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7029U -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 Google Patents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7029U
CN207687029U CN201721556276.3U CN201721556276U CN207687029U CN 207687029 U CN207687029 U CN 207687029U CN 201721556276 U CN201721556276 U CN 201721556276U CN 207687029 U CN207687029 U CN 20768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rol valve
control
actuator port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62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辰蕊
梁媛媛
孟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7215562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702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控制阀、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马达、用于测量风机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以及与控制阀和风机传感器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控制阀设置于液压泵与风机马达之间且控制器根据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控制控制阀动作进而对进入风机马达的液压油量进行反馈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风机的转速和送风量。而且本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抑尘车在不同区域地段进行不同作业方式的需求。

Description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雾霾天气的日益严重,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粉尘污染,而抑尘车亦即车载式抑尘装置正是用于治理粉尘污染的设备。
抑尘车包括风机和雾炮,风机用于将雾炮中的喷雾水珠吹出以使喷雾水珠与空气中的雾霾或灰尘颗粒相互吸附,形成较大的带有灰尘或雾霾颗粒的水珠,水珠受重力作用落地进而减少空气中的雾霾或灰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抑尘车的风机的转速只能实现手动调节,不能实现风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以实现对风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机控制系统,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控制阀、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马达、用于测量风机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以及与控制阀和风机传感器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控制阀设置于液压泵与风机马达之间且控制器根据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控制控制阀动作进而对进入风机马达的液压油量进行反馈控制。
进一步地,控制阀具有控制阀进油口、控制阀排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控制阀进油口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控制阀排油口与排油连接,第一工作油口与风机马达的进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油口与风机马达的出油口连接,控制阀控制从控制阀进油口流通到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量。
进一步地,液压泵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控制阀还具有与第一工作油口连接以输出第一工作油口的压力的控制阀负载反馈口,控制阀负载反馈口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压力感应部连接以使负载敏感变量泵根据控制阀负载反馈口的压力来调节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出油口的压力。
进一步地,控制阀包括比例调节阀,比例调节阀具有调节阀进油口、调节阀排油口、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和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调节阀进油口与控制阀进油口连接,调节阀排油口与控制阀排油口连接,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接,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比例调节阀的阀口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进一步地,比例调节阀还具有与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的调节阀负载反馈口,控制阀还包括单向节流阀,调节阀负载反馈口与负载反馈口通过单向节流阀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溢流阀,第一溢流阀设置于第一工作油口与控制阀排油口之间;和/或,控制阀还包括第二溢流阀,第二溢流阀设置于控制阀负载反馈口与控制阀排油口之间。
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与第二溢流阀并联设置的节流元件。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节流元件的上游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抑尘车,包括风机和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风机控制系统,风机马达与风机驱动连接。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控制阀、用于驱动风机转动的风机马达、用于测量风机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以及与控制阀和风机传感器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控制阀设置于液压泵与风机马达之间且控制器根据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控制控制阀动作进而对进入风机马达的液压油量进行反馈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风机的转速和送风量。而且本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抑尘车在不同区域地段进行不同作业方式的需求。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油箱;2-液压泵;3-发动机;4-散热器;5-控制阀;6-风机马达;7-补油单向阀;8-转速传感器;9-控制器;10-风机;51-比例调节阀;52-第一溢流阀;53-过滤器;54-第一节流孔;55-第二节流孔;56-第二溢流阀;57-单向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2、控制阀5、用于驱动风机10转动的风机马达6、用于测量风机10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8以及与控制阀5和风机传感器8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控制阀5设置于液压泵2与风机马达6之间且控制器根据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控制控制阀5动作进而对进入风机马达的液压油量进行反馈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风机的转速和送风量,满足抑尘车在不同区域地段进行不同作业方式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控制阀5具有控制阀进油口P、控制阀排油口T、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控制阀进油口P与液压泵2的出油口连接,控制阀排油口T与排油连接,第一工作油口A与风机马达6的进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油口B与风机马达6的出油口连接,控制阀5控制从控制阀进油口流通到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量。本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采用液压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量,整个液压系统的成本低而且可靠性高。
为了提高上述液压系统的散热,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控制阀排油口T与油箱1之间的散热器4。散热器4可对系统回油油液进行冷却便于系统散热。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在风机马达6的两端并联设置补油单向阀7,可对风机马达6进行补油防止其吸空,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液压泵2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控制阀5还具有与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以输出第一工作油口A的压力的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压力感应部连接以使负载敏感变量泵根据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的压力来调节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出油口的压力。控制阀5设置有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使得负载敏感变量泵上的压力控制阀保持泵出口压力与Ls之间的压力差值恒定,也就是保持控制阀5的控制阀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A之间的压差恒定,因此控制阀5的流量需求仅与阀口开度有关,不受压差的影响,因此控制阀对油量的控制更加准确。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阀5包括比例调节阀51。比例调节阀51具有调节阀进油口51P、调节阀排油口51T、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和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51B。调节阀进油口51P与控制阀进油口P连接,调节阀排油口51T与控制阀排油口T连接,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与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51B与第二工作油口B连接,比例调节阀的阀口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具体地,比例调节阀51具有电磁控制端,电磁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对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进行比较并向电磁控制端发送电信号进而对比例调节阀51的阀口开度进行控制。
比例调节阀51还具有与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连接的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控制阀5还包括单向节流阀57,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与负载反馈口Ls通过单向节流阀57连接。单向节流阀57的设置可以防止工作系统的冲击,保证系统控制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防止工作系统的冲击保证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控制阀还包括设置于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与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的节流孔。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控制阀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节流孔54和第二节流孔54。当负载工作冲击较大时,油液压力可以同时通过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以及单向节流阀进行节流,从而使负载反馈口的压力更稳定。
由于第一节流孔54和第二节流孔55的孔径较小,为防止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发生堵塞,本实施例的控制阀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节流孔54和第二节流孔55的上游的过滤器53。
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本实施例的控制阀5还包括第一溢流阀52,第一溢流阀52设置于第一工作油口A与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当第一工作油口A的压力超过第一溢流阀52的溢流压力设定值时,油液通过第一溢流阀52进行溢流而卸荷以防止控制系统的压力过大而发生损坏。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控制阀5还包括第二溢流阀56,第二溢流阀56设置于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与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溢流阀56设置于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与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由于在负载反馈油路上流通的油液的流量较小,因此通过设置第二溢流阀56进行溢流可使系统能量损失小发热量小,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负载敏感变量泵由发动机3驱动并将油箱1中的油液泵送至出油口。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目标风机转速输出到控制器9;转速传感器8采集风机10的实际风机转速并将其反馈给控制器9;控制器9中的预设程序可将转速传感器8采集的实际风机转速和目标风机转速进行比较并产生电信号对控制阀5中的比例调节阀51进行控制,调整其阀口的开度大小进而对风机转速进行精确控制。本实施例的风机控制系统采用反馈控制对风机的转速形成闭环控制,因此可以对风机的转速进行精确控制。并且操作者可以根据抑尘车不同的工况以及不同的作业方式对风机的转速进行不同的调节以提高抑尘车的适应性。
比例调节阀51上还设置有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比例调节阀51上的调节阀负载反馈口通过管路与负载敏感变量泵上的压力感应部连接。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压力控制阀保持泵出口压力与压力感应部的压力差恒定,即比例调节阀的调节阀进油口51P与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之间的压差恒定,因此比例调节阀51的流量需求仅与比例调节阀51的开度大小有关,而不受压差的影响。也就是说负载敏感泵的流量输出与比例调节阀51的流量需求一致,因此比例调节阀51的开度大小控制着负载敏感泵的输出流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2)、控制阀(5)、用于驱动风机(10)转动的风机马达(6)、用于测量风机(10)的转速的转速传感器(8)以及与所述控制阀(5)和所述转速传感器(8)耦合设置的控制器,所述控制阀(5)设置于所述液压泵(2)与所述风机马达(6)之间且所述控制器根据目标风机转速和实际风机转速控制所述控制阀动作进而对进入所述风机马达的液压油量进行反馈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具有控制阀进油口(P)、控制阀排油口(T)、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所述控制阀进油口(P)与所述液压泵(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排油口(T)与排油连接,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与所述风机马达(6)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与所述风机马达(6)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5)控制从所述控制阀进油口流通到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的液压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2)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所述控制阀(5)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以输出第一工作油口(A)的压力的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所述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与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压力感应部连接以使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根据所述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的压力来调节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出油口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包括比例调节阀(51),所述比例调节阀(51)具有调节阀进油口(51P)、调节阀排油口(51T)、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和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51B),所述调节阀进油口(51P)与所述控制阀进油口(P)连接,所述调节阀排油口(51T)与所述控制阀排油口(T)连接,所述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所述调节阀第二工作油口(51B)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 连接,所述比例调节阀的阀口开度可调节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调节阀(51)还具有与所述调节阀第一工作油口(51A)连接的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所述控制阀(5)还包括单向节流阀(57),所述调节阀负载反馈口(51Ls)与所述负载反馈口(Ls)通过所述单向节流阀(5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还包括第一溢流阀(52),所述第一溢流阀(52)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与所述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和/或,所述控制阀(5)还包括第二溢流阀(56),所述第二溢流阀(56)设置于所述控制阀负载反馈口(Ls)与所述控制阀排油口(T)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5)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溢流阀(56)并联设置的节流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节流元件的上游的过滤器。
9.一种抑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控制系统,所述风机马达与所述风机驱动连接。
CN201721556276.3U 2017-11-21 2017-11-21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8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6276.3U CN207687029U (zh) 2017-11-21 2017-11-21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6276.3U CN207687029U (zh) 2017-11-21 2017-11-21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7029U true CN207687029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8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627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87029U (zh) 2017-11-21 2017-11-21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70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5460A (zh) * 2017-11-21 2018-02-2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5460A (zh) * 2017-11-21 2018-02-2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CN107725460B (zh) * 2017-11-21 2023-11-03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2060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CN103925091B (zh) 动态功率匹配方法
CN103790874A (zh) 无阀液压伺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87029U (zh)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CN206730346U (zh) 一种消防水炮智能灭火控制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消防车
CN110217737A (zh) 高空作业平台控制阀分工况随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867146A (zh) 一种起重机操纵室液压驱动空调器的压力调节系统
CN110319509A (zh) 一种空调冷热水系统定流量质调节式节能控制装置
CN207568956U (zh) 曲挠脉冲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CN202646195U (zh) 一种液压增压系统
CN104005866A (zh) 一种柴油机凸轮转子泵防止气蚀的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3511364A (zh) 一种液压增压系统
CN207683266U (zh) 一种起重机操纵室液压驱动空调器的压力调节系统
CN108757415A (zh) 抛撒装置的驱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抛沙灭火车
CN107725460A (zh) 风机控制系统和抑尘车
CN103527542A (zh) 变量泵液压回路及工程机械
CN207598340U (zh) 一种工程机械液压独立散热系统
CN206244352U (zh) 一种分流优先阀及具有低转速卸荷功能的叉车液压系统
CN207511792U (zh) 高空作业平台的臂架控制系统和高空作业平台
CN206819172U (zh) 一种混砂车恒流稳压式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CN207634445U (zh) 阀控负载敏感抑尘雾炮液压驱动系统
CN109492245A (zh) 基于混合模型的轴流风机喘振安全边界的评估方法
CN104470333A (zh) 一种兼容型飞机液冷设备
CN107544571A (zh) 一种定点分布式施肥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349188U (zh) 抑尘车喷雾装置和抑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