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杆模具。
背景技术
电线杆模具,是用于电线杆离心成型的模具。电线杆离心成型的过程如下:先驱动上模与下模分离,然后将钢筋骨架放入下模并注入水泥;再将上模盖合在下模;将电线杆模具安装到离心机;离心机以一定速度旋转,使得水泥都贴到模腔四周,电线杆就变成中空结构;最后,将模具放置到蒸锅,加速水泥固化,以成型电线杆。
目前,公告号为CN2031416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线杆模具,它包括,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通过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边缘的齿,以及设置于下模边缘并与齿相啮合的齿条。由于这种电线杆模具通过齿和齿条的啮合以限制上模和下模分离,所以合模时,需要先驱动上模运动,使得上模的底端与下模的上端位于同一高度,并且上模与下模的端部相抵;然后驱动上模朝向下模运动水平运动,保证齿和齿条啮合,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杆模具,其上模可以直接盖合在下模上,以实现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线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块,所述下模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块抵接的第二块,所述第一块背离第二块的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块的端面贯穿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孔相连通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块背离第一块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螺柱,所述螺柱穿过第一孔与第二孔并凸出于第一块的端面,所述螺柱上螺纹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块端面抵接的限位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直接将上模盖合在下模上,并通过螺柱和限位环对上模和下模固定,较为省力。具体过程如下:先将上模吊送至下模上方,驱动上模竖直下降与下模盖合,使得螺柱穿过第一孔与第二孔并凸出于第一块的背离第二块的端面;将限位块旋到螺柱上,并与第一块的端面抵接,以完成上模和下模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柱上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限位环与第一块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片位于限位环与第一块之间,减少限位环对第一块端面的挤压变形。
优选的,所述螺柱与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块远离上模的侧壁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孔相连通的第一槽,所述第二块远离下模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孔相连通的第二槽,所述螺柱可以经第一槽和第二槽离开第一孔和第二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只需要旋转限位环背离第一块运动一小段距离,然后驱动螺柱与限位环绕安装座背离上模转动,以解除对上模和下模的限位,较为便利。
优选的,所述上模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沿上模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能够在不增加上模的厚度情况下,增加上模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弯折能力。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沿上模外侧壁周向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板能够提高上模的结构强度,当电线杆模具安装到离心机上随离心机转动时,上模将受到扭力,而第一固定板分担一部分扭力,减少上模扭曲变形。
优选的,所述下模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沿下模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板能够在不增加下模的厚度情况下,增加下模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弯折能力。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沿下模外侧壁周向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板能够提高下模的结构强度,当电线杆模具安装到离心机上随离心机转动时,下模将受到扭力,而第二固定板分担一部分扭力,减少下模扭曲变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槽的内槽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螺柱背离上模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滑移连接在限位槽内的楔形块、设置在限位槽槽底并与楔形块相连的弹簧,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向背离螺柱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盖合并固定时,限位件可以与螺柱外侧壁抵触,以限制螺柱背离上模转动。需要转动螺柱背离上模运动时,先施力于楔形块,以将楔形块压入限位槽内,然后转动限位环背离第一块运动一小段距离,最后驱动螺柱绕安装座背离上模运动。
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离心机相抵以带动上模和下模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离心机可以与驱动轮抵触,以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上模和下模转动,使得水泥都贴到模腔四周,电线杆就变成中空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螺柱和限位环,以实现上模和下模固定,即保证闭合状态;
2、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能够在不增加上模和下模的厚度情况下,增加上模和下模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弯折能力;
3、 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能够提高上模和下模的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重点展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重点展示安装座、螺栓和限位环;
图3为实施例的端面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第一孔、第二孔、第一槽、第二槽;
图4为下模的局部剖视图,用于重点展示限位槽和限位件。
附图标记:1、上模;2、下模;3、第一块;4、第二块;5、第一孔;6、第二孔;7、安装座;8、螺柱;9、限位环;10、垫片;11、第一槽;12、第二槽;13、第一加强板;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加强板;16、第二固定板;17、限位槽;18、限位件;181、楔形块;182、弹簧;19、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电线杆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盖合时,形状为中空圆柱体。
上模1与下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驱动轮19,驱动轮19一部分位于上模1上,另一部分位于下模2上。离心机可以与驱动轮19抵触,以带动驱动轮19转动,驱动轮19带动上模1和下模2转动,使得水泥都贴到模腔四周,电线杆就变成中空结构。
上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板13,第一加强板13与上模1一体成型;第一加强板13沿上模1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加强板13长度与上模1轴向长度相同,并且多个第一加强板13沿上模1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下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板15,第二加强板15与下模2一体成型;第二加强板15沿下模2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加强板15长度与下模2轴向长度相同,并且多个第二加强板15沿下模2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
第一加强板13和第二加强板15能够在不增加上模1和下模2的厚度情况下,增加上模1和下模2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弯折能力。
上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4,第一固定板14与上模1一体成型,并沿上模1外侧壁周向延伸,构成半个圆环状;另外,第一固定板14与所有第一加强板13固定相连。下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与下模2一体成型,并沿下模2外侧壁周向延伸,构成半个圆环状;另外,第二固定板16与所有第二加强板15固定相连。当电线杆模具安装到离心机上时,第一固定板14能够分担一部分上模1受到的扭力,减少上模1扭曲变形;第二固定板16能够分担一部分下模2受到的扭力,减少下模2扭曲变形。
参见图2和图3,上模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块3,第一块3为长方体状;下模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块4,第二块4也为长方体状并与第一块3的端面相抵。第一块3的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5,第一块3背离上模1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槽11,第一槽11与第一块3相连通;第二块4背离第一块3的端面贯穿设置有第二孔6,第二块4背离下模2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第二槽12,第二槽12与第二孔6相连通;另外,第二孔6的孔口正对于第一孔5的孔口,使得第一孔5与第二孔6相连通。
第二块4背离第一块3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座7,安装座7上铰接有螺柱8,螺柱8可以绕安装座7朝向上模1转动,并经过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进入第一孔5和第二孔6内,此时,螺柱8背离安装座7的端部凸出于第一块3背离第二块4的端面。
螺柱8外侧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用于与第一块3端面抵接;并且螺柱8外侧壁上套接有垫片10,垫片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减少限位环9对第一块3端面的挤压变形。
参见图2和图4,第二槽12的内槽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7,限位槽17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螺柱8背离上模1运动的限位件18;限位件18包括楔形块181和弹簧182,楔形块181滑移连接在放置槽内并用于与螺柱8相抵,并且楔形块181的楔形面朝向背离上模1一侧,弹簧182一端与限位槽17槽底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楔形块181相连。
工作过程:
需要限制上模1和下模2分离时,先将上模1吊送至下模2上方;驱动上模1竖直下降与下模2盖合;然后驱动螺柱8绕安装座7朝向上模1转动,并经过第一槽11和第二槽12进入第一孔5和第二孔6内,过程中,螺柱8施力于楔形块181,以将楔形块181压入限位槽17内;螺柱8运动至与第一孔5和第二孔6的孔壁抵触,此时,螺柱8背离安装座7的端部凸出于第一块3背离第二块4的端面然后将限位环9旋到螺柱8上,而且施加在楔形块181上的力消失,弹簧182驱动楔形块181从限位槽17内弹出,楔形块181与螺柱8抵触以限制螺柱8背离上模1运动;转动螺柱8上的限位环9,以带动垫片10压紧在第一块3背离第二块4的端面,进而限制上模1和下模2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