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4548U -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4548U
CN207654548U CN201720260809.7U CN201720260809U CN207654548U CN 207654548 U CN207654548 U CN 207654548U CN 201720260809 U CN201720260809 U CN 201720260809U CN 207654548 U CN207654548 U CN 207654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mechanical arm
magnetic stimulatio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08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张志强
庄坤
于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apital Association Hong K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K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K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K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08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4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4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4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计算机,电动定位床,经颅磁刺激器线圈,机械臂,机械臂控制器,基座,定位用头枕;视觉定位模块与计算机连接,电动定位床通过基座和视觉定位模块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安装在机械臂前端,机械臂安装在基座上,机械臂与机械臂控制器连接;机械臂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采用机器视觉直接检测人脸并定位,实时性强,将头部模型、经颅磁刺激器线圈、靶点位置等实时建模并显示,直观和方便操作;定位快速、重复精度高,解决了经颅磁刺激线圈的自动导航和重复定位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定位的时间和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9世纪的8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贝克等人开始研究利用磁刺激对大脑神经活动进行干预,并于1985年首次成功刺激了人脑的运动中枢,用肌电测得了运动皮层诱发电位(Motor-evoked potentials, MEPs)。这也标志着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进入了历史舞台。随着大功率器件发展和电路的改进,80年代末出现了重复磁刺激器(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这种刺激器每秒可以产生1–100个脉冲。磁刺激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刺激线圈中,形成脉冲电流,进而在其附近空间中形成脉冲磁场和和感应电场。当刺激线圈刺激人体时,人体神经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并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根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刺激大脑皮层主运动区,皮层兴奋可传导至四肢肌肉。利用肌电图仪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利用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可以评价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刺激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对抑郁症、偏头痛等疾病进行治疗。
经颅磁刺激的定位是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一般采用手动定位,刺激时手持刺激线圈,根据人手指的响应改变线圈位置寻找靶点,最终确定位置后固定线圈。较精确的定位方法可采用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机器视觉定位导航系统,如中国专利“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及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201210281507.X,201210281472.X;另一种是光学定位导航系统,如中国专利“一种导航经颅磁刺激治疗系统”201010235826.8,“一种用于重复经颅磁刺激光学定位导航系统的校准装置和方法”201010235828.7。机器视觉定位导航系统需要定位帽,定位帽的厚度增加了线圈与大脑皮层的距离,增加了刺激强度,造成能量的浪费,特别是在需要经颅磁刺激和脑电记录同时进行时,同时佩戴定位帽和脑电电极帽会增加更多的线圈与大脑皮层距离。在光学定位导航系统中,由于物体对光的阻碍作用,对光学传感器和光源的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学定位系统的使用。其次,现有导航系统并没有实时显示头部的感应电场分布,特别是感应电场的方向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特提供了无需定位帽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1,计算机2,电动定位床3,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机械臂5,机械臂控制器6,基座7,定位用头枕8;
其中:视觉定位模块1与计算机2连接,电动定位床3通过基座 7和视觉定位模块1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安装在机械臂5 前端,机械臂5安装在基座7上,机械臂5与机械臂控制器6连接;机械臂控制器6与计算机2连接。
所述的机械臂5包括I轴501,I轴501,II轴502,III轴503, IV轴504,V轴505,VI轴506;
其中:I轴501底部与基座7连接,I轴501的上部与II轴502 的底部铰接,II轴502的上部与III轴503的右端铰接,III轴503的左端与IV轴504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IV轴504的左端与V轴505右端铰接,V轴505的左端与VI轴506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
所述的电动定位床3,包括承载部分301,滑动床板302,头枕 303,滑轨304;
其中:滑动床板302的底部承载部分301后面由滑轨铰接;头托 303固定在滑动床板302,并能纵向伸缩;滑轨304与承载部分301 前面铰接。
视觉定位系统通过摄像头对患者头部实时测量并配合电脑中的标准3D头模对靶点位置进行定位。影像定位导航系统基于影像3D 建模和人脑特征识别技术,不需要在患者头部安装标靶等辅助装置,操作简单快捷。
线圈位置姿态控制机械臂是由6个关节组成的机械臂,每个关节由步进电机及光电编码器组成闭环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和测量各关节的角度。通过影像系统检测到的数据控制机械臂将线圈移动到靶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器视觉直接检测人脸并定位,实时性强、不需要在患者头部佩戴任何辅助工具;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臂控制经颅磁刺激器线圈位置,定位精度高,解决精确定位和重复定位的问题;采用3D模型技术,将头部模型、经颅磁刺激器线圈、靶点位置等实时建模并显示,直观和方便操作;定位快速、重复精度高,解决了经颅磁刺激线圈的自动导航和重复定位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定位的时间和工作量。并且可以通过前部安装的接触传感器来保证人员安全并可以在刺激的过程中患者头部移动报警信息通知医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臂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动定位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 1,计算机2,电动定位床3,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机械臂5,机械臂控制器6,基座7,定位用头枕8;
其中:视觉定位模块1与计算机2连接,电动定位床3与基座7 和视觉定位模块1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安装在机械臂5前端,机械臂5安装在基座7上,机械臂5与机械臂控制器6连接;机械臂控制器6与计算机2连接。
所述的机械臂5包括I轴501,I轴501,II轴502,III轴503, IV轴504,V轴505,VI轴506;
其中:I轴501底部与基座7连接,I轴501的上部与II轴502 的底部铰接,II轴502的上部与III轴503的右端铰接,III轴503的左端与IV轴504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IV轴504的左端与V轴505右端铰接,V轴505的左端与VI轴506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
所述电动定位床包括:电动定位床3,包括承载部分301,滑动床板302,头枕303,滑轨304;其中:滑动床板302的底部承载部分301后面由滑轨铰接;头托303固定在滑动床板302,并能纵向伸缩;滑轨304与承载部分301前面铰接。
视觉定位系统通过摄像头对患者头部实时测量并配合电脑中的标准3D头模对靶点位置进行定位。影像定位导航系统基于影像3D 建模和人脑特征识别技术,不需要在患者头部安装标靶等辅助装置,操作简单快捷。
线圈位置姿态控制机械臂是由6个关节组成的机械臂,每个关节由步进电机及光电编码器组成闭环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和测量各关节的角度。通过影像系统检测到的数据控制机械臂将线圈移动到靶点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 1,计算机2,电动定位床3,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机械臂5,机械臂控制器6,基座7,定位用头枕8;
其中:视觉定位模块1与计算机2连接,电动定位床3与基座7 和视觉定位模块1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安装在机械臂5前端,机械臂5安装在基座7上,机械臂5与机械臂控制器6连接;机械臂控制器6与计算机2连接。
所述的机械臂5包括I轴501,I轴501,II轴502,III轴503, IV轴504,V轴505,VI轴506;
其中:I轴501底部与基座7连接,I轴501的上部与II轴502 的底部铰接,II轴502的上部与III轴503的右端铰接,III轴503的左端与IV轴504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IV轴504的左端与V轴505右端铰接,V轴505的左端与VI轴506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
视觉定位系统通过摄像头对患者头部实时测量并配合电脑中的标准3D头模对靶点位置进行定位。影像定位导航系统基于影像3D 建模和人脑特征识别技术,不需要在患者头部安装标靶等辅助装置,操作简单快捷。
线圈位置姿态控制机械臂是由6个关节组成的机械臂,每个关节由步进电机及光电编码器组成闭环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和测量各关节的角度。通过影像系统检测到的数据控制机械臂将线圈移动到靶点位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 1,计算机2,座椅3,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机械臂5,机械臂控制器6,基座7,定位用头枕8;
其中:视觉定位模块1与计算机2连接,电动定位床3通过滑道与基座7和视觉定位模块1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安装在机械臂5前端,机械臂5安装在基座7上,机械臂5与机械臂控制器6 连接;机械臂控制器6与计算机2连接。
所述电动定位床3,包括承载部分301,滑动床板302,头枕303,滑轨304;其中:滑动床板302的底部承载部分301后面由滑轨铰接;头托303固定在滑动床板302,并能纵向伸缩;滑轨304与承载部分 301前面铰接。
线圈位置姿态控制机械臂是由6个关节组成的机械臂,每个关节由步进电机及光电编码器组成闭环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和测量各关节的角度。通过影像系统检测到的数据控制机械臂将线圈移动到靶点位置。

Claims (3)

1.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包括视觉定位模块(1),计算机(2),电动定位床(3),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机械臂(5),机械臂控制器(6),基座(7),定位用头枕(8);
其中:视觉定位模块(1)与计算机(2)连接,电动定位床(3)通过基座(7)和视觉定位模块(1)之间定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4)安装在机械臂(5)前端,机械臂(5)安装在基座(7)上,机械臂(5)与机械臂控制器(6)连接;机械臂控制器(6)与计算机(2)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臂(5)包括I轴(501),I轴(501),II轴(502),III轴(503),IV轴(504),V轴(505),VI轴(506);
其中:I轴(501)底部与基座(7)连接,I轴(501)的上部与II轴(502)的底部铰接,II轴(502)的上部与III轴(503)的右端铰接,III轴(503)的左端与IV轴(504)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IV轴(504)的左端与V轴(505)右端铰接,V轴(505)的左端与VI轴(506)的右端以能相互同轴转动方式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定位床(3),包括承载部分(301),滑动床板(302),头托(303),滑轨(304);
其中:滑动床板(302)的底部承载部分(301)后面由滑轨铰接;头托(303)固定在滑动床板(302),并能纵向伸缩;滑轨(304)与承载部分(301)前面铰接。
CN201720260809.7U 2017-03-17 2017-03-17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Active CN207654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0809.7U CN207654548U (zh) 2017-03-17 2017-03-17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0809.7U CN207654548U (zh) 2017-03-17 2017-03-17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4548U true CN207654548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0809.7U Active CN207654548U (zh) 2017-03-17 2017-03-17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4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7565A (zh) * 2021-08-05 2021-11-02 安徽医科大学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7565A (zh) * 2021-08-05 2021-11-02 安徽医科大学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0507A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4740780B (zh)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装置
US20230005598A1 (en) Head modeling for a therapeutic or diagnostic procedure
EP3858432B1 (en)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bas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7497049A (zh) 一种用于经颅磁刺激器的电磁定位导航方法及装置
Herwig et al. The navigation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EP3092617B1 (en) A system for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of a head region of a subject
CN109731227B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的系统
CN105030206B (zh) 一种对脑刺激靶点进行检测及定位的系统及方法
CN102814001A (zh) 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及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Herwig et al. Spatial congruence of neuro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WO2016159139A1 (ja) 経頭蓋磁気刺激装置用コイル装置
CN106345062A (zh) 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CN108042918A (zh) 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07485788B (zh) 一种驱动磁刺激仪线圈位置自动调整的磁共振导航装置
CN102814002A (zh) 经颅磁刺激导航系统及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方法
CN108187230A (zh) 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机器人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11729200B (zh) 基于深度相机和磁共振的经颅磁刺激自动导航系统和方法
CN107648734B (zh) 一种磁刺激线圈定位装置
CN109701160A (zh) 影像引导下可见光定位导航装置及方法
CN102302823A (zh) 基于运动轨迹规划的经颅磁刺激自动调控方法
CN109011157B (zh) 经颅磁刺激线圈定位装置
CN105617532B (zh)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及系统
CN208626434U (zh) 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定位装置
CN207654548U (zh) 一种卧式经颅磁刺激器的导航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430000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818 High-tech Avenue, No. 4, 4th Floor, 7th Building, B District, High-tech Medical Device Park

Patentee after: Wuhan Capital Association Hong K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10000 Li Guan Village, Yuhong Township, Yuhong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kee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