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8786U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8786U
CN207758786U CN201721800118.8U CN201721800118U CN207758786U CN 207758786 U CN207758786 U CN 207758786U CN 201721800118 U CN201721800118 U CN 201721800118U CN 207758786 U CN207758786 U CN 207758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end door
interior end
car body
instal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01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增涛
王雷
郭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01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8786U/zh
Priority to RU2018110788A priority patent/RU2679387C1/ru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8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8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包括横向支架以及连接横向支架与车体内顶部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且连接于横向支架两端的左支架组件和右支架组件;左支架组件和右支架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垂直于车体轴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板体以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下沿弯折而成有水平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横向支架的顶部;第二连接板垂直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端向外下方弯折而成有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车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总成,增加了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而且有效提高连接支架的牢固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内端门支撑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的端门包括内端门和外端门,内端门的设置使过道与乘客区分开,可以是电控电动的双开或单开移动门,外端门位于车厢的两端,将车厢之间分隔开,以保证各车厢之间的相互独立性。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车型的车体中心在车顶设有滑槽,内端门通过竖向的吊装支架直接安装在车顶中部的滑槽上,这种内端门安装形式长期以来一直被使用。
然而,对于运行在高寒区域的动车组等轨道车辆来讲,由于外界气温十分寒冷,因此对空调制热功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内端门上方的位置加装空调机组,内端门为活动功能件,其对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而在内端门上方布置空调机组,需要将位于车顶中部的滑槽切除,这会导致位于车体两边的滑槽因为跨度太大而不能直接安装内端门。
因此,如何在车顶中部的安装滑槽被切除的情况下,实现内端门的安装,并保证内端门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该内端门安装机构可以有效解决内端门布置在空调机组下方跨度大影响吊装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内端门与车体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包括横向支架以及连接所述横向支架与车体内顶部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且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两端的左支架组件和右支架组件;所述左支架组件和右支架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于车体轴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板体以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沿弯折而成有水平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并通过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其上端向外下方弯折而成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车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体呈倒置的直角梯形,其宽度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部向外下方折弯的斜度与所述车体的滑槽斜度以及所述第二板体(62)上端的斜度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夹角之间具有呈弧形的过渡连接部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车体通过可滑入所述车体滑槽中的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沿车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形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横向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沿车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形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架上设有沿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形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沿处,并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开始向外上方斜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横向支架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设于所述车体的内端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内端门的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利用横向支架安装内端门,并利用连接支架将横向支架安装在车体内顶部,实现内端门的安装,同时,连接支架通过两个连接板的设置,并且分别在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折弯部,不仅有效解决内端门布置在空调机组下方且跨度大而影响门机构吊装的难题,增加了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而且采用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形成连接支架,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支架的牢固性,进而提高了内端门与车体连接的牢固性,提高内端门的使用可靠性。该支架总成采用了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安装结构适合于高顶和平顶两种车体结构,提高了工艺性。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横向支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沿车体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形螺栓孔。上述设置,通过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置长圆形螺栓孔,并且所述第二长圆形螺栓孔的延伸方向沿车体的轴线方向,可以实现所述横向支架与所述第一折弯部在车体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提高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设有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由于所述内端门安装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也应当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端门安装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C向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支架组件、2-右支架组件、3-横向支架、4-车体、5-内端门、6-第一连接板、61-第一板体、62-第二板体、63-第一折弯部、7-第二连接板、71-第二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该内端门安装机构可以显著的提高内端门与车体的连接强度,并且适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端门安装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C向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内端门安装机构的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内端门安装机构包括横向支架3和连接支架。
其中,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横向支架3与车体4内顶部,横向支架3用于安装内端门5,横向支架3优选为槽型支架,并且槽型支架的两个端面上下设置,上端面与连接支架连接,下端面与内端门5连接,同时,槽型支架上还可以焊接有加强筋板,防止槽型支架在承载内端门5时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变形。
连接支架包括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并且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左右对称且连接于横向支架3两端;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均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6沿垂直于车体4轴线的方向放置,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板体61以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的第二板体62;另外,在第一板体61的下沿还弯折而成有水平的第一折弯部63,第一折弯部63连接于横向支架3的顶部。
第二连接板7垂直于第一连接板6放置,并且第二连接板7通过侧面与第一连接板6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焊接连接;第二连接板7在第一连接板6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其上端向外下方弯折而成有第二折弯部71,第二折弯部71与车体4连接。
该内端门安装机构,利用横向支架3安装内端门5,并利用连接支架将横向支架3安装在车体4内顶部,实现内端门5的安装,同时,连接支架通过两个连接板的设置,并且分别在两个连接板上设置折弯部,不仅有效解决内端门5布置在空调机组下方且跨度大而影响门机构吊装的难题,增加了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而且采用两个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形成连接支架,可以有效提高连接支架的牢固性,进而提高了内端门5与车体4连接的牢固性,提高内端门5的使用可靠性。该支架总成采用了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安装结构适合于高顶和平顶两种车体4结构,提高了工艺性。
具体的,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呈倒置的直角梯形,其宽度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变大,即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自靠近车体4的一端向远离车体4的一端宽度逐渐减小,由于第二连接板7与车体4连接的位置受力较大,因此,如此设置符合第二连接板7的受力分布情况,提高第二连接板7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第二折弯部71向外下方折弯的斜度与车体4的滑槽斜度相一致,方便第二折弯部71与滑槽的连接,同时,第二折弯部71向外下方折弯的斜度还应当与第一连接板6的第二板体62上端的斜度相一致,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折弯部71与第二板体62的上端面平齐,方便第二折弯部71与车体4的连接。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连接板的连接强度,第二折弯部71的侧面与第二板体62也采用固定连接,即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和第二折弯部71的侧面均与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提高第一连接板6的第一板体61与第二板体62之间的牢固性,防止第一板体61与第二板体62撕裂,第一连接板6的第一板体61与第二板体62的夹角之间具有呈弧形的过渡连接部位。
进一步,左支架组件1左和右支架组件2的上部与车体4的滑槽可以采用可滑入车体4滑槽中的螺栓连接。当然,上述螺栓的螺栓头位置可以成T型,以实现与滑槽的配合连接,并且,为了实现第二折弯部71与车体4连接位置可调,第二折弯部71上设有沿车体4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形螺栓孔。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折弯部63与横向支架3可以通过方便拆装的机螺钉相连接,并且,第一折弯部63上设有沿车体4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形螺栓孔。
进一步,横向支架3上设有沿车体4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形螺栓孔,第三长圆形螺栓孔的设置可以实现横向支架3与第一折弯部63在车体4宽度方向的位置可调。
上述设置,通过在第一折弯部63上设置长圆形螺栓孔,并且第二长圆形螺栓孔的延伸方向沿车体4的轴线方向,可以实现横向支架3与第一折弯部63在车体4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提高适用性;第二长圆形螺栓孔配合第三长圆形螺栓孔的使用,便可以在第一折弯部63与横向支架3装配时,实现前后左右调节,装配灵活度高。
具体的,第二连接板7的下端位于第一连接板6的下沿处,并从第一连接板6的中部开始向外上方斜向延伸,以提高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的连接强度和受力均匀性。优选的,第二连接板7与横向支架3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垂直于第一折弯部63,即第一连接板6为直角折弯板,同样的,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垂直于第二折弯部71,即第二连接板7同样优选为直角折弯板,上述直角折弯板的强度高,并且采用成本低。
更优选的,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均可以为两个直角形的角铁焊接而成的,满足高强度的要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是指第一连接板6的主体部分,第一折弯部63是由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下沿弯折而成,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是指第二连接板7的主体部分,第二折弯部71是由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上沿弯折而成,优选的,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与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以及第一连接板6的板体和第二折弯部71均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内端门安装机构,通过左支架组件1、右支架组件2右、横向支架3以及车体4组成了一个闭合的框架结构,保证其强度和刚度要求。该支架总成可以解决内端门5布置在空调机组下方由于跨度大而影响门机构吊装的难题,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的配合,提高横向支架3与车体4的连接稳定性,即实现内端门5与车体4的连接牢固性,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设置,对合理灵活的布置空调机组和内端门5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增加了平面布置的灵活性,满足了动车组开发不同产品的平面布置需求。
除了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以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内端门安装机构的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端门安装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端门安装机构,包括横向支架(3)以及连接所述横向支架(3)与车体(4)内顶部的连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左右对称且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3)两端的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所述左支架组件(1)和右支架组件(2)均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垂直于所述车体(4)的轴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板体(61)以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的第二板体(62);所述第一板体(61)的下沿弯折而成有水平的第一折弯部(63),所述第一折弯部(63)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架(3)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7)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并通过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在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向外上方斜向延伸,其上端向外下方弯折而成有第二折弯部(71),所述第二折弯部(71)与所述车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板体呈倒置的直角梯形,其宽度从下端向上端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71)向外下方折弯的斜度与所述车体(4)的滑槽斜度以及所述第二板体(62)上端的斜度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第一板体(61)与第二板体(62)的夹角之间具有呈弧形的过渡连接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71)上设有沿车体(4)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形螺栓孔;所述第二折弯部(71)通过T形螺栓与所述车体(4)的滑槽相连接,所述T形螺栓的头部具有能卡入所述滑槽中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63)与所述横向支架(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折弯部(63)上设有沿车体(4)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形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3)上设有沿所述车体(4)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三长圆形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下沿处,并从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中部开始向外上方斜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横向支架(3)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设于所述车体的内端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内端门的内端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门安装机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端门安装机构。
CN201721800118.8U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Active CN207758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118.8U CN207758786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RU2018110788A RU2679387C1 (ru) 2017-12-20 2018-03-27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механизм установки внутренней торцевой входной двер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118.8U CN207758786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8786U true CN207758786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8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0118.8U Active CN207758786U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8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592A (zh) * 2017-12-20 2018-04-2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592A (zh) * 2017-12-20 2018-04-20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CN107933592B (zh) * 2017-12-20 2024-04-09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2644U (zh) 裙板连接结构及车体结构
CN207758786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CN204915697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CN203753165U (zh) 一种车钩安装座及包括该车钩安装座的轨道车辆
CN209667086U (zh) 轨道车辆车顶设备的安装座、轨道车辆车顶及轨道车辆
CN208868052U (zh)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CN109109890B (zh) 轨道车辆的底架组件及轨道车辆
CN107933592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内端门安装机构
CN106740252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架托臂结构
CN202829270U (zh) 铁路机车驾驶室整体地板吊具
CN215097577U (zh) 空调安装装置及轨道车辆
CN214565339U (zh) 一种适用于铁路车辆回送的连挂线支架结构
CN204827727U (zh) 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
CN107901714A (zh) 后牵引装置及汽车
CN203128071U (zh) 固定装置、拉板组件、臂节、臂架及起重机
CN20756669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底座
CN211369945U (zh) 一种车体车门玻璃导轨支架结构
CN208615674U (zh) 一体背挂式车载空调可调支架
CN209667087U (zh) 轨道车辆及其车顶铰接座的安装结构
CN220906880U (zh) 一种对重绳头的安装结构
CN207450031U (zh) 一种车厢顶弧板组件
CN205819188U (zh) 绳牵引轨道式架空乘人装置微调轨道接头
CN201312062Y (zh) 易于安置固定的电气柜
CN102815315B (zh) 一种机车底架安装座及机车底架
CN212423093U (zh) 一种动车组净水箱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