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4064U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84064U CN207684064U CN201721576719.5U CN201721576719U CN207684064U CN 207684064 U CN207684064 U CN 207684064U CN 201721576719 U CN201721576719 U CN 201721576719U CN 207684064 U CN207684064 U CN 2076840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bottle
- extruding
- discharging liquid
- reser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溶液排出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该系统包括包装瓶和挤压出液装置,挤压出液装置包括储液池、备用液瓶、弹性件和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通过将包装瓶可拆卸式倒装在挤压出液装置中,使只需及时更换用完的包装瓶即可重复使用,环保且利于节约能源;因包装瓶倒装,其内的沐浴露、洗发水等液体产品依靠自重即能全部流到备用液瓶中再被挤出,故,包装瓶内不会残留有液体产品,避免浪费;因备用液瓶的容量小于包装瓶的容量,但大于现时流行的瓶颈附有挤压泵装置的泵体容量,相当于它的数倍,因而,用户在挤压时,只需轻压一次即可取到所需用量,不用多次重复按压,故对应地,对弹性件的回弹力要求较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溶液排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态物质通常采用容量瓶来盛装,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用于盛装沐浴露、洗发水等液态产品的包装瓶。为方便取出包装瓶内的液态产品,一般会在包装瓶瓶口处设置一个手动的挤压泵装置,然而,现有的带泵包装瓶通常具有以下缺陷:
(1)液态产品用完后,人们一般会直接将带泵的包装瓶扔掉,即该包装瓶为一次性使用用品,不可重复使用,不够环保,也不利于节约能源;
(2)为尽量将瓶内的液态产品泵出,通常将泵管连通到瓶底,然而,尽管如此,也很难将瓶内的液态产品完全泵出,直到用完要扔掉包装瓶时,瓶内仍然会残留一定量的产品,显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3)现有带泵包装瓶中泵体的容量较小,成年人一般需要重复按压数次才能取得所需的用量,因需要短时间内连续按压,由此泵内的弹簧需具有相对较强的回弹力,对应地,用户需要施加较强的按压力,显然,使用的便利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泵包装瓶不能重复使用,瓶内液态产品无法完全取出以及需重复按压且按压力大致使不方便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包括挤压出液装置和可拆卸式倒装在所述挤压出液装置上的包装瓶;所述挤压出液装置包括储液池、备用液瓶、弹性件和挤压装置;
所述储液池,位于所述包装瓶的下方,用以盛装从所述包装瓶瓶口流出的液体产品;
所述备用液瓶,与所述储液池连通、位于所述储液池的下方以及容量大于所述液体产品最大的一次所需体积用量的数倍且小于所述包装瓶的容量,用以盛装从所述储液池流出的所述液体产品;
所述弹性件,用以确保所述挤压装置被挤压后能自动恢复到所述挤压装置的初始状态;
所述挤压装置,一端设于所述备用液瓶内;按压所述挤压装置的另一端时,所述挤压装置能将所述备用液瓶内的所述液体产品一次性泵压出所述所需体积用量。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备用液瓶内且一端设于所述备用液瓶上;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方的堵头、中空且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上的单向阀主体和位于所述单向阀主体内且与所述单向阀主体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的活塞导杆;所述堵头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备用液瓶的内侧壁上以将所述备用液瓶和所述储液池隔开,所述堵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活塞导杆且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开设有以便所述液体产品从所述储液池流到所述备用液瓶内的闸口且与所述单向阀主体活动套接;所述单向阀主体沿所述备用液瓶中心线的方向与所述堵头相对滑动时能关闭所述闸口和打通所述出液通道,或者打开所述闸口和关闭所述出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与所述备用液瓶抵接的端部外框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所述备用液瓶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主体包括中空的压头和中空且与所述压头相通以形成有滑行通道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连接端和套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压头上,所述套接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堵头的另一端上且通过所述堵头与所述备用液瓶相通;所述活塞导杆能在所述滑行通道内滑行以在所述阀杆的所述连接端上打通或关闭所述出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所述连接端上开设有与所述压头相通的闸孔,所述活塞导杆的顶端能容纳于所述闸孔内以关闭所述出液通道,或离开所述闸孔以打通所述出液通道;所述闸孔与所述活塞导杆的顶端的接触面为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内凸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备用液瓶瓶口的导流板,通过所述导流板,所述储液池内形成有导流槽和与所述导流槽相通的缓存槽,所述包装瓶的瓶口位于所述导流槽的正上方上。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瓶的瓶口上套设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底壁上开设有能打开的用以封装所述包装瓶瓶口的封口,所述瓶盖的顶部上开设有向所述底壁内凹用以防护所述封口的凹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出液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储液池的上方且可拆卸式紧密倒插有所述包装瓶的顶盖,所述单向阀主体的中部活动插设在所述顶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下端向下凸设有至少一根能抵顶于所述堵头的一端上以限制所述堵头上升高度的限升杆。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出液装置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挤压装置的下压位置以控制所述液体产品的一次出液量的限位器,所述顶盖上凸设有滑轨,所述限位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包括包装瓶和挤压出液装置,其中,挤压出液装置包括储液池、备用液瓶、弹性件和挤压装置。
(1)通过将包装瓶可拆卸式倒装在挤压出液装置中,也即,当包装瓶内的沐浴露、洗发水等液体产品用完后,可以从挤压出液装置中拆下包装瓶,再换上装有液体产品的包装瓶,由此,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更换包装瓶而不用更换挤压出液装置,故,总体上,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可重复使用,环保且利于节约能源;
(2)因包装瓶为倒装,在重力作用下,包装瓶内的液体产品可完全从其瓶口流到储液池中,因而,最终包装瓶内不会有液体产品残留,且因备用液瓶位于储液池的下方,这样,储液池中的液体产品也会几乎全部流向备用液瓶被挤出,再者,因可以通过更换用完后的包装瓶来重复使用挤压出液装置出液,即使上一次的液体产品最终在备用液瓶中有些许残留,那么在下一次重复使用时,也会被累积,最终给挤压出来,总之,该系统包装瓶内的液体产品可以被完全挤出,不会有残留,避免浪费;
(3)因挤压装置是直接泵压备用液瓶内的液体产品,备用液瓶的容量小于包装瓶的容量,且包装瓶内的液体产品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到储液池中,储液池内的液体产品也是在自重作用下再流到备用液瓶内,这样,用户挤压时,用较小的压力即可挤出液体产品,对应地,即不用要求弹性件具有很强的回弹力;另外,因备用液瓶的容量大于液体产品最大的一次所需体积用量的数倍,当然,也大于现时流行的包装瓶瓶颈附有挤压泵装置的泵体容量,相当于它的数倍,这样,只需用户轻压一次即可取得所需用量,不用多次重复按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常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挤压状态下出液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挤压状态下出液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常态下另一剖面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挤压出液装置常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挤压出液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储液池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储液池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顶盖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顶盖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堵头的剖视图;
图13是图4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堵头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堵头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阀杆的剖视图;
图16是图4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阀杆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中瓶盖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中压头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0-包装瓶、20-瓶盖、21-封口、22-凹槽孔、30-挤压出液装置;
100-储液池、110-导流板、120-导流槽、130-缓存槽、140-缝隙;
200-备用液瓶、300-弹性件/弹簧;
400-挤压装置、410-堵头、411-闸口、412-堵部、413-连接孔、414-连通孔、420-单向阀主体、421-压头、4211-避让孔、4212-出液孔、422-阀杆、4221-连接端、4222-套接端、4223-闸孔、4224-挡耳、4225-抵脚、430-活塞导杆、440-出液通道;500-顶盖、510-限升杆、520-滑轨;600-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1至图18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实现进行详细地描述。
需说明的是,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主要用于日常用品领域中,用以手动挤出包装瓶10内的沐浴露、洗发水等日用液体产品,当然还可用到其它合适的领域中,用以挤出其它的液体产品。也即是说,本文所述的“液体产品”可以为沐浴露、洗发水、油、纯净水等液体产品。总体上,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可以重复使用,不属于一次性产品,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可被充分使用,不会有残留,使用时,用户不用再小心翼翼地去控制压力,而只需轻压一次即可取得所需用量,不用多次重复挤压,且通常一次挤压量能满足所有人群,对应地,能降低对弹性件300的回弹力要求,总之,非常方便,环保和节省能源,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如图1至图3、图6所示,该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包括挤压出液装置30和可拆卸式倒装在挤压出液装置30上的包装瓶10。需说明的是,通常,为防止整个系统意外倾倒,包装瓶10从挤压出液装置30中脱离开,以及防止倾倒后液体产品从两者的接口处渗出,挤压出液装置30与包装瓶10为紧配合,这样,更换包装瓶10时,需要用力将包装瓶10从挤压出液装置30的上部拔出,再用力将新的包装瓶10插进去。
另外,插接紧配合时,可为包装瓶10的外瓶壁与挤压出液装置30配合,也可为包装瓶10的瓶口处与挤压出液装置30配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为与外瓶壁的紧配合。还需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确保该系统意外倾倒时,液体产品不会从包装瓶10与挤压出液装置30的接合处渗出,挤压出液装置30与包装瓶10的接合处适配于包装瓶10的外瓶壁或瓶口与挤压出液装置30连接的部位,也即两者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保持一致。
再如图1至图3、图6所示,挤压出液装置30包括储液池100、备用液瓶200、弹性件300和挤压装置400。其中,储液池100,位于包装瓶10的下方,主要用以盛装从包装瓶10的瓶口流出的液体产品。显然,可以理解地,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完全流到储液池100内,不需任何外力,利于减少用户的挤压力,且当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完全流出后,因该储液池100内还有一定量的液体产品供用户使用,由此,能给予用户充分的换瓶时间,不会出现包装瓶10内液体产品用完后,用户立即挤不出液体产品使用,减少用户尴尬几率,提升使用舒适度。
备用液瓶200,主要用以盛装从储液池100流出的液体产品。如图1至图3所示,备用液瓶200与储液池100连通且位于储液池100的下方,可以理解地,备用液瓶200的进液口低于储液池100的出液口。这样,储液池100内的液体产品也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完全流到备用液瓶200内,不需任何外力,也利于减少用户的挤压力。需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9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备用液瓶200与储液池100一体成型,且位于储液池100的侧下方,并与储液池100相连通,也即,备用液瓶200的入液口即为储液池100的出液口。
另外,为方便用户使用很小的力即可从备用液瓶200中挤出液体产品,而不用小心翼翼地考虑用多大的力挤压,通常,备用液瓶200的容量小于包装瓶10的容量。但为了能一次性挤压出用户的所需用量,而不用连续按压多次,备用液瓶200的容量还应大于液体产品最大的一次所需体积用量的数倍。也即是说,相比市面上挤压出液泵装置,备用液瓶200的容量相对较大,一般为现时流行的包装瓶瓶颈内设置的挤压出液泵装置的泵体容量的数倍。需说明的是,以一般成年人的每次用量为最大的一次所需体积用量为标准,该备用液瓶200的容量应为一般成年人每次用量的两倍以上,这样即可很好地保证一次取得所需用量。这里所述的“数倍”可依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数倍应至少为两倍。
弹性件300,主要用以确保挤压装置400被挤压后能自动恢复到挤压装置400的初始状态,也即是说,该弹性件300主要是为挤压装置400提供回弹力。需说明的是,挤压装置400的初始状态即用户未使用该系统时挤压装置100所处的状态,也即挤压装置400处于其设计高度时所处的状态。通常,弹性件300可以设置在备用液瓶200内,也可设置在其它地方,如活塞导杆上等,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00为弹簧,当然还可为其它合适的具有弹性的零部件。另外,为保证弹性件300的稳定性,防止在受挤压时容易侧弯,通常,弹簧的立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的回弹力可以不用太强,这样,用户即可用较小的压力就可轻松地克服该弹力而挤出液体产品,且回弹时,因挤压一次即可满足用户要求,因而,弹簧即可缓慢地回升。
如图1至图3、图6所示,挤压装置400的一端也即下端设于备用液瓶200内。在各零部件的共同作用下,用户按压挤压装置400的另一端也即上端时,挤压装置400能将备用液瓶200内的液体产品一次性泵压出所需体积用量。
需说明的是,待备用液瓶200内有足够多的液体产品,挤压装置400从备用液瓶200内挤出所需体积用量后,用户松开挤压装置400,挤压装置400即可在弹性件300的回弹力作用下,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挤压装置400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及之后,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即可在自重的作用下经过储液池100,再在重力作用下流到备用液瓶200内,以及时向备用液瓶200内补充液体产品,如此循环,直到包装瓶10的液体产品用完为止。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使该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弹性件300位于备用液瓶200内,且弹性件300的一端设于备用液瓶200上,具体为瓶底上,当然,还可设置在备用液瓶200的其它位置上。如图1至图3、图6所示,挤压装置400包括堵头410、活塞导杆430和中空的单向阀主体420。其中,堵头410位于弹性件30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堵头410位于弹性件300的自由端的上方,并没有与弹性件300直接连接。当然,实际上,堵头410和弹性件300之间可以相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堵头410的一端具体为下端,抵接在备用液瓶200的内侧壁上以将备用液瓶200和储液池100隔开,堵头410的另一端具体为上端连接有活塞导杆430且与出液通道440连通,不仅如此,如图1至图3、图12、图13所示,堵头410的另一端还开设有闸口411且与单向阀主体420活动套接。如图1所示,显然,通过闸口411,液体产品即可从储液池100流到备用液瓶200内。
如图12至图14所示,堵头410的下端为堵部412,堵头410的上端开设有连接孔413和连通孔414,其中,活塞导杆430的端部插接在连接孔413内以与堵头410连接,通过连通孔414,备用液瓶200内的液体产品可以从备用液瓶200被挤压到出液通道440中而挤出。再如图1至图3所示,单向阀主体420的一端设于弹性件300的另一端上,活塞导杆430位于单向阀主体420内,且与单向阀主体420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440。单向阀主体420沿备用液瓶200中心线的方向与堵头410相对滑动时,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用户下压挤压装置400时,单向阀主体420能关闭闸口411和打通出液通道440,或者如图1所示,挤压装置400在弹性件300的作用下自动回弹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单向阀主体420能打开闸口411和关闭出液通道440。
由上,可以理解地,因为堵头410和活塞导杆430固定连接,因而,堵头410和活塞导杆430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具体地,用户下压单向阀主体420的过程中,起初堵头410和活塞导杆430保持不动,单向阀主体420相对于堵头410和活塞导杆430向下运动,如图2所示,单向阀主体420先关闭闸口411并抵接于堵头410上,且同时打通出液通道440,此时堵头410将备用液瓶200和储液池100彻底隔开,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如图3所示,用户继续下压单向阀主体420,单向阀主体420、活塞导杆430和堵头410一起克服弹性件300的弹力同步向下运动,在堵头410的直接作用下,备用液瓶200内的液体产品即可通过连通孔414从出液通道440中被挤出,完成一次挤压后,用户松开单向阀主体420,单向阀主体420在弹性件300的回弹力作用下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并带动活塞导杆430也往上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堵头410受到活塞导杆430的牵引也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2至图14所示,堵头410与备用液瓶200抵接的端部外框,即堵头410的堵部412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备用液瓶200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需说明的是,如图12和图13所示,堵头410的堵部412的外框形状呈一锥状。因堵头410的堵部412由较薄的塑料铸造而成,当挤压取液时,堵部412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因而,堵部412的外框需向外扩张,以尽量减少堵头410与备用液瓶200的内瓶壁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间隙,亦即相对地减少挤压过程中液体产品从因堵头410变形产生的间隙跑出,从而提高挤压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堵头410的堵部412的外框横截面为一四边形,当然,实际上,还可为其它合适的形状。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单向阀主体420包括压头421和阀杆422,其中,压头421和阀杆422均是中空的,为与活塞导杆430共同形成出液通道440,阀杆422和压头421相通以共同形成有滑行通道(图未示),可以理解地,活塞导杆430位于滑行通道内并与滑行通道之间形成出液通道440。
再如图6、图15和图16所示,阀杆422具有连接端4221和套接端4222,阀杆422的连接端4221连接于压头421上,阀杆422的套接端4222活动套接于堵头410的另一端上,且阀杆422的套接端4222通过堵头410,具体为堵头410的连通孔414与备用液瓶200相通。如图1至图3所示,活塞导杆430能在滑行通道内滑行以在阀杆422的连接端4221上打通或关闭出液通道440。
需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16所示,阀杆422的套接端4222的两侧上向下凸设有至少一个挡耳4224,且各挡耳4224刚好与堵头410上对应的闸口411相对,且能盖合住对应的闸口411。具体地,各挡耳4224呈“7”字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挡耳4224位于对应的闸口411的外侧。当然实际上,各挡耳4224还可位于对应的闸口411的内侧。可以理解地,当阀杆422逐渐下移时,各挡耳4224能逐渐关闭对应的闸口411,直至挤压出液体产品,用户松开后,阀杆422逐渐回升的过程中,各挡耳4224才逐渐打开对应的闸口411。
还需说明的是,如图1、图14和图16所示,阀杆422的套接端4222上凸设有至少一个抵脚4225,阀杆422主要是通过各抵脚4225与弹性件300实现连接,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各抵脚4225分别插在堵头410对应的连通孔414内,这样,利于阀杆422与堵头410的对接,便于阀杆422的各挡耳4224更顺畅准确地打开或关闭对应的闸口411。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阀杆422的连接端4221上开设有与压头421相通的闸孔4223,活塞导杆430的顶端能容纳于闸孔4223内以关闭出液通道440,或离开闸孔4223以打通出液通道440,也即是说,活塞导杆430与阀杆422在闸孔4223处形成有出液通道440的开关或闭合的阀口。为提高密闭性,通常活塞导杆430顶端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该闸孔422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闸孔4223与活塞导杆430的顶端的接触面为球面。这样,当阀杆422与活塞导杆430之间因某些原因出现细微的位置偏差时,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来调整,以确保阀杆422和活塞导杆430在闸孔4223接触处不会有间隙。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18所示,压头421内开设有避让孔4211和出液孔4212,其中,避让孔4211与阀杆422相通,出液孔4212与避让孔4211相通。如图2和图3所示,出液通道440打通后,活塞导杆430的顶端能完全容纳于避让孔4211内,也即,将活塞导杆430的顶端完全藏在避让孔4211内,这样,即可防止活塞导杆430的顶端阻碍液体产品从出液孔4212流出。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至图8所示,储液池100内凸设有导流板110。其中,如图8所示,导流板110的开口朝向备用液瓶200瓶口,且通过导流板110,储液池100内形成有导流槽120和与导流槽120相通的缓存槽130。如图1至图3所示,包装瓶10的瓶口位于导流槽120的正上方上。
由此,可以理解地,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经其瓶口先直接流入导流槽120内,这样,在导流槽120填充满前,液体产品可以在导流槽120的导向下,大部分先流到备用液瓶200内,小部分流到缓存槽130内,以迅速地向备用液瓶200内补充液体产品,减少用户换新包装瓶10后的使用等待时间。通常,待导流槽120填充满后,缓存槽130再慢慢被填充满。反之,当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用完后,缓存槽130内暂存的液体产品会不断地补充到导流槽120内直至用完,或直至用户更换好新的包装瓶10,由此,能缓冲用户换包装瓶10的时间。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为使导流槽120和缓存槽130相通,导流板110与储液池100的相邻处存在有一定宽度的缝隙140。当然,还可直接在导流板110上开设至少一个导通孔(图未示)。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17所示,包装瓶10的瓶口上套设有瓶盖20,其中,瓶盖20的底壁上开设有封口21,通过在该封口21上贴封纸,如锡纸或胶纸,即可将包装瓶10的瓶口封住。当然,包装瓶10倒装前,需要将该封口21上的封纸撕掉以解封打开包装瓶10的瓶口。
再如图1和图17所示,瓶盖20的顶部上开设有向底壁内凹用以防护封口21的凹槽孔22。可以理解地,在封口21外还开设有凹槽孔22,这样,运输等过程中,可以尽量减少外物对封口21上贴的封纸的直接撞击而导致破损,从而避免液体产品流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封口21凹进包装瓶10的瓶口内,凹槽孔22刚好开至包装瓶10的瓶口处。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挤压出液装置30还包括顶盖500,其中,顶盖500连接在储液池100的上方且可拆卸式紧密倒插有包装瓶10,也即是说,包装瓶10是通过倒插在顶盖500上以实现与挤压出液装置30的倒装连接,且通常应紧密配合插接,防止倾倒后侧漏。如图1所示,单向阀主体420具体为阀杆422的中部活动插设在顶盖500上,这样,利于保证单向阀主体420在滑行时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整个挤压装置400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大幅度地晃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图10和图11所示,顶盖500的下端向下凸设有至少一根限升杆510,其中,各限升杆510能抵顶于堵头410的一端上以限制堵头410上升高度。可以理解地,在挤出液体产品用户松开挤压装置400后,弹性件300(如弹簧)回弹,此时单向阀主体420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升,并带动活塞导杆430一起回升,同时,堵头410在活塞导杆430的牵引下回升,在回升到设计高度时,如图4所示,堵头410即可与各限升杆510抵接,由此,堵头410和活塞导杆430停止回升,同时,单向阀主体420在活塞导杆430的限制下也停在设计高度,可以理解地,停止回升的活塞导杆430即可向单向阀主体420产生一个下压力,由此,活塞导杆430即可紧闭住单向阀主体420中阀杆422的闸孔4223,保证滞留在活塞导杆430之上的液体产品不会回流,便于下次挤压使用且备用液瓶200内的液体产品不会漏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向阀主体420的左右两侧,顶盖500的下端分别凸设有一根限升杆510。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挤压出液装置30还包括限位器600,其中,该限位器600主要用以限制挤压装置400的下压位置,进而控制液体产品的一次出液量。如图10和图11所示,顶盖500上凸设有滑轨520,如图1至图4所示,限位器600滑动连接于滑轨520上,具体如图4所示,该限位器600有多个档位,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所需用量调整到对应档位上,这样,下压挤压装置400时,如图3所示,挤压出液装置30的压头421即可抵接在对应的档位上,由此,挤压出液装置30的下压深度得到限制,进而限制该系统的出液量,亦即为用户设定了自己所需的用量。
需说明的是,通常,挤压出液装置30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胶料制成,为方便用户准确地判断包装瓶10内的液体用品已用完,可以在挤压出液装置30的外壁上适当的高度处标识出一条换瓶线(图未示),最好该换瓶线位于正前方,正对用户。这样,当发现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高度下降到换瓶线或以下时,即代表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已用完,需要更换包装瓶10。可以理解地,实际上,此时,储液池100内还存留有适量的液体产品,以供用户正常使用量的数次使用,由此,可以给用户一个比较宽裕的换包装瓶10时间。
当然,如果挤压出液装置30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则还可以在挤压出液装置30上开设一个视窗,在视窗内置一片透明胶片(图未示),并在透明胶片上标识出换瓶线,也可达到上述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帮忙用户判别包装瓶10内的液体产品已用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包括挤压出液装置和可拆卸式倒装在所述挤压出液装置上的包装瓶;所述挤压出液装置包括储液池、备用液瓶、弹性件和挤压装置;
所述储液池,位于所述包装瓶的下方,用以盛装从所述包装瓶瓶口流出的液体产品;
所述备用液瓶,与所述储液池连通、位于所述储液池的下方以及容量大于所述液体产品最大的一次所需体积用量的数倍且小于所述包装瓶的容量,用以盛装从所述储液池流出的所述液体产品;
所述弹性件,用以确保所述挤压装置被挤压后能自动恢复到所述挤压装置的初始状态;
所述挤压装置,一端设于所述备用液瓶内;按压所述挤压装置的另一端时,所述挤压装置能将所述备用液瓶内的所述液体产品一次性泵压出所述所需体积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备用液瓶内且一端设于所述备用液瓶上;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方的堵头、中空且设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上的单向阀主体和位于所述单向阀主体内且与所述单向阀主体之间形成有出液通道的活塞导杆;所述堵头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备用液瓶的内侧壁上以将所述备用液瓶和所述储液池隔开,所述堵头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活塞导杆且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开设有以便所述液体产品从所述储液池流到所述备用液瓶内的闸口且与所述单向阀主体活动套接;所述单向阀主体沿所述备用液瓶中心线的方向与所述堵头相对滑动时能关闭所述闸口和打通所述出液通道,或者打开所述闸口和关闭所述出液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与所述备用液瓶抵接的端部外框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所述备用液瓶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主体包括中空的压头和中空且与所述压头相通以形成有滑行通道的阀杆;所述阀杆具有连接端和套接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压头上,所述套接端活动套接于所述堵头的另一端上且通过所述堵头与所述备用液瓶相通;所述活塞导杆能在所述滑行通道内滑行以在所述阀杆的所述连接端上打通或关闭所述出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所述连接端上开设有与所述压头相通的闸孔,所述活塞导杆的顶端能容纳于所述闸孔内以关闭所述出液通道,或离开所述闸孔以打通所述出液通道;所述闸孔与所述活塞导杆的顶端的接触面为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内凸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备用液瓶瓶口的导流板,通过所述导流板,所述储液池内形成有导流槽和与所述导流槽相通的缓存槽,所述包装瓶的瓶口位于所述导流槽的正上方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瓶的瓶口上套设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底壁上开设有能打开的用以封装所述包装瓶瓶口的封口,所述瓶盖的顶部上开设有向所述底壁内凹用以防护所述封口的凹槽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出液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储液池的上方且可拆卸式紧密倒插有所述包装瓶的顶盖,所述单向阀主体的中部活动插设在所述顶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下端向下凸设有至少一根能抵顶于所述堵头的一端上以限制所述堵头上升高度的限升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出液装置还包括用以限制所述挤压装置的下压位置以控制所述液体产品的一次出液量的限位器,所述顶盖上凸设有滑轨,所述限位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76719.5U CN207684064U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76719.5U CN207684064U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84064U true CN207684064U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2998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7671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84064U (zh) | 2017-11-22 | 2017-11-22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8406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903A (zh) * | 2017-11-22 | 2018-04-06 | 陈隽鸿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CN115532420A (zh) * | 2022-09-13 | 2022-12-30 | 浙江翔龙快洁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处理器清洗液的出液结构及其出液方法 |
-
2017
- 2017-11-22 CN CN201721576719.5U patent/CN20768406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903A (zh) * | 2017-11-22 | 2018-04-06 | 陈隽鸿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CN115532420A (zh) * | 2022-09-13 | 2022-12-30 | 浙江翔龙快洁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处理器清洗液的出液结构及其出液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84064U (zh)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
CN104640783B (zh) | 容器、器具及取出所容物的方法 | |
CN102923630A (zh) | 一种自动堵漏防滴灌装出料装置 | |
CN107878903B (zh) | 一种坐台式挤压出液系统 | |
CN102826243A (zh) | 用于液态物质的定量灌装机构及灌装机 | |
CN209037899U (zh) | 一种小型化妆品灌装机 | |
CN105000259A (zh) | 一种挤压装置 | |
CN107235224A (zh) | 一种按压式吸液喷头 | |
JP4141635B2 (ja) | 計量式塗布容器 | |
CN203873218U (zh) | 管心式替换装容器 | |
CN216322972U (zh) | 一体式点胶阀 | |
CN214828967U (zh) | 一种灌装机用防滴漏灌装针 | |
CN205931881U (zh) | 按压式液体真空容器 | |
CN209300386U (zh) | 化妆品容器 | |
CN212048630U (zh) | 一种内胆式化妆品瓶 | |
CN209321914U (zh) | 一种按压式储液瓶 | |
CN208915844U (zh) | 一种方便倾倒液体的容器结构 | |
CN209177214U (zh) | 一种可倒持挤压的定量配送流体装置 | |
CN211338771U (zh) | 植物有效成分美容液灌装装置 | |
CN206654302U (zh) | 一种便携式护发液包装瓶 | |
CN207090023U (zh) | 一种按压式吸液喷头 | |
CN206407325U (zh) | 一种液体容器 | |
CN200981412Y (zh) | 活动储墨管白板笔 | |
CN203889338U (zh) | 一种用于粘稠流体的容器 | |
CN109363515A (zh) | 一种饮水机下压注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