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27658U -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27658U
CN207727658U CN201820071503.1U CN201820071503U CN207727658U CN 207727658 U CN207727658 U CN 207727658U CN 201820071503 U CN201820071503 U CN 201820071503U CN 207727658 U CN207727658 U CN 207727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header tank
collecting
reverse osmosi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71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阳
王子艺
刘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715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27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27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27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具有“集水—溢流—反渗”的模式和“集水—直排—反渗”两种模式,从而达到控制雨水用途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降雨量地区;该处理系统将各机构容置于一桶形结构内,整体体积较小,减少了基坑的深度,则与同样长度的集水系统相比,则降低了基坑挖设的上表面积,更适用于人行便道和绿地建设等小空间内;且将集水机构设计成空心管状结构,集水机构预埋后,在相同的面积内,集水管与土层共同承受外界压力,从而提高了集水装置的路面载荷能力,避免集水装置塌陷,使其能够应用在人行便道,提高了雨水收集率,能够加速海绵城市建设。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雨季能够将城市内降的雨水进行收集、滞留及净化。然后能够回灌地下水,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日益匮乏的地下水资源,适当的提高地下水位,阻止或减缓地面下沉,还可以通过分流部分雨水减少城市雨水管道和泵站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避免或减小暴雨时洪涝灾害的发生。但是由于南北方降雨量的较大差异,以及季候降雨量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收集到的雨水无法进行其它用途的使用,并不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集水装置多呈立方体形状,采用在城市绿化时建立下凹式绿地,使地面高于绿地,在绿地内设计雨水滞留设施。通过城市规划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绿地、防护绿地、成产绿地、风林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草坪多消纳雨水。但是,由于现有集水装置的承载能力较差,并没用应用于人行便道的集水系统,这就造成部分雨水浪费无法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人行便道及绿地建设,减少基坑挖设面积,提高雨水收集率利用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机构、调控机构以及具有爬梯供人进入集水机构内部的检查井;其特征在于:集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集水箱顶部具有使雨水进入集水箱内的雨水收集结构,所述检查井与集水箱的一端竖直贯通,且该端的集水箱端壁上部设有溢流孔;调控机构,包括横隔板、纵隔板以及过滤模块;横隔板,沿集水箱轴向布于其内部,横隔板所述横隔板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的侧壁固定,横隔板远离检查井的一端与集水箱端壁固定,横隔板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集水箱端壁之间具有过水间隙,所述横隔板上方形成储水腔,其下方与集水箱底部之间形成渗水腔,所述渗水腔部分的集水箱上设有渗水孔;纵隔板,竖直设置,所述纵隔板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固定,使得纵隔板将靠近溢流孔的一侧与储水腔分隔形成溢流腔,所述纵隔板下端与横隔板的自由端固定,使得溢流腔与渗水腔连通,所述纵隔板的上端低于溢流孔的位置具有开口部;过滤模块,位于溢流腔的前端,使得溢流腔内的水经过滤模块后进入渗水腔;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连通储水腔与渗水腔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导水管位于过滤模块之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阀为连接有控制器的电磁阀或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包括密封塞入导水管内的塞堵,以及连接塞堵并伸出检查井的调节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模块沿水流经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阻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隔板和集水箱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粗滤模块和精滤模块,所述粗滤模块和精滤模块同样通过阻隔板分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集水箱靠近检查井一侧的端壁呈向外凸出的弧形壁,该弧形壁与检查井的下端同心设置并相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纵隔板呈向内凸出的弧形板,纵隔板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集水箱端壁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纵隔板的上端延伸至检查井内,所述爬梯包括位于检查井内壁和纵隔板内壁上的攀爬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横隔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拱形或下凹的弧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横隔板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渗水腔的清理孔,所述横隔板上位于过滤模块上方的位置同样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过滤模块的清理孔,所述清理孔上均覆盖有盖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包括布于集水箱上方的集水孔或/和沿集水箱轴向均布的直角形的集水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设有布置有曝气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处理系统具有“集水—溢流—反渗”的模式和“集水—直排—反渗”两种模式,从而达到控制雨水用途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降雨量地区;
该处理系统将各机构容置于一桶形结构内,整体体积较小,减少了基坑的深度,则与同样长度的集水系统相比,则降低了基坑挖设的上表面积,更适用于人行便道和绿地建设等小空间内;
再者,由于将集水机构设计成空心管状结构,较常规的方形集水结构而言,由于集水机构预埋后,在相同的面积内,集水管与土层共同承受外界压力,并且该系统采用一体式结构,较现有的模块分散式连接而言,共同提高了集水装置的路面载荷能力,避免集水装置塌陷,使其更能够应用在人行便道,使用安全可靠,提高了雨水收集率,加速了海绵城市建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C-C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另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一D-D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另一D-D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E-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机构、调控机构以及具有爬梯41供人进入集水机构内部的检查井4。检查井4用于使操作人员进入检查井内进行系统安装、清理和检修等操作。
集水机构,负责对雨水进行收集,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箱11,所述集水箱11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集水箱11顶部具有使雨水进入集水箱11内的雨水收集结构,雨水收集结构设于碎石层或砂砾层,易于雨水收集即可,在无雨水天气里,雨水收集结构还可起到蒸发导管的作用,润化地表,具体的,雨水收集结构包括布于集水箱11上方的集水孔122或/和沿集水箱11轴向均布的直角形的集水管121,所述检查井4与集水箱11的一端竖直贯通,且该端的集水箱11端壁上部设有溢流孔13;
调控机构,其作用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集水—溢流—反渗”模式或“集水—直排—反渗”模式的处理,包括横隔板21、纵隔板22以及过滤模块23;
横隔板21,沿集水箱11轴向布于其内部,横隔板21所述横隔板21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11的侧壁固定,横隔板21远离检查井4的一端与集水箱11端壁固定,横隔板2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集水箱11端壁之间具有过水间隙,所述横隔板21上方形成储水腔1,其下方与集水箱11底部之间形成渗水腔2,所述渗水腔2部分的集水箱11上设有渗水孔24;
纵隔板22,竖直设置,所述纵隔板22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11固定,使得纵隔板22将靠近溢流孔13的一侧与储水腔1分隔形成溢流腔3,所述纵隔板22下端与横隔板21的自由端固定,使得溢流腔3与渗水腔2连通,所述纵隔板22的上端低于溢流孔13的位置具有开口部;
过滤模块23,位于溢流腔3的前端,使得溢流腔3内的水经过滤模块23后进入渗水腔2;
横隔板21上设有连通储水腔1与渗水腔2的导水管25,所述导水管25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导水管25位于过滤模块23之前。
本处理系统在工作时,集水机构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从雨水收集结构进入储水腔1中,并在储水腔1中进行初步沉淀,当所属区域降雨充沛、地下水源丰富时,将导水管25的进水导口封堵住,即采用“集水—溢流—反渗”的模式,只有当储水腔1内存满水后,水平面上升,雨水从纵隔板22上的开口部溢入溢水腔3中并经过滤模块23过滤杂质后进入渗水腔2中,进行渗水,该种模式下当储水腔1存储不满时会存在只存不渗的情况,储水腔1内存的水能够用于进行灌溉、冲厕、洗车或消防用水等再利用;当降雨量少、地下水缺乏时,将导水管25导通,即采用“集水—直排—反渗”模式,雨水进入储水腔1内后可直接通过导水管25经过滤模块23过滤杂质后进入渗水腔2中,进行渗水,使雨水经过滤后直接排出对地下水进行补给。通过对雨水走向的调控,能够使收集到的雨水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能够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并且,在降雨量过多无法及时下渗的情况下,还能通过溢流孔13导出,避免将检查井完全淹没,无法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防护功能。
该处理系统具有“集水—溢流—反渗”的模式和“集水—直排—反渗”两种模式,从而达到控制雨水用途的目的,适用于不同的降雨量地区;该处理系统将各机构容置于一桶形结构内,整体体积较小,减少了基坑的深度,则与同样长度的集水系统相比,则降低了基坑挖设的上表面积,更适用于人行便道和绿地建设等小空间内;再者,由于将集水机构设计成空心管状结构,较常规的方形集水结构而言,由于集水机构预埋后,在相同的面积内,集水管与土层共同承受外界压力,并且该系统采用一体式结构,较现有的模块分散式连接而言,共同提高了集水装置的路面载荷能力,避免集水装置塌陷,使其更能够应用在人行便道,使用安全可靠,提高了雨水收集率,加速了海绵城市建设。
其中,控制阀为连接有控制器的电磁阀或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包括密封塞入导水管25内的塞堵,以及连接塞堵并伸出检查井4的调节杆。
在过滤模块23沿水流经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阻隔板233,所述阻隔板233上开设有通孔,阻隔板23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隔板21和集水箱11固定。其中,过滤模块23包括粗滤模块231和精滤模块232,所述粗滤模块231和精滤模块232同样通过阻隔板233分隔。对水质进行分级过滤,避免过滤模块23堵塞,影响使用。阻隔板233一方面起到固定滤模块23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起到支撑横隔板21的作用。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横隔板21的承载能力,在横隔板21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支撑筋,优选的支撑筋为拱形结构。
如图1所示,由于集水箱的两端受到的压力较大会产生变形,所以集水箱11远离检查井4的一端内部具有向内凸出的弧形壁,而集水箱11靠近检查井4一侧的端壁呈向外凸出的弧形壁,该弧形壁与检查井4的下端同心设置并相连接。该结构类似于集水箱11与检查井4的侧壁相贯连接,而后方的阻隔板233同样可以借助于检查井4的侧壁实现,组装方便。
如图10~图13所示,纵隔板22呈向内凸出的弧形板,纵隔板22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集水箱11端壁固定,并且所述纵隔板22的底部具有延伸至集水箱底部与其固定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通孔,从而提高了纵隔板22的支撑强度。使得纵隔板22的上端延伸至检查井4内,所述爬梯41包括位于检查井4内壁和纵隔板22内壁上的攀爬部。进一步的,攀爬部呈弧形壁结构,其开口朝向纵隔板22一侧,所述攀爬部上在竖直方向布有多个马镫形状的攀爬孔,相邻的三个攀爬孔呈三角形布置,易踩、抓,较直梯结构攀爬更加安全。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横隔板21的纵截面呈矩形、拱形或下凹的弧形。当横隔板21的纵截面呈拱形或下凹的弧形时,直接截取一段管壁即可,取材方便。当横隔板21的纵截面呈拱形时,与平面相比在同样安装高度的情况下渗水腔2的空间较大,避免雨水从溢水口13直排。当横隔板21的纵截面呈下凹的弧形时,与平面相比在同样安装高度的情况下渗水腔2所对应的渗水孔24数量较多,渗水速度较快.
为了便于该系统的维护和清淤,在横隔板21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渗水腔2的清理孔,所述横隔板21上位于过滤模块23上方的位置同样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过滤模块23的清理孔,所述清理孔上均覆盖有盖板。
而为了增强集水箱11的强度,在集水箱11外壁上缠绕有加强筋,所述集水孔122和渗水孔24均设于相邻加强筋所成的空隙间。
为了提高储水腔1内水的存储时间,需要对储水腔1内的水进行通气保鲜,使储存的雨水在一定时间内水质不变质发臭,所以在储水腔1的底部设有布置有曝气装置26。具体的曝气装置26可以是连接有曝气器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沿集水箱11的轴向布置,并固定在横隔板21上,曝气管包括沿横隔板21宽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机构、调控机构以及具有爬梯(41)供人进入集水机构内部的检查井(4);
其特征在于:
集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水箱(11),所述集水箱(11)呈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集水箱(11)顶部具有使雨水进入集水箱(11)内的雨水收集结构,所述检查井(4)与集水箱(11)的一端竖直贯通,且该端的集水箱(11)端壁上部设有溢流孔(13);
调控机构,包括横隔板(21)、纵隔板(22)以及过滤模块(23);
横隔板(21),沿集水箱(11)轴向布于其内部,横隔板(21)所述横隔板(21)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11)的侧壁固定,横隔板(21)远离检查井(4)的一端与集水箱(11)端壁固定,横隔板(2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集水箱(11)端壁之间具有过水间隙,所述横隔板(21)上方形成储水腔(1),其下方与集水箱(11)底部之间形成渗水腔(2),所述渗水腔(2)部分的集水箱(11)上设有渗水孔(24);
纵隔板(22),竖直设置,所述纵隔板(22)的前后两侧均与集水箱(11)固定,使得纵隔板(22)将靠近溢流孔(13)的一侧与储水腔(1)分隔形成溢流腔(3),所述纵隔板(22)下端与横隔板(21)的自由端固定,使得溢流腔(3)与渗水腔(2)连通,所述纵隔板(22)的上端低于溢流孔(13)的位置具有开口部;
过滤模块(23),位于溢流腔(3)的前端,使得溢流腔(3)内的水经过滤模块(23)后进入渗水腔(2);
所述横隔板(21)上设有连通储水腔(1)与渗水腔(2)的导水管(25),所述导水管(25)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导水管(25)位于过滤模块(23)之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为连接有控制器的电磁阀或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包括密封塞入导水管(25)内的塞堵,以及连接塞堵并伸出检查井(4)的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23)沿水流经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阻隔板(233),所述阻隔板(233)上开设有通孔,阻隔板(23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隔板(21)和集水箱(1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23)包括粗滤模块(231)和精滤模块(232),所述粗滤模块(231)和精滤模块(232)同样通过阻隔板(233)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11)靠近检查井(4)一侧的端壁呈向外凸出的弧形壁,该弧形壁与检查井(4)的下端同心设置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22)呈向内凸出的弧形板,纵隔板(22)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集水箱(11)端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隔板(22)的上端延伸至检查井(4)内,所述爬梯(41)包括位于检查井(4)内壁和纵隔板(22)内壁上的攀爬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21)的纵截面呈矩形、拱形或下凹的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21)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渗水腔(2)的清理孔,所述横隔板(21)上位于过滤模块(23)上方的位置同样开设有多个用于清理过滤模块(23)的清理孔,所述清理孔上均覆盖有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包括布于集水箱(11)上方的集水孔(122)或/和沿集水箱(11)轴向均布的直角形的集水管(12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1)的底部设有布置有曝气装置(26)。
CN201820071503.1U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Active CN207727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503.1U CN207727658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71503.1U CN207727658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27658U true CN207727658U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8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71503.1U Active CN207727658U (zh) 2018-01-16 2018-01-16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276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4991A (zh) * 2019-05-28 2019-08-3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海岸湿地及其实现方法
TWI804344B (zh) * 2022-06-14 2023-06-01 鼎興開發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水氣收集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4991A (zh) * 2019-05-28 2019-08-3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海岸湿地及其实现方法
CN110184991B (zh) * 2019-05-28 2020-10-2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海岸湿地及其实现方法
TWI804344B (zh) * 2022-06-14 2023-06-01 鼎興開發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水氣收集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59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调蓄系统
CN109267772B (zh) 一种智能立体雨水回用的生态景观廊道及其工作流程
CN207252419U (zh) 一种坡耕地雨水收集灌溉系统
CN109736410A (zh) 区域化雨水再利用调配方法及系统
CN108035423A (zh) 用于海绵城市的势能加压雨水排蓄系统及方法
CN207727658U (zh) 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存储及反渗的处理系统
CN211368282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
CN208844656U (zh) 雨水收集与恒压自渗植被补水网
CN106499002A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2582728U (zh) 一种带有绿化结构的挡土墙
CN111705589B (zh)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CN206233301U (zh) 草坪绿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7905576U (zh) 一种景观园林循环灌溉系统
CN207828737U (zh) 一种绿化带
CN218061661U (zh) 一种园林景观活水系统
CN107750908B (zh) 集雨池及用于干旱地区的自动补水灌溉系统
CN215104393U (zh) 景观建筑隐藏式排水结构
CN113940219A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雨水花园
CN213014596U (zh) 一种景观园林排水系统设计结构
CN112458826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路面雨洪调蓄结构
CN207003540U (zh) 一种海绵城市一体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9024831A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池系统
CN207829114U (zh) 一种具有海绵功能的自动调蓄的景观水池
CN220908652U (zh) 一种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
CN113047375A (zh) 一种用于雨水花园收储工程种植屋面防虹吸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