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2424U - 升降台 - Google Patents

升降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2424U
CN207632424U CN201721871902.8U CN201721871902U CN207632424U CN 207632424 U CN207632424 U CN 207632424U CN 201721871902 U CN201721871902 U CN 201721871902U CN 207632424 U CN207632424 U CN 207632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mounting plate
slot
upper mounting
lif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719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乐宏
林涛
吴方
许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719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2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2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2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定位机构,用于定位上平台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上平台或下平台铰接,第二支杆与升降臂铰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有活动卡接结构,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杆相对于第二支杆的高度。该升降台制造成本低,且无需使用扳手来控制上平台升降高度。

Description

升降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承载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升降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平板显示器、平板电脑等在普通家庭中也越来越普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的用于承载平板电脑的升降台,也称升降工作台,其一般放置在桌面或台面上使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公开号为CN 105124920A、名称为升降工作台的专利申请,其结构包括下平台、上平台,所述下平台和上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组X型升降机构,每组X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中间位置相互铰接成X型的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下平台上设有固定在下平台上的第一铰接座以及相对于下平台可滑动的第二铰接座,所述上平台上设有固定在上平台上的第三铰接座以及相对于上平台可滑动的第四铰接座,所述升降工作台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平台承重;上平台上还设有一销子,所述销子通过一拉索及扳手控制,用于控制销子插入槽孔或者脱离槽孔。该升降工作台通过扳手控制销子插入槽孔或者脱离槽孔来控制上平台的升降高度,所述的扳手安装在上平台的底部;还有的升降台采用可控气弹簧来控制上平台的升降高度,而可控气弹簧也必须要有扳手来操控。因此上述升降工作台的结构比较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且无需使用扳手来控制上平台升降高度的升降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升降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所述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设有定位机构,用于定位上平台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上平台或下平台铰接,第二支杆与升降臂铰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有活动卡接结构,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杆相对于第二支杆的高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升降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升降台在升降时,由升降臂来调节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且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上平台的高度位置;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且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设有活动卡接结构,该活动卡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杆相对于第二支杆的高度,从而实现上平台高度调节时的固定。该升降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无需使用扳手来控制上平台升降高度。
作为优选,每组升降臂包括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且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中部铰接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与上平台铰接,且第一升降臂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下平台上,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与下平台铰接,且第二升降臂的上端滑动配合在上平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是指所述的第二支杆内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自由端端面的插槽,所述的第一支杆间隙配合在插槽内;所述第二支杆上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两侧壁的导向长孔,且导向长孔与插槽相连通;所述导向长孔一内侧壁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导向长孔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槽,且相邻两个卡槽之间光滑过渡;所述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上连接一两端均设置在导向长孔外侧的卡柱,所述的卡柱与卡槽活动卡接。上平台在相对于下平台高度调节时,第一支杆在第二支杆的滑槽内滑动,当第二支杆的自由端上的卡柱卡在导向长孔的卡槽内时,上平台的高度固定;可根据卡柱卡接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卡槽来调节第一支杆相对于第二支杆的高度,从而实现上平台高度调节时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杆上设有一沿第一支杆横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卡柱间隙配合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卡柱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杆远离卡槽一侧的滑槽内壁连接,且弹性件在常态下顶推卡柱并使卡柱处于第二支杆的卡槽内;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一容置槽,且容置槽的中心线与导向长孔的中心线重合;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外滑动至最高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外端内壁的作用下落入容置槽内;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内滑动至最低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内端内壁的作用下脱离容置槽。卡柱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始终与导向长孔的卡槽一侧壁弹性相抵,且随第一支杆的伸缩,卡柱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卡接;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外滑动至最高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外端内壁的作用下落入容置槽内;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内滑动至最低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内端内壁的作用下脱离容置槽。因此在该升降台折叠时,先将上平台升至最高位置,使卡柱落入容置槽内,然后在向下折叠上平台。操作非常方便,无需使用扳手操控。
作为优选,处于导向长孔内侧壁上最外侧的卡槽与导向长孔的外端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卡柱在导向长孔内侧壁上最外侧的卡槽内向导向长孔的外端滑动时,卡柱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并在弧形面的作用下脱离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臂为两组,且两组升降臂的中部均通过一横杆铰接;所述的第一支杆与上平台底部铰接,第二支杆与升降臂铰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定位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台的定位机构的卡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上平台,2、下平台,3、第一升降臂,4、第二升降臂,5、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横杆,8、滚柱,9、第一滑槽,10、第二滑槽,11、插槽,12、导向长孔,13、卡槽,14、卡柱,15、弧形面,16、滑槽,17、弹性件,18、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升降台,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1相对于下平台2的高度;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用于定位上平台1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所述第一支杆5与上平台1或下平台2铰接,第二支杆6与升降臂铰接;所述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之间设有活动卡接结构;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杆5相对于第二支杆6的高度。
每组升降臂包括第一升降臂3和第二升降臂4,且第一升降臂3和第二升降臂4中部铰接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臂3的上端与上平台1铰接,且第一升降臂3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下平台2上,所述第二升降臂4的下端与下平台铰接,且第二升降臂4的上端滑动配合在上平台1上。所述第一升降臂3的下端两侧壁均连接一外凸的滚柱8,所述下平台上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升降臂3下端的滚柱8间隙配合在两个第一滑槽9内;所述第二升降臂4的上端两侧壁均连接一外凸的滚柱,所述上平台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滑槽10,所述第二升降臂4上端的滚柱间隙配合在两个第二滑槽10内。
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是指所述的第二支杆6内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6自由端端面的插槽11,所述的第一支杆5间隙配合在插槽11内;所述第二支杆6上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6两侧壁的导向长孔12,且导向长孔12与插槽11相连通;所述导向长孔12一内侧壁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导向长孔12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槽13,且相邻两个卡槽13之间光滑过渡;所述第二支杆6的自由端上连接一两端均设置在导向长孔12外侧的卡柱14,所述的卡柱14与卡槽13活动卡接。
该活动卡接结构也可以有如下结构:如第一支杆上设有弹性凸起,第二支杆上插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第二支杆长度方向延伸且依次分布的卡孔,所述的弹性凸起与卡孔卡接,且弹性凸起的自由端设有斜面,该斜面在第一支杆展开的过程中,在卡孔侧壁的挤压下,便于弹性凸起脱离卡孔;该活动卡接结构也可以是在第一支杆上设置长形棘齿,在第二支杆的卡槽内设置棘轮,所述的棘轮与棘齿啮合,并在第二支杆的外侧设置棘轮换向开关,用于解锁棘轮,使棘轮可双向转动,便于第一支杆缩进第二支杆的插槽内;等等,可以实现调节第一支杆5相对于第二支杆6的高度的活动卡接结构的种类及结构很多,且均为现有技术常见的活动卡接结构。
再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杆5上设有一沿第一支杆5横向延伸的滑槽16,所述的卡柱14间隙配合在滑槽16内,所述滑槽16内设有一弹性件17,所述弹性件17的一端与卡柱14连接,弹性件17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杆5远离卡槽13一侧的滑槽16内壁连接,且弹性件17在常态下顶推卡柱14并使卡柱14处于第二支杆6的卡槽13内;所述滑槽16的底部设有一容置槽18,且容置槽18的中心线与导向长孔12的中心线重合;当第一支杆5向第二支杆6的插槽11外滑动至最高位置时,卡柱14在导向长孔12外端内壁的作用下落入容置槽18内;当第一支杆5向第二支杆6的插槽内滑动至最低位置时,卡柱14在导向长孔12内端内壁的作用下脱离容置槽18。卡柱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始终与导向长孔的卡槽一侧壁弹性相抵,且随第一支杆的伸缩,卡柱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内卡接;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外滑动至最高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外端内壁的作用下落入容置槽内;当第一支杆向第二支杆的插槽内滑动至最低位置时,卡柱在导向长孔内端内壁的作用下脱离容置槽。因此在该升降台折叠时,先将上平台升至最高位置,使卡柱落入容置槽内,然后在向下折叠上平台。操作非常方便,无需使用扳手操控。
处于导向长孔12内侧壁上最外侧的卡槽13与导向长孔12的外端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15。卡柱在导向长孔内侧壁上最外侧的卡槽内向导向长孔的外端滑动时,卡柱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并在弧形面的作用下脱离卡槽。
所述的升降臂为两组,且两组升降臂的中部均通过一横杆7铰接;所述的第一支杆5与上平台1底部铰接,第二支杆5与升降臂铰接。

Claims (6)

1.一种升降台,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至少一组升降臂,用于调节上平台(1)相对于下平台(2)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用于定位上平台(1)的高度位置,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所述第一支杆(5)与上平台(1)或下平台(2)铰接,第二支杆(6)与升降臂铰接;所述第一支杆(5)和第二支杆(6)之间设有活动卡接结构;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用于调节第一支杆(5)相对于第二支杆(6)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每组升降臂包括第一升降臂(3)和第二升降臂(4),且第一升降臂(3)和第二升降臂(4)中部铰接呈X型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臂(3)的上端与上平台(1)铰接,且第一升降臂(3)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下平台(2)上,所述第二升降臂(4)的下端与下平台(2)铰接,且第二升降臂(4)的上端滑动配合在上平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卡接结构,是指所述的第二支杆(6)内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6)自由端端面的插槽(11),所述的第一支杆(5)间隙配合在插槽(11)内;所述第二支杆(6)上设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二支杆(6)两侧壁的导向长孔(12),且导向长孔(12)与插槽(11)相连通;所述导向长孔(12)一内侧壁的中部设有多个沿导向长孔(12)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卡槽(13),且相邻两个卡槽(13)之间光滑过渡;所述第二支杆(6)的自由端上连接一两端均设置在导向长孔(12)外侧的卡柱(14),所述的卡柱(14)与卡槽(13)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5)上设有一沿第一支杆(5)横向延伸的滑槽(16),所述的卡柱(14)间隙配合在滑槽(16)内,所述滑槽(16)内设有一弹性件(17),所述弹性件(17)的一端与卡柱(14)连接,弹性件(17)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杆(5)远离卡槽(13)一侧的滑槽(16)内壁连接,且弹性件(17)在常态下顶推卡柱(14)并使卡柱(14)处于第二支杆(6)的卡槽(13)内;所述滑槽(16)的底部设有一容置槽(18),且容置槽(18)的中心线与导向长孔(12)的中心线重合;当第一支杆(5)向第二支杆(6)的插槽(11)外滑动至最高位置时,卡柱(14)在导向长孔(12)外端内壁的作用下落入容置槽(18)内;当第一支杆(5)向第二支杆(6)的插槽(11)内滑动至最低位置时,卡柱(14)在导向长孔(12)内端内壁的作用下脱离容置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处于导向长孔(12)内侧壁上最外侧的卡槽(13)与导向长孔(12)的外端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弧形面(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臂为两组,且两组升降臂的中部均通过一横杆(7)铰接;所述的第一支杆(5)与上平台(1)底部铰接,第二支杆(5)与升降臂铰接。
CN201721871902.8U 2017-12-27 2017-12-27 升降台 Active CN207632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1902.8U CN20763242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升降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71902.8U CN20763242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升降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2424U true CN207632424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5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71902.8U Active CN20763242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升降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2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8567B2 (en) Hospital chair beds with extendable/retractable foot sections
CN207626794U (zh) 升降桌
CN104261323A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防倾支撑装置
CN207666229U (zh) 升降式工作台
CN104925712B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储藏式折叠臂架
CN108386666A (zh) 可调节的计算机支架
CN201557795U (zh) 可收纳及升降椅子的桌椅结构
CN207632424U (zh) 升降台
CN206792600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CN105286290B (zh) 一种电脑桌
CN206817108U (zh) 一种多功能支撑底座
CN209437532U (zh) 一种可调节式垫脚凳以及实用型病床
CN109846253A (zh) 一种可折叠陪护床凳
CN107061956A (zh) 一种多功能支撑底座
CN201403778Y (zh) 一种床上桌
CN208891826U (zh) 升降工作桌
CN105310844B (zh) 床面垂直升降机构以及带床面垂直升降的床
CN2810329Y (zh) 折叠桌
CN204057889U (zh) 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防倾支撑装置
CN108143095A (zh) 升降工作桌
CN209219611U (zh) 搁脚伸缩驱动装置
CN208821858U (zh) 一种旋转桌
CN202566964U (zh) 一种可调电脑桌
CN208676540U (zh) 一种辅助伸缩调节结构
CN207519834U (zh) 一种升降折叠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