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2683U -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52683U
CN207752683U CN201721247638.0U CN201721247638U CN207752683U CN 207752683 U CN207752683 U CN 207752683U CN 201721247638 U CN201721247638 U CN 201721247638U CN 207752683 U CN207752683 U CN 207752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ort plate
plate
support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76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 Hai Tianrun Adverti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 Hai Tianrun Adverti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 Hai Tianrun Adverti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 Hai Tianrun Adverti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76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52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52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52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涉及虚拟仿真设备领域,为解决驾驶人员对远光灯的使用没有直观认识,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而设计。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模拟组件、观测模块和电源模块。箱体中设置有透光板,将箱体分为容置区和观测区,观测模块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装置,支撑板上设置有观测孔,模拟组件包括后视镜光源、后视镜和会车车灯光源,能够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前方相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近光灯进行模拟。后视镜光源和会车车灯光源均与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用于对远近光灯进行模拟,以提高驾驶人员的重视度。

Description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仿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广泛使用,也造成了交通事故的频发。其中,有一部分交通事故是由夜间行车滥用远光灯引起的,如:夜间相向行驶的两辆车,当两辆车相距较近时,若其中一两车仍使用远光灯行驶,将会导致对方司机出现炫目并瞬间致盲,而无法看清前方的行驶状况,进而引发交通事故;或者,夜间同向行驶的两辆车,若后方车辆行驶至靠近前方车辆时仍使用远光灯,将会使前方车辆很难发现后方车辆,当前方车辆转弯或者并线行驶时,便会发生交通事故。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驾驶人员的安全观念淡薄,或者抱有侥幸心理,对滥用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没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无法引起对其的重视程度,从而在行车中出现上述问题,不仅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而且还会危及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引发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以解决驾驶人员对远光灯的使用没有直观认识,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模拟组件、观测模块和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箱体中设置有能够使光线通过的透光板,将所述箱体分为容置区和观测区;所述观测区设置在所述容置区的上方。
所述观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观测区的支撑板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使用户观测的观测孔,所述观测孔至少为一个。
所述模拟组件包括后视镜光源、后视镜和会车车灯光源,所述后视镜光源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后视镜安装在所述透光板上,所述会车车灯光源设置在所述容置区中,所述后视镜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后视镜反射至所述观测孔,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进行模拟;所述会车车灯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板进入所述观测孔,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近光灯进行模拟。
所述后视镜光源和所述会车车灯光源均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孔为两个,包括第一观测孔和第二观测孔,使用户的双眼同时对光线进行观测模拟。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观测孔相对所述第一观测孔距离的调节组件。
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的滑板,所述第二观测孔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架设在所述条形孔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条形孔滑动,所述第二观测孔与所述条形孔相连通,所述模拟组件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条形孔进入所述第二观测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箱盖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锁扣,所述箱盖能够盖合在所述箱体上,并由所述锁扣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透光板的四个角点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弹簧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透光板的四个角点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透光板之间的叉剪式伸缩杆,所述叉剪式伸缩杆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透光板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叉剪式伸缩杆的滑槽,所述叉剪式伸缩杆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各滑槽滑动铰接,所述支撑板升起或下压时,所述叉剪式伸缩杆能够在各所述滑槽中滑动。
所述叉剪式伸缩杆中的铰轴轴线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合页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杆,所述弹簧合页安装在所述透光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合页固定连接。
下压所述支撑板,所述弹簧合页被压缩,所述支撑板能够收纳至所述透光板的上方而不超出所述透光板的边缘。
所述支撑杆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点位置处,所述弹簧合页与所述支撑杆匹配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下压后的所述支撑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透光板上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枢接的压板,所述压板能够转动至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位置处,将下压后的所述支撑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后视镜光源的第一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会车车灯光源的第二控制按钮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按钮、所述第二控制按钮、所述后视镜光源和所述会车车灯光源均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二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透光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箱体、控制模块、模拟组件、观测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用于为控制模块供电。箱体中设置有透光板,将箱体分为容置区和观测区,观测区位于容置区的上方,且光线能够通过透光板。观测模块包括支撑板和支撑装置,支撑板和支撑装置均设置在观测区,且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观测孔,用户可透过上述观测孔进行观测模拟。模拟组件包括后视镜光源、后视镜和会车车灯光源,后视镜光源安装在支撑板上,后视镜安装在透光板上,会车车灯光源设置在容置区中,后视镜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观测孔,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进行模拟;会车车灯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板进入观测孔,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近光灯进行模拟。并且,后视镜光源和会车车灯光源均与控制模块控制连接。
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靠近前方车辆时仍使用远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后视镜光源发出光线,使其经过后视镜的反射作用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视觉上的直观模拟;当需要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在靠近时仍使用远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会车车灯光源发出远光光线,使该光线穿过透光板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视觉上的直观模拟;当需要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在靠近时使用近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只需通过控制模块进行切换,使会车车灯光源发出近光光线,此时,该光线透过透光板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对近光灯的模拟。
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实现了对同向行驶车辆远光灯、相向行驶车辆远光灯和相向行驶车辆近光灯三种情形下的模拟,使用户通过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即可直观体验到实际状态下的真实感受,从而加强用户对滥用远光灯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安全观念,进而降低因滥用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形,对广大驾驶人员起到了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此外,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方案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对交通安全法规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中控制模块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又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观测模块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箱体;20-控制模块;30-模拟组件;40-观测模块;50-调节组件;60-固定组件;11-箱盖;12-锁扣;13-提手;21-第一控制按钮;22-第二控制按钮;23-控制器;31-后视镜光源;32-后视镜;33-透光板;34-会车车灯光源;41-支撑板;42-支撑杆;43-第一观测孔;44-第二观测孔;45-支撑弹簧;46-叉剪式伸缩杆;47-弹簧合页;51-条形孔;52-滑板;53-限位槽;54-紧固螺钉;61-转轴;6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包括箱体10、控制模块20、模拟组件30、观测模块40和用于为控制模块20供电的电源模块。具体的,箱体10中设置有能够使光线通过的透光板33,将箱体10分为容置区和观测区,观测区设置在容置区的上方。观测模块40包括设置在观测区的支撑板41和用于支撑该支撑板41的支撑装置,支撑板41上设置有用于使用户观测的观测孔,且观测孔至少为一个。
模拟组件30包括后视镜光源31、后视镜32和会车车灯光源34,后视镜光源31安装在支撑板41上,后视镜32安装在透光板33上,会车车灯光源34设置在容置区中。其中,后视镜光源31发出的光线经后视镜32反射至观测孔,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进行模拟;会车车灯光源34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板33进入观测孔,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近光灯进行模拟。后视镜光源31和会车车灯光源34均与控制模块20控制连接。
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靠近前方车辆时仍使用远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通过控制模块20,控制后视镜光源31发出光线,使其经过后视镜32的反射作用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视觉上的直观模拟;当需要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在靠近时仍使用远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通过控制模块20,控制会车车灯光源34发出远光光线,使该光线穿过透光板33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视觉上的直观模拟;当需要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在靠近时使用近光灯的情况进行模拟时,只需通过控制模块20进行切换,使会车车灯光源34发出近光光线,此时,该光线透过透光板33进入观测孔处,用户通过观测孔即可进行对近光灯的模拟。
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实现了对同向行驶车辆远光灯、相向行驶车辆远光灯和相向行驶车辆近光灯三种情形下的模拟,使用户通过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即可直观体验到实际状态下的真实感受,从而加强用户对滥用远光灯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安全观念,进而降低因滥用远光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形,对广大驾驶人员起到了一定的安全警示作用。此外,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结构简单,方案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对交通安全法规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
本实施例中,透光板33和支撑板41可以为亚克力玻璃,并且,为了增强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逼真效果,透光板33上还可以设置图案。具体的,该图案可以根据驾驶时的实际情况设置,如:在驾驶位置处设置方向盘,将后视镜32设置在驾驶位置左侧的实际位置处,在驾驶位置的前方设置车辆,以对相向行驶的车辆进行模拟。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可以设置在容置区中。这样的设置,提高了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集成度,使其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上还可以设置提手13。这样的设置,极大地增强了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任意位置处进行模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可以是在控制模块20上设置导线的结构形式,此时,外接电源为其进行供电。当然,电源模块还可以是电池盒的结构形式,并将电池盒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以为控制模块20供电。具体的,电池盒可以设置在容置区中。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观测孔可以为两个。具体的,包括第一观测孔43和第二观测孔44,以使用户的双眼能够同时对光线进行观测模拟。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第二观测孔44相对第一观测孔43距离的调节组件50。具体的,支撑板41上开设有条形孔51,调节组件50包括与支撑板41滑动连接的滑板52,第二观测孔44设置在滑板52上,滑板52架设在条形孔51上且能够相对条形孔51滑动,跌停观测孔与条形孔51相连通,模拟组件3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条形孔51进入第二观测孔44。
通过设置调节组件50,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双眼的间距对第一观测孔43和第二观测孔44的距离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观测位置。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该调节组件50还可以包括限位槽53和紧固螺钉54。具体的,限位槽53沿第二观测孔44的滑动方向设置,滑板52上开设有螺纹孔,紧固螺钉54穿过该螺纹孔抵紧在限位槽53中。当滑板52调节到位后,旋紧紧固螺钉54,使其紧密抵紧在限位槽53中,即可实现对滑板52滑动自由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滑板52滑动而导致的第二观测孔44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形。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还可以包括箱盖11和设置在箱体10上的锁扣12。其中,箱盖11能够盖合在箱体10上,并由锁扣12锁紧。当需要移动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时,可以盖紧箱盖11,并利用锁扣12将箱盖11锁紧在箱体10上,再将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移动至相应位置。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来回移动而造成的零部件丢失的情形,并且,当不使用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时,可以将箱盖11盖合后存放,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对支撑板4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42。具体的,支撑杆42的一端与透光板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1固定连接。支撑杆42为四个,四个支撑杆42分别设置在透光板33的四个角点位置处。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板41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本实施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可以是上述支撑杆42分别与支撑板41及透光板33固定连接的结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图5和图6中示出的支撑弹簧45的结构形式。具体的,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对支撑板41进行支撑的支撑弹簧45,支撑弹簧45的一端与透光板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41固定连接。其中,支撑弹簧45为四个,四个支撑弹簧45分别设置在透光板33的四个角点位置处。通过设置支撑弹簧45,使得支撑板41可以被下压,进而收纳至透光板33的上表面附近。这样的设置,大大减小了箱体10的整体尺寸,从而提高了箱体10的便携性。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支撑板41与透光板33之间的叉剪式伸缩杆46。具体的,叉剪式伸缩杆46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板41长度方向的两侧,支撑板41与透光板33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叉剪式伸缩杆46的滑槽,叉剪式伸缩杆46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各滑槽滑动铰接,使得支撑板41升起或下压时,叉剪式伸缩杆46能够在各滑槽中滑动,同时伸缩。
叉剪式伸缩杆46的设置,对支撑板41的升起和下压过程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本实施例中,叉剪式伸缩杆46中的铰轴轴线可以与支撑杆42的长度方向平行。这样的设置,使得叉剪式伸缩杆46能够设置在支撑板41的两个边缘位置处,大大降低了对光线的干涉影响,从而保证了本实施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除上述两种结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图8中示出的弹簧合页47的结构形式。具体的,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合页47和用于对支撑板4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42,弹簧合页47安装在透光板33的上表面,支撑杆42一端与支撑板41铰接,另一端与弹簧合页47固定连接。当将支撑板41压下后,弹簧合页47被压缩,支撑板41能够收纳至透光板33的上方而不超出透光板33的边缘。其中,支撑杆42为四个,四个支撑杆42分别设置在支撑板41的四个角点位置处,弹簧合页47与支撑杆42匹配设置。故其只要是通过这种结构形式,能够实现支撑板41高度的降低,从而将支撑板41收纳至箱体10中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5、图6和图8,并结合图7,本实施例中,该远近光灯模拟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对下压后的支撑板4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60。具体的,固定组件60包括安装在透光板33上的转轴61和与转轴61枢接的压板62,压板62能够转动至支撑板41的上表面位置处,将下压后的支撑板41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60可以为两个,两个固定组件60分别设置在支撑板41长度方向的两侧。
当支撑板41被压下后,可以转动压板62,使其压紧在支撑板41的上方,从而实现支撑板41在透光板33上的固定。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箱盖11打开后支撑板41直接弹出而导致的支撑板41损坏的情形,进一步保证了本实施例远近光灯模拟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包括用于控制后视镜光源31的第一控制按钮21、用于控制会车车灯光源34的第二控制按钮22和控制器23,第一控制按钮21、第二控制按钮22、后视镜光源31和会车车灯光源34均与控制器23控制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按钮21和第二控制按钮22均设置在透光板33的表面。
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对第一控制按钮21和第二控制按钮22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模拟过程。其中,第二控制按钮22包括两个档位,可以分别实现对相向车辆远光灯的模拟和相向车辆近光灯的模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控制模块(20)、模拟组件(30)、观测模块(40)和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20)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箱体(10)中设置有能够使光线通过的透光板(33),将所述箱体(10)分为容置区和观测区;所述观测区设置在所述容置区的上方;
所述观测模块(40)包括设置在所述观测区的支撑板(41)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41)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41)上设置有用于使用户观测的观测孔,所述观测孔至少为一个;
所述模拟组件(30)包括后视镜光源(31)、后视镜(32)和会车车灯光源(34),所述后视镜光源(31)安装在所述支撑板(41)上,所述后视镜(32)安装在所述透光板(33)上,所述会车车灯光源(34)设置在所述容置区中,所述后视镜光源(31)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后视镜(32)反射至所述观测孔,对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进行模拟;所述会车车灯光源(34)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透光板(33)进入所述观测孔,对前方相向行驶车辆的远光灯和近光灯进行模拟;
所述后视镜光源(31)和所述会车车灯光源(34)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0)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孔为两个,包括第一观测孔(43)和第二观测孔(44),使用户的双眼同时对光线进行观测模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观测孔(44)相对所述第一观测孔(43)距离的调节组件(50);
所述支撑板(41)上开设有条形孔(51),所述调节组件(50)包括与所述支撑板(41)滑动连接的滑板(52),所述第二观测孔(44)设置在所述滑板(52)上,所述滑板(52)架设在所述条形孔(51)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条形孔(51)滑动,所述第二观测孔(44)与所述条形孔(51)相连通,所述模拟组件(3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条形孔(51)进入所述第二观测孔(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11)和设置在所述箱体(10)上的锁扣(12),所述箱盖(11)能够盖合在所述箱体(10)上,并由所述锁扣(12)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41)的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板(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42)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42)分别设置在所述透光板(33)的四个角点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41)的支撑弹簧(45),所述支撑弹簧(45)的一端与所述透光板(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弹簧(45)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弹簧(45)分别设置在所述透光板(33)的四个角点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1)与所述透光板(33)之间的叉剪式伸缩杆(46),所述叉剪式伸缩杆(4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板(41)与所述透光板(33)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叉剪式伸缩杆(46)的滑槽,所述叉剪式伸缩杆(46)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各滑槽滑动铰接,所述支撑板(41)升起或下压时,所述叉剪式伸缩杆(46)能够在各所述滑槽中滑动;
所述叉剪式伸缩杆(46)中的铰轴轴线与所述支撑板(41)的长度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弹簧合页(47)和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41)的支撑杆(42),所述弹簧合页(47)安装在所述透光板(33)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4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合页(47)固定连接;
下压所述支撑板(41),所述弹簧合页(47)被压缩,所述支撑板(41)能够收纳至所述透光板(33)的上方而不超出所述透光板(33)的边缘;
所述支撑杆(42)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4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1)的四个角点位置处,所述弹簧合页(47)与所述支撑杆(42)匹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下压后的所述支撑板(4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60),所述固定组件(60)包括安装在所述透光板(33)上的转轴(61)和与所述转轴(61)枢接的压板(62),所述压板(62)能够转动至所述支撑板(41)的上表面位置处,将下压后的所述支撑板(41)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灯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后视镜光源(31)的第一控制按钮(21)、用于控制所述会车车灯光源(34)的第二控制按钮(22)和控制器(23),所述第一控制按钮(21)、所述第二控制按钮(22)、所述后视镜光源(31)和所述会车车灯光源(34)均与所述控制器(23)控制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按钮(21)和所述第二控制按钮(22)均设置在所述透光板(33)的表面。
CN201721247638.0U 2017-09-26 2017-09-26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Active CN207752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638.0U CN207752683U (zh) 2017-09-26 2017-09-26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7638.0U CN207752683U (zh) 2017-09-26 2017-09-26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52683U true CN207752683U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4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7638.0U Active CN207752683U (zh) 2017-09-26 2017-09-26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52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5987B2 (en) Portable remote-controlled traffic and pedestrian control system
CN102967473B (zh) 驾驶员前方视野测量装置
CN103885183A (zh) 可回收的车载抬头显示器及车辆
CN201527718U (zh) 整车电气实训装置
CN203211168U (zh) 安全电力应急抢修工具车
CN105857169A (zh) 一种警示装置
CN205152824U (zh) 光控太阳能道路交通标志
CN207752683U (zh) 远近光灯模拟装置
CN207860058U (zh) 一种车用智能双向警示三角牌
CN205632280U (zh) 一种警示装置
CN111098797A (zh) 一种车载装置及车辆
CN202120523U (zh) 翻转显示屏
CN112039149A (zh) 一种移动智能充电站及充电车
CN110984016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警示装置
CN206505684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装置
CN207096440U (zh) 车载激光雷达
CN203811901U (zh) 可回收的车载抬头显示器及车辆
CN110318350A (zh) 一种交通示警装置
CN208393262U (zh) 一种车载mp5的固定装置
CN205130940U (zh) 多用途变色车载平视显示仪
CN204703089U (zh) 一种道路用组合式路障警示灯
CN219769748U (zh) 一种车用三角警示牌
CN215387187U (zh) 一种消防车的车顶结构
CN219547614U (zh) 一种道路施工预警装置
CN205028083U (zh) 智能网络汽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