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82107U -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 Google Patents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82107U
CN207782107U CN201721825869.5U CN201721825869U CN207782107U CN 207782107 U CN207782107 U CN 207782107U CN 201721825869 U CN201721825869 U CN 201721825869U CN 207782107 U CN207782107 U CN 207782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holding
pin needle
material strip
cam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258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李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UJIN SAN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oft 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oft 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oft 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258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82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82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82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IN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扭断机构、PIN针植入机构、主驱动轴和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轴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驱动轴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通过主驱动轴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驱动轴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从而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且通过一个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功耗。

Description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N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各种电子连接器,通常是通过将绝缘基座和多个金属PIN针组装来实现成型。PIN针与绝缘基座的组装方式一般为插装或注塑成型。所述插装,是指将PIN针插入到绝缘基座的预设孔中;所述注塑成型,是指将PIN针放入模具中直接注塑成型出与PIN针无缝固接的绝缘基座。
现有PIN针在加工时是先将PIN针料带129截断后在进行导耳(导耳是将PIN针上压出两个PIN针耳朵131,增加PIN针与绝缘基座之间的保持力,以保证PIN针插入绝缘基座不容易被拔出)等后续操作,其加工时各流程独立、且设备间独立进行加工,从而造成生产效率低,出错率高,耗费人力,无法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每个设备需要一个驱动机构,且无法同步进行,费时费力,且功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PIN针在加工时是先将PIN针料带截断后再进行导耳等后续操作,各设备间独立进行加工,无法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通过主驱动轴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驱动轴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从而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且通过一个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包括
夹持搬送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并输送一定的距离;
压痕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压持并形成压痕以方便折断;
导耳机构,用于将相邻两压痕之间PIN针料带压持形成耳柄;
扭断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
PIN针植入机构,用于将PIN针夹持并送入PIN针座上固定;
支架,用于支撑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扭断机构和PIN针植入机构;
主驱动轴和驱动机构,
所述主驱动轴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驱动轴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
具体地,所述夹持搬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搬送装置和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搬送装置将PIN针料带夹持并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装置将PIN针料带固定。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搬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将PIN针料带夹持,并通过第一夹持部将PIN针料带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凸轮、第一铰接杆、第一连杆、固定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压持板,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中部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凸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持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凸轮、第二铰接杆、顶杆和第二压持板,所述第二铰接杆与第二凸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与第一压持板配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压持第一压持板将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凸轮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中部与顶杆接触连接;所述主驱动轴分别驱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所述第一凸轮通过驱动第一铰接杆进而带动第一连杆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将PIN针料带不断的送入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凸轮通过驱动第二铰接杆进而带动顶杆做往复运动使得第一压持板与第二压持板配合夹持或者松开PIN针料带。
将PIN针料带固定牢靠方便搬送,所述第一压持板的下端设有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牢靠的固定爪。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三凸轮、第一从动件、第二压缩弹簧、滑块、滑轴和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滑轴的一端与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块和第一从动件使得滑块和第一从动件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轴上,所述滑块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第一从动件连接,所述主驱动轴驱动第三凸轮转动,所述第三凸轮驱动第一从动件压缩第二压缩弹簧,通过第二压缩弹簧驱动滑块与挡块配合将PIN针料带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还包括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滑块上沿PIN针料带运动的方向设有与固定凸块匹配的固定槽,当所述第三凸轮驱动第一从动件压缩第二压缩弹簧时,通过第二压缩弹簧驱动滑块滑动,使得固定凸块与固定槽配合将PIN针料带固定。
作为优选,还包括方便使PIN针料带进入夹持搬送机构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上设有与PIN针料带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平衡板与主驱动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将PIN针料带捋直,方便进入夹持搬送机构,也防止PIN针料带卡在机器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痕机构包括第四凸轮、第三铰接杆、第二从动件、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三驱动杆、旋转部、固定轴、顶针和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支撑部、用于对PIN针料带的棱进行挤压的挤压杆和第三压缩弹簧,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方便PIN针料带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挤压杆分别通过第三压缩弹簧与支撑部连接对PIN针料带的四条棱进行挤压,所述支撑部与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部通过固定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部上固定连接两个顶针,所述顶针的延长线垂直并相交于一点,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三驱动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旋转部,且所述两旋转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三驱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驱动杆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的铰接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所述主驱动轴驱动第四凸轮转动,所述第四凸轮通过第二从动件与第三铰接杆连接,通过第四凸轮驱动旋转部以固定轴为轴心旋转,使得相互平行的两个顶针同时撞击对应的挤压杆对PIN针料带进行挤压形成压痕。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杆包括挤压部和挤压帽,所述挤压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挤压PIN针料带的棱的V型刃, 所述挤压部的另一端与挤压帽固定连接形成T字型。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耳机构包括第五凸轮、第四铰接杆、第三从动件、第二连杆、驱动臂、套筒、驱动环、压持体和用于对PIN针压出保持力的压耳机构,所述驱动环内侧壁设有至少1个渐近平滑的轨迹(渐近指的是距离驱动环51的轴线逐渐变近),所述套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环转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第四铰接杆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与驱动环固定连接,所述压持体运动在驱动环内侧壁的轨迹内并与压耳机构接触,所述主驱动轴驱动第五凸轮转动,所述第五凸轮通过驱动臂驱动驱动环转动使得压持体对压耳机构施加压力。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耳机构包括第一压耳部、第二压耳部、第三压耳部、第四压耳部、至少两个第四压缩弹簧和固定环,
所述第一压耳部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PIN针料带搬送方向设置,所述第四通孔沿与第三通孔垂直的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第三通孔使得第四通孔与第三通孔连通;
所述第二压耳部内设有第五通孔;
所述第四压耳部包括压持部和限位突出部;
所述固定环上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贯穿于固定环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所述第二压耳部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内使得第五通孔垂直于第三通孔并与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第四压耳部滑动连接在第五通孔内并通过压持部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
所述第三压耳部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二压耳部连接,所述第三压耳部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与第四压耳部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侧与第三压耳部接触连接使得旋转驱动环驱动压持体沿滑槽滑动对第三压耳部进行压持,当压持第三压耳部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压持第二压耳部将PIN针料带固定,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使第四压耳部运动,并通过压持部将PIN针料带上压出耳朵,其中第一压耳部和固定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压耳部包括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横向部和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的竖向部,所述横向部与竖向部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扭断机构包括
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
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
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凸轮、第四从动件、第三连杆、转轴、驱动板和第一压持轴,所述驱动板包括板体和两个侧翼,两个所述侧翼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上形成Y型,所述侧翼上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压持轴;所述主驱动轴驱动第六凸轮转动,所述第六凸轮驱动第四从动件,所述第四从动件与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转轴铰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架和板体,所述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板体固定连接,当第六凸轮转动驱动转轴转动压持驱动板使得侧翼上的第一压持轴上下运动;
所述第二压持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二压持轴、外轴套、轴承、内轴套、第一压持本体、第二压持本体、滚珠和压持杆,
所述第一压持本体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一支撑帽,所述第一套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一压持本体沿第一套杆的轴向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下端设有锥形部;
所述第二压持本体包括第二套杆和第二支撑帽,所述第二套杆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二压持本体沿第二套杆的轴向设有第七通孔;
所述压持杆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帽和压持套,所述压持套固定连接在定位帽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压持杆沿压持套的轴向设有与PIN针料带匹配的第八通孔,所述压持套的下端分割为若干个互相配合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的夹持体,相邻两所述夹持体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当压持夹持体向压持套的轴线方向靠近时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
所述第二套杆滑动连接在第六通孔内并与滚珠接触连接,所述压持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七通孔内,所述压持套的下端通过滚珠与锥形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帽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帽的直径,所述第一套杆上套设内轴套并与内轴套转动连接,所述内轴套外套设轴承,所述轴承外套设外轴套,所述第二压持轴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帽和外轴套并与第二支撑帽和外轴套固定连接;当压持杆向下运动时,第二套杆压持滚珠向下运动,运动到锥形部对夹持体进行压持使得PIN针料带被夹持,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七凸轮、第五从动件和齿条,所述第七凸轮驱动第五从动件带动齿条做往复运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圆形的齿盘、第一压持块和与第一压持块配合的第二压持块,所述齿盘的四周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所述齿盘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所述齿盘的内环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的连线在同一直径上,所述第二凸起部向齿盘的上表面延伸,所述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上的上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起部匹配的驱动槽,所述第一凸起部分别扣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第一压持块通过第三拉伸弹簧与第二压持块连接使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配合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使得PIN针料带进入旋转装置的中部,所述第一压持轴的上端设置在齿盘的下表面使得当第一压持轴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的边缘通过第一凸起部将第一压持块和第二压持块分离,同时所述第二压持轴的下端与齿盘的上表面接触连接使得当第一压持轴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通过齿盘顶起第二压持轴,通过第二压持轴顶起第二压持本体,通过第二压持本体将压持杆顶起将PIN针料带松开;所述齿条与齿盘啮合使得旋转部旋转大于90度,所述第二凸起部扣在内轴套的下表面使得齿盘与内轴套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缓冲盖和第六压缩弹簧,所述缓冲盖通过第六压缩弹簧连接在第二支撑帽的上方,所述压持杆穿过缓冲盖并通过缓冲盖将压持杆顶起。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IN针植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
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设有多个工位组件,所述工位组件包括工位和接插针机构,所述工位上沿径向设有滑轨,所述接插针机构滑动连接在滑轨内并通过第四拉伸弹簧与转盘固定连接使得接插针机构自动复位;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相邻两工位上的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向远离转盘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转盘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八凸轮、第六从动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L型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八凸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八凸轮驱动第六从动件,所述第六从动件上分别铰接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的拐点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运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臂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运动;
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主驱动轴平行设置并与主驱动轴通过皮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接插针机构包括盒体、第一接插针部和第二接插针部,所述第一接插针部和第二接插针部铰接在盒体上,所述第一接插针部的上端与第二接插针部的上端配合形成夹持嘴来夹持PIN针,所述第一接插针部的下端与第二接插针部的下端通过第七压缩弹簧连接使得当压持第一接插针部的下端或第二接插针部的下端时夹持嘴张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扭断插入机的机头,通过主驱动轴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主驱动轴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从而实现PIN针加工的全自动化,且通过一个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功耗;
通过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将PIN针料带夹持并搬送至第一夹持装置5,然后第一夹持装置5将PIN针料带夹持,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松开并恢复到初始位置,同时进行后续切割的操作,不仅防止了PIN针料带垂直放置时自动脱落,而且保证输送等距离的PIN针料带,保证了截断PIN针的合格率;
其中挤压杆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形成一组,保证能够分别对PIN针料带的对角棱同时进行压持,通过驱动对称设置的两三角形旋转部同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驱动挤压装置上对称的两个挤压杆分别对PIN针料带的对角的两个棱同时进行挤压,将PIN针料带的四个棱压出压痕,然后折断,从而实现PIN针的折断处不会出现毛刺,也不会出现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合格率;
扭断机构中通过第二压持装置将最下端的PIN针之上的PIN针料带固定,并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设置用于将PIN针料带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处扭断的旋转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扭断;
通过设计夹持搬送机构将PIN针料带一步一步的向下输送;通过设计压痕机构将PIN针料带以PIN针的长度压出压痕;通过设计导耳机构将相邻两压痕之间的PIN针压上耳朵防止插入的PIN针脱落;通过设计扭断机构将PIN针从压痕处扭断下来,并通过PIN针植入机构接收扭断的PIN针同时将前一次接收的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部分零件省略);
图3是图1中A-A截面图;图4是图1中B-B截面图;
图5是图1中D-D截面图;图6是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挤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 8是图1中E-E截面图;
图9是导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压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G-G截面图;图12是第三压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C-C截面图;图14是图1中F-F截面图;
图1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扭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压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H-H图;
图19是PIN针植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的K-K图;
图21是PIN针植入机构中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的侧视图;图24是接插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带有压痕和PIN针耳朵的PIN针料带。
图中:1. 支架,2. 驱动机构,3. 主驱动轴;4. 第一夹持搬送装置;5. 第一夹持装置,6. 第一凸轮,7. 第一铰接杆;8、第一连杆;9、固定部;10、第一压缩弹簧;11、第一压持板;12、第二凸轮;13、第二铰接杆;14、顶杆;15、第二压持板;16、第一拉伸弹簧;17、固定爪;18、第三凸轮;19、第一从动件;20、第二压缩弹簧;21、滑块;22、滑轴;23、挡块;24、固定凸块;25、固定槽;26、平衡板;27、第一通孔;28、第四凸轮;29、第三铰接杆;30、第二从动件;31、第一驱动杆;32、第二驱动杆;33、第三驱动杆;34、旋转部;35、固定轴;36、顶针;37、支撑部;38、挤压杆;39、第三压缩弹簧;40、第二通孔;41、挤压部;42、挤压帽;43、平衡柱;44、限位部;45、第五凸轮;46、第四铰接杆;47、第三从动件;48、第二连杆;49、驱动臂;50、套筒;51、驱动环;52、压持体;53、第一压耳部;54、第二压耳部;55、第三压耳部;56、第四压耳部;57、第四压缩弹簧;58、固定环;59、轨迹;60、第三通孔;61、第四通孔;62、第五通孔;63、压持部;64、限位突出部;65、滑槽;66、横向部;67、竖向部;68、第一固定弹簧部;69、第二固定弹簧部;70、限位槽;71、压耳槽;72、防堵孔;73、第二拉伸弹簧;74、第六凸轮;75、第四从动件;76、第三连杆;77、转轴;78、驱动板;79、第一压持轴;80、板体;81、侧翼;82、第二压持轴;83、外轴套;84、轴承;85、内轴套;86、滚珠;87、压持杆;88、第一套杆;89、第一支撑帽;90、第六通孔;91、锥形部;92、第二套杆;93、第二支撑帽;94、定位帽;95、压持套;96、夹持体;97、第七凸轮;98、第五从动件;99、齿条;100、齿盘;101、第一压持块;102、第二压持块;103、第一凸起部;104、第二凸起部;105、第五压缩弹簧;106、缓冲盖;107、第六压缩弹簧;108、限位口;109、转盘;110、工位;111、第一输出轴;112、滑轨;113、第四拉伸弹簧;114、第八凸轮;115、第六从动件;116、第一连接臂;117、第二连接臂;118、第一铰接臂;119、第二铰接臂;120、第二输出轴;121、盒体;122、第一接插针部;123、第二接插针部;124、夹持嘴;125、第七压缩弹簧;126、伸出部;127、推送机构;128、推送槽;129、PIN针料带;130、压痕;131、PIN针耳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包括
夹持搬送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129夹持并输送一定的距离;
压痕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129压持并形成压痕以方便折断;
导耳机构,用于将相邻两压痕之间PIN针料带129压持形成耳柄;
扭断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129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
PIN针植入机构,用于将PIN针夹持并送入PIN针座上固定;
支架1,用于支撑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扭断机构和PIN针植入机构;
主驱动轴3和驱动机构2,
主驱动轴3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驱动机构2分别驱动主驱动轴3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
工作时,通过主驱动轴3分别驱动第一凸轮6、第二凸轮12、第三凸轮18、第四凸轮28、第五凸轮45、第六凸轮74和第七凸轮97,通过设计夹持搬送机构将PIN针料带129一步一步的向下输送;通过设计压痕机构将PIN针料带129以PIN针的长度压出压痕;通过设计导耳机构将相邻两压痕之间的PIN针压上耳朵防止插入的PIN针脱落,进而将PIN针料带129制作成为如图25所以的结构;通过设计扭断机构将PIN针从压痕处扭断下来,并通过PIN针植入机构接收扭断的PIN针同时将前一次接收的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夹持搬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和第一夹持装置5,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将PIN针料带129夹持并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通过第一夹持装置5将PIN针料带129固定,其中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将PIN针料带129夹持,并通过第一夹持部将PIN针料带129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凸轮6、第一铰接杆7、第一连杆8、固定部9、第一压缩弹簧10和第一压持板11,第一铰接杆7的中部与支架1铰接,第一铰接杆7的一端与第一凸轮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的上端铰接,第一连杆8的下端与固定部9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10的一端与固定部9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持板11连接;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凸轮12、第二铰接杆13、顶杆14和第二压持板15,第二铰接杆13与第二凸轮12驱动连接,第二压持板15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并与第一压持板11配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0压持第一压持板11将PIN针料带129进行固定,第二铰接杆13的一端与第二凸轮12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第二铰接杆13的中部与顶杆14接触连接;其中第二铰接杆13的中部通过压缩弹簧与顶杆14接触连接,对顶杆14起到缓冲作用,减小顶杆14对第一压持板11的冲击力,减小磨损,主驱动轴3分别驱动第一凸轮6和第二凸轮12转动,第一凸轮6通过驱动第一铰接杆7进而带动第一连杆8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将PIN针料带129不断的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第二凸轮12通过驱动第二铰接杆13进而带动顶杆14做往复运动使得第一压持板11与第二压持板15配合夹持或者松开PIN针料带129。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拉伸弹簧16,固定部9通过第一拉伸弹簧16与支架1固定连接,使得固定部9受到向下的拉力,由于第一夹持部的各设备之间通过铰接连接,防止第一夹持部在上下运动时造成各设备的偏移运动轨迹59。
为了防止PIN针料带129跑偏,第二压持板15上设有与PIN针料带129匹配的槽。
为了将PIN针料带129固定牢靠方便搬送,第一压持板1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PIN针料带129固定牢靠的固定爪17。
通过当PIN针料带129被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并到位后,第二铰接杆13带动顶杆14对第一压持板11施加一个推力,将第一压持板11顶开。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装置5包括第三凸轮18、第一从动件19、第二压缩弹簧20、滑块21、滑轴22和挡块23,挡块23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滑轴22的一端与挡块23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块21和第一从动件19使得滑块21和第一从动件19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轴22上,滑块21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0与第一从动件19连接,主驱动轴3驱动第三凸轮18转动,第三凸轮18驱动第一从动件19压缩第二压缩弹簧2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0驱动滑块21与挡块23配合将PIN针料带129固定,其中PIN针料带129从挡块23和滑块21之间穿过。
其中第一夹持装置5还包括固定凸块24,固定凸块24固定连接在挡块23上,滑块21上沿PIN针料带129运动的方向设有与固定凸块24匹配的固定槽25,当第三凸轮18驱动第一从动件19压缩第二压缩弹簧20时,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0驱动滑块21滑动,使得固定凸块24与固定槽25配合将PIN针料带129固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方便使PIN针料带129进入夹持搬送机构的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平衡板26,平衡板26上设有与PIN针料带129匹配的第一通孔27,平衡板26与主驱动轴3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7将PIN针料带129捋直,方便进入夹持搬送机构,也防止PIN针料带129卡在机器中。
工作时,通过第一压持板11和第二压持板15配合将PIN针料带固定,驱动第一连杆8向下运动,将PIN针料带向下输送至第一夹持装置5,通过第一夹持装置5将PIN针料带夹持住,然后通过驱动顶杆14将第一压持板11顶开,第一连杆8恢复初始位置,顶杆14恢复初始位置,重复夹持PIN针料带后重复上述操作。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6所示,压痕机构包括第四凸轮28、第三铰接杆29、第二从动件30、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第三驱动杆33、旋转部34、固定轴35、顶针36和挤压装置,其中第四凸轮28的上表面设有驱动第二从动件30上下运动的平滑的轨迹59,挤压装置包括支撑部37、用于对PIN针料带129的棱进行挤压的挤压杆38和第三压缩弹簧39,支撑部37上设有方便PIN针料带129穿过的第二通孔40,挤压杆38分别通过第三压缩弹簧39与支撑部37连接对PIN针料带129的四条棱进行挤压,支撑部37与支架1固定连接, 旋转部34通过固定轴35与支架转动连接,旋转部34上固定连接两个顶针36,顶针36的延长线垂直并相交于一点,第一驱动杆31和第三驱动杆3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旋转部34,且两旋转部34对称设置,第一驱动杆31和第三驱动杆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驱动杆32的两端铰接,第三铰接杆29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杆31和第二驱动杆32的铰接端铰接,第三铰接杆29的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主驱动轴3驱动第四凸轮28转动,第四凸轮28通过第二从动件30与第三铰接杆29连接,通过第四凸轮28驱动旋转部34以固定轴35为轴心旋转,使得相互平行的两个顶针36同时撞击对应的挤压杆38对PIN针料带129进行挤压形成压痕。
如图7所示,其中挤压杆38包括挤压部41和挤压帽42,挤压部41的一端设有用于挤压PIN针料带129的棱的V型刃, 挤压部41的另一端与挤压帽42固定连接形成T字型。
作为优选,V型刃大于90度小于110度,并对V型刃的V型棱进行倒角,方便切出压痕130。
作为优选,如图6所示,挤压装置还包括四根平衡柱43,支撑部37通过平衡柱43与支架固定连接,其中相邻两平衡柱43之间形成间隙,挤压部41穿过对应间隙并与两平衡柱43接触连接,保证挤压部41的运动轨迹。
为了限制运动轨迹,挤压装置还包括对挤压杆38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4,限位部44与支撑部37固定连接。
其中同时撞击对应挤压帽42的两顶针36的延长线重合。
为了保证旋转部34的稳固,旋转部34为直接三角形,顶针36分别垂直固定在直角边上。
其中挤压杆38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形成一组,保证能够分别对PIN针料带的对角棱同时进行压持
工作时,第四凸轮28驱动第二从动件30向上或向下运动,驱动两旋转部34同步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压持挤压杆38同时对PIN针料带的对角棱进行压持,将四条棱切出压痕后折断。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9所示,导耳机构包括第五凸轮45、第四铰接杆46、第三从动件47、第二连杆48、驱动臂49、套筒50、驱动环51、压持体52和用于对PIN针压出保持力的压耳机构,驱动环51内侧壁设有至少1个渐近平滑的轨迹59,其中渐近指的是距离驱动环51的轴线逐渐变近,套筒50固定在支架1上,驱动环51转动连接在套筒50内,第四铰接杆46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8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8的另一端与驱动臂49的一端铰接,驱动臂49的另一端与驱动环51固定连接,压持体52运动在驱动环51内侧壁的轨迹59内并与压耳机构接触,主驱动轴3驱动第五凸轮45转动,第五凸轮45通过驱动臂49驱动驱动环51转动使得压持体52对压耳机构施加压力,压耳机构固定在机架1上。
作为优选,如图10-11所示,压耳机构包括第一压耳部53、第二压耳部54、第三压耳部55、第四压耳部56、至少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和固定环58,第一压耳部53设有第三通孔60和第四通孔61,第三通孔60沿PIN针料带129搬送方向设置,第四通孔61沿与第三通孔60垂直的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第三通孔60使得第四通孔61与第三通孔60连通;第二压耳部54内设有第五通孔62; 第四压耳部56包括压持部63和限位突出部64;固定环58上设有若干个滑槽65,滑槽65贯穿于固定环58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第二压耳部54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61内使得第五通孔62垂直于第三通孔60并与第三通孔60连通,第四压耳部56滑动连接在第五通孔62内并通过压持部63对PIN针料带129进行压耳;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固定环58的内侧与第三压耳部55接触连接使得旋转驱动环51驱动压持体52沿滑槽65滑动对第三压耳部55进行压持。
当压持第三压耳部55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57压持第二压耳部54将PIN针料带129固定,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57使第四压耳部56运动,并通过压持部63将PIN针料带129上压出耳朵,其中第一压耳部53和固定环58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压耳部55包括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横向部66和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竖向部67,横向部66与竖向部67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横向部66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竖向部67通过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三压耳部55包括横向部66和竖向部67,横向部66与竖向部67连接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结构,横向部66上设有两个用于固定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一固定弹簧部68和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两个第一固定弹簧部68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弹簧部69的两侧,竖向部67上设有一个用于固定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的第四压缩弹簧57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横向部66上的第二固定弹簧部69设置在竖向部67的延长线上。
作为优选,第五通孔62内设有限位槽70,限位突出部64滑动连接在限位槽70内。
作为优选,压持部63的端部沿PIN针料带129运动方向设有一个压耳槽71
作为优选,压持部63上沿PIN针料带129运动方向设有一个防堵孔72,压耳槽71与防堵孔72连通,当压耳槽71内遗留下PIN针料带129上的废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压耳槽71内的机构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压出标准的耳朵,所以设置防堵孔72,当槽内有废屑时,在压耳时,PIN针料带129能够将废屑推入防堵孔72内。
作为优选,导耳机构还包括第二拉伸弹簧73,第二连杆48通过第二拉伸弹簧73与支架1连接,使得驱动臂49能够自动复位。
工作时,第五凸轮45通过驱动臂49驱动驱动环51转动使得压持体52对第三压耳部55施加压力,当压持第三压耳部55运动时,首先通过第四压缩弹簧57压持第二压耳部54将PIN针料带固定,继续压紧第四压缩弹簧57使第四压耳部56运动,并通过压持部63的压耳槽71将PIN针料带上压出耳朵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16所示,扭断机构包括
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
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上最下端的PIN针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
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和15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凸轮74、第四从动件75、第三连杆76、转轴77、驱动板78和第一压持轴79,驱动板78包括板体80和两个侧翼81,两个侧翼81固定连接在板体80上形成Y型,侧翼81上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压持轴79;主驱动轴3驱动第六凸轮74转动,第六凸轮74驱动第四从动件75,第四从动件75与第三连杆76铰接,第三连杆76与转轴77铰接,转轴77的一端与第三连杆76铰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架1和板体80,转轴77与支架1转动连接,支架1与板体80固定连接,当第六凸轮74转动驱动转轴77转动压持驱动板78使得侧翼81上的第一压持轴79上下运动;如图16所示,第二压持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二压持轴82、外轴套83、轴承84、内轴套85、第一压持本体、第二压持本体、滚珠86和压持杆87,第一压持本体包括第一套杆88和第一支撑帽89,第一套杆88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帽89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第一压持本体沿第一套杆88的轴向设有第六通孔90,第六通孔90的下端设有锥形部91;第二压持本体包括第二套杆92和第二支撑帽93,第二套杆9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帽93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第二压持本体沿第二套杆92的轴向设有第七通孔;如图17和18所示,压持杆87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帽94和压持套95,压持套95固定连接在定位帽94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压持杆87沿压持套95的轴向设有与PIN针料带129匹配的第八通孔,压持套95的下端分割为若干个互相配合用于将PIN针料带129夹持的夹持体96,相邻两夹持体96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当压持夹持体96向压持套95的轴线方向靠近时对PIN针料带129进行夹持;第二套杆92滑动连接在第六通孔90内并与滚珠86接触连接,压持套95滑动连接在第七通孔内,压持套95的下端通过滚珠86与锥形部91接触连接,第二支撑帽93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帽89的直径,第一套杆88上套设内轴套85并与内轴套85转动连接,内轴套85外套设轴承84,轴承84外套设外轴套83,第二压持轴82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帽93和外轴套83并与第二支撑帽93和外轴套83固定连接;当压持杆87向下运动时,第二套杆92压持滚珠86向下运动,运动到锥形部91对夹持体96进行压持使得PIN针料带129被夹持,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七凸轮97、第五从动件98和齿条99,第七凸轮97驱动第五从动件98带动齿条99做往复运动;如图15和16所示,旋转装置包括圆形的齿盘100、第一压持块101和与第一压持块101配合的第二压持块102,齿盘100的四周设有与齿条99啮合的齿,齿盘100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103,齿盘100的内环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104,第一凸起部103与第二凸起部104的连线在同一直径上,第二凸起部104向齿盘100的上表面延伸,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上的上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03匹配的驱动槽,第一凸起部103分别扣在驱动槽内,第一压持块101通过第三拉伸弹簧与第二压持块102连接使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配合对PIN针料带129进行夹持;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使得PIN针料带129进入旋转装置的中部,第一压持轴79的上端设置在齿盘100的下表面使得当第一压持轴79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100的边缘通过第一凸起部103将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分离,同时第二压持轴82的下端与齿盘100的上表面接触连接使得当第一压持轴79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100,通过齿盘100顶起第二压持轴82,通过第二压持轴82顶起第二压持本体,通过第二压持本体将压持杆87顶起将PIN针料带129松开;齿条99与齿盘100啮合使得旋转部34旋转大于90度,第二凸起部104扣在内轴套85的下表面使得齿盘100与内轴套85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五压缩弹簧105,齿盘100的上表面通过第五压缩弹簧105与内轴套85的下表面连接,通过设置第五压缩弹簧105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盖106和第六压缩弹簧107,缓冲盖106通过第六压缩弹簧107连接在第二支撑帽93的上方,压持杆87穿过缓冲盖106并通过缓冲盖106将压持杆87顶起。
其中压持套95的下端均分为若干个夹持体96。
作为优选,压持套95的下端沿压持套95的直径方向进行分割。
其中夹持体96为3个、4个或者5个。
为了限制滚珠86的运动轨迹,压持套95的下端外表面设有限位口108。
工作时,第六凸轮74驱动驱动板78,驱动板78驱动第一压持轴79向上顶起齿盘100的边缘,齿盘100下表面上的第一凸起部103运动将互相配合夹持PIN针料带的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分开,同时通过第二压持轴82驱动缓冲盖106将压持杆87顶起,滚珠86与压持杆87一起提升而离开锥形部91,滚珠86对压持杆87的夹持体96对PIN针料带没有压持力,PIN针料带就会向下运动;当运动到恰当的距离(此距离使得与PIN针料带连接的最下端的PIN针的压痕在夹持体96与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的间隙之间)时,第一压持轴79向下运动恢复原状,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配合将PIN针料带上最下端的PIN针固定,压持杆87和滚珠86运动到锥形部91再次将PIN针料带固定(此处固定为最下端的PIN针上方的PIN针料带),通过第七凸轮97驱动齿条99带动齿盘100转动,通过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将最下端的PIN针扭断。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23所示,PIN针植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109,沿转盘109的径向设有多个工位组件,工位组件包括工位110和接插针机构,工位110上沿径向设有滑轨112,接插针机构滑动连接在滑轨112内并通过第四拉伸弹簧113与转盘109固定连接使得接插针机构自动复位;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相邻两工位110上的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112向远离转盘109轴线方向运动;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输出轴111,第一输出轴111与转盘109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沿转盘109的径向均匀固定连接4个工位组件。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0和21所示,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八凸轮114、第六从动件115、第一连接臂116、第二连接臂117、L型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驱动机构2还包括第二输出轴120,第八凸轮114套设在第二输出轴120上,第八凸轮114驱动第六从动件115,第六从动件115上分别铰接第一连接臂116和第二连接臂117的一端,第一连接臂116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118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臂118的拐点与支架1铰接,第一铰接臂118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第二连接臂117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臂119的中部连接,第二铰接臂119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第一输出轴111与第二输出轴120的轴向垂直,第二输出轴120与主驱动轴3平行设置并与主驱动轴3通过皮带连接。
工作时,驱动机构2分别驱动第一输出轴111和第二输出轴120,通过第一输出轴111驱动转盘109转动,第二输出轴120驱动第二输出轴120转动,且第二输出轴120通过皮带与主驱动轴3下部的皮带轮连接,从而驱动主驱动轴3转动。
作为优选,第六从动件115、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分别通过第五拉伸弹簧与支架1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果24所示,接插针机构包括盒体121、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铰接在盒体121上,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上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上端配合形成夹持嘴124来夹持PIN针,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通过第七压缩弹簧125连接使得当压持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或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时夹持嘴124张开。
作为优选,第一接插针部122或第二接插针部123上沿垂直于接插针机构运动的方向设有伸出部126,伸出部126通过第四拉伸弹簧113与转盘109固定连接,其中伸出部126向靠近用于驱动转盘109转动的驱动机构2的方向延伸,方便固定第四拉伸弹簧113。
作为优选,还包括方便推送接插针机构的推送机构127,推送机构127滑动连接在滑轨112内,推送机构127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推送机构127为推送块,推送块的一面设有与滑轨112匹配的滑道,另一面设有推送槽128,其中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的端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推送槽128内推动推送块运动。
工作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转盘相邻两工位110上的接插针机构,使得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112向远离转盘109轴线方向运动,其中一个接插针机构接PIN针,另一个接插针机构将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 完成一次接插针后,转盘109旋转90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接插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搬送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并输送一定的距离;
压痕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压持并形成压痕以方便折断;
导耳机构,用于将相邻两压痕之间PIN针料带压持形成耳柄;
扭断机构,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
PIN针植入机构,用于将PIN针夹持并送入PIN针座上固定;
支架(1),用于支撑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扭断机构和PIN针植入机构;
主驱动轴(3)和驱动机构(2),
所述主驱动轴(3)自上而下分别驱动夹持搬送机构、压痕机构、导耳机构和扭断机构,所述驱动机构(2)分别驱动主驱动轴(3)和PIN针植入机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搬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和第一夹持装置(5),所述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将PIN针料带夹持并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通过第一夹持装置(5)将PIN针料带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搬送装置(4)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将PIN针料带夹持,并通过第一夹持部将PIN针料带搬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凸轮(6)、第一铰接杆(7)、第一连杆(8)、固定部(9)、第一压缩弹簧(10)和第一压持板(11),所述第一铰接杆(7)的中部与支架(1)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7)的一端与第一凸轮(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8)的下端与固定部(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的一端与固定部(9)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压持板(11)连接;
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凸轮(12)、第二铰接杆(13)、顶杆(14)和第二压持板(15),所述第二铰接杆(13)与第二凸轮(1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压持板(15)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并与第一压持板(11)配合,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0)压持第一压持板(11)将PIN针料带进行固定,所述第二铰接杆(13)的一端与第二凸轮(12)接触连接,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13)的中部与顶杆(14)接触连接;
所述主驱动轴(3)分别驱动第一凸轮(6)和第二凸轮(12)转动,所述第一凸轮(6)通过驱动第一铰接杆(7)进而带动第一连杆(8)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将PIN针料带不断的送入第一夹持装置(5),所述第二凸轮(12)通过驱动第二铰接杆(13)进而带动顶杆(14)做往复运动使得第一压持板(11)与第二压持板(15)配合夹持或者松开PIN针料带,所述第一压持板(11)的下端设有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牢靠的固定爪(17),
还包括第一拉伸弹簧(16),所述固定部(9)通过第一拉伸弹簧(16)与支架(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5)包括第三凸轮(18)、第一从动件(19)、第二压缩弹簧(20)、滑块(21)、滑轴(22)和挡块(23),所述挡块(23)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所述滑轴(22)的一端与挡块(23)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滑块(21)和第一从动件(19)使得滑块(21)和第一从动件(19)分别滑动连接在滑轴(22)上,所述滑块(21)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0)与第一从动件(19)连接,所述主驱动轴(3)驱动第三凸轮(18)转动,所述第三凸轮(18)驱动第一从动件(19)压缩第二压缩弹簧(20),通过第二压缩弹簧(20)驱动滑块(21)与挡块(23)配合将PIN针料带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机构包括第四凸轮(28)、第三铰接杆(29)、第二从动件(30)、第一驱动杆(31),第二驱动杆(32)、第三驱动杆(33)、旋转部(34)、固定轴(35)、顶针(36)和挤压装置,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支撑部(37)、用于对PIN针料带的棱进行挤压的挤压杆(38)和第三压缩弹簧(39),所述支撑部(37)上设有方便PIN针料带穿过的第二通孔(40),所述挤压杆(38)分别通过第三压缩弹簧(39)与支撑部(37)连接对PIN针料带的四条棱进行挤压,所述支撑部(37)与支架(1)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部(34)通过固定轴(35)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部(34)上固定连接两个顶针(36),所述顶针(36)的延长线垂直并相交于一点,
所述第一驱动杆(31)和第三驱动杆(3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旋转部(34),且所述两旋转部(34)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杆(31)和第三驱动杆(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驱动杆(32)的两端铰接,
所述第三铰接杆(29)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杆(31)和第二驱动杆(32)的铰接端铰接,所述第三铰接杆(29)的另一端与支架(1)铰接,所述主驱动轴(3)驱动第四凸轮(28)转动,所述第四凸轮(28)通过第二从动件(30)与第三铰接杆(29)连接,通过第四凸轮(28)驱动旋转部(34)以固定轴(35)为轴心旋转,使得相互平行的两个顶针(36)同时撞击对应的挤压杆(38)对PIN针料带进行挤压形成压痕。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38)包括挤压部(41)和挤压帽(42),所述挤压部(41)的一端设有用于挤压PIN针料带的棱的V型刃, 所述挤压部(41)的另一端与挤压帽(42)固定连接形成T字型;
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四根平衡柱(43),所述支撑部(37)通过平衡柱(43)与支架固定连接,相邻两平衡柱(43)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挤压部(41)穿过对应间隙并与两平衡柱(43)接触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耳机构包括第五凸轮(45)、第四铰接杆(46)、第三从动件(47)、第二连杆(48)、驱动臂(49)、套筒(50)、驱动环(51)、压持体(52)和用于对PIN针压出保持力的压耳机构,
所述驱动环(51)内侧壁设有至少1个渐近平滑的轨迹(59),
所述套筒(50)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驱动环(51)转动连接在套筒(50)内,所述第四铰接杆(46)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8)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48)的另一端与驱动臂(49)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臂(49)的另一端与驱动环(51)固定连接,所述压持体(52)运动在驱动环(51)内侧壁的轨迹(59)内并与压耳机构接触,所述主驱动轴(3)驱动第五凸轮(45)转动,所述第五凸轮(45)通过驱动臂(49)驱动驱动环(51)转动使得压持体(52)对压耳机构施加压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耳机构包括第一压耳部(53)、第二压耳部(54)、第三压耳部(55)、第四压耳部(56)、至少两个第四压缩弹簧(57)和固定环(58),
所述第一压耳部(53)设有第三通孔(60)和第四通孔(61),所述第三通孔(60)沿PIN针料带搬送方向设置,所述第四通孔(61)沿与第三通孔(60)垂直的方向设置并延伸至第三通孔(60)使得第四通孔(61)与第三通孔(60)连通;
所述第二压耳部(54)内设有第五通孔(62);
所述第四压耳部(56)包括压持部(63)和限位突出部(64);
所述固定环(58)上设有若干个滑槽(65),所述滑槽(65)贯穿于固定环(58)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所述第二压耳部(54)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61)内使得第五通孔(62)垂直于第三通孔(60)并与第三通孔(60)连通,所述第四压耳部(56)滑动连接在第五通孔(62)内并通过压持部(63)对PIN针料带进行压耳;
所述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二压耳部(54)连接,所述第三压耳部(55)通过至少一个第四压缩弹簧(57)与第四压耳部(56)连接,所述固定环(58)的内侧与第三压耳部(55)接触连接使得旋转驱动环(51)驱动压持体(52)沿滑槽(65)滑动对第三压耳部(55)进行压持;
所述第五通孔(62)内设有限位槽(70),所述限位突出部(64)滑动连接在限位槽(70)内;
所述压持部(63)的端部沿PIN针料带运动方向设有一个压耳槽(7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断机构包括
第二压持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固定;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压持装置对PIN针料带进行固定;
旋转装置,用于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形成PIN针;和
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旋转装置旋转将PIN针料带从压痕处扭断;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六凸轮(74)、第四从动件(75)、第三连杆(76)、转轴(77)、驱动板(78)和第一压持轴(79),所述驱动板(78)包括板体(80)和两个侧翼(81),两个所述侧翼(81)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体(80)上形成Y型,所述侧翼(81)上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压持轴(79);所述主驱动轴(3)驱动第六凸轮(74)转动,所述第六凸轮(74)驱动第四从动件(75),所述第四从动件(75)与第三连杆(76)铰接,所述第三连杆(76)与转轴(77)铰接,所述转轴(77)的一端与第三连杆(76)铰接,另一端分别穿过支架(1)和板体(80),所述转轴(77)与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与板体(80)固定连接,当第六凸轮(74)转动驱动转轴(77)转动压持驱动板(78)使得侧翼(81)上的第一压持轴(79)上下运动;
所述第二压持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二压持轴(82)、外轴套(83)、轴承(84)、内轴套(85)、第一压持本体、第二压持本体、滚珠(86)和压持杆(87),
所述第一压持本体包括第一套杆(88)和第一支撑帽(89),所述第一套杆(8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帽(89)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一压持本体沿第一套杆(88)的轴向设有第六通孔(90),所述第六通孔(90)的下端设有锥形部(91);
所述第二压持本体包括第二套杆(92)和第二支撑帽(93),所述第二套杆(9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帽(93)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第二压持本体沿第二套杆(92)的轴向设有第七通孔;
所述压持杆(87)包括一体成型的定位帽(94)和压持套(95),所述压持套(95)固定连接在定位帽(94)的中部形成的截面为T字型,所述压持杆(87)沿压持套(95)的轴向设有与PIN针料带匹配的第八通孔,所述压持套(95)的下端分割为若干个互相配合用于将PIN针料带夹持的夹持体(96),相邻两所述夹持体(96)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当压持夹持体(96)向压持套(95)的轴线方向靠近时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
所述第二套杆(92)滑动连接在第六通孔(90)内并与滚珠(86)接触连接,所述压持套(95)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七通孔内,所述压持套(95)的下端通过滚珠(86)与锥形部(91)接触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帽(93)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帽(89)的直径,所述第一套杆(88)上套设内轴套(85)并与内轴套(85)转动连接,所述内轴套(85)外套设轴承(84),所述轴承(84)外套设外轴套(83),所述第二压持轴(82)的下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帽(93)和外轴套(83)并与第二支撑帽(93)和外轴套(83)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七凸轮(97)、第五从动件(98)和齿条(99),所述第七凸轮(97)驱动第五从动件(98)带动齿条(99)做往复运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圆形的齿盘(100)、第一压持块(101)和与第一压持块(101)配合的第二压持块(102),所述齿盘(100)的四周设有与齿条(99)啮合的齿,所述齿盘(100)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起部(103),所述齿盘(100)的内环设有两个第二凸起部(104),所述第一凸起部(103)与第二凸起部(104)的连线在同一直径上,所述第二凸起部(104)向齿盘(100)的上表面延伸,所述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上的上表面分别设有与第一凸起部(103)匹配的驱动槽,所述第一凸起部(103)分别扣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第一压持块(101)通过第三拉伸弹簧与第二压持块(102)连接使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配合对PIN针料带进行夹持;
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第二压持装置的下方使得PIN针料带进入旋转装置的中部,所述第一压持轴(79)的上端设置在齿盘(100)的下表面使得当第一压持轴(79)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100)的边缘通过第一凸起部(103)将第一压持块(101)和第二压持块(102)分离,同时所述第二压持轴(82)的下端与齿盘(100)的上表面接触连接使得当第一压持轴(79)向上运动时顶起齿盘(100),通过齿盘(100)顶起第二压持轴(82),通过第二压持轴(82)顶起第二压持本体,通过第二压持本体将压持杆(87)顶起将PIN针料带松开;所述齿条(99)与齿盘(100)啮合使得旋转部(34)旋转大于90度,所述第二凸起部(104)扣在内轴套(85)的下表面使得齿盘(100)与内轴套(85)同步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植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109),
沿所述转盘(109)的径向设有多个工位组件,所述工位组件包括工位(110)和接插针机构,所述工位(110)上沿径向设有滑轨(112),所述接插针机构滑动连接在滑轨(112)内并通过第四拉伸弹簧(113)与转盘(109)固定连接使得接插针机构自动复位;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相邻两工位(110)上的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112)向远离转盘(109)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输出轴(111),所述第一输出轴(111)与转盘(109)固定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断插入机的机头,其特征在于: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八凸轮(114)、第六从动件(115)、第一连接臂(116)、第二连接臂(117)、L型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所述驱动机构(2)还包括第二输出轴(120),所述第八凸轮(114)套设在第二输出轴(120)上,所述第八凸轮(114)驱动第六从动件(115),所述第六从动件(115)上分别铰接第一连接臂(116)和第二连接臂(117)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116)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11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118)的拐点与支架(1)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118)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所述第二连接臂(117)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臂(119)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臂(119)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
所述第一输出轴(111)与第二输出轴(120)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输出轴(120)与主驱动轴(3)平行设置并与主驱动轴(3)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接插针机构包括盒体(121)、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所述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铰接在盒体(121)上,所述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上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上端配合形成夹持嘴(124)来夹持PIN针,所述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通过第七压缩弹簧(125)连接使得当压持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或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时夹持嘴(124)张开。
CN201721825869.5U 2017-12-22 2017-12-22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Active CN207782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5869.5U CN207782107U (zh) 2017-12-22 2017-12-22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25869.5U CN207782107U (zh) 2017-12-22 2017-12-22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82107U true CN207782107U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8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25869.5U Active CN207782107U (zh) 2017-12-22 2017-12-22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82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295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常州索林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4295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常州索林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CN108134295B (zh) * 2017-12-22 2023-07-25 常州索林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85550U (zh) 一种馄饨折角装置
CN207782107U (zh)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CN204748621U (zh) 一种新型搬运机器人
CN106141660B (zh) 一种挂带全自动组装机
CN108326542A (zh) 一种带有波动盘和转子的编码器组装机
CN205253789U (zh) 一种弯头成型机
CN108134295A (zh) 扭断插入机的机头
CN208377883U (zh) 全自动夹紧取料装置
CN115123757B (zh) 一种全自动铝制软管生产装置
CN207771978U (zh) 扭断机构
CN206579180U (zh) 一种制药用多型号高速压片机
CN208895005U (zh) 一种冲压折弯模具
CN203015737U (zh) 仿手工包馅食品的二次柔性成型装置
CN207615598U (zh) 一种销轴墩头机
CN20848358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传动装置
CN207442168U (zh) 多方向伺服调节的定位平台
CN107696385A (zh) 一种料带掰断装置
CN209648186U (zh) 拱形工件对中压紧装置
CN208407533U (zh) 一种自动清洁黏胶机
CN204012148U (zh) 一种插针机
CN203831052U (zh) 一种退杆机
CN208117214U (zh) 一种割草机的硬轴衬套自动装配设备
CN206839641U (zh) 一种定位锁紧装置
CN202760139U (zh) 复合式仿手工包馅食品柔性成型装置
CN207664423U (zh) 一种端子插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9

Address after: 213100 First Floor of Building D, No. 1, Jintong Industrial Park, No. 8 Xihu Road, Wuji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WUJIN SANJI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Jiangsu Changzhou Wujin District Wujin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o. 8, Xihu Road, Jinto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Park, West Side of 6B, Changzhou Solink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soft K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