多对所述永磁体沿所述转轴的周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屏蔽套为玻璃钢材质或玻璃胚布材质,且所述定子屏蔽套糊制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内表面;所述转子复合保护套包括碳纤维层和钢丝层,所述碳纤维层环绕在所述转子外,所述钢丝层环绕在所述碳纤维层外;
所述定子机座包括机座夹套,所述机座夹套套设在所述定子铁心的外部,且所述机座夹套上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第一过流通道;所述定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二过流通道,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所述转子的转轴上套设有平衡环,所述平衡环包括平衡盘和平衡柱,所述平衡盘套设在所述转子的转轴上,且所述平衡盘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平衡盘上开设有与所述平衡柱配合的柱孔;
所述定子绕组为双层同心绕组,且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多组绕组,每一组所述绕组包括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从外向内同心嵌设,多个所述线圈的尺寸依次减小;多组所述绕组中相邻两组所述绕组相交叉;
所述定子铁心、所述转子、所述定子绕组的端部和所述平衡环上均喷涂有石墨烯散热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心包括多片定子冲片,每片所述定子冲片的外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外边缘依次排布的外径槽,每片所述定子冲片的内边缘均开设有多个沿内边缘依次排布的内径槽;
多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多个所述外径槽均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外径槽均与对应的所述外径槽连通,多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多个所述内径槽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内径槽均与对应的所述内径槽重合,所述内径槽包括过流槽,相互连通的多个所述外径槽和多个所述过流槽均能形成所述第二过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流通道由所述机座夹套的一端向另一端围绕所述定子铁心螺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外径槽比所述内径槽多一个,且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外径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子冲片的外边缘,每片所述定子冲片上的所述内径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定子冲片的内边缘;相对应的所述内径槽均重合,相对应的所述外径槽形成螺旋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外径槽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外径齿,每个所述外径齿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通过冷却介质的过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屏蔽套与所述转子复合保护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风道,所述定子机座上开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座包括外机座和内机座,且所述外机座和所述内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所述外机座上开设有外进液孔和外出液孔,所述内机座包括所述机座夹套和套设在所述机座夹套外的套筒,所述套筒上开设有内进液孔和内出液孔,所述外进液孔和所述内进液孔均与所述第一密封腔体连通,所述外出液孔和所述内出液孔均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连通,且所述内进液孔与所述机座夹套上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内出液孔与所述机座夹套上的出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电机的电缆连接的接线螺栓,且所述接线螺栓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机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两块屏板,每块所述屏板与所述定子屏蔽套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分别与所述屏板和所述定子屏蔽套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高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悬浮轴承;所述磁悬浮轴承用于支撑所述转子的两端。
CN201820130508.7U 2018-01-25 2018-01-25 超高速电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2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508.7U CN207782530U (zh) 2018-01-25 2018-01-25 超高速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30508.7U CN207782530U (zh) 2018-01-25 2018-01-25 超高速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2530U true CN207782530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1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30508.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782530U (zh) 2018-01-25 2018-01-25 超高速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25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706A (zh) * 2018-01-25 2018-05-04 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超高速电机
CN110429754A (zh) * 2019-09-06 2019-11-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绕组导热能力的轮毂电机
CN114421663A (zh) * 2021-11-16 2022-04-29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电机及设备
WO2022110895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4706A (zh) * 2018-01-25 2018-05-04 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超高速电机
CN107994706B (zh) * 2018-01-25 2024-02-09 博远机电(嘉兴)有限公司 超高速电机
CN110429754A (zh) * 2019-09-06 2019-11-08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绕组导热能力的轮毂电机
WO2022110895A1 (zh) * 2020-11-25 2022-06-02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定子、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N114421663A (zh) * 2021-11-16 2022-04-29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电机及设备
CN114421663B (zh) * 2021-11-16 2024-01-09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电机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2530U (zh) 超高速电机
JP5358667B2 (ja) 永久磁石式発電機
CN103746485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03636103B (zh) 旋转电机
CN203086307U (zh) 一种带有通风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
US7514827B2 (en) Self-cooled rotor for an electrical machine
WO2015070675A1 (zh) 一种旋转装置
CN105391262B (zh) 无刷旋转电机
CN204131350U (zh) 双定子单绕组游标永磁电机
CN101821926A (zh) 夹紧并锁定永磁体和采用倾斜聚磁磁体改进旋转电机内部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CN110474485A (zh) 一种高速电机冷却系统
CN101604876A (zh) 高速永磁电机轴内自扇冷却转子
JPS5829345A (ja) 突極形回転電機
CN107994735B (zh) 电机冷却系统
CN208128070U (zh) 电机冷却结构
CN201813261U (zh) 一种发电机及其冷却装置
CN107994706A (zh) 超高速电机
CN206195518U (zh) 一种电机转子及电机
CN108110928A (zh) 高压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CN210468916U (zh) 一种永磁电机
ITMI950195A1 (it)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a motore singolo di un rotore di filatura senza gamboi di un filatoio ad estremita' aperta
CN207782531U (zh) 高压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CN208062914U (zh) 空心转子结构
US20240097546A1 (en) Magnetic geared electrical machine a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0166156A (ja)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に使用する磁性楔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