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2759U -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2759U
CN207632759U CN201721250904.5U CN201721250904U CN207632759U CN 207632759 U CN207632759 U CN 207632759U CN 201721250904 U CN201721250904 U CN 201721250904U CN 207632759 U CN207632759 U CN 207632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pipeline
enzyme
transf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09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孙淑华
李曰强
王少振
杜军
颜丙涛
邢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WANG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W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WANG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WANG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09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2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2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2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工食品行业植物油脂加工及物理精炼及液体酶制剂应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采用包括酶控系统、剂控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酶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一、用于控制剂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二和用于控制系统所在车间温度的温控单元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内部各系统设备之间相互配合,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酶制剂从存储到生产自始至终能够保持和激发最佳活性,酶制剂得以高效利用,使用过程更加精细高效,生产过程控制灵活稳定,使用本系统保持酶制剂活性的同时实现了酶的高效利用稳定控制,可有效保证大批量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工食品行业植物油脂加工及物理精炼及液体酶制剂应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进步和技术不断发展,酶制剂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工业生产生活领域。植物油行业比如油脂加工、毛油处理、油脂精炼等方面,酶制剂可被广泛应用,如各类脂肪酶等酶制剂用于各种植物油脂的加工、物理精炼、催化、转化等。制糖行业,淀粉乳酶解成为葡萄糖,酶制剂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发酵行业比如葡萄糖酸钠黑曲霉法已逐渐被酶法取代。常见的酶比如淀粉酶、蛋白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脂肪酶、葡萄异构酶等等酶制剂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酶制剂有着广泛的应用。现阶段酶制剂多为液体,或者仍需将固体酶制剂处理为液体酶制剂后再使用。
酶制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蛋白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容易腐败变质的风险,不但影响酶制剂效价,也容易造成工业产品的大量经济损失。通常酶制剂价格都非常高昂,精确的按需使用不但关系生产成本,还关系着生产过程及终端产品的稳定性。由于酶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对温度敏感,需要防范污染,尤其还需要完成酶在线生产应用条件的及时跟进调整与配置,在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对各种应用配置环境的要求精度要求也较高。
综上,在酶制剂的高效利用方面、现有生产中对酶制剂的使用或应用方面,在油脂加工物理精炼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使用粗放低效的问题,仍然存在着生产过程不能稳定控制的问题,尤其仍然存在着如何更加高效的协同完成酶制剂的在线生产应用条件跟进调整与配置的问题,如何协同解决在工业生产领域保持酶制剂活性的同时实现酶的高效精细利用稳定控制等,仍然急需开发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酶制剂添加控制的酶控系统、用于试剂添加控制的剂控系统和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酶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一、用于控制剂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二和用于控制系统所在车间或独立间温度的温控单元三;所述酶控系统包括酶储罐、输送单元一和控制系统一,所述剂控系统包括试剂储罐、输送单元二和控制系统二,所述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分别通过流量计精确计量后汇入混合横管,所述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可控制实现远程计量。
作为优选,所述酶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 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耐腐蚀滤网,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活页盖,所述罐体外垂直于罐体设置有可视液位计,所述可视液位计与罐体内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可视液位计上设置有与罐体容积一致的液位刻度;所述罐体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够储液的火焰槽,所述火焰槽为圆环槽形闭环结构,所述火焰槽朝上的顶面上设置有火焰孔缝。
作为优选,所述火焰槽整体深度为1cm~10cm,整体宽度为1cm~10cm,所述火焰槽朝上的顶面上按间距2cm~6cm设置火焰孔缝或孔缝形成连通的一条缝线、缝线宽0.1cm~1cm;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5cm~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1.5cm~1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等连通管形式,并与温控单元一连接;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一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从而实现控制酶储罐内的温度,可选的循环液包括纯水、含阻垢剂的水、水/乙二醇混合液、导热油等。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一包括与酶储罐底部的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I,所述输送管路I上设置有阀门I,所述输送管路I与下排管路和输送管路II连通,所述阀门I与输送管路I与下排管路和输送管路II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标定柱,所述标定柱上下沿与酶储罐的内容室液位等高且处于同等水平位置;所述输送管路II一端与输送管路I和下排管路连通,另一端与下排管路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与下排管路之间形成“口”字形循环回路;所述下排管路上设置有下排阀门,所述输送管路II上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和阀门III,所述输送管路II上与下排管路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IV;所述阀门III和阀门IV之间的管路与输送管路III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I上设置有阀门V和流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标定柱的圆孔面积为1cm2~20cm2,柱容为10ml~ 3L,刻度精确到最小刻度1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等;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 5cm。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液口,所述罐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方出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二包括与底部出液口连通的下排管路II和输送管路2~1、与侧方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2~2,所述下排管路、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均与输送管路2~3连通,所述输送管路 2~3上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输送泵和流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单元一可控制温度在0℃~10℃,优选的控制在0℃~6℃,优选的控制在4℃±1℃,控制精度为0.1~0.5℃;所述温控单元二可控制温度在在0℃~100℃,优选的控制在0℃~70℃,控制精度0.1~0.5℃;所述车间或独立间面积1m2~5m2,车间或独立间四壁设置保温层,所述温控单元三可控制车间室内环境温度在70℃以下,优选的控制在4℃。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横管有两种流向方式可选:向左输送,试剂注入酶制剂;向右输送,酶制剂注入试剂,混合横管L段间距,总长度控制为L=5cm~2m。
作为优选,系统管路采用变径连通,优选的L段管径要细于其他部分系统管路部分,优选的L段管径为L=0.01cm~2cm。
作为优选的,除L段,系统其它管径也容许变径。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单元一包括温度控制器一,所述温控单元二包括温度控制器二,所述温控单元三包括温度控制器三;所述控制系统一包括控制器一,所述输送单元一上的电磁阀、输送泵、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一电联接;所述控制系统二包括控制器二,所述输送单元二上的电磁阀、精密过滤器、输送泵和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二电联接;还包括中央控制机,所述的控制器一、控制器二由编程控制器组成,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与中央控制机之间通过信息线连接,中央控制机由工控计算机组成。
所述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可以实现现场控制,中央控制机可以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
本专利所述温度控制器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温度控制功能的不同型号的温度控制器。举例比如现有高温循环器GX-2005、温控器501A型超级恒温器、导热油温控制器等等,可实现导热液为载体对温度进行精密控制调节和循环传递。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酶控系统在温控系统的配合下,温度控制精度更高,实现对酶制剂综合的立体的的温度环境保证、抑菌环境的保证,进一步的酶制剂的活性得到充分保证。能够实现流量计流量远程计量自动控制、标定柱人工复核控制双重措施,计量更精确更可信。
可视液位计可更佳直观的观察到酶制剂的液位,便于及时补加酶制剂,不影响生产。酶制剂接入口边沿具有火焰槽结构,在注入或补充酶制剂时通过火焰圈保护将各种微生物或外界异物杀灭在设备外部,有助于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维持系统内的酶制剂长期不变质(比如霉变、腐败、失活等)、活性更好。同时活页折叠盖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开启、压紧,能够防止异物进入生产系统,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酶制剂液体在倾倒、注入过程中肯定会形成具有一定体积的气泡,“口”字形的循环回路能够在正式生产前实现有效将酶制剂液体中的气体通过“口”字循环流动过程将造成计量误差的气体通过标定柱顶盖溢出,极大预防误差、避免频繁的系统流量调整和带来的产品生产不稳定性,可有效保证大批产品质量稳定性、一致性。标定柱不但能够标定液体流量实现人工复核,便于掌握误差及时调整,而且在“口”字循环溢气时能够发挥溢除气体的作用,具有双重作用。
剂控系统容许多种酶制剂的溶解液、保护液、激活液、纯化水、酸碱液、特殊酶用离子液等,具有夹套加盘管/列管立体保温结构、单独温控器控温,能够更快速高效的将剂控系统内的溶解液、保护液、激活液、纯化水、酸碱液、特殊酶用离子液等酶工作所需的催化、保护、激活、复温、稀释等所需用试剂瞬时、快速、高效地控制调整到酶发挥最佳作用时的状态,比如酶所需的温度、催化离子浓度、电导率、pH、浓度状态、保护剂剂量等条件。当酶接触到最佳条件下的溶解液、保护液等试剂时,最适储存温度下的低温酶快速的被控制调整达到最适温度条件、保护条件等条件状态下,实现酶的从安全高效贮存条件向最佳作用条件的快速激活、无缝转换衔接。过滤网具有微孔过滤作用,可有效将异物隔离过滤,生产更清洁,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均具有PLC控制或电脑系统远程控制、具有可远程自控的可调节阀门,能够远程实现两种液体的准确自动计量控制及两者间比例的远程调整。
温控系统根据酶制剂自身特点和使用要求由三个独立的温控器实现,分控精度高,有机的将酶的储藏、作用、外部环境等条件衔接在一起。
混合横管L段间距,总长度控制为L=5cm~2m,酶从储藏条件转换到应用、作用条件转换更快速。系统管路采用变径连通,可以辅助实现酶制剂和试剂的微量控制;L段管径要细于其他部分系统管路部分,L段管径为L=0.01cm~2cm, L段作为酶制剂与试剂的初次接触混合部位,在一个相对较细管径环境下初次混合,相互间的分散程度更好于宽管径。混合横管可以按图示方向向左(储剂注入酶液)输送、按图示方向向右(酶液注入储剂)输送,便于生产实际灵活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不锈钢材质或高强度玻璃材质等,占据空间小,设置灵活,便于根据生产需要完成整体设备的模块化制造。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轻工食品行业植物油脂加工及其物理精炼,以及淀粉糖制造、酶法催化发酵、化工、医药、农业等液体酶制剂应用设备其他行业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内部各系统设备之间相互配合,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应用本发明酶制剂不受污染,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酶制剂从存储到生产自始至终能够被保持和激发最佳活性,酶制剂得以高效利用,使用过程更加精细高效,生产过程控制灵活稳定。使用本系统保持酶制剂活性的同时实现了酶的高效精细利用和生产过程稳定控制,可有效保证大批量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酶储罐 2:温控单元一 3:输送管路I 4:阀门I 5:下排管路 6:输送管路II 7:下排阀门 8:输送泵 9:阀门II 10:阀门III 11:阀门IV 12:阀门V 13:流量计 14:标定柱 15:输送管路III 16:活页盖 17:可视液位计 18:火焰槽 19:试剂储罐 20:下排管路II 21:输送管路2~1 22:输送管路2~2 23:输送管路2~3 24:精密过滤器 25:输送泵26:流量计 27:混合横管 28:温度控制单元二 29:注液口A 30:注液口B 31:注入管路 32:列管 33: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酶制剂添加控制的酶控系统、用于试剂添加控制的剂控系统和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酶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一2、用于控制剂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二和用于控制系统所在车间或独立间温度的温控单元三;所述酶控系统包括酶储罐1、输送单元一和控制系统一,所述剂控系统包括试剂储罐19、输送单元二和控制系统二,所述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分别通过流量计精确计量后汇入混合横管27,所述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可控制实现远程计量。
作为优选,所述酶储罐1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耐腐蚀滤网,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活页盖16,可以按需打开全盖的10%~50%,所述活页盖可通过压紧、拧紧形成对外界的密闭结构,所述罐体外垂直于罐体设置有可视液位计17,所述可视液位计与罐体内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可视液位计上设置有与罐体容积一致的液位刻度;所述罐体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够储液的火焰槽18,所述火焰槽18为圆环槽形闭环结构,所述火焰槽18朝上的顶面上设置有火焰孔缝。所述罐体为圆柱状,罐底为圆底、斜底、锥形底或平底,罐底面积为0.1m2~1m2,所述罐体的总容积为1L~1000L。
作为优选,所述火焰槽整体深度为1cm~10cm,整体宽度为1cm~10cm,所述火焰槽朝上的顶面上按间距2cm~6cm设置火焰孔缝或孔缝形成连通的一条缝线、缝线宽0.1cm~1cm;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5cm~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1.5cm~1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等连通管形式,并与控制单元一连接;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一2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一包括与酶储罐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I3,所述输送管路I3上设置有阀门I4,所述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通,所述阀门I4与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标定柱14,所述标定柱14上下沿与酶储罐1的内容室液位等高且处于同等水平位置;所述输送管路II6一端与输送管路I3和下排管路5连通,另一端与下排管路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6与下排管路5之间形成“口”字形循环回路;所述下排管路5上设置有下排阀门7,所述输送管路 II6上设置有输送泵8,所述输送泵8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9和阀门 III10,所述输送管路II6上与下排管路5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IV11;所述阀门III 10 和阀门IV11之间的管路与输送管路III1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I 15上设置有阀门V12和流量计13。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标定柱的圆孔面积为1cm2~20cm2,柱容为10ml~ 3L,刻度精确到最小刻度1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等;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5cm。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储罐19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液口,所述罐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方出液口。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等连通管形式;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1cm~ 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2cm~2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二28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所述罐体为圆柱状,罐底为圆底、斜底、锥形底或平底,罐底面积为0.1m2~1m2,所述罐体的总容积为1L~5000L。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二包括与底部出液口连通的下排管路II 20和输送管路2~1 21、与侧方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2~222,所述下排管路、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 2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均与输送管路2~323连通,所述输送管路2~3上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24、输送泵25和流量计26。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1nm~1mm,所述流量计的检测精度为1ml~10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等,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5cm。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单元一可控制温度在0℃~10℃,优选的控制在0℃~6℃,优选的控制在4℃±1℃,控制精度为0.1~0.5℃;所述温控单元二可控制温度在在0℃~100℃,优选的控制在0℃~70℃,控制精度0.1~0.5℃;所述车间或独立间面积1m2~5m2,车间或独立间四壁设置保温层,所述温控单元三可控制车间室内环境温度在70℃以下,优选的控制在4℃。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横管27有两种流向方式可选:向左输送,试剂注入酶制剂;向右输送,酶制剂注入试剂,混合横管L段间距,总长度控制为L=5cm~2m。
作为优选,系统管路采用变径连通,优选的L段管径要细于其他部分系统管路部分,优选的L段管径为L=0.01cm~2cm。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单元一包括温度控制器一,所述温控单元二包括温度控制器二,所述温控单元三包括温度控制器三;所述控制系统一包括控制器一,所述输送单元一上的电磁阀、输送泵、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一电联接,控制器一可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控制输送单元一管道的连通和断开,控制器一可控制输送泵的开关,流量计可将流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一;所述控制系统二包括控制器二,所述输送单元二上的电磁阀、精密过滤器、输送泵和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二电联接,控制器二可以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控制输送单元二管道的连通和断开,控制器二可以控制精密过滤器和输送泵的开关,流量计可将流量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二;还包括中央控制机,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可将信息反馈给中央控制机,中央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发出指令;所述的控制器一、控制器二由编程控制器组成,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与中央控制机之间通过信息线连接,中央控制机由工控计算机组成。
所述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可以实现现场控制,中央控制机可以实现电脑联机远程控制。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酶制剂添加控制的酶控系统、用于试剂添加控制的剂控系统和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酶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一2、用于控制剂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二和用于控制系统所在车间或独立间温度的温控单元三;所述酶控系统包括酶储罐1、输送单元一和控制系统一,所述剂控系统包括试剂储罐19、输送单元二和控制系统二,所述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分别通过流量计精确计量后汇入混合横管27,所述控制系统一和控制系统二可控制实现远程计量。
作为优选,所述酶储罐1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耐腐蚀滤网,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活页盖16,可以按需打开全盖的10%~50%,所述活页盖可通过压紧、拧紧形成对外界的密闭结构,所述罐体外垂直于罐体设置有可视液位计17,所述可视液位计与罐体内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可视液位计上设置有与罐体容积一致的液位刻度;所述罐体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够储液的火焰槽18,所述火焰槽18为圆环槽形闭环结构,所述火焰槽18朝上的顶面上设置有火焰孔缝。所述罐体为圆柱状,罐底为圆底、斜底、锥形底或平底,罐底面积为0.1m2~1m2,所述罐体的总容积为1L~1000L。
作为优选,所述火焰槽整体深度为1cm~10cm,整体宽度为1cm~10cm,所述火焰槽朝上的顶面上按间距2cm~6cm设置火焰孔缝或孔缝形成连通的一条缝线、缝线宽0.1cm~1cm;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5cm~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1.5cm~1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等连通管形式,并与控制单元一连接;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一2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一包括与酶储罐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I3,所述输送管路I3上设置有阀门I4,所述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通,所述阀门I4与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标定柱14,所述标定柱14上下沿与酶储罐1的内容室液位等高且处于同等水平位置;所述输送管路II6一端与输送管路I3和下排管路5连通,另一端与下排管路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6与下排管路5之间形成“口”字形循环回路;所述下排管路5上设置有下排阀门7,所述输送管路 II6上设置有输送泵8,所述输送泵8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9和阀门 III10,所述输送管路II6上与下排管路5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IV11;所述阀门III 10 和阀门IV11之间的管路与输送管路III1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I 15上设置有阀门V12和流量计13。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标定柱的圆孔面积为1cm2~20cm2,柱容为10ml~ 3L,刻度精确到最小刻度1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等;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 5cm。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储罐19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液口,所述罐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方出液口。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等连通管形式;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1cm~ 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2cm~2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二28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所述罐体为圆柱状,罐底为圆底、斜底、锥形底或平底,罐底面积为0.1m2~1m2,所述罐体的总容积为1L~5000L。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单元二包括与底部出液口连通的下排管路II 20和输送管路2~1 21、与侧方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2~222,所述下排管路、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 2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均与输送管路2~323连通,所述输送管路2~3上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24、输送泵25和流量计26。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1nm~1mm,所述流量计的检测精度为1ml~10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等,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5cm。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单元一可控制温度在0℃~10℃,优选的控制在0℃~6℃,优选的控制在4℃±1℃,控制精度为0.1~0.5℃;所述温控单元二可控制温度在在0℃~100℃,优选的控制在0℃~70℃,控制精度0.1~0.5℃;所述车间或独立间面积1m2~5m2,车间或独立间四壁设置保温层,所述温控单元三可控制车间室内环境温度在70℃以下,优选的控制在4℃。
作为优选,所述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与混合横管27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注液口A 29和注液口B 30;通过注液口A,酶制剂向右输送,酶制剂注入试剂;通过注液口B,试剂向左输送,试剂注入酶制剂。
作为优选,注液口A 29和注液口B 30处的注入管路31采用针状管,管径为0.1cm~5cm,注入端与被注入端通常是微量和多量的关系,注入端采用针状管设置,使得将微量的注入液注入到被注入液中整个混合流程更顺畅、精细,注入点恒定分散效果更均匀恒定。这种恒定对酶制剂调整最适状态发挥最佳作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专利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温度控制功能的不同型号的温度控制器。举例比如现有高温循环器GX-2005、温控器501A型超级恒温器、导热油温控制器等等,可实现导热液为载体对温度进行精密控制调节和循环传递。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酶制剂添加控制的酶控系统、用于试剂添加控制的剂控系统和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酶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一、用于控制剂控系统温度的温控单元二和用于控制系统所在车间或独立间温度的温控单元三;所述酶控系统包括酶储罐、输送单元一和控制系统一,所述剂控系统包括试剂储罐、输送单元二和控制系统二,所述酶控系统和剂控系统分别通过流量计精确计量后汇入混合横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储罐(1)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耐腐蚀滤网,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活页盖(16),所述罐体外垂直于罐体设置有可视液位计(17),所述可视液位计与罐体内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可视液位计上设置有与罐体容积一致的液位刻度;所述罐体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能够储液的火焰槽(18),所述火焰槽(18)为圆环槽形闭环结构,所述火焰槽(18)朝上的顶面上设置有火焰孔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槽整体深度为1cm~10cm,整体宽度为1cm~10cm,所述火焰槽朝上的顶面上按间距2cm~6cm设置火焰孔缝或孔缝形成连通的一条缝线、缝线宽0.1cm~1cm;所述夹套包覆至距罐体上下沿5cm~50cm,所述夹套内部两壁间距离为1.5cm~10cm;所述列管或盘管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的单独列管、单独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结合连通管形式,并与温度控制单元一连接;所述列管或盘管在内部结构上与夹套连通,所述温度控制单元一(2)可控制夹套和列管、盘管内循环液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一包括与酶储罐(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I(3),所述输送管路I(3)上设置有阀门I(4),所述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通,所述阀门I(4)与输送管路I(3)与下排管路(5)和输送管路II(6)连接处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标定柱(14),所述标定柱(14)上下沿与酶储罐(1)的内容室液位等高且处于同等水平位置;所述输送管路II(6)一端与输送管路I(3)和下排管路(5)连通,另一端与下排管路(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6)与下排管路(5)之间形成“口”字形循环回路;所述下排管路(5)上设置有下排阀门(7),所述输送管路II(6)上设置有输送泵(8),所述输送泵(8)的进口和出口处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9)和阀门III(10),所述输送管路II(6)上与下排管路(5)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阀门IV(11);所述阀门III(10)和阀门IV(11)之间的管路与输送管路III(15)连通,所述输送管路III(15)上设置有阀门V(12)和流量计(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标定柱的圆孔面积为1cm2~20cm2,柱容为10ml~3L,刻度精确到最小刻度1ml;所述输送泵为碟片离心泵、叶轮泵、轴流泵、活塞泵、柱塞泵、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所述管路为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管径为1mm~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储罐(19)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夹套,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列管和/或盘管和/或列管盘管的连通体,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底部出液口,所述罐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侧方出液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二包括与底部出液口连通的下排管路II和输送管路2-1、与侧方出液口连通的输送管路2-2,所述下排管路、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输送管路2-1和输送管路2-2均与输送管路2-3连通,所述输送管路2-3上沿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精密过滤器、输送泵和流量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一可控制温度在0℃~10℃,控制精度为0.1~0.5℃;所述温控单元二可控制温度在0℃~100℃,控制精度0.1~0.5℃;所述车间或独立间面积1m2~5m2,车间或独立间四壁设置保温层,所述温控单元三可控制车间室内环境温度在70℃以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一可控制温度在4℃±1℃,所述温控单元二可控制温度在0℃~70℃,所述温控单元三可控制车间室内环境温度在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横管(27)有两种流向方式可选:向左输送,试剂注入酶制剂;向右输送,酶制剂注入试剂,混合横管L段间距,总长度控制为L=5cm~2m;系统管路采用变径连通,L段管径要细于系统除L段外的管路部分的管径。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一包括温度控制器一,所述温控单元二包括温度控制器二,所述温控单元三包括温度控制器三;所述控制系统一包括控制器一,所述输送单元一上的电磁阀、输送泵、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一电联接;所述控制系统二包括控制器二,所述输送单元二上的电磁阀、精密过滤器、输送泵和流量计均与控制器二电联接;还包括中央控制机,所述的控制器一、控制器二由编程控制器组成,控制器一、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一、温度控制器二、温度控制器三与中央控制机之间通过信息线连接,中央控制机由工控计算机组成。
CN201721250904.5U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Active CN207632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0904.5U CN207632759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0904.5U CN207632759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2759U true CN207632759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8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0904.5U Active CN207632759U (zh) 2017-09-27 2017-09-27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2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3208U (zh) 一次性无菌细胞培养袋配套细胞培养系统
CN101305833B (zh) 在线加酸方法
CN205914110U (zh) 一种新型高效混合液罐
CN205095790U (zh) 一种具有供排料系统的液体物料反应釜
CN207632759U (zh)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控制系统
CN203778012U (zh)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CN207109009U (zh) 一种蜂王浆酶解用实验装置
CN104017727B (zh) 一次性无菌细胞培养袋配套细胞培养系统
CN107574015B (zh) 一种植物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及方法
CN203855585U (zh) 一种γ-聚谷氨酸床流式发酵罐
CN204247217U (zh) 一种长春西汀输液产品用配料设备
CN108034583A (zh) 一种细胞工艺疫苗制造系统
CN207632760U (zh) 一种植物油精炼酶制剂添加控制系统
CN208098082U (zh) 一种带有温度控制系统的防水剂生产用反应釜
CN104178421B (zh) 一种将搅拌式发酵罐系统组装为流化床式酶反应器的方法
CN104056562B (zh) 一种多种液体自动混合装置
CN207958380U (zh) 一种细胞工艺疫苗制造系统
CN206751833U (zh) 一种大米蛋白料液在线pH值调整装置
CN208001863U (zh) 一种飞龙养殖用饮水器
CN215963289U (zh) 一种缓冲液配制系统
CN206351035U (zh) 一种用于生产水产养殖用微生物制剂的灌装机定比混合器
CN219642120U (zh) 一种中药材渗漉提取自动控制系统
CN204619766U (zh) 溶药曝气搅拌装置
CN217838899U (zh) 一种用于生物酶促反应的补料设备及包含其的反应装置
CN203061161U (zh) 一种反应釜物料混合滴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