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5103U -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5103U
CN207685103U CN201721444556.5U CN201721444556U CN207685103U CN 207685103 U CN207685103 U CN 207685103U CN 201721444556 U CN201721444556 U CN 201721444556U CN 207685103 U CN207685103 U CN 207685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s
pipeline
sludge
anaerobic reac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45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继彬
王顺刚
郭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45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5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5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5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坡体、泵、管道一和管道二,其中,所述坡体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坡体为环形结构,且贴合于壳体的侧壁设置,形成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管道一的一端与坡体围成的空间连通,另一端与泵的进口连接;泵的出口与管道二的一端连接,管道二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伸入壳体内部,通过多通阀与分布于壳体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喷头连通。由于污泥还会不断沉积,反应器底部沉积的污泥被泵重新提升反应器的高处、释放循环,进而解决了污泥沉积造成的污泥的利用率偏低,废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技术背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污泥中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和氨等气体。为了提高废水的厌氧处理效果,需要提高废水与污泥的混合均匀程度。传统的废水厌氧处理的方法是在反应器中接种污泥后,向反应器中通入废水,并将反应器上部的处理后的废水经泵打到反应器的下部,实现废水循环,使泥水混合,一方面提高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分散均匀程度,另一方面将废水循环处理,提高废水的处理程度。但是采用该种废水循环方式时,由于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很容易沉降,即使采用废水循环,也难以实现污泥与废水的混合均匀。反应器底部沉降的污泥难以发挥应用的作用,降低了废水处理效率。而且污泥的有效利用率偏低,对废水的适应能力偏弱,在待处理废水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为了达到较佳的处理效果,调试周期需要适当延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坡体、泵、管道一和管道二,其中,所述坡体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坡体为环形结构,且贴合于壳体的侧壁设置,形成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
管道一的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泵的进口连接;泵的出口与管道二的一端连接,管道二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伸入壳体内部,通过多通阀与分布于壳体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喷头连通。
坡体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可以将壳体内部沉降的污泥进一步收集,提高反应器底部污泥的浓度。将管道一与坡体围成的空间相通,可以将该部分收集的污泥通过泵提升至高处,并通过多个喷头分别在一定高度处将提升的污泥释放。提升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废水自下而上流动,容易实现在反应区中废水与污泥的均匀混合,提高废水厌氧处理的效率。
由于污泥还会不断沉积,反应器底部沉积的污泥被泵重新提升反应器的高处、释放循环,进而解决了污泥沉积造成的污泥的利用率偏低,废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用于实现气相、液相和固相的分离。
进一步优选的,喷头设置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下端,且与三相分离器之间的距离为2-4.5m,优选为2.5-3.5m,最优选为2.8-3.2m。
在试验中发现,用于污泥释放的喷头在反应器中所处的位置同样会影响污泥的应用效率,如,喷头的位置较高时,污泥容易在废水的冲击作用下向上运动,甚至被携带流出反应器,难以在反应区实现与废水的混合均匀,不但不能解决污泥利用率低的问题,甚至会造成污泥的损失。如,喷头的位置偏低时,污泥的沉降速度较快,同样难以在反应区实现污泥与废水的混合均匀。所以需要将喷头设置于合适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坡体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7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3。
在该参数范围内,便于实现污泥在反应器底部的收集,同时便于将沉积的污泥提升循环,可以有效避免污泥的沉积,尤其可以避免污泥在死角处的累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坡体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6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5。
优选的,厌氧反应器的底部位于坡体之间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管道一与该弧形结构上端、坡体下端的空间连通。
弧形结构可以将坡体导送的污泥进一步收集,并且可以进一步避免污泥在死角处的积累,可以尽量将所有的污泥都利用起来,避免污泥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堰。便于将处理好的废水溢流流出。
出水堰为凸起结构,便于与后面的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个喷头分布于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在同一高度处将污泥释放,便于维持反应器内反应体系的稳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个喷头的数量为3-15个,多个喷头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优选为5-10个。
喷头为多个,且在多个位置处释放污泥,便于将污泥在废水中分布均匀。
优选的,所述喷头为管体结构,喷头的内径为3-10cm,优选为5-8cm。
喷头是用于释放污泥,喷头的内径较小时,容易产生较大的阻力,甚至会堵塞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坡体形成的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可以将壳体内部沉降的污泥进一步收集,提高反应器底部污泥的浓度。将管道一与坡体围成的空间相通,可以将该部分收集的污泥通过泵提升至高处,并通过多个喷头分别在一定高度处将提升的污泥释放。提升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废水自下而上流动,容易实现在反应区中废水与污泥的均匀混合,提高废水厌氧处理的效率。
由于污泥还会不断沉积,反应器底部沉积的污泥被泵重新提升反应器的高处、释放循环,进而解决了污泥沉积造成的污泥的利用率偏低,废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针对沼气产生量少,气提效果差的厌氧反应器,能有效提高泥水的混合效率。有效防止底部污泥的沉积,提高污泥的反应率,提高罐体的容积效率。反应器内通过环形结构,实现反应器的内循环,增加反应器的负荷。加大泥水的混合效率,使污泥能快速适应污水的性质,缩短调试周期。增加反应器的适应性,提高对污水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水堰,2、喷头,3、坡体,4、管道一,5、泵,6、管道二,7、弧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坡体3、泵5、管道一4和管道二6,其中,所述坡体3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坡体3为环形结构,且贴合于壳体的侧壁设置,形成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管道一4的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泵5的进口连接;泵5的出口与管道二6的一端连接,管道二6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伸入壳体内部,通过多通阀与分布于壳体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喷头2连通。
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用于实现气相、液相和固相的分离。喷头2设置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下端,且与三相分离器之间的距离为2-4.5m,优选为2.5-3.5m,最优选为2.8-3.2m。多个喷头2分布于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喷头2的数量为3-15个,多个喷头2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优选为5-10个。喷头为管体结构,喷头的内径为3-10cm,优选为5-8cm。
坡体3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7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3。优选的,坡体3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6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5。
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堰1。便于将处理好的废水溢流流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厌氧反应的底部位于坡体3之间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7,管道一4与该弧形结构7上端、坡体下端的空间连通。
传统的污水循环是在反应器上部取水,经过泵的循环提升,打到中心下降管中。实现上部处理后的污水循环到下部进水中,使泥水混合。本系统是提升污泥,将底部的污泥收集,通过泵提升至反应器的中上部,通过布水装置,均匀的将提升后的污泥释放在反应器内,加强内部的循环,提高泥水的混合效率。
主要方式:在反应器底部(距罐底0.3-1.0m)用泵吸取浓度高的污泥,然后通过泵(低速容积式)定向输送到里三相分离器底部2.0-4.5m的位置,通过多个管口释放到罐体中。污泥比重大于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沉与上升的污水形成错流,增加污泥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加快颗粒污泥周边污水的交换速度,提高颗粒污泥的反应速率,整体提升反应器容积负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坡体、泵、管道一和管道二,其中,所述坡体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坡体为环形结构,且贴合于壳体的侧壁设置,形成自上而下的缩径结构;
管道一的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泵的进口连接;泵的出口与管道二的一端连接,管道二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伸入壳体内部,通过多通阀与分布于壳体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喷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用于实现气相、液相和固相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喷头设置于所述三相分离器的下端,且与三相分离器之间的距离为2-4.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7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与反应器底部之间的夹角为40-60°,坡体在反应器底部的投影的宽度为反应器底部直径的1/8-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的底部位于坡体之间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管道一与该弧形结构上端、坡体下端的空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头分布于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喷头的数量为3-15个,多个喷头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同一横截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喷头为管体结构,喷头的内径为3-10cm。
CN201721444556.5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Active CN207685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4556.5U CN20768510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4556.5U CN20768510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5103U true CN207685103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8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4556.5U Active CN207685103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5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2050B (zh) 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014509U (zh) 一种两相分离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7537218U (zh) 气提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CN204607690U (zh) 活性污泥反应与固液分离装置
CN205874151U (zh) 一种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2337711U (zh) 厌氧反应器的大循环均压布水排泥装置
CN108821430A (zh) 一种水解酸化反应塔
CN106966490A (zh) 一种高效好氧反应器及污水处理工艺
CN107746107A (zh) 一种硫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硫反应器
CN109851166B (zh) 内循环式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4150589A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07685103U (zh) 一种污泥提升循环的厌氧反应器
CN205953611U (zh) 一种可两相错流清洗的固定床内电解反应罐
CN204874012U (zh)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CN207435144U (zh) 一种高效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6395924U (zh)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反应池装置
CN202089829U (zh) 高效泥水混合厌氧布水装置
CN205933563U (zh) 新型微动力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204897529U (zh) 双回流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CN205933554U (zh)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205710072U (zh) 一种3米以上大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08532380U (zh) 一种改进型ic厌氧反应器
CN204173981U (zh) 一种圆形uasb布水装置
CN103435153A (zh) 一种升流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矩形床
CN208586108U (zh) 一种一体式折流厌氧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ud promotes endless anaerobic reac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Pledgee: Qilu Bank Co., Ltd. Jinan Central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141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5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Pledgee: Qilu Bank Co.,Ltd. Jinan Central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141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anaerobic reactor for sludge lifting circul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Pledgee: Jinan Shangpin Qinghe sub branch of Bank of Qilu Co.,Ltd.

Pledgor: SHAN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37000008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