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5471U -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85471U CN207685471U CN201721460815.3U CN201721460815U CN207685471U CN 207685471 U CN207685471 U CN 207685471U CN 201721460815 U CN201721460815 U CN 201721460815U CN 207685471 U CN207685471 U CN 2076854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wire wheel
- downlink
- uplink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转向器、活动转向器、拉簧、下行送线轮、下行滑块、上行送线轮、上行滑块、线体、扭簧、挡线板和从动轮,所述安装板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且安装板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结构,所述固定螺丝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安装在安装板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右侧顶端,所述拉簧为三处,有利于使所需传输的线体更加紧贴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避免所需传输的线体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发生脱离,影响线体的后期使用,并且拉簧所连接的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可根据线体自由的上下调节自身位置,使线体时刻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紧贴在一起,起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体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飞速发展的现在,线体的传输工作越发重要了,但现有的送线轮结构比较简单,线体容易左右摆动,与送线轮相互分离导致线体断裂,影响工作的进展,并且需要工作人员从新将线体重新连接,容易消耗工作人员体力。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送线轮在长期使用时,线体容易变得松垮,使送线轮与线体发生分离,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并且当线体大角度传送时,因摩擦系数较大,容易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影响线体传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以解决现有送线轮在长期使用时,线体容易变得松垮,使送线轮与线体发生分离,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并且当线体大角度传送时,因摩擦系数较大,容易导致线体发生断裂,影响线体传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安装板、滑动槽、防护罩、固定螺丝、转向器、活动转向器、拉簧、下行送线轮、下行滑块、上行送线轮、上行滑块、线体、扭簧、挡线板和从动轮,所述安装板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且安装板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结构,所述固定螺丝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安装在安装板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右侧顶端,所述拉簧为三处,且三处拉簧分别安装在三处滑动槽内,所述下行送线轮为两处,且两处下行送线轮通过两处下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侧滑动槽内,所述上行送线轮通过上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中间部位的滑动槽内,所述线体贴合于下行送线轮底部,且线体贴合于上行送线轮顶部,并且线体还贴合于从动轮顶部,所述从动轮为两处,且两处从动轮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前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器为波浪型柱状结构,且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左侧端面上,并且转向器左侧安装有一处活动转向器。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送线轮后端面各安装有一处下行滑块,且下行滑块底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行送线轮后端面安装有一处上行滑块,且上行滑块顶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送线轮底部槽内和上行送线轮顶部槽内均安装有两处挡线板,且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内部均安装有两处扭簧,并且扭簧一端紧贴于挡线板顶部倾斜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下行送线轮、上行送线轮和拉簧的设置,有利于使所需传输的线体更加紧贴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避免所需传输的线体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发生脱离,影响线体的后期使用,并且拉簧所连接的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可根据线体自由的上下调节自身位置,使线体时刻与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紧贴在一起,起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2.挡线板和扭簧的设置,有利于对所需传输的线进行固定,使线体长期处于送线轮的轮槽内,有效的避免了线体与其他物体相互触碰,对线体造成损害,并且因挡线板为倾斜板状结构,有利于将线体更好的放置在送线轮的轮槽内,配合扭簧的设置,可使两处挡线板相互闭合,形成一处封闭的圆环形结构,将线体锁定在圆环形结构内部,有效的避免线体与送线轮发生脱离。
3.转向器和活动转向器的设置,有利于对线体行驶角度进行调节,方便其他设备对线体的使用,具体为,工作人员可转动转向器左端的活动转向器,对活动转向器的角度进行左右调节,当活动转向器角度调节好后,即可进行线体运输工作,有效的避免线体输送不稳对线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行送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行送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滑动槽-101、防护罩-2、固定螺丝-3、转向器-4、活动转向器-401、拉簧-5、下行送线轮-6、下行滑块-601、上行送线轮-7、上行滑块-701、线体-8、扭簧-9、挡线板-10、从动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安装板1、滑动槽101、防护罩2、固定螺丝3、转向器4、活动转向器401、拉簧5、下行送线轮6、下行滑块 601、上行送线轮7、上行滑块701、线体8、扭簧9、挡线板10和从动轮11,所述安装板1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101,且安装板1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2结构,所述固定螺丝3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3安装在安装板1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4安装在安装板1右侧顶端,所述拉簧5为三处,且三处拉簧5分别安装在三处滑动槽101内,所述下行送线轮6为两处,且两处下行送线轮6通过两处下行滑块601滑动连接于两侧滑动槽101内,所述上行送线轮7 通过上行滑块701滑动连接于中间部位的滑动槽101内,所述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且线体8贴合于上行送线轮7顶部,并且线体8还贴合于从动轮11顶部,所述从动轮11为两处,且两处从动轮11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前端面上。
其中,所述转向器4为波浪型柱状结构,且转向器4安装在安装板1左侧端面上,并且转向器4左侧安装有一处活动转向器401,具体作用,工作人员左右转动活动转向器401,对线体8行驶角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其他制造机器对线体8的使用。
其中,所述下行送线轮6后端面各安装有一处下行滑块601,且下行滑块 601底部安装有一处拉簧5,且拉簧5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101底部,具体作用,通过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安装板1两侧的线体8更加紧绷的贴和于下行送线轮6槽内,有效的避免线体8松软导致与下行送线轮6分离,影响线体8输送效率。
其中,所述上行送线轮7后端面安装有一处上行滑块701,且上行滑块701 顶部安装有一处拉簧5,且拉簧5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101顶部,具体作用,通过拉簧5对上行送线轮7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安装板1中间部位的线体8向上抬升,避免安装板1中间部位的线体8发生下坠,导致线体8与安装板1底部相互接触,影响线体8品质。
其中,所述下行送线轮6底部槽内和上行送线轮7顶部槽内均安装有两处挡线板10,且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内部均安装有两处扭簧9,并且扭簧9一端紧贴于挡线板10顶部倾斜端面,具体作用,通过两处扭簧9将两处挡线板10进行闭合,使线体8被迫锁定在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槽内,有效的避免了下行送线轮6和上行送线轮7与线体8相互分离。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将安装板1通过四个固定螺丝3安装在合适位置,当安装板1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打开安装于安装板1前端面的防护罩2,工作人员将线体8贴合于从动轮11顶部轮槽内,并向下拉伸,当线体8向下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工作人员将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 向下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然后工作人员对线体8向左拉伸,当线体8向左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将线体8贴合于上行送线轮7的顶部上,拉簧5将上行送线轮7向上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上行送线轮7顶部,工作人员在将线体8向左拉伸,使线体8贴合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上,拉簧5对下行送线轮6向下拉伸,使线体8紧贴于下行送线轮6底部,工作人员再将线体8 向上拉伸,使线体8贴合于从动轮11顶部上,工作人员再将线体8左右缠绕在转向器4和活动转向器401上,再通过左右转动活动转向器401,对线体8角度进行调节,工作人员再将防护罩2扣合在安装板1上即可进行线体8运送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包括安装板、滑动槽、防护罩、固定螺丝、转向器、活动转向器、拉簧、下行送线轮、下行滑块、上行送线轮、上行滑块、线体、扭簧、挡线板和从动轮,所述安装板前端面开设有三条滑动槽,且安装板前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罩结构,所述固定螺丝为四处,且四处固定螺丝安装在安装板前端面四端,所述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右侧顶端,所述拉簧为三处,且三处拉簧分别安装在三处滑动槽内,所述下行送线轮为两处,且两处下行送线轮通过两处下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侧滑动槽内,所述上行送线轮通过上行滑块滑动连接于中间部位的滑动槽内,所述线体贴合于下行送线轮底部,且线体贴合于上行送线轮顶部,并且线体还贴合于从动轮顶部,所述从动轮为两处,且两处从动轮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前端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为波浪型柱状结构,且转向器安装在安装板左侧端面上,并且转向器左侧安装有一处活动转向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送线轮后端面各安装有一处下行滑块,且下行滑块底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送线轮后端面安装有一处上行滑块,且上行滑块顶部安装有一处拉簧,且拉簧另一侧安装在滑动槽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送线轮底部槽内和上行送线轮顶部槽内均安装有两处挡线板,且下行送线轮和上行送线轮内部均安装有两处扭簧,并且扭簧一端紧贴于挡线板顶部倾斜端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0815.3U CN2076854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60815.3U CN2076854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85471U true CN207685471U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298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6081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85471U (zh) | 2017-11-06 | 2017-11-06 |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854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80873A (zh) * | 2020-12-19 | 2021-04-20 | 王淑霞 | 一种针织设备用放线装置 |
-
2017
- 2017-11-06 CN CN201721460815.3U patent/CN20768547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80873A (zh) * | 2020-12-19 | 2021-04-20 | 王淑霞 | 一种针织设备用放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93185U (zh) | 线束自动扎带机 | |
CN207685471U (zh) | 前置送线轮压力装置 | |
CN206232223U (zh) | 一种松紧度自适应线缆传输设备 | |
CN203556120U (zh) | 一种网球自动发球机 | |
CN103692444A (zh) | 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 | |
CN206320488U (zh) | 一种计算机教学用显示屏调节结构 | |
CN20800813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商标牌的剪折机 | |
CN205631320U (zh) | 一种可调牵引机 | |
CN205321131U (zh) | 一种核桃破壳机 | |
CN205181171U (zh) | 一种家用手摇葵花籽去壳装置 | |
CN204815583U (zh) | 一种电动组合式网球球网支架 | |
CN204442970U (zh) | 一种绿化用草筒卷制装置 | |
CN107181157A (zh) | 一种桥梁维护装置 | |
CN203243873U (zh) | 一种双辊刨毛机 | |
CN208580717U (zh) | 一种用于led点胶检测的下膜脱膜装置 | |
CN206920351U (zh) | 一种转盘式ccd对位机构 | |
CN207497487U (zh) | 一种带防落板的提升机 | |
CN206978943U (zh) | 一种自动穿头机 | |
CN206982815U (zh) | 一种魔术带自动化生产设备 | |
CN206457558U (zh) | 一种单晶炉炉盖旋紧限位装置 | |
CN205551312U (zh) | 一种钢丝铠装生产用钢丝预变形装置 | |
CN205988014U (zh) | 一种自动升降风镜 | |
CN202864529U (zh) | 一种可调式钢带送料机构 | |
CN203900805U (zh) | 可升降的滚轮架焊接设备 | |
CN208063469U (zh) | 应用于音圈绕制设备的出线导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