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7354U - 油烟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烟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7354U
CN207667354U CN201721254214.7U CN201721254214U CN207667354U CN 207667354 U CN207667354 U CN 207667354U CN 201721254214 U CN201721254214 U CN 201721254214U CN 207667354 U CN207667354 U CN 207667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llecting plate
oil smoke
dus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42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庆辉
张秀霞
王金亮
邢河宁
周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Sitong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i 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i 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i 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42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7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7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7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油烟分离系统,涉及分离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油烟进入的进风口以及用于排放可排放气体的出风口;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经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行分离以得到烟气以及油,且用于将所述油进行收集的油烟分离装置;所述油烟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安装在壳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集尘以得到可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该油烟分离系统净化程度较高,净化效率高,且能够达到可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油烟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油烟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开采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直接危害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同时也约束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以石油开采为例,开采过程中常常遇到区块粘稠度较高的地下油品层,由于地下油层的粘稠度较高,使得开采的产量较低,因此,需要对地下的稠油用大型蒸汽锅炉给油层加温后再作业,在蒸汽锅炉运行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燃料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燃料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的问题,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的油烟,油烟的浓度严重超出排放标准的浓度,造成空气、水源、土地的污染;因此,需要对上述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当前,国内对上述油烟是通过水反应釜溶解进行处理的,处理得到的油烟水溶液进行直接排放后又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烟分离系统,该油烟分离系统净化程度较高,净化效率高,且能够达到可排放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油烟分离系统,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油烟进入的进风口以及用于排放可排放气体的出风口;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经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行分离以得到烟气以及油,且用于将所述油进行收集的油烟分离装置;所述油烟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安装在壳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集尘以得到可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且封盖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且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油烟分离器;
所述油烟分离器设置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油烟分离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分离段以及第二分离段;
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分离段依次排列设置、且封盖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分离段之间设有烟气口;
所述第一分离段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朝向所述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开设有第一进油口;
所述第二分离段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朝向所述除尘装置,所述第二空腔开设有第二进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架组件以及高压包组件;
所述集尘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且与所述高压包组件电连接;所述高压包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架组件包括集尘架以及两组集尘板组件;所述高压包组件包括第一高压包组件以及第二高压包组件;
所述集尘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
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两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依次排列设置;其中,两组所述集尘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集尘架内,且一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与第一高压包组件电连接,另一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高压包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集尘板组件为第一集尘板组件以及第二集尘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集尘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集尘板,所述第二集尘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二集尘板;所述第一高压包组件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集尘板一一对应的第一弹片以及第一高压包,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集尘板一一对应的第二弹片以及第二高压包;
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四个所述集尘板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集尘架;所述第一弹片以及所述第二弹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集尘板通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高压包电连接;所述第二集尘板通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电连接。
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集尘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弹片的部位为第一钩状;与所述第二集尘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弹片的部位为第二钩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尘板上设有第一光束环,所述第二集尘板上设有第二光束环;所述第一集尘板上悬挂有第一导线架,所述第二集尘板上悬挂有第二导线架;
所述第一导线架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光束环一一对应的第一放电针,其中,所述第一放电针沿所述第一光束环的轴心线伸入所述第一光束环内;
所述第二导线架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光束环一一对应的第二放电针,其中,所述第二放电针沿所述第二光束环的轴心线伸入所述第二光束环内;
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导线架连接实现所述第一集尘板与所述第一高压包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线架连接实现所述第二集尘板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导线架为第一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线架包括多个第一网格;所述第二导线架为第二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线架包括多个第二网格;
所述第一网格的边角与所述第一光束环对应;所述第二网格的边角与所述第二光束环对应;
所述第一放电针固定在所述第一网格的边角;所述第二放电针固定在所述第二网格的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油烟进入的进风口以及用于排放可排放气体的出风口;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经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行分离以得到烟气以及油,且用于将所述油进行收集的油烟分离装置;所述油烟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安装在壳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集尘以得到可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对于该油烟分离系统而言,在分离过程中,油烟蒸汽经进风口进入至壳体内,油烟经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入至油烟分离装置,油烟分离装置将油烟进行分离得到油以及烟气,上述的油经油烟分离装置进行收集,由于烟气中还有烟尘,所以将烟气经除尘装置进行除去烟尘,得到可排放气体,可排放气体经出风口排放至大气,在油烟分离装置的基础上,对油烟进行了过滤以及对烟气进行了除尘,使得该油烟分离系统对油烟的净化程度较好,净化效率高,且能够达到可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分离系统中第一集尘板与第一放电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烟分离系统中第一集尘板与第一光束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壳体;101-出风口;200-过滤网;300-第一分离段;301-第二分离段;302-烟气口;400-第一集尘板组件;401-第二集尘板组件;402-第一集尘板;403-第二集尘板;404-第一光束环;405-第一导线架;406-第一放电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可选因素较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以组合出多种实施方案,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组合出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油烟分离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0;
壳体100具有用于油烟进入的进风口以及用于排放可排放气体的出风口101;
安装在壳体100内、且用于将从进风口进入的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设置在进风口以及出风口101之间;
安装在壳体100内、且用于将经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行分离以得到烟气以及油,且用于将油进行收集的油烟分离装置;油烟分离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以及出风口101之间;
安装在壳体100内、且用于将烟气进行集尘以得到可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设置在油烟分离装置与出风口101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对于该油烟分离系统而言,在分离过程中,油烟蒸汽经进风口进入至壳体100内,油烟经过滤装置进行过滤,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入至油烟分离装置,油烟分离装置将油烟进行分离得到油以及烟气,上述的油经油烟分离装置进行收集,由于烟气中还有烟尘,所以将烟气经除尘装置进行除去烟尘,得到可排放气体,可排放气体经出风口101排放至大气,在油烟分离装置的基础上,对油烟进行了过滤以及对烟气进行了除尘,使得该油烟分离系统对油烟的净化程度较好,净化效率高,且能够达到可排放标准;该油烟分离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因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限产、停产等重大难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200;
过滤网200安装在壳体100的内壁、且封盖壳体10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且过滤网200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101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过滤网200对油烟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掉部分固体颗粒物;过滤网200的设置需要封盖腔体,使得油烟只能从过滤网200进行至油烟分离装置,防止油烟从过滤网200与腔体之间的间隙中进入至油烟分离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油烟分离器;
油烟分离器设置在过滤网200与出风口101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油烟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壳体100内壁的第一分离段300以及第二分离段301;
沿垂直于进风口至出风口101的方向上,第一分离段300与第二分离段301依次排列设置、且封盖腔体,且第一分离段300与第二分离段301之间设有烟气口302;
第一分离段300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朝向除尘装置,第一空腔开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二分离段301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朝向除尘装置,第二空腔开设有第二进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第一分离段300以及第二分离段301二者排列设置,对腔体进行封盖,防止油烟从第一分离段300与腔体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分离段301与腔体之间的间隙穿过;
第一腔体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以及四个第一侧板;第二腔体包括第二顶板、第二底板以及四个第二侧板;第一顶板以及第一底板均与四个第一侧板垂直连接,第一顶板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口;第二顶板以及第二底板均与四个第二侧板垂直连接,第二顶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油口;
第一顶板与三个第一侧板垂直连接,且与另一个第一侧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为第一进油口;第二顶板与三个第二侧板垂直连接,且与另一个第二侧板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为第二进油口。
优选地,第一顶板与三个第一侧板呈角度连接,且第一顶板伸入第一腔体内;第二顶板与三个第二侧板呈角度连接,且第二顶板伸入第二腔体内;第一油烟分离段以及第二油烟分离段呈一直线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具体地,油烟经过烟气口302时被分离,其中的烟气继续上升进入除尘装置,油因在重力与强压转为低压的作用下沿第一分离段300,通过第一进油口进入第一腔体,对油进行收集,以及油因重力与强压转为低压的作用下沿第二分离段301,通过第二进油口进入第二腔体,对油进行收集;
第一分离段300以及第二分离段301具有对处理油烟进行散热降温的作用,能将油烟从三百度降至一百多度,能有效的对油烟进行分离,将油烟中的油分离出来,上述分离出来的油能够进行二次燃烧,且油烟分离器对除尘装置处理烟气中的灰尘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除尘装置包括集尘架组件以及高压包组件;
集尘架组件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且位于第一分离段300与出风口101之间,且与高压包组件电连接;高压包组件设置在壳体100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通过集尘架组件与高压包组件之前的作用,实现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静电吸附,使得烟尘被收集在集尘架组件上,进一步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实现气体的可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集尘架组件包括集尘架以及两组集尘板组件;高压包组件包括第一高压包组件以及第二高压包组件;
集尘架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
沿垂直于进风口至出风口101的方向,两组集尘板组件依次排列设置;其中,两组集尘板组件设置在集尘架内,且一组集尘板组件与第一高压包组件电连接,另一组集尘板组件与第二高压包组件电连接;第一高压包组件与第二高压组件包均设置在壳体100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两组集尘板组件安装在集尘架内,一组集尘板组件与第一高压包组件相互作用,另一组集尘板组件与第二高压包组件相互作用,实现对烟气全方位的进行静电吸附,两组集尘板组件上均收集有烟尘;
其中,第一高压包以及第二高压包输入90V-264V宽电压设计,输出为正6500-8000V高压,也可设定为负电压;高压包具有防水特性,有着良好的自保护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两个集尘板组件为第一集尘板组件400以及第二集尘板组件401,其中,第一集尘板组件400包括多个第一集尘板402,第二集尘板组件401包括多个第二集尘板403;第一高压包组件还包括多个与第一集尘板402一一对应的第一弹片以及第一高压包,第二高压包组件还包括多个与第二集尘板403一一对应的第二弹片以及第二高压包;
沿进风口至出风口101的方向上,多个第一集尘板402依次排列设置在集尘架,多个第二集尘板403依次排列设置在集尘架;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均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
第一集尘板402通过第一弹片与第一高压包电连接;第二集尘板403通过第二弹片与第二高压包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第一高压包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片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一支撑杆安装在壳体100的内壁;第二高压包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弹片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安装在壳体100的内壁;
其中,支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子支架、第二子支架以及底板,第一子支架以及第二子支架为封闭,且第一子支架以及第二子支架上设有出气口,底板封盖壳体,且设有壳体的内壁,底板设有烟尘能够进入、且与第一子支架连通的第一进气口以及烟尘能够进入、且与第二子支架连通的第二进气口,油烟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子支架内,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至第二子支架内第一子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与第一集尘板402一一对应的第一放置板;第一集尘板402通过卡扣装置固定在第一放置板,使得第一集尘板402便于从第一子支架上取出以及放置,便于将第一集尘板402上的烟尘取出;第二子支架上安装有多个与第二集尘板403一一对应的第二放置板;第二集尘板403通过卡扣装置固定在第二放置板,使得第二集尘板403便于从第二子支架上取出或放置,便于将第二集尘板403上的烟尘取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与第一集尘板402电连接的第一弹片的部位为第一钩状;与第二集尘板403电连接的第二弹片的部位为第二钩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与第一集尘板402电连接的第一弹片的部位为第一钩状,是指该部位相对第一集尘板402向上弯折,为半圆弧状,且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卡在第一集尘板402上的第一导线架405上;与第二集尘板403电连接的第二弹片的部位为第二钩状,是指该部位相对第二集尘板403向上弯折,为半圆弧状,且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卡在第二集尘板403上的第二导线架上;上述的第一弹片以及第二弹片具有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导电性能优越和易维修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集尘板402上设有第一光束环404,第二集尘板403上设有第二光束环;第一集尘板402上悬挂有第一导线架405,第二集尘板403上悬挂有第二导线架;
第一导线架405上安装有多个与第一光束环404一一对应的第一放电针406,其中,第一放电针406沿第一光束环404的轴心线伸入第一光束环404内;
第二导线架上安装有多个与第二光束环一一对应的第二放电针,其中,第二放电针沿第二光束环的轴心线伸入第二光束环内;
第一弹片与第一导线架405连接实现第一集尘板402与第一高压包的电连接;
第二弹片与第二导线架连接实现第二集尘板403与第二高压包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油烟分离系统,第一光束环404以及第二光束环为中空的圆柱体,第一光束环404包括第一开口、第三开口以及第一侧壁,第二光束环包括第二开口、第四开口以及第二侧壁;第一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一侧壁连接形成第一腔体,第一放电针406沿第一光束环404的轴心线从第一开口伸入第一光束环404内,距离第三开口2mm;第二开口、第四开口与第二侧壁连接形成第二腔体,第二放电针沿第二光束环的轴心线从第二开口伸入第二光束环内,距离第四开口2mm;
第一集尘板402上的第一光束环404并排排列,第一光束环404的排数为奇数,第一排的第一光束环404的个数为N个,第二排的第一光束环404的个数为N-1个;奇数排的第一光束环404的个数相同,偶数排的第一光束环404的个数相同;第二集尘板403上的第二光束环并排排列,第二光束环的排数为奇数,第二排的第二光束环的个数为N个,第二排的第二光束环的个数为N-1个;奇数排的第二光束环的个数相同,偶数排的第二光束环的个数相同;
第一放电针406以及第二放电针具有高强度、抗氧化的性能;
具体地,第一高压包通过第一弹片、第一导线架405与第一放电针406电连接,与第一光束环404形成正负极回路,实现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静电吸附,烟尘被吸附在第一光束环404内;同理,第二高压包通过第二弹片、第二导线架与第二放电针电连接,与第二光束环形成正负极回路,实现对烟气中的烟尘进行静电吸附,烟尘被吸附在第二光束环内,可排放的气体从出风口101排出壳体100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集尘架上的高压光电离子束,将烟尘以及油烟等分子穿击后使其形成固化物吸附在第一光束环404的内壁以及第二光束环的内壁上,当固化物达到一定数值时随物理特性自然脱落于炉膛内进行二次燃烧
根据本实用新型油烟分离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线架405为第一网格状,第一导线架405包括多个第一网格;第二导线架为第二网格状,第二导线架包括多个第二网格;
第一网格边角与第一光束环404对应;第二网格边角与第二光束环对应;
第一放电针406固定在第一网格边角;第二放电针固定在第二网格边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油烟进入的进风口以及用于排放可排放气体的出风口;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油烟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经所述过滤装置过滤的油烟进行分离以得到烟气以及油,且用于将所述油进行收集的油烟分离装置;所述油烟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装置以及所述出风口之间;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用于将所述烟气进行集尘以得到所述可排放气体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油烟分离装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且封盖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且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油烟分离器;
所述油烟分离器设置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分离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分离段以及第二分离段;
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分离段依次排列设置、且封盖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分离段之间设有烟气口;
所述第一分离段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朝向所述除尘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开设有第一进油口;
所述第二分离段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二空腔,朝向所述除尘装置,
所述第二空腔开设有第二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集尘架组件以及高压包组件;
所述集尘架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且与所述高压包组件电连接;
所述高压包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架组件包括集尘架以及两组集尘板组件;所述高压包组件包括第一高压包组件以及第二高压包组件;
所述集尘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
沿垂直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两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依次排列设置;其中,两组所述集尘板组件设置在所述集尘架内,且一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与所述第一高压包组件电连接,另一组所述集尘板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包组件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尘板组件为第一集尘板组件以及第二集尘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集尘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集尘板,所述第二集尘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二集尘板;
所述第一高压包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集尘板一一对应的第一弹片以及第一高压包,所述第二高压包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集尘板一一对应的第二弹片以及第二高压包;
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集尘板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集尘架,多个所述第二集尘板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集尘架;
所述第一弹片以及所述第二弹片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
所述第一集尘板通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高压包电连接;所述第二集尘板通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集尘板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弹片的部位为第一钩状;与所述第二集尘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弹片的部位为第二钩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板上设有第一光束环,所述第二集尘板上设有第二光束环;所述第一集尘板上悬挂有第一导线架,所述第二集尘板上悬挂有第二导线架;
所述第一导线架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光束环一一对应的第一放电针,其中,所述第一放电针沿所述第一光束环的轴心线伸入所述第一光束环内;
所述第二导线架上安装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光束环一一对应的第二放电针,其中,所述第二放电针沿所述第二光束环的轴心线伸入所述第二光束环内;
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导线架连接实现所述第一集尘板与所述第一高压包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导线架连接实现所述第二集尘板与所述第二高压包的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线架为第一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线架包括多个第一网格;所述第二导线架为第二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线架包括多个第二网格;
所述第一网格的边角与所述第一光束环对应;所述第二网格的边角与所述第二光束环对应;
所述第一放电针固定在所述第一网格的边角;所述第二放电针固定在所述第二网格的边角。
CN201721254214.7U 2017-09-27 2017-09-27 油烟分离系统 Active CN207667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214.7U CN207667354U (zh) 2017-09-27 2017-09-27 油烟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4214.7U CN207667354U (zh) 2017-09-27 2017-09-27 油烟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7354U true CN207667354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4214.7U Active CN207667354U (zh) 2017-09-27 2017-09-27 油烟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73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9540A (zh) * 2017-09-27 2017-12-15 山东知乎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油烟分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9540A (zh) * 2017-09-27 2017-12-15 山东知乎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油烟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4811U (zh) 一种电袋组合除尘装置
CN105043121A (zh) 一种冶炼炉
CN108554038A (zh) 一种自清理过滤装置
CN207667354U (zh) 油烟分离系统
CN205146455U (zh) 集尘过滤器及静电除尘器
CN207385713U (zh) 一种高风速耐高温高效静电除尘器
CN204685285U (zh) 滤板式静电除尘器
CN210544086U (zh) 湿式粉尘过滤器
CN20921387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灰烬的秸秆焚烧炉
CN217940485U (zh) 一种高效捕集细微粉尘的电除尘器
CN212092764U (zh) 一种悬浮式静电除尘装置
CN110237631A (zh) 湿式粉尘过滤器
CN107469540A (zh) 油烟分离系统
CN205269907U (zh) 过滤式静电除尘器
CN204799420U (zh) 静电除尘器滤板式阳极装置
CN204073749U (zh) 一种油烟气体除静电系统
CN204619645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自动除尘脱硫系统
CN209200109U (zh) 废旧铅酸蓄电池中固体废物回收处理系统
CN109529511A (zh) 复式粉尘过滤器
CN207153942U (zh) 油烟分离装置及油烟分离系统
CN208554603U (zh) 新型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CN207413070U (zh) 一种前级带电场的滤袋横置的嵌入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8161309U (zh) 自动波峰焊机废气收集处理装置
CN209501201U (zh) 复式粉尘过滤器
CN207153954U (zh) 集尘组件及油烟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4

Address after: 257400 Liji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jin County,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Sitong Petrochem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57000 Lijin Development Zone,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IHU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