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41839U - 一种弹簧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41839U
CN207741839U CN201721159574.9U CN201721159574U CN207741839U CN 207741839 U CN207741839 U CN 207741839U CN 201721159574 U CN201721159574 U CN 201721159574U CN 207741839 U CN207741839 U CN 207741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spring
perforation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95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Ruise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Ruise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Ruise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Ruise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95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41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41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418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簧秤,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挂片两侧设有与刻度板平行的支撑片,所述外壳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所述外壳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相邻的第一抵触板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相对的间隔空间,所述抵触板到刻度板之间距离为3mm‑4mm,所述外壳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底端包括第一台阶和与第一台阶连接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二台阶上设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度高的弹簧秤。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簧秤。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弹簧秤将被测物挂在钩上,弹簧即伸长,而固定在弹簧上的指针随着下降,通过作用力的大小或物体重力可从弹簧秤的指针指示的外壳上的标度数值直接读出,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弹簧、挂片和指针容易大面积分别外壳进行触碰,导致了测量的精准度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度高的弹簧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秤,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弹簧、与外壳滑动连接的刻度板、挂钩和吊扣,所述外壳内设有活动腔室,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间设有隆起,所述隆起内部设有与活动腔室连通且呈长方形的安置槽,所述隆起的两侧设有贯穿安置槽且供吊扣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簧一端延伸有连接扣头,该连接扣头置于安置槽内且与吊扣相扣,所述弹簧另一端设有挂片,活动腔室导通外壳与刻度板相对的端面,所述挂片上设有空框,所述空框内设有指针片,所述指针片一端弯折且穿过刻度板,所述挂片两侧设有与刻度板平行的支撑片,所述外壳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所述外壳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相邻的第一抵触板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相对的间隔空间,所述抵触板到刻度板之间距离为3mm-4mm,所述外壳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底端包括第一台阶和与第一台阶连接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二台阶上设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外壳与吊扣连接端为顶端,反之为底端,通过在外壳的顶端设有隆起,并且安置槽内置于隆起内且与活动腔室连通,然后通过隆起的两侧设有贯穿安置槽且供吊扣穿过的通孔,弹簧一端延伸有连接扣头,该连接扣头置于安置槽内且与吊扣相扣,当出现偏移的时候,能够使得连接扣头限制在安置槽内,不影响其测量的精准,也通过这样的限位,能够使得弹簧能够限制在固定位置上,所述挂片两侧设有与刻度板平行的支撑片,所述外壳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所述外壳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相邻的第一抵触板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相对的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分别到刻度板之间距离均为3mm-4mm,通过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的设置,配合支撑片进行左右支撑,然后通过支撑片分别与第一抵触板和第二抵触板支撑,但是不会同时抵触,进而减少接触面积,出现抵触也只是小部分抵触,不易影响精准,以及通过距离的设置,也使得弹簧不易直接碰到外壳,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性,所述外壳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底端包括第一台阶和与第一台阶连接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二台阶上设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通过这样的设置,产生一个错位进而减少同侧同点,而增加摩檫力,进而提高其自身的测量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穿孔呈凸字状,第二穿孔呈倒的凸字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述第一穿孔呈凸字状,第二穿孔呈倒的凸字状,来通过错位,并且凸出的部分不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摩擦带来的精准度问题,提高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连接端面的另一端面设有与第一穿孔贯穿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凹槽的设置,能够见底第一台阶与挂片的接触面积,提高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片上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弹簧与吊扣连接端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连接关系,能够使得挂片连接更加牢固,使得挂片不易晃动,从而减少挂片晃动摩擦带来的精准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外设有固定板与外壳两侧固定,固定框架与外壳的两端之间形成进料空间,固定框架两端上设有档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档条的设置能够便于刻度板放置后,产品一个阻隔作用,不易产生刻度板滑动掉落情况,以及固定框架也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刻度板上设有倒钩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拿取刻度板的时候便于安置,也同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弹簧秤,包括外壳101、置于外壳101内的弹簧301、与外壳101滑动连接的刻度板801、挂钩和吊扣501,所述外壳101内设有活动腔室102,所述外壳101顶端的中间设有隆起201,所述隆起 201内部设有与活动腔室102连通且呈长方形的安置槽202,所述隆起201的两侧设有贯穿安置槽202且供吊扣501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簧301一端延伸有连接扣头302,该连接扣头302置于安置槽202内且与吊扣501相扣,所述弹簧301另一端设有挂片401,活动腔室102 导通外壳101与刻度板801相对的端面,所述挂片401上设有空框 404,所述空框404内设有指针片405,所述指针片405一端弯折且穿过刻度板801,所述挂片401两侧设有与刻度板801平行的支撑片 402,所述外壳101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801和支撑片402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104,所述外壳101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801和支撑片402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105,相邻的第一抵触板104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105相对的间隔空间1031,所述第一抵触板104 和第二抵触板105分别到刻度板801之间距离均为3mm-4mm,所述外壳101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101底端包括第一台阶701和与第一台阶701连接的第二台阶702,所述第一台阶701上设有第一穿孔 7011,第二台阶702上设有与第一穿孔7011连通的第二穿孔7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外壳101与吊扣501连接端为顶端,反之为底端,通过在外壳101的顶端设有隆起201,并且安置槽202 内置于隆起201内且与活动腔室102连通,然后通过隆起201的两侧设有贯穿安置槽202且供吊扣501穿过的通孔,弹簧301一端延伸有连接扣头302,该连接扣头302置于安置槽202内且与吊扣501相扣,当出现偏移的时候,能够使得连接扣头302限制在安置槽202内,不影响其测量的精准,也通过这样的限位,能够使得弹簧301能够限制在固定位置上,所述挂片401两侧设有与刻度板801平行的支撑片 402,所述外壳101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801和支撑片402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104,所述外壳101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801和支撑片402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105,相邻的第一抵触板104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105相对的间隔空间1031,所述第一抵触板104 和第二抵触板105分别到刻度板801之间距离均为3mm-4mm,通过第一抵触板104和第二抵触板105的设置,配合支撑片402进行左右支撑,然后通过支撑片402分别与第一抵触板104和第二抵触板105支撑,但是不会同时抵触,进而减少接触面积,出现抵触也只是小部分抵触,不易影响精准,以及通过距离的设置,也使得弹簧301不易直接碰到外壳101,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准性,所述外壳101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101底端包括第一台阶701和与第一台阶701连接的第二台阶702,所述第一台阶701上设有第一穿孔7011,第二台阶702 上设有与第一穿孔7011连通的第二穿孔7012,通过这样的设置,产生一个错位进而减少同侧同点,而增加摩檫力,进而提高其自身的测量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穿孔7011呈凸字状,第二穿孔7012呈倒的凸字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述第一穿孔7011呈凸字状,第二穿孔 7012呈倒的凸字状,来通过错位,并且凸出的部分不接触,减少了接触面积,进而减少摩擦带来的精准度问题,提高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台阶701与第二台阶702连接端面的另一端面设有与第一穿孔7011贯穿的凹槽7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凹槽7012的设置,能够见底第一台阶701与挂片401的接触面积,提高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片401上设有两个固定孔403,所述弹簧301与吊扣501连接端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40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连接关系,能够使得挂片 401连接更加牢固,使得挂片401不易晃动,从而减少挂片401晃动摩擦带来的精准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101上设有固定框架601,所述固定框架601外设有固定板604与外壳101两侧固定,固定框架 601与外壳101的两端之间形成进料空间603,固定框架601两端上设有档条6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档条602的设置能够便于刻度板 801放置后,产品一个阻隔作用,不易产生刻度板801滑动掉落情况,以及固定框架601也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刻度板801上设有倒钩片8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拿取刻度板801的时候便于安置,也同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弹簧秤,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弹簧、与外壳滑动连接的刻度板、挂钩和吊扣,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内设有活动腔室,所述外壳顶端的中间设有隆起,所述隆起内部设有与活动腔室连通且呈长方形的安置槽,所述隆起的两侧设有贯穿安置槽且供吊扣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簧一端延伸有连接扣头,该连接扣头置于安置槽内且与吊扣相扣,所述弹簧另一端设有挂片,活动腔室导通外壳与刻度板相对的端面,所述挂片上设有空框,所述空框内设有指针片,所述指针片一端弯折且穿过刻度板,所述挂片两侧设有与刻度板平行的支撑片,所述外壳内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三个第一抵触板,所述外壳内另一侧设有置于刻度板和支撑片之间的两个第二抵触板,相邻的第一抵触板之间形成与第二抵触板相对的间隔空间,所述抵触板到刻度板之间距离为3mm-4mm,所述外壳底端端面呈阶梯状,外壳底端包括第一台阶和与第一台阶连接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一穿孔,第二台阶上设有与第一穿孔连通的第二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秤,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穿孔呈凸字状,第二穿孔呈倒的凸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秤,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连接端面的另一端面设有与第一穿孔贯穿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弹簧秤,其特征是:所述挂片上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弹簧与吊扣连接端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秤,其特征是:所述外壳上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外设有固定板与外壳两侧固定,固定框架与外壳的两端之间形成进料空间,固定框架两端上设有档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簧秤,其特征是:所述刻度板上设有倒钩片。
CN201721159574.9U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弹簧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41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9574.9U CN20774183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弹簧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9574.9U CN20774183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弹簧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41839U true CN207741839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4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957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41839U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弹簧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41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48775U (ja) センサおよび当該センサが設けられた秤
CN108370393A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方法
CN207741839U (zh) 一种弹簧秤
CN202533727U (zh) 用于具有数字显示屏的手表的可替换装饰盖
US6467210B1 (en) Versatile picture frame
CN203745059U (zh) 一种用于液体称量的电子称
CN208537556U (zh) 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定位装置
CN208264808U (zh) 把手以及托盘
CN208064728U (zh) 一种抽屉式粉盒
CN204045139U (zh) 拆装方便的显示器
CN204774204U (zh) 卡片盒
CN103471689A (zh) 一种厨房用计量称的制造方法
CN114190664A (zh) 一种腕戴设备、腕带型号的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209607575U (zh) 一种表面具有无线无源温度传感装置的变压器
CN208011240U (zh) 一种悬挂装置
CN2083334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平整度测量装置
CN205728591U (zh) 自带称重传感器的箱包把手
CN207264268U (zh) 一种固态硬盘固定支架
RU123641U1 (ru) Колодка для значков, имитирующих наградное изделие
WO2019241988A1 (zh) 一种电子载体纸带打孔模具用包装系统
TWD207711S (zh) 無線標籤用天線
CN216246768U (zh) 一种悬臂梁动载称重模块
CN208531032U (zh) 一种储物装置
CN110111983A (zh) 一种表面具有无线无源温度传感装置的变压器
CN205083448U (zh) 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