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8025U - 电磁炒灶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炒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8025U
CN207678025U CN201721457065.4U CN201721457065U CN207678025U CN 207678025 U CN207678025 U CN 207678025U CN 201721457065 U CN201721457065 U CN 201721457065U CN 207678025 U CN207678025 U CN 207678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ve
water
table top
cooling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570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英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Overflow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Overflow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Overflow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Overflow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570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8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8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8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炒灶,包括灶体、台面、挡板、灶头及水冷装置,台面设置在灶体上,灶体侧面设有控制面板,灶体下设有支脚,台面周围设有围边,台面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水龙头,灶头设置在台面上,所述灶头包括外罩、微晶玻璃凹板、电磁线盘及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与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及换热器。该电磁炒灶采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方式,冷却水通过换热器与外界自来水管路进行热交换,该装置换热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其内部不需要另设净水除垢装置,能够大幅减少水的消耗。

Description

电磁炒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磁炒灶。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电磁线盘在工作时产生交变磁场,当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具置于该交变磁场中时,锅具表面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进而产生热能并使锅具发热,实现对锅具内食品的加热。电磁线盘上的电磁线圈和磁条在常温状态与高温状态的电阻及磁阻明显不同,随温度升高,电阻及磁阻增大,在电磁线圈及磁条上的损耗逐渐增大,进而进一步使电磁线圈和磁条的温度上升,如果电磁线盘无法有效散热降温,电磁线盘的热效率会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更有烧坏电磁线盘的危险。
目前主要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或水冷,风冷是在电磁线盘下部设置风扇,通过空气流动对电磁线盘散热降温,但风冷方式在高温环境及油烟较大环境下的缺陷较多,无法适应在餐饮业大型厨房的使用。水冷是通过冷却水的流动带走电磁线盘中的热量,现有的水冷电磁灶一般采用外部进水的方式使冷却液循环流动,但该种装置在工作时一般需要保持持续的进水与排水,较为浪费水资源,并且需要在进水端设置净水装置,以减少水垢的产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电磁炒灶,以解决上述问题和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电磁炒灶,其采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方式对电磁线盘进行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台面、挡板、灶头及水冷装置,台面设置在灶体上,灶体侧面设有控制面板,灶体下设有支脚,台面周围设有围边,台面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水龙头,灶头设置在台面上,所述灶头包括外罩、微晶玻璃凹板、电磁线盘及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与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及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一进口连接壳体内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连接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连接壳体内的换热区,换热区通过隔板分隔成折线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盘管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第一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水龙头供水管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自来水管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出口处还设有补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台面上还设有尾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磁炒灶采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方式,冷却水通过换热器与外界自来水管路进行热交换,该装置换热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其内部不需要另设净水除垢装置,能够大幅减少水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冷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表示:灶体1,台面2,灶头3,围边4,挡板5,水龙头6,尾铮7,控制面板8,支脚9,换热器10,微晶玻璃凹板11,冷却盘管12,循环水泵13,隔板14,第一进口15,第一出口16,第二进口17,第二出口18,补水阀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电磁炒灶,包括灶体、台面、挡板、灶头及水冷装置,台面设置在灶体上,灶体侧面设有控制面板,灶体下设有支脚,台面周围设有围边,台面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水龙头,灶头设置在台面上,所述灶头包括外罩、微晶玻璃凹板、电磁线盘及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与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及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一进口连接壳体内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连接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连接壳体内的换热区,换热区通过隔板分隔成折线形。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盘管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第一进口。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水龙头供水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自来水管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出口处还设有补水阀。
进一步,所述的台面上还设有尾铮。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冷却水通过换热器与外界自来水管路进行热交换,其中换热盘管与呈折线形的换热区接触面积大、换热效率高,该装置不需要另设净水除垢装置对冷却水进行净化,能够大幅减少水的消耗,节约水资源。
以上记载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8)

1.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台面、挡板、灶头及水冷装置,台面设置在灶体上,灶体侧面设有控制面板,灶体下设有支脚,台面周围设有围边,台面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水龙头,灶头设置在台面上,所述灶头包括外罩、微晶玻璃凹板、电磁线盘及冷却盘管,冷却盘管与水冷装置相连通,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及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壳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第一进口连接壳体内的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连接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连接壳体内的换热区,换热区通过隔板分隔成折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盘管连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第一进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盘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水龙头供水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与自来水管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口处还设有补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炒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面上还设有尾铮。
CN201721457065.4U 2017-11-05 2017-11-05 电磁炒灶 Active CN207678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7065.4U CN207678025U (zh) 2017-11-05 2017-11-05 电磁炒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57065.4U CN207678025U (zh) 2017-11-05 2017-11-05 电磁炒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8025U true CN207678025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57065.4U Active CN207678025U (zh) 2017-11-05 2017-11-05 电磁炒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8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05019U (zh) 快速冷却电压力锅
CN202692432U (zh) 流体电磁加热装置及家用循环供暖系统和导热油循环系统
CN208520200U (zh) 一种合金熔炼炉
CN205181083U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压力锅
CN207478016U (zh) 冷凝式油烟处理装置
CN107836987A (zh) 温度调节系统和烹饪器具
CN205644428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用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7678025U (zh) 电磁炒灶
CN105193246A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电压力锅
CN107910162B (zh) 一种风水交换大功率中频变压器
CN207648868U (zh) 电磁大锅灶
CN201846736U (zh) 精炼油温控装置
CN104605726B (zh) 一种煮粥装置
CN206472333U (zh) 一种电磁线盘散热系统
CN201557275U (zh) 无风扇全封闭式电磁涡流加热系统的结构
CN205517846U (zh) 一种快速降温油浴锅
CN207693431U (zh) 一种高温蒸煮器
CN201121925Y (zh) 水冷式电磁炉
CN208799052U (zh) 加热水壶
CN203177425U (zh) 双循环电磁节能开水器
CN209197157U (zh) 一种微型壁挂式电磁热水器
CN203273975U (zh) 带有制冷系统的商用电磁炉
CN102589017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智能炒菜灶
CN111503878A (zh) 电磁凉白开水器
CN206803246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