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5994U -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5994U
CN207625994U CN201721839446.9U CN201721839446U CN207625994U CN 207625994 U CN207625994 U CN 207625994U CN 201721839446 U CN201721839446 U CN 201721839446U CN 207625994 U CN207625994 U CN 207625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hamber
liquid
communication channel
chamber
heat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94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汉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94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5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5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59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包含一容液板体组具有:一上容液板体,具有一上液体腔室;一下容液板体,具有一下液体腔室;一第一连通管,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供一工作液体流通于该上、下液体腔室之间;及复数连通道,每一连通道分别具有一连通口,分别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形成该工作液体的入口或出口。

Description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特别指一种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冷散热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器、汽车、建筑等行业,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及制成品。以通讯及电器领域为例,电脑在运作时,许多内部元件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良好的散热系统是决定电脑运作效能以及可靠度的一大关键因素。在所有会发热的元件当中,一般以工作负荷最高之中央处理器 (CPU)以及绘图晶片处理器(GPU)等二者的散热问题最为棘手。尤其当前各类电脑游戏的画面愈来愈细腻,电脑辅助绘图软体的功能也日趋强大,这类软体在运作时往往会让中央处理器以及绘图晶片处理器处于高负荷状态,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热能产生,这些热能若不能有效地散去,轻则导致中央处理器或绘图晶片处理器的效能下降,严重时更可能造成中央处理器或绘图晶片处理器的损坏或者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请参阅图1,为了降低发热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一般市面上水冷式装置由一现有水冷排1通过二水导管51连接用以贴触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的一水冷头5及一水泵(Pump)6,通过水泵(Pump)6驱使水冷液(或称工作液体)流动到水冷排1上散热并不断地进行循环冷却,以快速散除热量。现有水冷排1由复数散热鳍片11、复数扁管12及二侧水箱13所组成,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 设于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彼此之间,且前述二侧水箱13与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及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的两侧是通过焊锡焊接而成,令该二侧水箱13与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11及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连接构成所述水冷排1,并其中一侧水箱13上设有一进水口131与一出水口132,该进水口131 与出水口132分别用以连接相对二水导管51。
由于从该进水口13流入的工作液体于一侧水箱13内后,从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内快速直通流经到另一侧水箱13内,接着再凭借所述的这些直条状扁管12内快速直通流经道一侧水箱13内,然后由该出水口132排出去,所以带有热量的工作液体进入到水冷排1内的流动时间过短,相对使带有热量的工作液体与水冷排作热交换时间也不长,以导致现有水冷排对带有热量的工作液体的解热效果不佳,进而造成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此外,由于现有水冷排的整体结构无法因应一电子装置内的空间作结构调整变化,使得放置于一电子装置(如电脑或伺服器)内时,该电子装置内需一独立空间来供给现有水冷排放置的问题。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解热效能佳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通过间隔层迭设置及在液体腔室内设有流道的结构设计,使得有效增加(或延长)一工作液体于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内的流动时间,以有效提升散热效率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包含:一容液板体组具有:一上容液板体,具有一上液体腔室;一下容液板体,具有一下液体腔室,该上容液板体与该下容液板体间隔设置;一第一连通管,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供一工作液体流通于该上、下液体腔室之间;及复数连通道,每一连通道分别具有一连通口,分别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形成该工作液体的入口或出口。
在一实施中,该下容液板体具有一第一顶板及一第一底板,该第一顶板与该第一底板相对盖合形成该下液体腔室,该上容液板体具有一第二顶板及一第二底板,该第二顶板与该第二底板相对盖合形成该上液体腔室,该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并该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
在一实施中,该下液体腔室设置有一下流道,该下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上液体腔室设置有一上流道,该上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
在一实施中,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及一第二连通道,该第一、二连通道的一第一、二连通口分别连通该下液体腔室,及一第三连通道的一第三连通口连通该上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下液体腔室设置有一第一分隔件分隔该下液体腔室形成一第一液体腔室及一第二液体腔室,该上液体腔室设置有一第二分隔件分隔该上液体腔室形成一第三液体腔室及一第四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及一第四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的一第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的一第二连通口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的一第三连通口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及该第四连通道的一第四连通口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第一、二、三、四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流道,该第一、二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并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并一第二泵设置在该第二、四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在一实施中,该下液体腔室更设置有一第三分隔件分隔该第一、二液体腔室分别形成一第五、六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二连通管、一第三连通管、一第四连通管,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管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管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及一第四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及该第四连通道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道,该第一、二、五、六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并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二、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并一第二泵设置在该第四、五、六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在一实施中,该上液体腔室更设置有一第四分隔件分隔该第三、四液体腔室分别形成一第七、八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二连通管、一第三连通管、一第四连通管,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三、四连通管贯的另一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管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及该第七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管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八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一第四连通道、一第五连通道、一第六连通道、一第七连通道及一第八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道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五连通道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连通道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该第七连通道连通该第七液体腔室,及该第八连通道连通该第八液体腔室。
在一实施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道,该第一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一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二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二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三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四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五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五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六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六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七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七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八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八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其中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一第二泵设置在该第二、四液体腔室其中任一,一第三泵设置在该第五、七液体腔室其中任一,并一第四泵设置在该六、八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在一实施中,该容液板体组更包含一泵设置在该上、下液体腔室或该复数连通道其中任一。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解热效能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通过间隔层迭设置及在液体腔室内设有流道的结构设计,使得有效增加(或延长)一工作液体于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内的流动时间,以有效提升散热效率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下列图式的目的在于使本实用新型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份。通过本文中的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以详细解说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发明的作用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E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3F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剖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组合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的立体组合;
图5C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5E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E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7C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7D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7E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水冷排1;散热鳍片11;扁管12;水箱13;进水口131;出水口132;容液板体组2;上容液板体21;第二顶板211;第二底板212;上液体腔室213;上流道213a;第二分隔件213b;第三流道213c;第四流道213d;第四分隔件213e;第七流道213f;第八流道213g;第三液体腔室2131;第四液体腔室2132;第七液体腔室2133;第八液体腔室2134;下容液板体23;第一顶板231;第一底板232;下液体腔室233;下流道233a;第一分隔件233b;第一流道233c;第二流道233d;第三分隔件233e;第五流道233f;第六流道233g;第一液体腔室2331;第二液体腔室2332;第五液体腔室2333;第六液体腔室 2334;第一连通管251;第二连通管252;第三连通管253;第四连通管254;第一泵261;第二泵262;第三泵263;第四泵264;第一连通道271;第一连通口271a;第二连通道272;第二连通口272a;第三连通道273;第三连通口273a;第四连通道274;第四连通口274a;第五连通道275;第五连通口275a;第六连通道276;第六连通口276a;第七连通道277;第七连通口277a;第八连通道278;第八连通口278a;第一散热空间291;第一散热鳍片组2911;第二散热空间292;第二散热鳍片组2921;第一保护壳2922;第三散热空间293;第三散热鳍片组2931;第二保护壳2932;侧面30;风扇31;水冷头5;水导管51;水泵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2A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图2C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D是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A、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包含一容液板体组2,该容液板体组2具有一上容液板体21、一下容液板体23、一第一连通管251及复数连通道27。在本实施例中,该容液板体组2系表示为具有两个容液板体间隔堆迭设置(该上、下容液板体21、23),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容液板体组2也可以表示为具有三个容液板体间隔堆迭设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容液板体间隔堆迭设置的数量。
该下容液板体23具有一第一顶板231及一第一底板232,该第一顶板231 与该第一底板232相对盖合形成一下液体腔室233。该上容液板体21具有一第二顶板211及一第二底板212,该第二顶板211与该第二底板212相对盖合形成一上液体腔室213,并该上容液板体21与该下容液板体23间隔堆迭设置。该第一连通管251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213、233,并该第一连通管251的一端系贯穿该第一顶板231连通该下液体腔室233,并该第一连通管251的另一端系贯穿该第二底板212连通该上液体腔室213,以供一工作液体流通于该上、下液体腔室213、23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数连通道27系表示为一第一连通道271的一第一连通口271a及一第二连通道272的一第二连通口272a分别连通该下液体腔室233,并该第一、二连通口271a、272a是该工作液体的入口,另外该复数连通道27 系表示一第三连通道273的一第三连通口273a连通该上液体腔室213,并该第三连通口273a是该工作液体的出口。反之,该第一、二连通口271a、272a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并该第三连通口273a表示为该工作液体入口,也可。
如图2D所示,带有热量的工作液体系从该第一、二连通口271a、272a流入该下液体腔室233,待该下液体腔室233充满该工作液体,该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一连通管251流入该上液体腔室213,并该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然后进行辐射散热。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并同时参考图2B,该下液体腔室233内设置有一下流道233a,该下流道233a在本实施例中系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231 相对该下液体腔室233的一侧,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下流道 233a也可以弯绕形成在该第一底板232相对该下液体腔室233的一侧,以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该工作液体为高比热系数的液体例如:水或纯水等。并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并同时参考图2A,同时在该上液体腔室213 设置有一上流道213a,该上流道213a在本实施例中系弯绕形成在该第二底板212 相对该上液体腔室213的一侧,以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上流道213a也可以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211相对该上液体腔室213的一侧,以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如图3C所示,凭借该上、下流道213a、233a的设置,以延长该工作液体在该上、下液体腔室内213、233 流动的时间,进而延长工作液体与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的热交换时间,因此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能够充分的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进行散热。
此外,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D、图3E所示,一泵26设置在该下液体腔室233内,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泵26也可以设置在该上液体腔室213内。并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F所示,该泵26设置在该第二连通道272的第二连通口272a附近,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泵26也可以设置在该第一连通道271的第一连通口271a或该第三连通道273 的第三连通口273a,本实用新型的该泵26可以设置在任一个腔室或流道内。该泵26例如包含一扇轮及一驱动马达(如沉水马达或防水马达)驱动该扇轮转动以带动该工作液体流动。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并同时参考图2C,该上、下容液板体21、23之间的空旷位置具有一第一散热空间291,该下容液板体23相反该上容液板体21的一侧的空旷位置具有一第二散热空间292,该上容液板体21 相反该下容液板体23的一侧的空旷位置具有一第三散热空间293。该上、下容液板体21、23之间的第一散热空间291设有一第一散热鳍片组2911,该下容液板体23相反该顶板21的一侧的第二散热空间292设有一第二散热鳍片组2921,该上容液板体21相反该下容液板体23的一侧的第三散热空间293设有一第三散热鳍片组2931,该第一、二、三散热鳍片组2911、2921、2931分别由复数散热鳍片构成以增加热交换的面积提升散热效率。
并且设置在该第二散热空间292的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921设有一第一保护壳2922,设置在该第三散热空间293的该第三散热鳍片组2931设有一第二保护壳2932。凭借,该第一、二保护壳2922、2932保护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避免所述的这些散热鳍片受外力撞击而变形,影响整体散热效率。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该第一散热鳍片组2911、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921及该第三散热鳍片组2931共同界定一侧面30,该侧面设置有至少一风扇31,并在本替代实施例中系表示为三个风扇31。复如图4A、图4B所示,该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然后通过该第一、二、三散热鳍片组2911、2921、2931,凭借该至少一风扇31可以加强该第一、二、三散热鳍片组2911、2921、2931的散热效果。
并在第一实施例中,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该第一连通管251 及该复数连通道27系表示为钛材质所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该第一连通管251及该复数连通道27也可以表示为金材质、银材质、铜材质、铁材质、铝材质、铝合金或铜合金材质所构成。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该第一连通管 251的设计,使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本身内侧具有较大吸收面积直接接触传导流动中的工作液体其上热量,接着由该上容液板体21、该下容液板体23本身外侧具有较大散热面积将热量向外快速辐射散热,以有效达到解热效能佳及增加散热面积的效果;再者,凭借该上、下液体腔室213、233内设有上、下流道213a、233a更有效额外增加(或延长)工作液体流动时间,进而有效增加工作液体与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本身作热交换时间;另者,还能凭借该第一、二、三散热鳍片组2911、2921、2931及该至少一风扇31增强散热效果;此外,还能凭借该第一、二保护壳2922、2932保护该第二、三散热鳍片组2921、2931受到撞击时不会变形。
请继续参考图5A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C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如图5A及图5B所示,并辅以参考图2A至图2D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功效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系在于,该下液体腔室233设置有一第一分隔件233b 分隔该下液体腔室233形成独立互不干涉的一第一液体腔室2331及一第二液体腔室2332,该上液体腔室213设置有一第二分隔件213b分隔该上液体腔室213形成独立互不干涉的一第三液体腔室2131及一第四液体腔室2132。在本实施例中,该容液板体组2系表示为更包含一第二连通管252,该第二连通管252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231连通该下液体腔室233,该第二连通管252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212连通该上液体腔室213,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管251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及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该第二连通管252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及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
并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数连通道27系表示具有一第一连通道271、一第二连通道272、一第三连通道273及一第四连通道274,该第一连通道271的一第一连通口271a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该第二连通道272的一第二连通口 272a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该第三连通道273的一第三连通口273a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及该第四连通道274的一第四连通口274a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
如图5C所示,该工作液体经过该第一、二连通道271、272的第一、二连通口271a、272a分别流入该第一、二液体腔室2331、2332,由于该第一分隔件 233b将该第一、二液体腔室2331、2332分隔,使流入该第一、二液体腔室2331、 2332的工作液体分别穿过该第一、二连通管251、252流入该第三、四液体腔室 2131、2132,最后该工作液体分别从该第三、四连通道273、274的第三、四连通口273a、274a流出该第三、四液体腔室2131、2132。如此,本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达成将该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然后进行辐射散热。
并且该第一、二、三、四液体腔室2331、2332、2131、2132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流道233c、233d、213c、213d,该第一、二流道233c、233d 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231及该第一底板232相对该下液体腔室233的一侧,该三、四流道213c、213d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211及该第二底板212相对该上液体腔室213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
凭借该第一、二、三、四流道233c、233d、213c、213d的设置,以延长该工作液体在该第一、二、三、四液体腔室2331、2332、2131、2132流动的时间,同样能够延长工作液体与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的热交换时间。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5D、图5E所示,一第一泵261设置在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内,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泵261也可以设置在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内,并一第二泵262设置在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内,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泵262也可以设置在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内,如此,可以带动该工作液体流动。
请参考图6A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B为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6C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如图6A、图6B所示,并辅以参考图5A至图5E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功效与前述的第二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的不同处系在于,该下液体腔室233更设置有一第三分隔件233e分隔该第一、二液体腔室2331、2332分别形成一第五、六液体腔室2333、2334。在本实施例中,该容液板体组2系表示为同时具有一第一、二、三、四连通管251、252、 253、254,该第三、四连通管253、254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231连通该下液体腔室233,该第三、四连通管253、254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212连通该上液体腔室213,并该第一连通管251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及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该第二连通管252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及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该第三连通管253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及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该第四连通管254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及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
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道271的第一连通口271a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并该第一连通口271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该第二连通道272 的第二连通口272a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并该第二连通口272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该第三连通道273的第三连通口273a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 2333,并该第三连通口273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及该第四连通道274 的第四连通口274a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并该第四连通口273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
如图6C所示,该工作液体经过该第一连通道271的第一连通口271a流入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由于该第一分隔件233b将该第一、二液体腔室2331、 2332分隔,使流入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一连通管251流入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流入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的工作流体随后穿过该第二连通管252流入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并从该第二连通道272的第二连通口272a 流出,同时另一工作液体经过该第三连通道273的第三连通口273a流入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由于该第一分隔件233b将该第五、六液体腔室2333、2334分隔,使流入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三连通管253流入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流入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的工作流体随后穿过该第四连通管 254流入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并从该第四连通道274的第四连通口274a流出。如此,本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达成将该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 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然后进行辐射散热。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液体腔室2331、2332、 2131、2132、2333、2334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道233c、 233d、213c、213d、233f、233g,该第一、二、五、六流道233c、233d、233f、 233g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231及该第一底板232相对该下液体腔室233的一侧,该三、四流道213c、213d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211及该第二底板212相对该上液体腔室213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
凭借该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道233c、233d、213c、213d、233f、 233g的设置,以延长该工作液体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液体腔室2331、 2332、2131、2132、2333、2334流动的时间,同样能够延长工作液体与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的热交换时间。
如图6D、图6E所示,与第二实施例相同,该第一泵261可以设置在该第一、二、三液体腔室2331、2332、2131其中任一内,该第二泵262可以设置在该第四、五、六液体腔室2132、2333、2334内,如此,可以带动该工作液体流动。
请继续参考图7A为本实用新型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B为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C 为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如图7A、图7B所示,并辅以参考图6A至图6E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功效与前述的第三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处系在于,该上液体腔室213更设置有一第四分隔件213e分隔该第三、四液体腔室2131、 2132分别形成一第七、八液体腔室2133、2134。在本实施例中,该容液板体组 2系表示为同时具有一第一、二、三、四连通管251、252、253、254,使该第一连通管251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及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该第二连通管 252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及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该第三连通管253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及该第七液体腔室2133,该第四连通管254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及该第八液体腔室2134。
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通道271的第一连通口271a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并该第一连通口271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该第二连通道272 的第二连通口272a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并该第二连通口272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该第三连通道273的第三连通口273a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 2131,并该第三连通口273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及该第四连通道274 的第四连通口274a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并该第四连通口273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
该第五连通道275的第五连通口275a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并该第五连通口271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该第六连通道276的第六连通口276a 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并该第六连通口276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入口,该第七连通道277的第七连通口277a连通该第七液体腔室2133,并该第七连通口277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及该第八连通道278的第八连通口278a 连通该第八液体腔室2134,并该第八连通口278a系表示为该工作液体的出口。
如图7C所示,工作液体分别经过该第一、二、五、六连通道271、272、275、276的第一、二、五、六连通口271a、272a、275a、276a分别流入该第一、二、五、六液体腔室2331、2332、2333、2334,流入该第一液体腔室2331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一连通管251流入该第三液体腔室2131,流入该第三液体腔室 2131的工作液体随后从该第三连通道273的第三连通口272a流出,流入该第二液体腔室2332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二连通管252流入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流入该第四液体腔室2132的工作液体随后穿过该第四连通道274的第四连通口 274a流出。
流入该第五液体腔室2333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三连通管253流入该第七液体腔室2133,流入该第七液体腔室2133的工作液体随后从该第七连通道277的第七连通口277a流出,流入该第六液体腔室2334的工作液体穿过该第四连通管254流入该第八液体腔室2134,流入该第八液体腔室2134的工作液体随后穿过该第八连通道278的第八连通口278a流出。如此,本实施例同样也能够达成将该工作液体所带的热量传导至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然后进行辐射散热。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液体腔室2331、 2332、2131、2132、2333、2334、2133、2134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道233c、233d、213c、213d、233f、233g、213f、213g,该第一、二、五、六流道233c、233d、233f、233g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231及该第一底板232相对该下液体腔室233的一侧,该三、四、七、八流道213c、213d、 213f、213g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211及该第二底板212相对该上液体腔室213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
凭借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道233c、233d、213c、213d、 233f、233g、213f、213g的设置,以延长该工作液体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液体腔室2331、2332、2131、2132、2333、2334、2133、2134 流动的时间,同样能够延长工作液体与该上容液板体21及该下容液板体23的热交换时间。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更包含一第三泵263及一第四泵264,该第一泵261可以设置在该第一、三液体腔室2331、2131其中任一内,该第二泵262 可以设置在该第二、四液体腔室2332、2132内,该第三泵263可以设置在该第五、七液体腔室2333、2133内,该第四泵264可以设置在该第六、八液体腔室 2334、2134内,如此,可以带动该工作液体流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含:
一容液板体组具有:一上容液板体,具有一上液体腔室;一下容液板体,具有一下液体腔室,该上容液板体与该下容液板体间隔设置;
一第一连通管,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供工作液体流通于该上、下液体腔室之间;及
复数连通道,每一连通道分别具有一连通口,分别连通该上、下液体腔室形成该工作液体的入口或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容液板体具有一第一顶板及一第一底板,该第一顶板与该第一底板相对盖合形成该下液体腔室,该上容液板体具有一第二顶板及一第二底板,该第二顶板与该第二底板相对盖合形成该上液体腔室,该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液体腔室设置有一下流道,该下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上液体腔室设置有一上流道,该上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及一第二连通道,该第一、二连通道的一第一、二连通口分别连通该下液体腔室,一第三连通道的一第三连通口连通该上液体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液体腔室设置有一第一分隔件以分隔该下液体腔室形成一第一液体腔室及一第二液体腔室,该上液体腔室设置有一第二分隔件以分隔该上液体腔室形成一第三液体腔室及一第四液体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二连通管,该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及一第四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的一第一连通口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的一第二连通口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的一第三连通口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及该第四连通道的一第四连通口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流道,该第一、二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一泵与一第二泵,该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该第二泵设置在该第二、四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液体腔室还设置有一第三分隔件,以分隔该第一、二液体腔室分别形成一第五、六液体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二连通管、一第三连通管、一第四连通管,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管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管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及一第四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道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五、六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道,该第一、二、五、六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下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上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一泵与一第二泵,该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二、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该第二泵设置在该第四、五、六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液体腔室还设置有一第四分隔件,以分隔该第三、四液体腔室分别形成一第七、八液体腔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二连通管、一第三连通管、一第四连通管,该第二、三、四连通管的一端贯穿该第一顶板连通该下液体腔室,该第二、三、四连通管贯的另一端穿该第二底板连通该上液体腔室以供该工作液体流通,其中该第一连通管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及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管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及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管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及该第七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管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及该第八液体腔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连通道具有一第一连通道、一第二连通道、一第三连通道、一第四连通道、一第五连通道、一第六连通道、一第七连通道及一第八连通道,该第一连通道连通该第一液体腔室,该第二连通道连通该第二液体腔室,该第三连通道连通该第三液体腔室,该第四连通道连通该第四液体腔室,该第五连通道连通该第五液体腔室,该第六连通道连通该第六液体腔室,该第七连通道连通该第七液体腔室,该第八连通道连通该第八液体腔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液体腔室分别设置有一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流道,该第一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一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二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二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三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三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四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四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五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五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六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一顶板及该第一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六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七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七液体腔室的一侧,该第八流道弯绕形成在该第二顶板及该第二底板其中任一相对该第八液体腔室的一侧,导引该工作液体流动路径,其中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第一泵、一第二泵、一第三泵以及一第四泵,该第一泵设置在该第一、三液体腔室其中任一,该第二泵设置在该第二、四液体腔室其中任一,该第三泵设置在该第五、七液体腔室其中任一,该第四泵设置在该六、八液体腔室其中任一。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泵,该泵设置在该上、下液体腔室或该复数连通道其中任一。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液板体组还包含一泵,该泵设置在该上、下液体腔室或该复数连通道其中任一。
CN201721839446.9U 2017-12-25 2017-12-25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25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9446.9U CN207625994U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9446.9U CN207625994U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5994U true CN207625994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3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944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25994U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5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9084B2 (en) Liquid cooling heat sink structure and cooling circulation system thereof
CN105263301B (zh) 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液体散热排
CN106252309B (zh) 一种用于高热流密度芯片的微通道液冷散热器及导冷插件
US20080314559A1 (en)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0060967A (zh)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
CN110010996A (zh) 一种高效风冷电池系统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204948617U (zh) 水冷装置
CN207625994U (zh)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TWI686689B (zh) 多出入口水冷排結構
CN220123320U (zh) 液冷散热器
CN207625995U (zh) 具有内置夹层的水冷排结构
CN206525066U (zh) 冷却水排装置及其水冷模块
CN207625993U (zh) 多出入口夹层液冷散热结构
CN108093609A (zh) 多出入口液冷散热结构
US20230232577A1 (en) Water cooling radiator
CN207625992U (zh) 具有扰流组的夹层水冷排结构
CN108012508A (zh) 多出入口夹层液冷散热结构
CN108260327B (zh) 具有扰流组的夹层水冷排结构
TWM557965U (zh) 多出入口夾層液冷散熱結構
CN207623914U (zh) 散热水排结构
CN104602469B (zh) 机柜
CN108022895A (zh) 水冷排散热结构
TWI664524B (zh) 水冷排散熱結構
CN108260328A (zh) 具有内置夹层的水冷排结构
TW202120876A (zh) 具有複合式流道的液冷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9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