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8802U -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8802U
CN207728802U CN201721014789.1U CN201721014789U CN207728802U CN 207728802 U CN207728802 U CN 207728802U CN 201721014789 U CN201721014789 U CN 201721014789U CN 207728802 U CN207728802 U CN 20772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component
torque
damping unit
torque delivery
uni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147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达莱恩
D.弗尼乌
L.德凯内斯
F.勒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8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0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e.g. assembling or testing procedures for the dampe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 F16F2226/045Press-fi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具有:‑第一元件(2)和第二元件(3,42),其可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元件(14),其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3);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阻尼元件(12),其能够将所述第一元件(2)联接到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以便使扭矩能够随着所述第一元件(2)和所述第二元件(3)之间的振动的阻尼传递;‑扭矩传递元件(14)至少通过第一固定构件(22)和第二固定构件(23)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3),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紧紧地安装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的相应的孔中并且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变速器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不产生恒定的扭矩并且显示出由于在其气缸中的连续爆炸引起的不规则性。这些不规则产生振动,该振动可以传递到变速箱,从而引起震动、噪音和恼人的声音,这是特别不希望的。为了减少振动的不希望的影响并提高机动车辆的驾驶舒适度,已知将机动车辆变速器装备有阻尼装置。这样的阻尼装置特别装备双质量飞轮(DMF)、摩擦离合器盘或锁定离合器。
文献FR3026802公开了一种具有主飞轮和次飞轮的双质量飞轮,其可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地移动。双质量飞轮具有弹性阻尼器件,该弹性阻尼器件由安装在飞轮中的一个飞轮上的多个柔性叶片形成,并且每个与可旋转地安装在另一个飞轮上的相关联的滚筒相互作用。柔性叶片的弯曲使得可以在确保传递扭矩的同时阻尼主飞轮与次飞轮之间的振动和旋转不规则性。
柔性叶片连接到铆接到飞轮的固定部分,并且承载与滚筒相互作用的凸轮表面。在双质量飞轮的特定操作条件下,特别是当有极度的离心力时,位于最靠近柔性叶片的固定部分上的固定铆钉承受大的力。该铆钉可能发生变形,游隙可能会发生,这可能会损坏柔性叶片的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提供一种特别可靠和鲁棒的用于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来克服这些问题。
根据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具有:
-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其可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
-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元件,其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阻尼元件,其能够将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扭矩传递元件,以便使扭矩能够在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之间传递,并且阻尼振动;
-扭矩传递元件至少通过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各自安装在形成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中的相应的孔中;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被定位成使得当扭矩从所述第一元件传递到所述第二元件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吸收大于或等于由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吸收的力;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紧紧地(即,没有游隙地)安装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的相应的孔中并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
因此,通过提供可能吸收最大力的固定构件具有高硬度,所述固定构件不变形,这使得可以保证随着时间的可靠的固定。当扭矩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不能绕旋转轴线周向分布(例如环形地)时,该解决方案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其它有利的实施例,这样的阻尼装置可以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定位成使得当扭矩从第一元件传递到第二元件时,第一固定构件吸收大于由第二固定构件吸收的力。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各自穿过形成在第二元件中的相应的孔。
根据一实施例,扭矩传递元件通过安装在扭矩传递装置的相应孔中的第三固定构件固定到第二元件。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第二、第三固定构件相对于彼此绕旋转轴线周向布置。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紧紧地安装在第二元件的相应的孔中。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是具有实心轴的埋头铆钉,所述实心轴具有配备有铆钉头的第一端部。
根据一实施例,埋头铆钉的实心轴具有沿实心轴的轴线穿透的第二顿锻端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固定构件能够在其具有高硬度的时候更容易地铆接。这样的埋头铆钉一般具有在HRC 36和50之间的硬度,例如约HRC 45。
根据一实施例,铆钉头容纳在形成在两个孔中的一个孔的端部处的埋头孔中,两个孔形成在扭矩传递元件和第二元件中。
根据一实施例,铆钉头和埋头孔是圆锥形的。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是销。
根据一实施例,销是开口的。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具有一个安装在另一个内部的至少两个开口销。
根据一实施例,销轴向地保持在扭矩传递元件和第二元件的孔中的一个孔的内部,借助于形成在所述孔的肩部。
根据一实施例,销轴向地保持在扭矩传递元件和第二元件的孔中的一个孔的内部,借助于通过使所述孔的边缘的材料变形形成的凸起。
根据一实施例,第二固定构件是铆钉。
根据一实施例,第二固定构件具有比第一固定构件小的洛氏硬度。因此最硬的固定构件,即要装配的更笨拙且更复杂的第一固定构件,被定位,以便吸收大部分的力,而较不硬的固定构件,即要装配的不那么笨拙且更简单的第一固定构件,吸收较少的力,然而使扭矩传递元件能够在第二元件上轴向地保持。
根据一实施例,第二固定构件具有在HRB 60和90之间的洛氏硬度。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具有大于HRC 36的洛氏硬度,特别地,大于HRC 45。
根据一实施例,弹性阻尼元件具有用于与第一元件所配备有的支承元件相互作用的柔性叶片;柔性叶片通过扭矩传递元件固定到第二元件。
根据一实施例,扭矩传递元件与柔性叶片一体地形成。在本说明书中,短语“一体地形成”是指构成单件的多个元件,所述件可由同质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根据一实施例,支承元件能够在柔性叶片和第一元件之间传递扭矩,柔性叶片抵着所述支承元件支承,柔性叶片能够弯曲以便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传递扭矩,并且柔性叶片的弯曲伴随着柔性叶片和支承元件之间的周向位移。
根据一实施例,柔性叶片具有凸轮表面并且支承元件具有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从动件布置成与凸轮表面相互作用。
根据一实施例,凸轮从动件是安装成经由滚珠轴承在所述入口或出口元件上可旋转移动的滚筒。
根据一实施例,支承元件径向地布置在柔性叶片的外部。这样的布置使得当柔性叶片收到离心力时,可以径向地保持所述柔性叶片。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承元件布置在柔性叶片的内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柔性叶片布置成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变形。
根据一个实施例,柔性叶片和扭矩传递元件在连结区域相遇,并且第一固定构件被放置得比第二固定构件更靠近所述连结区域。
根据一实施例,扭矩传递元件借助于通过扭矩传递元件的孔和通过第二元件的孔安装的第三固定构件固定到第二元件;第三固定构件距离连结区域比第一固定构件远。
根据一实施例,第三固定构件是铆钉。
根据一实施例,第三固定构件具有比第一固定构件小的洛氏硬度。根据一实施例,第三固定构件具有在HRB 60和90之间的洛氏硬度。
根据一实施例,弹性阻尼元件具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以大致周向的取向布置,并且扭矩传递元件具有支承凸片;所述螺旋弹簧被布置成使得当扭矩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传递时,其在第一端部处抵着支承凸片支承并且在另一端部处抵着由第一元件承载的支承座支承。
根据一是实施例,扭矩传递元件通过装配在扭矩传递元件的相应孔中的第三固定构件固定到第二元件,第三固定构件被强行装配在扭矩传递元件的相应的孔中并且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在第二固定构件的两侧周向地布置。
根据一实施例,传递元件在有限的角度扇区上周向地延伸,特别的在 20和90度之间。
根据一实施例,传递元件在有限的角度扇区上周向地延伸,特别的在 30和90°之间,例如约45°。
例如,传递元件在在30和80度之间有限的角度扇区上周向地延伸,例如在30和70度之间。
特别地,通过具有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的一组固定构件将扭矩传递元件固定到第二元件,并且第一固定构件被定位成吸收比分别由第二固定构件吸收的力更大的力。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固定构件被定位成吸收比分别由第二固定构件和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固定构件吸收的力更大的力。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二固定构件被定位成吸收比分别由第一固定构件和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的组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固定构件吸收的力更小的力。
固定构件的组在有限的角度扇区上延伸,特别地,在20和90度之间,例如在30和90度之间,特别地,在30和80度之间,例如在30和 70度之间。
相同的扭矩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在有限的角度扇区上延伸的事实有助于使相同扭矩传递元件的不同固定构件之间的力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在第一固定构件具有大于HRC30的洛氏硬度的情况下,特别有必要。
根据一实施例,阻尼装置具有:多个扭矩传递元件,特别地固定到第二元件的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以及至少一个弹性阻尼元件,其能够将第一元件联接到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以便允许扭矩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传递,并且阻尼振动;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第一固定构件和一个另外的第二固定构件固定到第二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第一固定构件和一个另外的第二固定构件各自安装在形成在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中的相应的孔中;另外的第一固定构件和另外的第二固定构件被定位成使得当扭矩从第一元件传递到第二元件时,另外的第一固定构件吸收多于由另外的第二固定构件吸收的力;另外的第一固定构件紧紧地 (即,没有游隙地)装配在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的相应的孔中并具有大于 HRC 30的洛氏硬度。
根据特定实施例,关于扭矩传递元件和其固定构件的上述特征应用于另外的扭矩传递元件和其另外的固定构件。
根据一实施例,用于固定多个扭矩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的总数量小于 10,特别地小于9,特别地小于8,例如小于6。因此,在传动系中传递的扭矩通过有限数量的固定构件,并且根据上下文,以不均匀的方式传递。因此,至少第一固定构件的硬度有必要大于HRC30.
根据一实施例,阻尼装置恰好具有两个扭矩传递元件。
根据一实施例,这两个扭矩传递元件相对于旋转轴线对称地布置。
阻尼装置有利地用于将来自发动机的驱动扭矩传递到变速箱。
当驱动扭矩由阻尼装置传递时,驱动扭矩有利地旨在通过扭矩传递元件的固定构件传递到第二元件。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阻尼装置的机动车辆。
附图说明
在以下描述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并参考附图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特定实施例的过程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双质量飞轮的轴向截面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双质量飞轮的次飞轮和弹性阻尼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双质量飞轮的次飞轮的前透视图。
-图4是第一固定构件的放大视图,其确保连接到弹性阻尼元件的扭矩传递元件固定到次飞轮。
-图5是在径向平面中的图2和图3中的次飞轮的横截面的详细视图,该径向平面穿过第二固定构件,第二固定构件确保连接到弹性阻尼元件的扭矩传递元件固定到次飞轮。
-图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构件的详细视图。
-图7是图6中的第一固定构件的放大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次飞轮和弹性阻尼元件的后透视图。
-图9是图8的详细视图,示出了第一固定构件,其确保连接到弹性阻尼元件的扭矩传递元件固定到次飞轮。
-图10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双质量飞轮的轴向横截面的局部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双质量飞轮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根据说明中给出的定义,术语“外”和“内”以及“轴向”和“径向”将用于指示振动-阻尼装置的元件。按照惯例,“径向”取向正交地指向确定“轴向”取向的阻尼装置的旋转轴线X,并且从内到外远离所述轴线移动,“周向”取向正交地指向阻尼装置的轴线并且正交地指向径向方向。术语“外”和“内”用于参考阻尼装置的旋转轴线X来定义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并且靠近轴线的元件因此被称为“内”,不同于径向地位于外周的外部元件。此外,术语“后”和“前”用于限定一个元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用于靠近内燃机放置的元件被称为后,并且用于靠近变速箱放置的元件被称为前。
振动-阻尼装置旨在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机动车辆的传动系中。阻尼装置可以特别地是如附图所示的双质量飞轮,并且与离合器盘或液压联接装置的锁定离合器集成。
传动装置通常用于装备传动系,在该传动系中,发动机能够输送100 和300Nm之间,更特别是200和280Nm之间的最大扭矩。
在图1中可以看到双质量飞轮1,其包括旨在固定在内燃机(未示出)的曲轴的端部处的主飞轮2,以及通过诸如滚珠轴承的轴承4而在主飞轮2上被定心和引导的次飞轮3。主飞轮2和次飞轮3旨在被安装成使得它们可以绕旋转轴线X移动,并且还可以绕所述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
主飞轮2具有径向内部毂5,该径向内部毂5支撑轴承4和从毂5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部分6。主飞轮2设置有孔,孔允许固定螺钉7穿过它们,用于将主飞轮2固定到发动机的曲轴。主飞轮2在其外周上承载有齿驱动环8,用于借助起动马达驱动主飞轮2旋转。
次飞轮3旨在形成用于连接到变速箱的输入轴的离合器装置(未示出)的反作用板。为了这样做,次飞轮3具有环形的和平坦的环形摩擦表面9,在离合器装置接合时环形摩擦表面9面向前方并且用于与离合器盘 (未示出)的摩擦衬片相互作用。离合器盘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一体旋转。因此,当离合器装置接合时,扭矩在发动机的曲轴和变速箱的输入轴之间传递。
次飞轮3在靠近其外部边缘处具有用于安装离合器盖的螺栓和/或孔10 (图3所示)。次飞轮3还具有与形成在主飞轮2中的孔7相对布置的孔11。当双质量飞轮1安装在曲轴上时,这些孔11用于允许固定螺钉7穿过它们。
主飞轮2和次飞轮3通过图2中详细示出的弹性阻尼元件12旋转地联接。弹性阻尼元件12使得可以传递扭矩并阻尼主飞轮2和次飞轮3之间的旋转不规则。
每个弹性阻尼元件12具有连接到扭矩传递元件14的柔性叶片13。扭矩传递元件14固定到次飞轮3,从而确保在柔性叶片13和次飞轮3之间的扭矩传递。扭矩传递元件14和柔性叶片13在这里一体地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扭矩传递元件14因此构成确保柔性叶片13固定到次飞轮3 的固定部分。
每个柔性叶片13设计成在垂直于旋转轴线X的平面内变形并且具有凸轮表面15,该凸轮表面15被设计成与由凸轮从动件16形成的支承元件相互作用,该凸轮从动件16在图1中特别地示出,由主飞轮2承载。在这里,凸轮从动件16具有滚筒17,该滚筒17安装成使得其可以在主飞轮2 上绕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旋转轴线旋转地移动。每个凸轮从动件16被保持成使得其抵着柔性叶片13中的一个柔性叶片的凸轮表面15支承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当在主飞轮2和次飞轮3之间存在相对移动时,其抵着所述凸轮表面15滚动。
每个凸轮表面15被布置成使得,对于主飞轮2和次飞轮3从相对角度静止位置在一个或另一个方向上的相对旋转,凸轮从动件16在凸轮表面 15上移位,并且在这样做时,在柔性叶片13上施加弯曲力。作为反作用,柔性叶片13在凸轮从动件16上施加具有周向分量的返回力,该周向分量趋于使主飞轮2和次飞轮3返回到其相对角度静止位置。因此,柔性叶片13能够将驱动扭矩从主飞轮2(直接)传递到次飞轮3,并且能够将阻力矩从次飞轮3(逆动地)传递到主飞轮2。此外,由发动机产生并由曲轴传递到主飞轮2的扭转振动和扭矩不规则性被柔性叶片13的挠曲阻尼。
如图2所示,每个柔性叶片13具有延伸扭矩传递元件14的内部部分 19、外部部分20和将内部部分19连接到外部部分20的肘状物21。外部部分20绕轴线X延伸,其中周向部分从肘状物21远达柔性叶片13的自由端。在主飞轮2和次飞轮3之间存在从静止位置的相对移动时,内部部分 19和外部部分20以及肘状物21各自能够变形。因此,柔性叶片13的每个部分在上述相对移动期间吸收施加在柔性叶片13上的一些应力。肘状物形成约180°的角度,使得内部部分19的一部分径向地位于外部部分20 的一部分和轴线X之间。换句话说,柔性叶片13具有两个柔性长度,其从彼此径向偏移并且被径向空间分开。柔性叶片13的这种形式使得其能够在随后的长度上延伸,这使得其可以提供具有显着的周向长度的凸轮表面15。因此,弹性阻尼元件12的角刚度可以被限制,这导致过滤性能的显着增加。
为了减少可以影响阻尼功能的寄生摩擦,滚筒有利地通过诸如球、滚子或销的滚动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主飞轮2上。如图1所示,滚筒17各自由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轴线延伸的圆柱杆18承载。每个圆柱杆18具有一端部,该端部例如通过铆接固定在形成于主飞轮2中的孔内。
如图2所示,双质量飞轮1具有两个弹性阻尼元件12。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阻尼元件12及其相应的扭矩传递元件14各自相对于轴线X对称,以便确保双质量飞轮1的平衡。在其他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1可以具有更大数量的弹性阻尼元件1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尽管每个柔性叶片13由单个整体件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柔性叶片13可以各自具有承载凸轮表面15的刚性部分和将刚性部分连接到扭矩传递元件14的、例如由橡胶制成的弹性连接件。
扭矩传递元件14绕轴线X周向延伸并且通过绕轴线X分布的多个固定构件22、23、24固定到次飞轮3。更具体地,扭矩传递元件14在30和 90°之间的角度扇区上延伸,例如约45°。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扭矩传递元件14经由三个固定构件22、23、24固定到次飞轮3。每个固定构件 22、23、24通过分别形成在扭矩传递元件14中和次飞轮3中的两个孔安装。
第一固定构件22,即位于最靠近柔性叶片13和扭矩传递元件14之间的连结区域的固定构件,能够承受最大的力,同时第二和第三固定构件 23、24能够承受较小的力。确实已经观察到,在如上所述的布置中,第一固定构件23能够吸收在操作其间施加在固定构件22、23、24上的80%至 90%的径向载荷。
图4中详细示出的第一固定构件22具有大于HRC 30、并且有利地大于HRC 36的洛氏硬度。第一固定构件22紧紧地(即没有游隙地)安装在扭矩传递元件14和次飞轮3的两个相应的孔内。第一固定构件22是由钢制成的埋头铆钉。换句话说,第一固定构件22具有实心杆25,其具有装备有铆钉头26的第一端部和沿着实心杆25的轴线穿透的顿锻(upset)第二端部27。当要变形的固定构件22具有随后的硬度时,第二端部27在其被顿锻之前穿透有助于铆接方法的使用。这样的埋头铆钉具有例如HRC 36 和50之间的洛氏硬度,例如为约HRC45。
铆钉头26容纳在形成在扭矩传递元件的相应孔中的埋头孔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铆钉头26和专用埋头孔具有互补的锥形形状。
第二和第三固定构件23、24具有类似的结构,如图5所示。第二和第三固定构件23、24是具有比第一固定构件的洛氏硬度低很多的洛氏硬度的铆钉,即通常在HRB 60和90之间,例如约HRB 70。这些铆钉具有经典结构,并且每个铆钉具有装备有铆钉头28的第一端部和通过顿锻而变平且变宽的第二端部29。如上所述,这样的铆钉比具有随后的硬度的埋头铆钉不那么笨拙并且安装更简单。第二和第三固定构件23、24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扭矩传递元件14抵着次飞轮3轴向地保持,因为吸收施加在扭矩传递元件14上的径向力的功能主要是由第一固定构件22执行。
在第二实施例中,上面关于图3和图4描述的第一固定构件22被如图 6和7所示的固定构件30代替。在这里,第一固定构件30是被强行装配在两个孔中的圆柱形钢销,该两个孔分别形成在次飞轮3和扭矩传递元件 14中。一方面,孔中的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在扭矩传递元件 14中的一个孔,在靠近其与另一个孔相对的端部处,具有肩部31,该肩部 31使得可以将圆柱销33保持在后部处。另一方面,在圆柱销33已经放置在两个孔中之后,通过使形成在次飞轮3中的孔的前端部的边缘的材料变形而形成凸起32,从而使得可以将圆柱销33保持在前部处。为了形成这样的凸起32,通过压力机和冲压机,局部地在形成在次飞轮3中的孔的边缘上施加压力,以使孔的边缘局部变形。为了能够实现材料的这样的变形,次飞轮3例如由铸铁制成,特别是由蠕墨铸铁制成,因为这种铸铁具有非常好的抗变形性,并且在变形时不易于剥落。圆柱销33可以具有比 HRC 36大的洛氏硬度,例如约HRC 60。
图8和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固定构件34的结构上与其他上述实施例不同。在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构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销,更具体地,一个安装到另一个内的两个开口销35、36。两个开口销 35、36也具有高的洛氏硬度,即大于HRC 30。
销35、36的分离使得可以给予它们弹性,从而允许它们紧紧地安装在两个孔内,而安装开口销35、36的力没有很高。当松开时,外部销35因此具有大于主飞轮2和扭矩传递元件14的孔的周长。因此,外部销35被压缩并紧紧地(即没有游隙)安装在孔的内部。类似地,当外部销被放置在孔的内部时,内部销36也被压缩并紧紧地安装在外部销35的内部。
根据一实施例,开口销35、36还保持在次飞轮3的孔中和扭矩传递元件14的孔中,一方面,借助于形成在孔中的一个孔中的肩部,另一方面,借助于通过在另一个孔的边缘处使材料变形形成的凸起,如上文关于图6 和7所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弹性阻尼元件12经由扭矩传递元件14与次飞轮3成一体,同时凸轮从动件16与主飞轮2成一体,但是在没有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中,结构被反转,使得弹性阻尼元件37经由扭矩传递元件14与主飞轮2成一体,同时凸轮从动件16与次飞轮3成一体。
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弹性阻尼元件37具有螺旋弹簧38。螺旋弹簧38更特别是弯曲的弹簧,其绕轴线X周向地分布并且容纳在形成于主飞轮2中的环形室39中。
主飞轮2还具有从环形部分6的外周轴向向前延伸的圆柱裙状部40和固定在圆柱裙状部40上的盖41。盖41与环形部分6和圆柱裙状部40限定用于容纳螺旋弹簧38的环形室39。此外,次飞轮3由多个铆钉固定到环形板42,该环形板42轴向布置在环形部分6和主飞轮2的盖41之间。
图1所示的两个扭矩传递元件43固定到环形板45。扭矩传递元件43 各自具有固定部分44,其确保所述扭矩传递元件43固定到环形板42和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承凸片46。在所示实施例中为两个螺旋弹簧38中的每一个在两个支承凸片46和由主飞轮2承载的两个支承座(未示出)之间延伸。每个支承座由例如形成在环形部分6中的凸台以及形成在盖41中的凸台组成。
因此,在操作期间,每个螺旋弹簧38在一个端部处抵着由主飞轮2承载的支承座支承并且在第二端部处抵着支承凸片46支承,以确保在主飞轮 2和次飞轮3之间的扭矩的传递。
每个扭矩传递元件43的固定部分44周向延伸并且通过周向分布的三个固定构件47、48、49固定到环形板45。扭矩传递元件43的固定部分44 在30和90°之间的角度扇区上延伸,例如大约45°。
三个固定构件47、48、49中的每个固定构件穿过形成在扭矩传递元件 43的固定部分44的孔并穿过形成在环形板42中的孔。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47、49周向放置在第二、中央固定构件48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47、49可能承受最大的力。此外,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47、49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优选地在 HRC 36和70之间。
在图11中,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47、49是圆柱销,其具有类似于关于图6和7所描述结构的结构。每个圆柱销紧紧地装配在环形板42和扭矩传递元件42的固定部分44的孔中。此外,孔中的一个孔具有肩部,该肩部使得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保持圆柱销,而同时另一个孔的外周边缘局部具有凸起,该凸起使得可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保持销。
第二固定构件48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与关于图5所述相同的特征。具体地,第二固定构件48是具有经典结构的铆钉,并且具有小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构件47、49的洛氏硬度,因为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扭矩传递元件43抵着环形板42轴向地保持。
根据其他替代实施例,第一和第三固定构件47、49是如关于图4所述的埋头铆钉或者各自具有如关于图8和9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开口销。
在未示出的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每个扭矩传递元件43固定到环形板 45与关于图11所示出和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同在于,省略了具有经典结构的铆钉48。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固定构件由埋头铆钉形成,该埋头铆钉插入到在图11中具有附图标记47和49的固定构件中。
虽然已经结合多个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清楚的是,其不受限制并且其包括包括所述器件的技术等同物及其组合,如果它们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话。
动词“具有”、“包括”或“包含”以及它们的同源词形式的使用不排除除权利要求中提及的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
在权利要求中,括号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权利要求。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具有:
-第一元件(2)和第二元件(3,42),其可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
-至少一个扭矩传递元件(14,43),其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3,42);以及
-至少一个弹性阻尼元件(12,37),其能够将所述第一元件(2)联接到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43),以便使扭矩能够在所述第一元件(2)和所述第二元件(3,42)之间传递,并且阻尼振动;
-扭矩传递元件(14,43),至少通过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和第二固定构件(23,48)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3,42),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23,48)各自安装在形成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43)中的相应的孔中;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和第二固定构件(23,48)被定位成使得当扭矩从所述第一元件传递到所述第二元件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吸收大于或等于由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吸收的力;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紧紧地安装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43)的相应的孔中并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23,48)各自通过形成在所述第二元件(3,42)中的相应的孔,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47)紧紧地安装在第二元件(3,42)的相应的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是具有实心轴(25)的埋头铆钉,所述实心轴具有配备有铆钉头(26)的第一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头铆钉的实心轴具有沿所述实心轴(25)的轴线被穿透的第二顿锻端部(2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头(26)容纳在形成在两个孔中的一个孔的端部处的埋头孔中,所述两个孔形成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和所述第二元件(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30,34,47)是销(30,35,36)或开口销(35,3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34,47)具有一个安装在另一个内部的至少两个开口销(35,3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30,35,36)轴向地保持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43)和所述第二元件(3,42)的相应的孔内部,一方面,借助于形成在所述孔中的一个孔中的肩部(31),另一方面,借助于通过使在另一个孔的边缘处的材料变形形成的凸起(3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元件(12)具有用于与装备所述第一元件(2)的支承元件(16)相互作用的柔性叶片(13);所述柔性叶片(13)通过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与所述柔性叶片(13)一体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6)能够在所述柔性叶片(13)和所述第一元件(2)之间传递扭矩,所述柔性叶片(13)抵着所述支承元件(16)支承,所述柔性叶片(13)能够挠曲以便在所述第一元件(2)和所述第二元件(3,42)之间传递扭矩,并且所述柔性叶片(13)的挠曲伴随着所述柔性叶片(13)和所述支承元件(16)之间的周向位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叶片(13)和所述扭矩传递元件(14)在连结区域相遇,并且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22,30,34)放置得比所述第二固定构件(23)更靠近所述连结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阻尼元件(37)具有螺旋弹簧(38),所述螺旋弹簧(38)以大致周向的取向布置,并且在于,所述扭矩传递元件(43)具有支承凸片(46);所述螺旋弹簧(38)被布置成使得当扭矩在所述第一元件(2)和所述第二元件(42)之间传递时,其在第一端部处抵着支承凸片(46)支承并且在另一端部处抵着由所述第一元件(2)承载的支承座支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元件(43)通过装配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43)的相应孔中的第三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第二元件,所述第三固定构件(49)被强行装配在所述扭矩传递元件(43)的相应的孔中并且具有大于HRC 30的洛氏硬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47)和第三固定构件(49)在所述第二固定构件(48)的两侧周向地布置。
CN201721014789.1U 2016-08-12 2017-08-14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Active CN2077288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7742 2016-08-12
FR1657742A FR3055036B1 (fr) 2016-08-12 2016-08-12 Fixation d'un element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dans un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8802U true CN207728802U (zh) 2018-08-14

Family

ID=5720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14789.1U Active CN207728802U (zh) 2016-08-12 2017-08-14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93412B1 (zh)
CN (1) CN207728802U (zh)
FR (1) FR3055036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932A (zh) * 2018-09-17 2020-03-24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元件的扭矩传递装置
CN113853491A (zh) * 2019-05-08 2021-12-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阻尼器系统的阻尼器质量的止挡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8057A (en) * 1976-01-20 1978-10-11 Westland Aircraft Ltd Vibration absorbers
US4188805A (en) * 1977-05-31 1980-02-19 Borg-Warner Corporatio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US7717792B2 (en) * 2007-01-16 2010-05-18 Deere & Company Torsional detuner
DE102010047803A1 (de) * 2009-10-19 2011-04-2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12218877A1 (de) * 2012-10-17 2014-04-17 Zf Friedrichshafen Ag Drehschwingungsdämpfungsanordnu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5932A (zh) * 2018-09-17 2020-03-24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元件的扭矩传递装置
CN110905932B (zh) * 2018-09-17 2022-09-27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具有柔性元件的扭矩传递装置
CN113853491A (zh) * 2019-05-08 2021-12-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阻尼器系统的阻尼器质量的止挡组件
CN113853491B (zh) * 2019-05-08 2023-06-13 采埃孚股份公司 用于阻尼器系统的阻尼器质量的止挡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55036B1 (fr) 2018-08-17
EP3293412B1 (fr) 2019-12-25
FR3055036A1 (fr) 2018-02-16
EP3293412A1 (fr) 2018-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74696B1 (ko) 자동차용에 특히 적합한 이중 감쇠 수단을 구비한 이중 감쇠 플라이휠
CN101952614B (zh) 摩擦离合器装置
US10253844B2 (en) Torsional vibrating damping assembly, in particular mass damper unit
JP4978321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CN102859230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双减震飞轮
US10309482B2 (en) Damper for an automobile clutch
KR20170058945A (ko) 회전 진동 댐퍼를 갖는 클러치 디스크
US20170234400A1 (en) Blade-type torsional damper
JP3680093B2 (ja) 自動車用フライホイール及び二重質量フライホイール
EP2527681A2 (en) Torque fluctuation absorbing apparatus
US20180231097A1 (en) Blade-type torsional damper
CN207728802U (zh) 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系的阻尼装置
US5803442A (en) Torsion damping device having tiltable spring seats of composite structure, especially for motor vehicles
CN101086279A (zh) 扭转振动减振装置
JP6682261B2 (ja) クランクプーリ
CN106574692B (zh) 缓冲减振器
JPH09510005A (ja) いくつかの摩擦ステージを有するトーションダンパー
US9885406B2 (en)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5131369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US9989135B2 (en)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US5788041A (en) Clutch friction element, notably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17006621A1 (ja) 回転変動吸収ダンパ
US10054207B2 (en) Torque convert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50037848A1 (en) Dual-mass flywheel
CN207687259U (zh) 包括具有滚动轴承的凸轮从动件的振动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