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4048U -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4048U
CN207674048U CN201721765250.XU CN201721765250U CN207674048U CN 207674048 U CN207674048 U CN 207674048U CN 201721765250 U CN201721765250 U CN 201721765250U CN 207674048 U CN207674048 U CN 207674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waist
shaft
shaped hole
folding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52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亚斌
蒋吉强
唐德良
李刚
李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ngh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652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4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4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40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拉杆结构,属于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杆、能够容纳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及转轴,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腰型孔,所述转轴穿过腰型孔、第二连杆从而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可在腰型孔内移动,通过改变转轴在腰型孔内的位置,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连杆端部与第二连杆内侧壁的抵接,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限定在一定的张开角度,其结构合理、巧妙,外形简约、美观,上述转换快速、省力,使用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拉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螺栓,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上均设于圆形通孔,螺栓穿过上述圆形通孔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需要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增设相互配合的卡块和卡口结构才能够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限定在一定的张开角度,上述结构中,卡块和卡口外露,大大影响了折叠拉杆的一致性及美观度,在外观要求度高的电子产品中不能适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外形美观的折叠拉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能够容纳第一连杆的第二连杆及转轴,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腰型孔,所述转轴穿过腰型孔、第二连杆从而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且当所述转轴位于腰型孔的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能够折叠在第二连杆内,当所述转轴位于腰型孔的另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能够与第二连杆的内侧壁抵接,以阻挡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横截面均为U型。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自锁机构,且当第一连杆的端部与第二连杆的内侧壁抵接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限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成型在第一连杆外侧壁上的凸点或凹槽,以及与所述凸点或凹槽相匹配的,成型在第二连杆内侧壁上的凹槽或凸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可在腰型孔内移动,通过改变转轴在腰型孔内的位置,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连杆端部与第二连杆内侧壁的抵接,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限定在一定的张开角度,其结构合理、巧妙,外形简约、美观,上述转换快速、省力,使用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如图所示,一种折叠拉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1、能够容纳第一连杆1的第二连杆2及转轴3,所述第一连杆1的端部设有腰型孔4,所述转轴3穿过腰型孔4、第二连杆2从而实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铰接,且当所述转轴3位于腰型孔4的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1能够折叠在第二连杆2内,当所述转轴3位于腰型孔4的另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1的端部能够与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抵接,以阻挡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横截面均为U型,转轴3可以选用蝶形螺栓。
转轴3可在腰型孔4内移动,通过改变转轴3在腰型孔4内的位置以实现旋转及限位。当转轴3位于腰型孔4的一端内侧时,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可绕转轴3在一个大范围内随意转动,此时,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可以完全重合,第一连杆1折叠在第二连杆2内,当转轴3在腰型孔4内移动至腰型孔4的另一端内侧时,第一连杆1可相对于第二连杆2旋转成一定角度,第一连杆1的端部顶住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阻挡第一连杆1进一步旋转,从而将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限定在一定的张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第一连杆1端部与第二连杆2内侧壁的抵接,将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限定在一定的张开角度,其结构合理、巧妙,外形简约、美观,上述转换快速、省力,使用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的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在图中未显示,当第一连杆1的端部与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抵接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限制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相对转动。
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成型在第一连杆1外侧壁上的凸点或凹槽,以及与所述凸点或凹槽相匹配的,成型在第二连杆2内侧壁上的凹槽或凸点。
具体来说,第一连杆1的外侧壁上冲压成型有凸点,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上冲压成型有凹槽,当第一连杆1的端部与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抵接时,所述凸点卡入凹槽内,实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自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折叠拉杆结构连接在电子显示屏与支架之间,当然,折叠拉杆结构还可以使用在其他地方,而不限于上述使用,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表面可以设置荧光涂层,避免在无光线时,发生碰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折叠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能够容纳第一连杆(1)的第二连杆(2)及转轴(3),所述第一连杆(1)的端部设有腰型孔(4),所述转轴(3)穿过腰型孔(4)、第二连杆(2)从而实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铰接,且当所述转轴(3)位于腰型孔(4)的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1)能够折叠在第二连杆(2)内,当所述转轴(3)位于腰型孔(4)的另一端内侧时,所述第一连杆(1)的端部能够与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抵接,以阻挡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横截面均为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的自锁机构,且当第一连杆(1)的端部与第二连杆(2)的内侧壁抵接时,所述自锁机构能够限制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拉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成型在第一连杆(1)外侧壁上的凸点或凹槽,以及与所述凸点或凹槽相匹配的,成型在第二连杆(2)内侧壁上的凹槽或凸点。
CN201721765250.X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4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5250.XU CN207674048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5250.XU CN207674048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4048U true CN207674048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8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525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4048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4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8860A (zh) 飞行器防虚位折叠装置
CN207674048U (zh) 一种折叠拉杆结构
CN203591020U (zh) 一种折叠墙桌
CN205219076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转运装置
CN106041546A (zh) 一种工作台定位装置
CN204600111U (zh) 一种能够调节宽度的晾衣架
CN204245563U (zh) 新型微波柜
CN204823364U (zh) 一种卷筒安装轴
CN203382369U (zh) 一种同步收放挂钩
CN207454531U (zh) 折叠式臂杆锁紧结构
CN204071092U (zh) 一种茶几或餐桌的升降连动装置
CN203914502U (zh) 一种蒸柜门开关装置
CN206956380U (zh) 升降晾衣架
CN201550838U (zh) 一种便携式桌子
CN202457060U (zh) 隐藏式桌子
CN104746992A (zh) 一种钢制文件柜的上翻机构
CN204341132U (zh) 一种可用作会议桌的野战多功能拖车
CN204444778U (zh) 一种可折叠茶几
CN209040531U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可变结构吊栏
CN209235174U (zh) 一种简易折叠桌
CN213226037U (zh) 锤柄可折叠自锁的锤子
CN201518895U (zh) 一种折合桌的折合安全装置
CN207670884U (zh) 可堆叠的餐箱结构
CN208630206U (zh) 一种平放式多功能笔筒
CN207392970U (zh) 一种组合式民用小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