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1725U - 光伏组件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1725U
CN207691725U CN201721726725.4U CN201721726725U CN207691725U CN 207691725 U CN207691725 U CN 207691725U CN 201721726725 U CN201721726725 U CN 201721726725U CN 207691725 U CN207691725 U CN 207691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ort
vertical beam
bottom plat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67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文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7267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1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1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1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架。该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屋面板上;多个支撑支架,多个所述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相互平行,光伏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之间,每个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拱形,且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承重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支架,不会影响原建筑屋面板的防水性能,在实际操作时,可通过整体起吊进行光伏组件支架的安装或拆卸,吊装操作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伏组件支架通常采用混凝土配重墩来配重,以提高光伏组件支架在屋顶上的稳固程度,并且混凝土配重墩直接放置在屋顶上,这不仅会增加屋面荷载、对原有建筑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影响屋顶的防水,此外,混凝土配重墩的排布零散、拆装困难,不利于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支架,不影响原建筑屋面板的防水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屋面板上;多个支撑支架,多个所述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相互平行,光伏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之间,每个所述支撑支架包括: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拱形,且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上;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承重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支架,不影响原建筑屋面板的防水性能,且可通过整体起吊进行光伏组件支架的安装或拆卸,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立梁,所述支撑立梁的上端与所述承重梁固定,所述支撑立梁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梁包括:边立梁和中间立梁,所述边立梁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的最低点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中间立梁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的最高点与所述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梁还包括:辅助立梁,所述辅助立梁设置在所述边立梁与所述中间立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边立梁、所述中间立梁、所述辅助立梁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连接两个所述边立梁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梁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底板平行。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辅助立梁与所述中间立梁之间,且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立梁的顶部相连,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立梁和所述支撑横梁的交叉处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通过铝合金压码固定在所述承重梁上。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边缘与所述屋面板的女儿墙贴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光伏组件在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安装立体图;
图2是光伏组件在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安装截面图;
图3是两个光伏组件与承重梁之间的固定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光伏组件支架10、底板1、承重梁2、支撑立梁31、边立梁311、中间立梁312、辅助立梁313、支撑横梁32、加强梁33、光伏组件20、屋面板30、女儿墙40、铝合金压码50、紧固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支架1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支架10可以包括底板1以及多个支撑支架。
底板1设置在屋面板30上,多个支撑支架设置在底板1上,且多个支撑支架相互平行,光伏组件20设置在相邻两个支撑支架之间。光伏组件20为多个,多个光伏组件20呈多排多列的形式相互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屋面板30上设置有多排相互平行的支撑支架,每相邻两个支撑支架之间设置有一排光伏组件20。
每个支撑支架均包括承重梁2和支撑梁,承重梁2为拱形,且光伏组件20设置在承重梁2上,这样,光伏组件20的外表面也呈拱形,当遇到雨雪天气时,光伏组件20上不易积水,从而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20发电的可靠性。支撑梁设置在承重梁2与底板1之间,且支撑梁用于支撑承重梁2,进而保证承重梁2更好地支撑光伏组件20。
在具体实施例中,承重梁2可采用矩形钢管或圆钢管折弯而成,以形成拱形结构,支撑梁也可采用矩形钢管或圆钢管制作而成,承重梁2、支撑梁均为空心结构,由此有利于减轻光伏组件支架10的重量,在将光伏组件支架10放置在屋面板30后,不会显著增加屋面板30的载荷,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同时,底板1、承重梁2和支撑梁组成框架式结构,这样,整个光伏组件支架10可通过起吊完成安装或拆卸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需要指出的是,承重梁2和支撑梁的横截面不限于矩形或圆形,还可以是其它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支架10主要可用于屋面板30为平面的建筑,且底板1与屋面板30贴合,不会影响原建筑屋面板30的防水性能,在实际操作时,可通过整体起吊进行光伏组件支架10的安装或拆卸,吊装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参照图2所示,支撑梁包括支撑立梁31,支撑立梁31的上端与承重梁2固定,支撑立梁31的下端与底板1固定,承重梁2主要由支撑梁来支撑。
进一步地,支撑立梁31可以包括边立梁311和中间立梁312,边立梁311为两个,且两个边立梁311分别设置在承重梁2的最低点与底板1之间,中间立梁312设置在承重梁2的最高点与底板1之间,中间立梁312的高度大于边立梁311的高度,以保证承重梁2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拱形形状。
进一步地,支撑立梁31还可以包括辅助立梁313,辅助立梁313设置在边立梁311与中间立梁312之间,以进一步提高支撑立梁31的支撑能力。
可选地,边立梁311、中间立梁312、辅助立梁313相互平行。
支撑梁还包括支撑横梁32,支撑横梁32连接两个边立梁311的顶部,支撑横梁32可以提高整个支撑梁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支撑立梁31与底板1垂直,即边立梁311、中间立梁312、辅助立梁313均垂直于底板1,支撑横梁32与底板1平行。
可选地,支撑梁还可以包括加强梁33,加强梁33设置在辅助立梁313与中间立梁312之间,且加强梁33的一端与辅助立梁313的顶部相连,加强梁33的另一端与中间立梁312和支撑横梁32的交叉处相连。加强梁33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支撑梁的支撑强度。支撑横梁32、加强梁33也可采用矩形钢管或圆钢管制作而成。
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之间通过铝合金压码50固定在承重梁2上。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之间的距离为W,铝合金压码50设置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之间且同时按压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紧固件60穿设铝合金压码50以及承重梁2,从而将光伏组件20压紧在承重梁2上。铝合金压码50的重量较轻,不会显著增加整个光伏组件支架10的重量,并且使用铝合金压码50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20的邻接处过渡平缓。可选地,紧固件60可以是螺栓紧固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的边缘与屋面板30的女儿墙40贴合,由此可以提高光伏组件支架10在屋面板30上的安装稳固程度,同时由于光伏组件支架10的顶部为拱形,可以有效削弱风力,从而可以防止光伏组件支架10被大风掀翻。
如图2所示,屋面板30的左右两侧女儿墙40之间的距离为B,底板1的宽度也为B,以保证底板1的左右边缘与左右两侧女儿墙40的内表面贴合,同样地,底板1的前后边缘与前后两侧女儿墙40的内表面贴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屋面板上;
多个支撑支架,多个所述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多个所述支撑支架相互平行,光伏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之间,每个所述支撑支架包括:
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拱形,且光伏组件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上;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所述承重梁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承重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立梁,所述支撑立梁的上端与所述承重梁固定,所述支撑立梁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梁包括:边立梁和中间立梁,所述边立梁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的最低点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中间立梁设置在所述承重梁的最高点与所述底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梁还包括:辅助立梁,所述辅助立梁设置在所述边立梁与所述中间立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立梁、所述中间立梁、所述辅助立梁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连接两个所述边立梁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梁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底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置在所述辅助立梁与所述中间立梁之间,且所述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辅助立梁的顶部相连,所述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立梁和所述支撑横梁的交叉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通过铝合金压码固定在所述承重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与所述屋面板的女儿墙贴合。
CN201721726725.4U 2017-12-12 2017-12-12 光伏组件支架 Active CN207691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6725.4U CN207691725U (zh) 2017-12-12 2017-12-12 光伏组件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6725.4U CN207691725U (zh) 2017-12-12 2017-12-12 光伏组件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1725U true CN207691725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6725.4U Active CN207691725U (zh) 2017-12-12 2017-12-12 光伏组件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1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7185A1 (de) 2022-10-18 2024-04-18 Jutta Regina Giller Trägerkonstruktion für nichtbelastbare Däch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7185A1 (de) 2022-10-18 2024-04-18 Jutta Regina Giller Trägerkonstruktion für nichtbelastbare Dächer
WO2024083778A1 (de) 2022-10-18 2024-04-25 Giller, Jutta Regina Trägerkonstruktion für nichtbelastbare däch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91725U (zh) 光伏组件支架
CN103057877B (zh) 网壳拱顶储罐
CN103741877A (zh) 梯格抗剪装置-钢-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及作法
CN107989396A (zh) 一种危房加固施工方法
CN202913337U (zh) 混凝土翼缘板和波纹钢腹板组成之预应力组合箱梁
CN202731104U (zh) 一种新型钢筋网片支撑结构
CN106656009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桁架
CN202000534U (zh) 用于钢结构的屋脊收边板节点机构
CN100398770C (zh) 一种采用装配式钢拱桁架加固金属拱形波纹板屋盖的方法
CN207211419U (zh) 一种可更换的h、u型软钢组合阻尼器
CN204174953U (zh) 临时设施一体化防雨防砸棚
CN212177329U (zh) 风电塔体/塔节加固结构
CN202023308U (zh) 用于钢结构的雨篷机构
CN202509667U (zh) 组合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03559359U (zh) 刚架拱桥横梁加固用钢梁
CN206878753U (zh) 一种组合式光伏板安装支架
CN110277954A (zh) 高寒地区适用的浮体多功能集成式水面光伏支撑系统
CN206538900U (zh) 装配式墙体的加固装置
CN209145339U (zh) 一种双层可拆卸钢筋棚
CN215212493U (zh) 一种普通檩条改桁架式檩条的结构
CN214461844U (zh) 一种预应力轻质节能屋面板
CN207260452U (zh) 一种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抗风支座
CN211287971U (zh) 一种高性能风电塔筒基础环
CN216516477U (zh) 一种结构加强型h型钢
CN205604259U (zh) 一种桁架式的组合型钢支撑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