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7118U -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7118U
CN207627118U CN201720464573.9U CN201720464573U CN207627118U CN 207627118 U CN207627118 U CN 207627118U CN 201720464573 U CN201720464573 U CN 201720464573U CN 207627118 U CN207627118 U CN 207627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insulating mattress
clamping portion
rib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645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鹰
郭雄伟
王力
朱传斌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645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7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7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7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其中,隔热罩体包括:罩体本体;第一卡接部,设置于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隔热垫,隔热垫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通过与第一卡接部配合,使隔热垫可拆卸组装于内侧壁上;限位筋,设置于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并与第一卡接部周向交错设置,限位筋通过与隔热垫配合,实现隔热垫的第一轴向限位。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需要另外设置固定件,安装方便,组装效率高,并且实现了对隔热垫的安装限位,可靠性高,降低了隔热垫的脱落概率。

Description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罩体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大部分采用电热盘加热的烹饪器具,比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将内锅设置在加热锅体内,加热锅体直接安装在罩体内,在煮饭加热过程中,加热锅体直接将热量传感给罩体,导致罩体温度升高,使其发生变形,甚至出现异常时发生融化,对用户的安全也造成威胁,通用在罩体上组装有耐高温的隔热垫,将罩体与加热锅体隔开,不产生直接接触,目前隔热垫的设置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固定隔热垫,一方面组装效率低,另一方面螺钉仍能传导部分热量;
(2)直接组装隔热垫,容易导致隔热垫偏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隔热垫Insert在罩体的内侧壁上,工艺较复杂,制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隔热罩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隔热罩体,包括:罩体本体;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设置于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隔热垫,隔热垫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通过与第一卡接部配合,使隔热垫可拆卸组装于内侧壁上;限位筋,设置于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并与第一卡接部周向交错设置,限位筋通过与隔热垫配合,实现隔热垫的第一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在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卡接部,以及在隔热垫上设置第二卡接部,实现隔热垫在所述罩体本体上的可拆卸安装,不需要另外设置固定件,安装方便,组装效率高,并且一方面,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实现了对隔热垫的安装限位,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限位筋,实现了第一轴向限位,可靠性高,降低了隔热垫的脱落概率。
具体地,罩体本体为环体结构,圆形的加热锅体设置环体结构内,通过设置隔热垫实现隔热,在通过在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卡接部,以实现与隔热垫上设置的第二卡接部进行卡接组装,为了实现隔热垫的完全固定组装,需要在罩体本体的周向、轴向与径向均实现限位。
其中,第一卡接部与罩体本体可以为一体化注塑成型结构,第一卡接部也可拆卸设置于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隔热罩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包括筋条卡槽,筋条卡槽包括设置在内侧壁上的两条延伸筋;第二卡接部包括轴向筋,其中,通过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卡槽内,实现隔热垫的周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卡接部设置为筋条卡槽,将第二卡接部设置为轴向筋,以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槽内,实现了将隔热垫组装至罩体本体上,其中,筋条卡槽包括相对设置在内侧壁上的两条延伸筋向内延伸设置,在筋条卡槽水平设置时,能够使隔热垫进行周向限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轴向筋指相对罩体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筋条。
筋条卡槽也可以是纵向设置的两条延伸筋,此时可以对隔热垫进行轴向限位。
另外,也可以将筋条卡槽设置在隔热垫上,将轴向筋设置在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组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凸耳结构,凸耳结构设置在轴向筋的端部,在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卡槽后,通过凸耳结构与延伸筋配合,实现隔热垫的第二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轴向筋的端部增加凸耳结构,在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卡槽后,凸耳结构上与轴向筋连接的一面与延伸筋贴合,实现隔热垫在第二轴向上的限位。
凸耳结构可以为设置在轴向筋顶部的长方体,也可以是设置在轴向筋顶部的半圆柱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条延伸筋的端部相对设置有钩体结构,在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卡槽后,通过钩体结构与轴向筋配合,实现隔热垫的径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条延伸筋的端部分别设置钩体结构,并且钩体相对设置,在将轴向筋卡接至筋条卡槽后,通过相对设置的钩体结构对轴向筋进行限位,实现了隔热垫的径向限位,进一步提升了隔热垫的固定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分别在延伸筋与隔热垫上设置径向限位结构,比如在延伸筋上增加限位筋,在轴向筋上对应设置限位槽,实现径向限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周向加强筋,周向加强筋设置在筋条卡槽的外侧底部的内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筋条卡槽的外侧底部增加周向加强筋,提升了延伸筋的强度,从而能够延长筋条卡槽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周向加强筋为三角形结构,设置在延伸筋的外侧底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由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柱型体以及在柱型体上开设的球形腔构成;第二卡接部包括与球形腔配合的球形卡件,其中,球形腔的开口直径小于腔体直径,通过将球形卡件卡接至环形卡槽内,实现隔热垫的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卡接部设置为环形卡槽,将第二卡接部设置为球形卡件,环形卡槽包括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柱型体以及在柱型体上开设的球形腔,在将球形卡件插入球形腔内后,一方面,由球形卡件与球形腔配合,实现周向和轴向的限位,另一方面,由于球形腔的开口直径小于腔体直径,进一步实现了径向限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地,隔热垫采用耐热胶体制成,耐热胶体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满足环形卡槽与球形卡件配合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筋包括周向限位筋以及设置在周向限位筋两端的轴向加强筋,周向限位筋通过与隔热垫配合,实现隔热垫的第一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筋,通过周向限位筋的配合面与隔热垫的水平面配合,实现了第一轴向定位,通过凸耳结构与延伸筋实现第二轴向定位,防止隔热垫轴向脱落,另外,通过分别设置轴向加强筋,提升了限位筋的设置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多个第一卡接部沿周向设置时,隔热垫为条状隔热垫,条状隔热垫上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在条状隔热垫的组装区域,限位筋与第一卡接部周向间隔交错设置,其中,多个条状隔热垫周向均布于内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隔热垫设置为条状隔热垫,条状隔热垫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在内侧壁上的条状隔热垫的组装区域,对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以及与第一卡接部交错设置的限位筋,一方面,实现了条状隔热垫的固定组装,组装方便,并且可靠性高,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条状隔热垫,提升了隔热罩体的隔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条状隔热垫的横截面为L型、U型或Z 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隔热罩体,以及加热锅体,加热锅体通过与隔热罩体配合,安装在隔热罩体内。
具体地,隔热垫安装在外壳罩上,加热锅体通过安装在隔热垫上,固定在隔热罩体上,其中,隔热垫上设计有多个凸耳结构,在隔热垫配合的隔热罩体安装位置上设计有多个隔热垫安装特征,包括与凸耳结构对应的筋条卡槽,筋条卡槽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以保证筋条卡槽的强度,隔热垫安装在隔热罩体上时,凸耳卡入筋条卡槽中,从而限制了隔热垫的位移。
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或电蒸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隔热罩体,102罩体本体,104筋条卡槽,1042延伸筋,106隔热垫, 1062轴向筋,1064凸耳结构,1044钩体结构,1046周向加强筋,108限位筋, 20加热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隔热罩体。
如图1与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隔热罩体10,包括:罩体本体102;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设置于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隔热垫 106,隔热垫106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通过与第一卡接部配合,使隔热垫106可拆卸组装于内侧壁上;限位筋108,设置于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并与第一卡接部周向交错设置,限位筋108通过与隔热垫106配合,实现隔热垫106的第一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在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卡接部,以及在隔热垫106上设置第二卡接部,实现隔热垫106在所述罩体本体102 上的可拆卸安装,不需要另外设置固定件,安装方便,组装效率高,并且一方面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实现了对隔热垫106的安装限位,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限位筋,实现了第一轴向限位,可靠性高,降低了隔热垫的脱落概率。
具体地,罩体本体为环体可靠性高,降低了隔热垫106的脱落概率。
具体地,罩体本体102为环体结构,圆形的加热锅体20设置环体结构内,通过设置隔热垫106实现隔热,在通过在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设置第一卡接部,以实现与隔热垫106上设置的第二卡接部进行卡接组装,为了实现隔热垫106的完全固定组装,需要在罩体本体102的周向、轴向与径向均实现限位。
其中,第一卡接部与罩体本体102可以为一体化注塑成型结构,第一卡接部也可拆卸设置于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隔热罩体10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包括筋条卡槽104,筋条卡槽104包括设置在内侧壁上的两条延伸筋1042;第二卡接部包括轴向筋1062,其中,通过将轴向筋1062卡接至筋条卡槽104内,实现隔热垫106的周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卡接部设置为筋条卡槽104,将第二卡接部设置为轴向筋1062,以将轴向筋1062卡接至筋条槽内,实现了将隔热垫106 组装至罩体本体102上,其中,筋条卡槽104包括相对设置在内侧壁上的两条延伸筋1042向内延伸设置,在筋条卡槽104水平设置时,能够使隔热垫106 进行周向限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轴向筋1062指相对罩体本体102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筋条。
筋条卡槽104也可以是纵向设置的两条延伸筋1042,此时可以对隔热垫 106进行轴向限位。
实施例二:
另外,也可以将筋条卡槽104设置在隔热垫106上,将轴向筋1062设置在罩体本体102的内侧壁上,通过卡接实现可拆卸组装。
实施例三: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凸耳结构1064,凸耳结构1064设置在轴向筋1062的端部,在将轴向筋1062 卡接至筋条卡槽104后,通过凸耳结构1064与延伸筋1042配合,实现隔热垫 106的第二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轴向筋1062的端部增加凸耳结构1064,在将轴向筋1062卡接至筋条卡槽104后,凸耳结构1064上与轴向筋1062连接的一面与延伸筋1042贴合,实现隔热垫106在第二轴向上的限位。
凸耳结构1064可以为设置在轴向筋1062顶部的长方体,也可以是设置在轴向筋1062顶部的半圆柱体。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条延伸筋1042的端部相对设置有钩体结构1044,在将轴向筋1062卡接至筋条卡槽104后,通过钩体结构1044与轴向筋1062配合,实现隔热垫106的径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条延伸筋1042的端部分别设置钩体结构1044,并且钩体相对设置,在将轴向筋1062卡接至筋条卡槽104后,通过相对设置的钩体结构1044对轴向筋1062进行限位,实现了隔热垫106的径向限位,进一步提升了隔热垫106的固定稳定性。
实施例五:
另外,也可以分别在延伸筋1042与隔热垫106上设置径向限位结构,比如在延伸筋1042上增加限位筋条,在轴向筋1062上对应设置限位槽,实现径向限位。
实施例六: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周向加强筋1046,周向加强筋1046设置在筋条卡槽104的外侧底部的内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筋条卡槽104的外侧底部增加周向加强筋1046,提升了延伸筋1042的强度,从而能够延长筋条卡槽104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周向加强筋1046为三角形结构,设置在延伸筋1042的外侧底部。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由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柱型体以及在柱型体上开设的球形腔构成;第二卡接部包括与球形腔配合的球形卡件,其中,球形腔的开口直径小于腔体直径,通过将球形卡件卡接至环形卡槽内,实现隔热垫106的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卡接部设置为环形卡槽,将第二卡接部设置为球形卡件,环形卡槽包括设置在内侧壁上的柱型体以及在柱型体上开设的球形腔,在将球形卡件插入球形腔内后,一方面,由球形卡件与球形腔配合,实现周向和轴向的限位,另一方面,由于球形腔的开口直径小于腔体直径,进一步实现了径向限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具体地,隔热垫106采用耐热胶体制成,耐热胶体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满足环形卡槽与球形卡件配合需求。
实施例八:
另外,也可以在内侧壁上设置延伸出的球形卡件,在隔热垫106上设置环形卡槽。
实施例九: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限位筋108包括周向限位筋以及设置在周向限位筋两端的轴向加强筋,周向限位筋通过与隔热垫 106配合,实现隔热垫106的第一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筋108,通过限位筋108的配合面与隔热垫106的水平面配合,实现了第一轴向定位,通过凸耳结构1064与延伸筋1042 实现第二轴向定位,防止隔热垫106轴向脱落,另外,通过分别设置轴向加强筋,提升了限位筋108的设置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多个第一卡接部沿周向设置时,隔热垫106为条状隔热垫106,条状隔热垫106上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在条状隔热垫106的组装区域,限位筋108与第一卡接部周向间隔交错设置,其中,多个条状隔热垫106周向均布于内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隔热垫106设置为条状隔热垫106,条状隔热垫 106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在内侧壁上的条状隔热垫106的组装区域,对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卡接部,以及与第一卡接部交错设置的限位筋108,一方面,实现了条状隔热垫106的固定组装,组装方便,并且可靠性高,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条状隔热垫106,提升了隔热罩体10的隔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条状隔热垫106的横截面为L型、U型或Z型。
如图6和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隔热罩体10,以及加热锅体20,加热锅体20通过与隔热罩体10配合,安装在隔热罩体10内。
具体地,隔热垫106安装在罩体本体102上,加热锅体20通过安装在隔热垫106上,固定在隔热罩体10上,其中,隔热垫106上设计有多个凸耳结构,在隔热垫106配合的罩体本体102安装位置上设计有多个隔热垫安装特征,包括与凸耳结构对应的筋条卡槽,筋条卡槽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以保证筋条卡槽的强度,隔热垫安装在罩体本体102上时,凸耳卡入筋条卡槽中,从而限制了隔热垫106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本体;
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
隔热垫,所述隔热垫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通过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使所述隔热垫可拆卸组装于所述内侧壁上;
限位筋,设置于所述罩体本体的内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周向交错设置,所述限位筋通过与所述隔热垫配合,实现所述隔热垫的第一轴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筋条卡槽,所述筋条卡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两条延伸筋;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轴向筋,
其中,通过将所述轴向筋卡接至所述筋条卡槽内,实现所述隔热垫的周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接部还包括凸耳结构,所述凸耳结构设置在所述轴向筋的端部,在将所述轴向筋卡接至所述筋条卡槽后,通过所述凸耳结构与所述延伸筋配合,实现所述隔热垫的第二轴向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条延伸筋的端部相对设置有钩体结构,在将所述轴向筋卡接至所述筋条卡槽后,通过所述钩体结构与所述轴向筋配合,实现所述隔热垫的径向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还包括周向加强筋,所述周向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筋条卡槽的外侧底部的所述内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由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的柱型体以及在所述柱型体上开设的球形腔构成;
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与所述球形腔配合的球形卡件,
其中,所述球形腔的开口直径小于腔体直径,通过将所述球形卡件卡接至所述环形卡槽内,实现所述隔热垫的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筋包括周向限位筋以及设置在所述周向限位筋两端的轴向加强筋,
其中,所述周向限位筋通过与所述隔热垫配合,实现所述隔热垫的第二轴向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在多个所述第一卡接部沿周向设置时,所述隔热垫为条状隔热垫,所述条状隔热垫上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
其中,多个所述条状隔热垫周向均布于所述内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热罩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状隔热垫的横截面为L型、U型或Z型。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罩体;以及
加热锅体,所述加热锅体通过与所述隔热罩体配合,安装在所述隔热罩体内。
CN201720464573.9U 2017-04-28 2017-04-28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07627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4573.9U CN207627118U (zh) 2017-04-28 2017-04-28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64573.9U CN207627118U (zh) 2017-04-28 2017-04-28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7118U true CN207627118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64573.9U Active CN207627118U (zh) 2017-04-28 2017-04-28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7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6494A (zh) 电压力锅
CN107684341A (zh) 电压力锅和电压力锅的内锅
CN208509307U (zh) 电加热装置
CN207627118U (zh) 隔热罩体和烹饪器具
CN206560309U (zh) 电压力锅和电压力锅的内锅
CN206462858U (zh) 温控器的安装结构和烹饪器具
CN104696935B (zh) 蒸汽炉及用于蒸汽炉的壳体组件
CN203953261U (zh) 电饭煲
CN209371371U (zh) 蓄热组件及蓄热设备
CN208610590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8192897U (zh) 烹饪厨具外壳和烹饪厨具
KR20210093572A (ko) 온수기
CN209068563U (zh) 一种加热面板及其加热装置
CN218915035U (zh) 一种加热盘和应用该加热盘的功能箱以及集成灶
CN219107695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502439U (zh) 电子元器件的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127227U (zh) 一种耦合式连接的烹饪器具
CN217365345U (zh) 保温罩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494835U (zh) 一种耐高温的电热锅底座
CN202719648U (zh) 电磁炉
CN215777450U (zh) 烹饪器具
CN107550240B (zh)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CN217696100U (zh) 烹饪器具
CN210399020U (zh) 适用于电饭煲或电灶的进风保护装置
CN209675506U (zh)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