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40121U - 叶轮组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叶轮组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40121U
CN207740121U CN201721905031.7U CN201721905031U CN207740121U CN 207740121 U CN207740121 U CN 207740121U CN 201721905031 U CN201721905031 U CN 201721905031U CN 207740121 U CN207740121 U CN 207740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assembly tool
impeller assembly
turning collar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050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9050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40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40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40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轮组装工装,用于叶轮的轮毂与叶片之间的组装,叶轮组装工装包括:支架,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回转部件,包括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固定圈及转动圈,固定圈与支架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且连接于第一端部,转动圈能够与轮毂连接;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架且与转动圈连接,以驱动转动圈相对于固定圈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组装工装,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组装要求,同时节约成本,减小占用面积且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叶轮组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叶轮组装工装。
背景技术
国内风电行业目前开发重点逐步由北方区域向南方区域转移,南方地区多为山地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在安装过程中经常遇到机位面积不够,需要进行大规模土建施工才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需求的情况,此种情况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增加项目投资。
以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的组装为例,传统的叶轮组装方法需要一台主吊车,同时配合两台辅吊车才能完成,成本较高,占用面积较大且吊装周期较长,并且,叶轮的叶片在与轮毂组装时,需要主吊车吊着叶片进行大幅度旋转动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叶轮组装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叶轮组装工装,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组装要求,同时节约成本,减小占用面积且安全性能高。
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叶轮组装工装,用于叶轮的轮毂与叶片之间的组装,叶轮组装工装包括:支架,在第一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回转部件,包括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固定圈及转动圈,固定圈与支架在第一方向层叠设置且连接于第一端部,转动圈能够与轮毂连接;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架且与转动圈连接,以驱动转动圈相对于固定圈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架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为支架轴向上的两个端部,其中,轴向为第一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架上具有在其自身的径向延伸形成的安装座,驱动部件通过安装座设置于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及传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与转动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件为齿轮,转动圈与齿轮啮合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件为带轮,转动圈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传动配合;或者,传动件为链轮,转动圈通过传动链与链轮传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配重件,配重件连接于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配重件在第一方向与支架层叠设置且连接于第二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配重件包括形状与支架形状相匹配的基体以及设置于基体上的连接部,配重件通过连接部连接于第二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基体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座体结构,连接部为预埋于基体的多个锚栓,多个锚栓在第一方向延伸出基体,以与第二端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组装工装,用于叶轮的轮毂与叶片之间的组装,其包括支架、回转部件及驱动部件。在对叶轮进行组装时,先将轮毂连接于回转部件的转动圈上,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转动圈相对于固定圈转动,进而使得轮毂能够自由旋转。现场只需要一台固定站位的主吊机车,通过主吊车吊取一个叶片与轮毂对接后,驱动转动圈转动,进而使得轮毂转动预定角度,通过主吊机车吊取第二个叶片与轮毂对接,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的叶片与轮毂组装完成。由于只需要一台主吊车即可完成叶片与轮毂的组装,有效的节约成本,减小占用面积。同时,通过使得轮毂旋转完成各个叶片的组装,无需对叶片进行大幅度旋转动作,能够提高叶轮组装的安全及快捷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与安装座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部件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叶轮组装的第一状态图;
图6是叶轮组装的第二状态图;
图7是叶轮组装的第三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配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支架;
101-主体部;102-第一端部;103-第二端部;104-加劲肋;
20-回转部件;201-固定圈;202-转动圈;
30-驱动部件;301-驱动件;302-传动件;
40-安装座;401-支撑板;402-安装孔;403-连接孔;404-加强板;
50-配重件;501-基体;502-连接部;
100-轮毂;200-叶片;300-主吊车;
X-第一方向。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叶轮组装工装,用于叶轮的轮毂与叶片之间的组装,叶轮组装工装包括支架10、回转部件20及驱动部件30,支架10在第一方向X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回转部件20包括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固定圈201及转动圈202,固定圈201与支架10在第一方向X层叠设置且连接于第一端部102,转动圈202能够与轮毂连接,驱动部件30设置于支架10且与转动圈202连接,以驱动转动圈202相对于固定圈201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组装工装,能够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组装要求,同时节约成本,减小占用面积且安全性能高。
请一并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10与安装座40的轴测图。具体的,支架10为中空的柱状结构,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为支架10轴向上的两个端部,所说的轴向即为第一方向X。本实施例中,支架10具体为圆形柱状结构,为了便于与外界连接,如与叶轮的轮毂连接,支架10优选包括位于中部的圆形筒状的主体部101以及位于主体部101轴向上两端的法兰结构,所说的两端的法兰结构即为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同时,为了提高支架10的强度,主体部101的周向还具有多个沿着主体部101的周向分布的加劲肋104,加劲肋104的连接于主体部101及主体部101两端的法兰结构。
为了便于驱动部件30的安装,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支架10上设置有在其自身的径向延伸形成的安装座40,驱动部件30通过安装座40设置于支架10。本实施例中,安装座40具体连接于支架10的主体部101的内壁面,其结构可以包括沿着支架10的主体部101的径向延伸形成的支撑板401,支撑板401可以与支架10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连接于支架10上,支撑板401上设置有安装孔402以及围合安装孔402形成的连接孔403,为了保证与支架10的连接强度,安装座40还包括连接于支架10及支撑板401的加强板404。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30包括驱动件301及传动件302,驱动件301通过传动件302与转动圈202连接,驱动件301可以只包括驱动电机,为了便于调节速度,驱动件301可以同时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机,驱动电机及减速机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02可以为齿轮,齿轮连接于驱动件301的输出端。
请一并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部件20的轴测图,回转部件20可以采用轴承结构,具体可以采用回转支承轴承,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承轴承的外圈为固定圈201,固定圈201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支架10的第一端部102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其他方式连接。内圈为转动圈202,转动圈202上设置有齿,以与驱动部件30的传动件302啮合传动配合,进而将驱动件301的动力传递至转动圈202,使得转动圈202相对于固定圈201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组装工装在使用时,先将叶轮的轮毂100连接至回转部件20的转动圈202上,即本实施例中的回转支承轴承的内圈上,为了便于与轮毂100的连接,可以在转动圈20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轮毂100与转动圈202连接,既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便于拆装。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5至图7示出了叶轮组装的第一状态图、第二状态图及第三状态图。在距离叶轮组装工装合适位置设置主吊车300,用于吊装叶片200,以叶轮包括三个叶片200为例,通过主吊车300吊装第一个叶片200并与轮毂100上对应的接口对接固定后形成图5所示状态,通过驱动部件30驱动转动圈202转动120°,以带动轮毂100及第一个叶片200转动120°,通过主吊车300吊取第二个叶片200并与轮毂100上对应的接口对接固定后形成图6所示状态,再次通过驱动部件30驱动转动圈202同方向再次转动120°,依次类推,完成第三只叶片200的安装,形成图7所示状态,完成叶轮的组装。只需要一台主吊车300即可完成各叶片200与轮毂100的组装,通过使得轮毂100旋转完成各个叶片200的组装,无需对叶片200进行大幅度旋转动作。
支架1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节约成本,便于加工,但并不限于上述形式,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架10可以为方形柱状结构或者其他多边形柱状结构,当支架10的壁厚足够厚时,可以不设置法兰、加紧肋等结构,可以直接在支架10的轴向的两个端部即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上开设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只要能够保证支撑及连接要求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0上用于安装驱动部件30的安装座40并不限于包括支撑板401、安装孔402、加强板404等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柱状的或者异形结构,同时,与驱动部件30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只要能够满足驱动部件30的安装均可。
可以理解的是,回转部件20并不限于为回转支承轴承,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轴承结构,同时,转动圈202并不限于回转支承轴承或其他形式的轴承的内圈,还可以是外圈,此时,内圈与支架1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的形式连接。相应的,支架10上用于安装驱动部件30的安装座40设置于支架10的主体部101的外壁面。
同时,驱动部件30的传动件302并不限于为齿轮,也可以为带轮或者链轮。相应的,回转部件20的转动圈202通过传动带或者传动链与传动件302连接。当转动圈202为回转支承轴承或其他形式的轴承的内圈时,可以使得内圈在轴向上即第一方向X上设置一段延长部,以便于与传动带或传动链连接。
上述限定的回转部件20均为轴承的形式,此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只要具有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固定圈201及转动圈202的结构,满足对轮毂100的连接及转动要求均可。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叶轮组装工装的使用状态图,图9示出了配重件50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叶片200的尺寸较长,在安装至轮毂100上时,对轮毂100会产生很大的倾覆力,为了避免轮毂100连同叶轮组装工装在安装叶片200后因受力不均导致倾覆,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叶轮组装工装进一步包括配重件50,配重件50连接于支架10,利用配重件50的重力抵抗来自叶片200带来的倾覆力,以保证叶轮的组装安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配重件50在第一方向X与支架10层叠设置且连接于支架10的第二端部103。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抵抗叶片200带来的倾覆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叶轮组装工装对轮毂100在第一方向X支撑高度,更便于叶片200与轮毂100之间的组装,有效的避免叶片200与支撑叶轮组装工装的台面发生干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配重件50优选包括形状与支架10形状相匹配的基体501以及设置于基体501上的连接部502,配重件50通过连接部502连接于支架10的第二端部103。本实施例中,基体501优选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座体结构,连接部502为预埋于基体501的多个锚栓,多个锚栓在第一方向X延伸出基体501,可以通过多个锚栓延伸出基体501的部分与支架10的第二端部103相连接。配重件50采用上述形式,既便于支架10的安装,同时能够保证二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所说的基体501可以现场浇筑,也可以提前预制,可以为形状与支架10形状相匹配的实心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形状与支架10形状相匹配的空心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配重件50的结构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结构及与支架10的连接形式,只要能够满足配重要求的均可。例如,还可以为连接于支架10的主体部101内壁面的块状结构,只要能够满足叶轮组装工装的配重要求均可。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组装工装,因其包括支架10、回转部件20及驱动部件30,在对叶轮进行组装时,先将轮毂100连接于回转部件20的转动圈202上,现场只需要一台固定站位的主吊车300,通过主吊车300吊取叶片200并通过驱动部件30驱动转动圈202转动,即可实现多个叶片200与轮毂100的对接。能够有效的节约成本,减小占用面积。同时,通过使得轮毂100旋转完成各个叶片200的组装,无需对叶片200进行大幅度旋转动作,能够提高叶轮组装的安全及快捷性能。而相应设置的配重件50,能够抵抗来自叶片200带来的倾覆力,避免轮毂100连同叶轮组装工装倾覆,有效的保证叶轮的组装安全。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叶轮组装工装,用于叶轮的轮毂(100)与叶片(200)之间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装工装包括:
支架(10),在第一方向(X)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
回转部件(20),包括同轴设置且转动连接的固定圈(201)及转动圈(202),所述固定圈(201)与所述支架(10)在所述第一方向(X)层叠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102),所述转动圈(202)能够与所述轮毂(100)连接;
驱动部件(30),设置于所述支架(10)且与所述转动圈(202)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圈(202)相对于所述固定圈(20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一端部(102)及第二端部(103)为所述支架(10)轴向上的两个端部,其中,所述轴向为所述第一方向(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上具有在其自身的径向延伸形成的安装座(40),所述驱动部件(30)通过所述安装座(40)设置于所述支架(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30)包括驱动件(301)及传动件(302),所述驱动件(301)通过所述传动件(302)与所述转动圈(20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02)为齿轮,所述转动圈(202)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302)为带轮,所述转动圈(202)通过传动带与所述带轮传动配合;
或者,所述传动件(302)为链轮,所述转动圈(202)通过传动链与所述链轮传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配重件(50),所述配重件(50)连接于所述支架(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50)在所述第一方向(X)与所述支架(10)层叠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50)包括形状与所述支架(10)形状相匹配的基体(501)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501)上的连接部(502),所述配重件(50)通过所述连接部(502)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1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轮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501)为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座体结构,所述连接部(502)为预埋于所述基体(501)的多个锚栓,所述多个锚栓在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出所述基体(501),以与所述第二端部(103)连接。
CN201721905031.7U 2017-12-29 2017-12-29 叶轮组装工装 Active CN207740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5031.7U CN2077401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叶轮组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05031.7U CN2077401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叶轮组装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40121U true CN207740121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21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05031.7U Active CN207740121U (zh) 2017-12-29 2017-12-29 叶轮组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40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5356B (zh) 风力涡轮机
US7510366B2 (en) Vertical axis type wind power station
TWI296302B (zh)
CN101603511B (zh) 一种垂直风力发电机
DK178214B1 (en) A segmented rotor
KR20100021994A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및 그 건설 방법
CN207573173U (zh) 发电机、发电机系统和用于生成电功率的风力涡轮机
JPWO2004009993A1 (ja) 風力発電装置および風力発電装置などの建設方法
CN105649885B (zh) 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安装方法
EP2446142A2 (en) External rotor generator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N111927698B (zh) 一种海上漂浮式可升降风力发电机组
CN102852722B (zh) 用于直驱风力发电机组中叶轮的轮毂变位装置及吊装方法
CN103147926B (zh) 全叶尖风力发电机
CN207740121U (zh) 叶轮组装工装
CN201183705Y (zh) 头部可水平回转的格构式抱杆
CN105545602A (zh) 前缘加旋转圆柱的垂直轴风力机
CN101225711B (zh) 头部可水平回转的格构式抱杆
CN104373155B (zh) 长筒叶轮式动力装置
CN109113938A (zh) 风电机组用的分段式变桨轴承加强法兰及其空中安装方法
CN205714598U (zh) 一种风电设备的叶片锁止结构
CN207973429U (zh) 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塔吊旋转装置
CN201963475U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周向拉索结构
CN101963127A (zh) 一种风力发电叶片加固技术
CN207134952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翻身工装
CN207314801U (zh) 一种自动集中收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