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0900U -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0900U
CN207760900U CN201820043553.9U CN201820043553U CN207760900U CN 207760900 U CN207760900 U CN 207760900U CN 201820043553 U CN201820043553 U CN 201820043553U CN 207760900 U CN207760900 U CN 20776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sole plate
locating piece
groo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35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建忠
俞谨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e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e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e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35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09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包括桩基,所述桩基的顶部放置有肩梁,肩梁的顶部对称放置有两个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放置有主梁,主梁的顶部放置有次梁,次梁的顶部放置有第一堆载块,肩梁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堆载块,且第二堆载块的顶部与次梁的底部相接触,基础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方便了吊装,使基础底板吊装更容易实施,且基础底板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属于建筑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桩基础由桩基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5917742U的“建筑桩基静载检测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基静载检测装置,包括桩头、承压板、千斤顶、主梁、次梁、地梁、上荷载、下荷载和地锚,所述主梁置于千斤顶上、相对桩头对称分布;所述次梁压于主梁上、相对主梁垂直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次梁成对设置、相对桩头左右对称;对应次梁的两头端部下方设置地梁,次梁与地梁通过连接杆连接,且每根次梁上与连接杆的连接点相对主梁对称分布;位于主梁同侧的、连接杆与次梁的连接点的连线与主梁平行;所述地梁水平设置于地面,连接杆与其中间位置连接;所述上荷载压于主梁与次梁上,下荷载压于地梁上;在梁长度方向两侧对称设置地锚,通过手板葫芦跨过梁连接左右地锚、锁紧梁,但是其建筑桩基基础底板的做法是用试验装置的堆载做为基础,此建筑桩基基础底板用料多,由于要使上部的荷载有效地传至地基,必须保持一定的传递角度,而这个角度较大,在一定的基础宽度下,传递角度越大,用料越多,因此需要的钢筋混凝土块的体积用量大,且建筑桩基基础底板的稳定性,安全性不太可靠,因此我们提出了建筑桩基试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建筑桩基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包括桩基,所述桩基的顶部放置有肩梁,肩梁的顶部对称放置有两个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放置有主梁,主梁的顶部放置有次梁,次梁的顶部放置有第一堆载块,肩梁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堆载块,且第二堆载块的顶部与次梁的底部相接触,基础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定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孔,弹簧孔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底端均焊接在第一定位块的顶部,两个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的卡块,两个第一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二定位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础底板为梯形结构,基础底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四个吊环槽,四个吊环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吊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定位槽的开口处和顶部内壁均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阔大后的基础底板来传递地基的反力,减少了基础材料的用量,基础底板能传递同样大小的地基反力,又由于基础底板的整体性, 所以基础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同时基础底板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通过吊环槽和吊环相配合,方便了基础底板的吊装,使吊装更容易实施,通过第一凹槽、第一定位块、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弹簧孔、第一弹簧、第二凹槽、卡块、第二弹簧、卡槽、定位槽和第二定位块相配合,使基础底板更容易被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方便了吊装,使基础底板吊装更容易实施,且基础底板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桩基试验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基础底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桩基、2-肩梁、3-千斤顶、4-主梁、5-次梁、6-第一堆载块、7-基础底板、8-第二堆载块、9-第一凹槽、10-第一定位块、11-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弹簧孔、14-第一弹簧、15-第二凹槽、16-卡块、17-第二弹簧、18-卡槽、19-定位槽、20-第二定位块、21-吊环槽、2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包括桩基1,桩基1的顶部放置有肩梁2,肩梁2的顶部对称放置有两个千斤顶3,千斤顶3的顶部放置有主梁4,主梁4的顶部放置有次梁5,次梁5的顶部放置有第一堆载块6,肩梁2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底板7,基础底板7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堆载块8,且第二堆载块8的顶部与次梁5的底部相接触,基础底板7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10,两个第一凹槽9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两个第一定位块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2,且第一滑块12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11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采用阔大后的基础底板7来传递地基的反力,减少了基础材料的用量,基础底板7能传递同样大小的地基反力,又由于基础底板7的整体性, 所以基础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同时基础底板7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通过吊环槽22和吊环23相配合,方便了基础底板7的吊装,使吊装更容易实施,通过第一凹槽9、第一定位块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12、弹簧孔13、第一弹簧14、第二凹槽15、卡块16、第二弹簧17、卡槽18、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块20相配合,使基础底板7更容易被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方便了吊装,使基础底板7吊装更容易实施,且基础底板7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第一凹槽9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孔13,弹簧孔13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弹簧14,两个第一弹簧14的底端均焊接在第一定位块10的顶部,两个第一凹槽9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5,两个第二凹槽15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弹簧17,两个第二弹簧1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二凹槽15内的卡块16,两个第一定位块1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18,第一定位块10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9,定位槽19内活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二定位块20,基础底板7为梯形结构,基础底板7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四个吊环槽,四个吊环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吊环,第二定位块20的顶部为锥形结构,定位槽19的开口处和顶部内壁均为锥形结构,通过采用阔大后的基础底板7来传递地基的反力,减少了基础材料的用量,基础底板7能传递同样大小的地基反力,又由于基础底板7的整体性, 所以基础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同时基础底板7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通过吊环槽22和吊环23相配合,方便了基础底板7的吊装,使吊装更容易实施,通过第一凹槽9、第一定位块10、第一滑槽11、第一滑块12、弹簧孔13、第一弹簧14、第二凹槽15、卡块16、第二弹簧17、卡槽18、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块20相配合,使基础底板7更容易被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基础材料的用量,同时节约了运输费用及上下车费用、吊装费用,方便了吊装,使基础底板7吊装更容易实施,且基础底板7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在实施试验桩基础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挖除松土、并用砂石回填夯实后,用吊机将预制好的建筑桩基基础底板7吊放在基础位置的顶部,然后将第二定位块20的顶部对准定位槽19的顶部,然后慢慢放下基础底板7,第二定位块20开始进入定位槽19内,由于第二定位块20的顶部为锥形结构,定位槽19的开口处和顶部内壁均为锥形结构,通过第一定位块10、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块20相配合,可使第二定位块20快速准确的进入定位槽19内,从而通过定位块10快速的对基础底板7进行定位,当第一定位块10与地面接触后,第一弹簧14被压缩,第一滑块12在第一滑槽11内向上滑动,卡块16在第一定位块10的侧壁上滑动,直至基础底板7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此时在第二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卡块16进入卡槽18内,然后即可把肩梁2、千斤顶3、主梁4、次梁5、第一堆载块6和第二堆载块8按照要求堆放好,即可进行建筑桩基试验。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6)

1.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所述桩基的顶部放置有肩梁,肩梁的顶部对称放置有两个千斤顶,千斤顶的顶部放置有主梁,主梁的顶部放置有次梁,次梁的顶部放置有第一堆载块,肩梁的两侧均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堆载块,且第二堆载块的顶部与次梁的底部相接触,基础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第一定位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弹簧孔,弹簧孔的顶部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的底端均焊接在第一定位块的顶部,两个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焊接有滑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的卡块,两个第一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活动安装有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二定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为梯形结构,基础底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四个吊环槽,四个吊环槽内均固定安装有吊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桩基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部为锥形结构,定位槽的开口处和顶部内壁均为锥形结构。
CN201820043553.9U 2018-01-11 2018-01-11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3553.9U CN20776090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3553.9U CN20776090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0900U true CN207760900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355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60900U (zh) 2018-01-11 2018-01-11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0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39586B (zh) 一种采用支撑结构支护基坑的方法
CN202730795U (zh) 桩托扶壁式挡土墙结构
CN202947934U (zh) 露天矿内排土场原位实验装置
CN107238458A (zh) 干孔泄压阀及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装置
CN106013180A (zh) 一种新型深填斜坡中桩基稳控系统
CN202543966U (zh) 桩承悬臂式挡土墙
CN202227368U (zh) 地下槽型结构抗浮构造
CN207760900U (zh) 建筑桩基试验装置
CN109537588A (zh) 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CN109653287B (zh) 挖掘机检测平台
CN205576957U (zh) 桩底桩结构
CN208219720U (zh) 一种建筑桩基静载检测装置
CN208884538U (zh) 一种基坑支护装置
CN111236279A (zh) 一种硐-锚-桩组合抗滑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672604U (zh) 一种托盘式挡土墙结构
CN203583501U (zh) 一种抵抗岩体滑动的深层抗剪装置
CN217027119U (zh) 一种防渗基坑地下支护结构
CN204940374U (zh) 用于自平衡法测桩的桩端后注浆注浆管防拉断装置
CN207620019U (zh) 一种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用反力装置
CN205228789U (zh) 一种模拟黄土隧道锁脚锚管端头受力的加载装置
CN209523242U (zh) 挖掘机破碎头和挖掘机
CN208733668U (zh) 一种斜拉索锚固基础
CN209368813U (zh) 新型实用锚杆桩
CN112113859A (zh) 一种岩土直剪试验装置
CN208792943U (zh) 一种快速移动式电杆基坑的开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