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7966U -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7966U
CN207657966U CN201721714711.0U CN201721714711U CN207657966U CN 207657966 U CN207657966 U CN 207657966U CN 201721714711 U CN201721714711 U CN 201721714711U CN 207657966 U CN207657966 U CN 207657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folding bicycle
lock
lock box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47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英长
温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ic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ic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ic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ichi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147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7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7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796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限位顶杆从侧方对卡接杆进行限位,长期使用卡接杆受振动易脱出的技术问题。本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包括前车架和后架销钉,后架销钉的前端具有挡帽,前车架上具有锁盒,挡帽能穿入至锁盒内,锁盒的内腔嵌设有滑块,滑块的内部设有拉簧,拉簧的上端与滑块连接,该拉簧的下端连接于锁盒的底部,该滑块的前端面开设有卡接口,卡接口的上边缘能与挡帽卡接配合,滑块的侧面开设有腰型孔,锁盒的内侧壁固定有销轴一,当销轴一位于该腰型孔的底部时,卡接口的上边缘与挡帽脱离。本实用新型防脱效果好且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
申请人此前申报了申请公布号为CN10694577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为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连接有铰接架,铰接架的一端伸出前车架,该端设有铰接轴,后车架一端的端部与铰接轴铰接,后车架的另一端上设有卡接杆,铰接架的另一端开设有让位孔,让位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可供卡接杆穿设的卡接孔,让位孔的孔壁上设有能在让位孔内滑动的限位机构,当后车架绕铰接轴旋转至卡接杆穿过卡接孔后限位机构能将卡接杆的端部卡接在让位孔内,当拉动限位机构能使得卡接杆的端部脱离限位机构。
上述车架能实现了自行车的快速折叠和快速复位,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限位顶杆从侧方对卡接杆进行限位,长期使用卡接杆受振动易从限位顶杆脱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折叠自行车中锁定机构的防脱效果及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包括前车架和用于与所述前车架卡接锁定的后架销钉,所述后架销钉的前端具有挡帽,所述前车架上具有锁盒,所述挡帽能穿入至所述锁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的内腔嵌设有能相对锁盒上下运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上端与滑块连接,该拉簧的下端连接于锁盒的底部,该滑块的前端面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的上边缘能与所述挡帽卡接配合,所述滑块的侧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所述锁盒的内侧壁固定有能沿腰型孔相对运动的销轴一,当所述销轴一位于该腰型孔的底部时,所述卡接口的上边缘与所述挡帽脱离。
折叠自行车的前车架一端与后车架铰接,当需要骑行使用时将将后车架相对前车架旋转展开,使后车架上的后架销钉插入前车架的锁盒内,挡帽卡接在锁盒内实现锁定,整个车架结构稳定符合行驶要求,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将后架销钉从锁盒内解锁,旋转后车架或前车架将两者折叠从而缩小占用空间。通过在锁盒的内腔嵌设能上下运动的滑块,在滑块内设置连接滑块和锁盒底部的拉簧,滑块的前端面开设的卡接口上边缘与挡帽锁定,滑块嵌设能限制其在锁盒内的横向窜动空间,使锁定效果稳定,拉簧对滑块施加向下的拉力,使滑块保持对挡帽的锁定,后车架相对前车架解锁时后架销钉呈弧形运动,此时挡帽除轴向运动外还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而卡接口的上边缘对挡帽锁定的施力方向向下,这样滑块在拉簧作用使挡帽难以自行解除锁定,提高防脱效果;通过在滑块的侧面设置上下延伸的腰型孔并在锁盒的内侧壁设置销轴一,销轴一设置在腰型孔内进一步限制滑块的运动行程,并使滑块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锁盒内脱出造成配合失效,进一步提高防脱效果,且设置销轴一位于腰型孔的底部时挡帽已完成解锁,这样操作者可不必刻意控制拉动滑块的力,当拉不动时表示卡接口的上边缘与挡帽已解锁,提高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腰型孔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一的外径,所述锁盒与所述滑块前端面相对应的面为自下而上向前倾斜的斜面,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与所述斜面相贴靠。滑块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跳动时拉簧能对滑块产生复位作用,通过设置锁盒内侧与滑块前端对应面为倾斜的斜面,腰型孔的宽度大于销轴一的外径,并使滑块的前端面与斜面相贴靠,这样滑块复位过程中其前端面保持沿斜面向下滑移,减小因复位使两者间隙过大而造成自行解锁的概率,提升防脱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滑块的侧面还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限位口,所述锁盒的内侧壁还固定有能与所述限位口配合的销轴二,所述限位口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二的外径,所述拉簧的上端沿横向位于所述销轴一和销轴二之间,当所述销轴一和销轴二分别位于所述腰型孔和限位口的顶部时,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与所述锁盒的内侧壁相贴靠。锁定状态下拉簧的上端对滑块产生向下的拉力,销轴一通过与腰型孔顶部配合可为滑块提供受力支撑,但两者往往由于力矩差异会使滑块翻转来保持平衡,可能造成挡帽自行解锁,通过在滑块的侧部设置限位口,并在锁盒内侧壁设置销轴二,使拉簧上端沿横向位于销轴一和销轴二之间,这样拉簧对滑块的拉力与销轴一和销轴二提供的支撑力平衡,滑块的前端面保持与锁盒侧壁贴靠,从而提升防脱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滑块的前端面具有若干上下延伸的滑条,所述滑条的顶面能与所述斜面相贴靠。通过在所述滑块的前端面设置上下延伸的滑条,这样滑条与斜面相贴靠,减小了滑动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拉动滑块时的摩擦阻力,提升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拉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杆部、形变部和卡钩部,所述横杆部水平延伸且外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形变部相对于所述横杆部向下延伸,所述卡钩部呈开口朝上的钩状。后架销钉的挡帽伸入锁盒内占据了滑块内较多的空间,通过设置与滑块连接的横杆部沿水平延伸,并使形变部相对横杆部向下延伸,这样对空间占用较多的形变部不会与挡帽干涉,提高空间利用效果,卡钩部呈钩状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使用便捷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锁盒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的槽口。通过在锁盒底部开设槽口,这样使锁盒能的积水能够有效排出,避免对滑块能部件造成锈蚀,影响使用效果和配合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锁盒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槽口的下方且连接板的尺寸大于该槽口,该连接板开设有条形孔和通孔,所述卡钩部穿过所述条形孔与所述通孔相连接。通过在槽口的下方设置连接板,并在连接板上开设条形孔和通孔,这样卡钩部穿过条形孔与通孔相连接,条形孔和通孔共同限定卡钩部相对连接板转动,保持结构稳定,拉簧能对连接板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其保持在槽口下方,当需要进行拆卸时,操作者施力将连接板下拉,能方便地将露出的卡钩部拆下,拆装便捷性高。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卡接口的边缘外侧具有导向面。通过在卡接口的边缘外侧设置导向面,这样挡帽在插入滑块过程中能够将滑块顶起然后完成锁定,不必操作者再拉动滑块,且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使挡帽解锁,地面对后车架的支撑力能够自行将挡帽推入滑块内。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中,所述滑块的顶面中部连接有拉环。为保障锁定效果,拉簧的弹性系数往往比较大,通过在滑块的顶部设置拉环,便于操作者施力拉动滑块,提高使用便捷性。
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通过采用上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折叠自行车的锁定防脱效果更好且操作便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通过在锁盒的内腔嵌设滑块,在滑块内设置拉簧,在滑块的前端面开设的卡接口上边缘与挡帽锁定,卡接口的上边缘对挡帽锁定的施力方向与挡帽的运动趋势相对,使挡帽难以自行解除锁定,提高防脱效果;在滑块的侧面设置腰型孔并在锁盒的内侧壁设置销轴一,使滑块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锁盒内脱出造成配合失效,进一步提高防脱效果,设置销轴一位于腰型孔的底部时挡帽已完成解锁,这样操作者可不必刻意控制拉动滑块的力,拉不动时表示挡帽已完成解锁,提高使用便捷性。
2、本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通过设置锁盒内侧与滑块前端对应面为倾斜的斜面,使滑块的前端面与斜面相贴靠,滑块复位过程中其前端面能保持沿斜面向下滑移,减小因复位使滑块前端面与锁盒内侧壁间隙过大而造成自行解锁的概率,提升防脱效果。
3、本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通过在滑块的侧部设置限位口,并在锁盒内侧壁设置销轴二,使拉簧上端沿横向位于销轴一和销轴二之间,滑块的力矩平衡,滑块的前端面能保持与锁盒侧壁贴靠,从而提升防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自锁保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自锁保护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自锁保护机构中前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自锁保护机构中滑块、连接板和拉簧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自锁保护机构中滑块、连接板和拉簧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自锁保护机构中连接板和拉簧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架;2、后架销钉;21、挡帽;
3、锁盒;31、销轴一;32、斜面;33、销轴二;34、槽口;
4、滑块;41、卡接口;42、腰型孔;43、限位口;44、滑条;45、导向面;
5、拉簧;51、横杆部;52、形变部;53、卡钩部;
6、连接板;61、条形孔;62、通孔;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本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包括前车架1和用于与前车架1卡接锁定的后架销钉2,后架销钉2的前端具有挡帽21,前车架1上具有锁盒3,挡帽21能穿入至锁盒3内,锁盒3的内腔嵌设有能相对锁盒3上下运动的滑块4,滑块4的内部设有拉簧5,拉簧5的上端与滑块4连接,该拉簧5的下端连接于锁盒3的底部,该滑块4的前端面开设有卡接口41,卡接口41的上边缘能与挡帽21卡接配合,滑块4的侧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42,锁盒3的内侧壁固定有能沿腰型孔42相对运动的销轴一31,当销轴一31位于该腰型孔42的底部时,卡接口41的上边缘与挡帽21脱离。折叠自行车的前车架1一端与后车架铰接,当需要骑行使用时将将后车架相对前车架1旋转展开,使后车架上的后架销钉2插入前车架1的锁盒3内,挡帽21卡接在锁盒3内实现锁定,整个车架结构稳定符合行驶要求,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将后架销钉2从锁盒3内解锁,旋转后车架或前车架1将两者折叠从而缩小占用空间。通过在锁盒3的内腔嵌设能上下运动的滑块4,在滑块4内设置连接滑块4和锁盒3底部的拉簧5,滑块4的前端面开设的卡接口41上边缘与挡帽21锁定,滑块4嵌设能限制其在锁盒3内的横向窜动空间,使锁定效果稳定,拉簧5对滑块4施加向下的拉力,使滑块4保持对挡帽21的锁定,后车架相对前车架1解锁时后架销钉2呈弧形运动,此时挡帽21除轴向运动外还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而卡接口41的上边缘对挡帽21锁定的施力方向向下,这样滑块4在拉簧5作用使挡帽21难以自行解除锁定,提高防脱效果;通过在滑块4的侧面设置上下延伸的腰型孔42并在锁盒3的内侧壁设置销轴一31,销轴一31设置在腰型孔42内进一步限制滑块4的运动行程,并使滑块4在使用过程中难以从锁盒3内脱出造成配合失效,进一步提高防脱效果,且设置销轴一31位于腰型孔42的底部时挡帽21已完成解锁,这样操作者可不必刻意控制拉动滑块4的力,当拉不动时表示卡接口41的上边缘与挡帽21已解锁,提高使用便捷性。进一步来讲,腰型孔42的宽度大于销轴一31的外径,锁盒3与滑块4前端面相对应的面为自下而上向前倾斜的斜面32,滑块4的前端面与斜面32相贴靠。滑块4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跳动时拉簧5能对滑块4产生复位作用,通过设置锁盒3内侧与滑块4前端对应面为倾斜的斜面32,腰型孔42的宽度大于销轴一31的外径,并使滑块4的前端面与斜面32相贴靠,这样滑块4复位过程中其前端面保持沿斜面32向下滑移,减小因复位使两者间隙过大而造成自行解锁的概率,提升防脱效果。作为优选,卡接口41的边缘外侧具有导向面45。通过在卡接口41的边缘外侧设置导向面45,这样挡帽21在插入滑块4过程中能够将滑块4顶起然后完成锁定,不必操作者再拉动滑块4,且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使挡帽21解锁,地面对后车架的支撑力能够自行将挡帽21推入滑块4内。
如图所示,滑块4的侧面还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限位口43,锁盒3的内侧壁还固定有能与限位口43配合的销轴二33,限位口43的宽度大于销轴二33的外径,拉簧5的上端沿横向位于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之间,当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分别位于腰型孔42和限位口43的顶部时,滑块4的前端面与锁盒3的内侧壁相贴靠。锁定状态下拉簧5的上端对滑块4产生向下的拉力,销轴一31通过与腰型孔42顶部配合可为滑块4提供受力支撑,但两者往往由于力矩差异会使滑块4翻转来保持平衡,可能造成挡帽21自行解锁,通过在滑块4的侧部设置限位口43,并在锁盒3内侧壁设置销轴二33,使拉簧5上端沿横向位于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之间,这样拉簧5对滑块4的拉力与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提供的支撑力平衡,滑块4的前端面保持与锁盒3侧壁贴靠,从而进一步提升防脱效果。滑块4的前端面具有两条上下延伸的滑条44,滑条44的顶面能与斜面32相贴靠。通过在滑块4的前端面设置上下延伸的滑条44,这样滑条44与斜面32相贴靠,减小了滑动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拉动滑块4时的摩擦阻力,提升使用便捷性。
如图所示,拉簧5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杆部51、形变部52和卡钩部53,横杆部51水平延伸且外端与滑块4相连接,形变部52相对于横杆部51向下延伸,卡钩部53呈开口朝上的钩状。后架销钉2的挡帽21伸入锁盒3内占据了滑块4内较多的空间,通过设置与滑块4连接的横杆部51沿水平延伸,并使形变部52相对横杆部51向下延伸,这样对空间占用较多的形变部52不会与挡帽21干涉,提高空间利用效果,卡钩部53呈钩状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使用便捷性。
如图所示,锁盒3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的槽口34。通过在锁盒3底部开设槽口34,这样使锁盒3能的积水能够有效排出,避免对滑块4能部件造成锈蚀,影响使用效果和配合稳定性。锁盒3还包括连接板6,连接板6位于槽口34的下方且连接板6的尺寸大于该槽口34,该连接板6开设有条形孔61和通孔62,卡钩部53穿过条形孔61与通孔62相连接。通过在槽口34的下方设置连接板6,并在连接板6上开设条形孔61和通孔62,这样卡钩部53穿过条形孔61与通孔62相连接,条形孔61和通孔62共同限定卡钩部53相对连接板6转动,保持结构稳定,拉簧5能对连接板6施加向上的拉力,使其保持在槽口34下方,当需要进行拆卸时,操作者施力将连接板6下拉,能方便地将露出的卡钩部53拆下,拆装便捷性高。作为优选,滑块4的顶面中部连接有拉环7。为保障锁定效果,拉簧5的弹性系数往往比较大,通过在滑块4的顶部设置拉环7,便于操作者施力拉动滑块4,提高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一种折叠自行车,本汽车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自锁保护机构。通过在折叠自行车上应用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使折叠自行车的锁定防脱效果更好且操作便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包括前车架(1)和用于与所述前车架(1)卡接锁定的后架销钉(2),所述后架销钉(2)的前端具有挡帽(21),所述前车架(1)上具有锁盒(3),所述挡帽(21)能穿入至所述锁盒(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3)的内腔嵌设有能相对锁盒(3)上下运动的滑块(4),所述滑块(4)的内部设有拉簧(5),所述拉簧(5)的上端与滑块(4)连接,该拉簧(5)的下端连接于锁盒(3)的底部,该滑块(4)的前端面开设有卡接口(41),所述卡接口(41)的上边缘能与所述挡帽(21)卡接配合,所述滑块(4)的侧面开设有上下延伸的腰型孔(42),所述锁盒(3)的内侧壁固定有能沿腰型孔(42)相对运动的销轴一(31),当所述销轴一(31)位于该腰型孔(42)的底部时,所述卡接口(41)的上边缘与所述挡帽(21)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42)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一(31)的外径,所述锁盒(3)与所述滑块(4)前端面相对应的面为自下而上向前倾斜的斜面(32),所述滑块(4)的前端面与所述斜面(32)相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侧面还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限位口(43),所述锁盒(3)的内侧壁还固定有能与所述限位口(43)配合的销轴二(33),所述限位口(43)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二(33)的外径,所述拉簧(5)的上端沿横向位于所述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之间,当所述销轴一(31)和销轴二(33)分别位于所述腰型孔(42)和限位口(43)的顶部时,所述滑块(4)的前端面与所述锁盒(3)的内侧壁相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前端面具有若干上下延伸的滑条(44),所述滑条(44)的顶面能与所述斜面(32)相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5)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横杆部(51)、形变部(52)和卡钩部(53),所述横杆部(51)水平延伸且外端与滑块(4)相连接,所述形变部(52)相对于所述横杆部(51)向下延伸,所述卡钩部(53)呈开口朝上的钩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3)的底部开设有贯穿的槽口(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3)还包括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位于所述槽口(34)的下方且连接板(6)的尺寸大于该槽口(34),该连接板(6)开设有条形孔(61)和通孔(62),所述卡钩部(53)穿过所述条形孔(61)与所述通孔(6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口(41)的边缘外侧具有导向面(4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顶面中部连接有拉环(7)。
10.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本折叠自行车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
CN201721714711.0U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57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4711.0U CN207657966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4711.0U CN207657966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7966U true CN207657966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0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471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57966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79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795A (zh) * 2017-12-11 2018-03-30 浙江凯驰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N114919685A (zh) * 2022-05-23 2022-08-19 东莞市轻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构及带有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795A (zh) * 2017-12-11 2018-03-30 浙江凯驰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N114919685A (zh) * 2022-05-23 2022-08-19 东莞市轻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构及带有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CN114919685B (zh) * 2022-05-23 2023-06-27 东莞市轻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机构及带有该折叠机构的滑板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7966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N105083444B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710657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4709415A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4395141B (zh) 用于车辆的座位设备
CN204309869U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CN206968462U (zh) 儿童汽车座
CN204548353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4401380B (zh) 一种可折叠儿童伞把车
CN105460138B (zh) 可折叠式便携车
CN107856795A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的自锁保护机构及具有其的折叠自行车
CN207106257U (zh) 儿童汽车安全座
CN206384016U (zh) 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CN202641792U (zh) 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
CN205554266U (zh) 双人儿童推车
CN202080317U (zh) 儿童汽车座以及与儿童推车的组合体
CN206615263U (zh) 儿童推车
CN205440485U (zh) 儿童推车
CN104176101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5332940B (zh) 风扇支架和落地扇
CN206734526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儿童车
CN207089397U (zh) 婴儿推车的座兜及婴儿推车
CN207106587U (zh)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207000711U (zh) 电动滑板折叠行李车
CN207445443U (zh) 一种跑步机的扶手折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