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33835U - 制水水壶 - Google Patents

制水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33835U
CN207733835U CN201721602142.0U CN201721602142U CN207733835U CN 207733835 U CN207733835 U CN 207733835U CN 201721602142 U CN201721602142 U CN 201721602142U CN 207733835 U CN207733835 U CN 207733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water
groove
process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21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圣满
唐坤成
吕政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quan Air Water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quan Air Water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quan Air Water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quan Air Water Intelligen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6021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33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33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33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制水水壶,属于饮水水壶领域。其包括壶盖和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壶体和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体壁开有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所述上壶体内部设有制冷单元以及抽风单元,所述抽风单元将所述壶体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道抽进所述上壶体内部,所述抽风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风道将上壶体内部的空气抽出所述壶体外部,所述制冷单元将所述上壶体内部的空气中的水气冷凝成水,所述上壶体制成的水流至所述下壶体中空腔储存,所述壶体还包括饮水吸管,所述饮水吸管穿过所述上壶体和所述下壶体,一端置于所述下壶体中空腔中,另一端置于所述上壶体的壶口。其能持续制水,解决了目前水壶无法自动造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制水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水壶领域,尤其涉及制水水壶。
背景技术
在部队中,军人有时候需要执行特殊任务,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水源成为军队长时间执行任务的首要问题,在特殊地方,方圆几百里都没水源,当所带的水源用完了,水就成为救命的宝贵资源,这时候就需要一款能随身携带且能制水的水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水水壶,其能持续制水,解决了目前水壶无法自动造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制水水壶,包括壶盖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壶体和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体壁开有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所述上壶体内部设有制冷单元以及抽风单元,所述抽风单元将所述壶体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道抽进所述上壶体内部,所述抽风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风道将上壶体内部的空气抽出所述壶体外部,所述制冷单元将所述上壶体内部的空气中的水气冷凝成水,所述上壶体制成的水流至所述下壶体中空腔储存,所述壶体还包括饮水吸管,所述饮水吸管穿过所述上壶体和所述下壶体,一端置于所述下壶体中空腔中,另一端置于所述上壶体的壶口。
优选的,所述壶体还包括上隔层卡扣板,所述上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上壶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隔层卡扣板中心区域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有一第一上通孔,所述上壶体制成的水滴落在所述凹槽里经所述第一上通孔流至所述下壶体内。
优选的,所述壶体还包括下隔层卡扣板,所述下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下壶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上隔层卡扣板旋转配合卡扣固定,所述下隔层卡扣板具有一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有一与所述第一上通孔相适配的第一下通孔。
优选的,所述壶体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水位感应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所述水位感应机构包括顶柱浮球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顶柱浮球随水位上下变动而升降,当上升到预设的水位时,所述顶柱浮球顶压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脚,所述感应开关传送信号至所述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还开有一第二上通孔,所述感应开关固定置于所述第二上通孔中,所述第二凹槽还开有一与第二上通孔相适配的第二下通孔和固定筒,所述顶柱浮球限位于所述固定筒中,所述顶柱浮球的顶柱经过所述第二下通孔顶压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脚。
优选的,所述制冷单元包括水气冷凝片、半导体制冷片组以及散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端面与所述水气冷凝片固定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的散热端面与所述散热片固定接触,所述抽风单元抽入空气与所述水气冷凝片接触冷凝成水。
优选的,所述抽风单元包括一直流风扇。
优选的,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开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所述散热器置于所述导风装置的内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直流风扇相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将壶体分为可拆卸的上下壶体,在上壶体内部设置控制单元、制冷单元、抽风单元实现自动制水,下壶体进行储存水,既可以进行制水储水,又可以装水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水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水水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隔层卡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隔层卡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隔层卡扣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隔层卡扣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单元和抽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单元和抽风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0、壶体;11、上壶体;110、制冷单元;111、水气冷凝片;112、半导体制冷片组;113、散热片;114、导风装置;1141、进风口;1142、出风口;115、第一通风道;116、第二通风道;117、壶口;118、抽风单元;12、下壶体;13、饮水吸管;14、上隔层卡扣板;141、第一凹槽;1411、第一上通孔;142、第二上通孔;15、下隔层卡扣板;151、第二凹槽;1511、第二下通孔;1512、固定筒;152、弧形槽;153、第一下通孔;16、控制单元;17、水位感应机构;171、顶柱浮球;1711、顶柱;172、感应开关;1721、感应脚;20、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制水水壶,包括壶盖20和壶体10,壶体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壶体11和下壶体12,上壶体11具有制水功能,下壶体12具有储水功能,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旋进卡扣固定连接,下壶体12具有卡扣钮母座,上壶体11具有卡扣钮公头,下壶体往上壶体内旋转前进,对齐卡扣即可,当然,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比如:螺纹连接等。分成上下壶体可拆卸连接,既可直接从外部装水进壶体中,也可以由上壶体制水到下壶体中储存,同时上下壶体可拆卸也更方便维修保养。为了实现下壶体中的水能从上壶体壶口117饮用,壶体还包括饮水吸管13,饮水吸管13穿过上壶体11和下壶体12,饮水吸管13管口一端置于下壶体中空腔中,另一端管口置于上壶口的壶口117,饮用水时,只需打开壶盖20,直接吸饮水吸管即可出水。下面具体介绍下上壶体制水的构造和原理。
如图1和图2所示,上壶体体壁开有第一通风道115和第二通风道116,第一通风道115和第二通风道116作为外部空气进出上壶体的入口和出口;上壶体11内部设有制冷单元110以及抽风单元118,这两个功能单元一起实现制水功能,具体的过程为:抽风单元118将壶体10外部的空气通过第一通风道115抽进上壶体11内部,外部的空气接触制冷单元110,制冷单元110将上壶体11内部的空气中的水气冷凝成水,流至下壶体12中空腔中储存,抽风单元118将上壶体内部的空气经过第二通风道116抽出壶体外部。对于抽风单元,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直流风扇。
为了更好对上壶体制成的水进行导流以及防止水壶左右晃动时水的溢出,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壶体10还包括上隔层卡扣板14和下隔层卡扣板15,上隔层卡扣板14与上壶体11底部固定连接,上隔层卡扣板14中心区域具有一第一凹槽141,第一凹槽141开有第一上通孔1411,上壶体11制成的水滴落在第一凹槽141里经第一上通孔1411流至下壶体12内,在第一凹槽141底部反面设有上面所述的卡扣钮公头;下隔层卡扣板15与下壶体12顶部固定连接,下隔层卡扣板15具有一与第一凹槽141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51,第二凹槽151开有一弧形槽152,弧形槽152开有一与第一上通孔1411相适配的第一下通孔153,第二凹槽151底面设有与卡扣钮公头配合的卡扣钮母座,下隔层卡扣板15与上隔层卡扣板14旋转配合,卡扣钮公头卡进卡扣钮母座,即可固定,弧形槽152的弧形是以上下壶体旋转卡扣中第一上通孔的旋转轨迹而设定的,这样不管上下壶体有没有旋扣固定,上壶体制的水都流至弧形槽中,通过弧形槽152开有一第一下通孔153,就可将弧形槽中的水导流至下壶体中空腔中。
为了防止上壶体过量制水,导致下壶体溢满,如图2和图4所示,壶体10还包括控制单元16和水位感应机构17,控制单元16包括处理器,水位感应机构17包括顶柱浮球171和感应开关172,感应开关172与处理器电性连接,顶柱浮球171随水位上下变动而升降,当上升到预设的水位时,顶柱浮球171顶压感应开关的感应脚1721,感应开关172传送信号至处理器。对于水位感应机构与上下隔层卡扣板的结构配合具体如下:第一凹槽141还开有一第二上通孔142,感应开关172固定置于第二上通孔142中,第二凹槽151还开有一与第二上通孔142相适配的第二下通孔1511和固定筒1512,顶柱浮球171限位于固定筒1512中,顶柱浮球的顶柱1711经过第二下通孔1511顶压感应开关的感应脚1721,感应开关传送信号至处理器进行停止制水处理。
对于制冷单元的具体构造,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具体地,制冷单元110包括水气冷凝片111、半导体制冷片组112以及散热片113,半导体制冷片组112的制冷端面与水气冷凝片111接触固定,优选的,在水气冷凝片制冷端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端面之间涂上一层导热硅脂,这样水气冷凝片能更快的降温,直流风扇抽吸进来的空气与水气冷凝片接触,使得制水量更大;半导体制冷片组的散热端面与散热片接触固定,同样的,在水气冷凝片制冷端面与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端面之间涂上一层导热硅脂,这样水气冷凝片散热端面能更快的散热。
为了使得半导体制冷片组的散热端更快的散热,使得制冷端制冷效率更高,制冷单元110还包括导风装置114,导风装置置于散热器的外框,导风装置开有一进风口1141和一出风口1142,出风口与直流风扇相接,上壶体11内的空气从第一通风道115进入与水气冷凝片接触,水分子冷凝成水滴,空气经水气冷凝片吸热,形成冷空气从导风装置的进风口1142进入经过散热器113的放热,形成热空气经第二通风道116流出,通过以上的空气流动循环使得水冷交换效率更高,制水量得到提高。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制水水壶,包括壶盖和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壶体和下壶体;所述上壶体体壁开有第一通风道和第二通风道,所述上壶体内部设有制冷单元以及抽风单元,所述抽风单元将所述壶体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道抽进所述上壶体内部,所述抽风单元通过所述第二通风道将上壶体内部的空气抽出所述壶体外部,所述制冷单元将所述上壶体内部的空气中的水气冷凝成水,所述上壶体制成的水流至所述下壶体中空腔储存,所述壶体还包括饮水吸管,所述饮水吸管穿过所述上壶体和所述下壶体,一端置于所述下壶体中空腔中,另一端置于所述上壶体的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还包括上隔层卡扣板,所述上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上壶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隔层卡扣板中心区域具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有一第一上通孔,所述上壶体制成的水滴落在所述凹槽里经所述第一上通孔流至所述下壶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还包括下隔层卡扣板,所述下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下壶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隔层卡扣板与所述上隔层卡扣板旋转配合卡扣固定,所述下隔层卡扣板具有一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开有一与所述第一上通孔相适配的第一下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水位感应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所述水位感应机构包括顶柱浮球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顶柱浮球随水位上下变动而升降,当上升到预设的水位时,所述顶柱浮球顶压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脚,所述感应开关传送信号至所述处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还开有一第二上通孔,所述感应开关固定置于所述第二上通孔中,所述第二凹槽还开有一与第二上通孔相适配的第二下通孔和固定筒,所述顶柱浮球限位于所述固定筒中,所述顶柱浮球的顶柱经过所述第二下通孔顶压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包括水气冷凝片、半导体制冷片组以及散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的制冷端面与所述水气冷凝片固定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组的散热端面与所述散热片固定接触,所述抽风单元抽入空气与所述水气冷凝片接触冷凝成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单元包括一直流风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水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开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置于所述散热片的外框,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直流风扇相接。
CN201721602142.0U 2017-11-27 2017-11-27 制水水壶 Active CN207733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2142.0U CN20773383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制水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2142.0U CN20773383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制水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33835U true CN207733835U (zh) 2018-08-17

Family

ID=63116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2142.0U Active CN207733835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制水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338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688A (zh) * 2018-12-31 2019-03-22 闫心 一种户外运动旅行水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688A (zh) * 2018-12-31 2019-03-22 闫心 一种户外运动旅行水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8549B (zh) 一种水循环蒸发换热冷却式冷凝器
CN207733835U (zh) 制水水壶
CN104305884A (zh) 一种快速冷凝锅盖
CN105105597B (zh) 一种茶盘
CN209685356U (zh) 一种高效聚光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CN207733986U (zh) 制水水杯
CN205885516U (zh) 一种冰冻溶脂设备
CN108425404A (zh) 户外便携式集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51165A (zh) 制水水壶
CN208708859U (zh) 一种全透气通风散热背包
CN201290589Y (zh) 可快速冷却的电热水壶
CN204445357U (zh) 节能蒸锅
CN107842988A (zh) 一种具有静态混合腔的电磁加热水箱
CN104622272A (zh) 节能蒸锅
CN203576215U (zh) 冷凝供水茶盘
CN105258405B (zh) 一种双重冷却式冷凝器
CN209605610U (zh) 一种带有热回收功能的冷凝器
CN106724841A (zh) 全自动婴幼儿调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262974U (zh) 蒸发式真空凝汽器
CN207649065U (zh) 一种静态混合式加热体电磁加热水箱
CN207744976U (zh) 一种快速降温水壶
CN209377382U (zh) 一种隔热瓶套
CN111248609B (zh) 温度可调的旅行杯散热装置
CN204490850U (zh) 白酒蒸馏冷却一体机
CN211147409U (zh) 一种新型液冷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