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9115U -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9115U
CN207619115U CN201721655512.7U CN201721655512U CN207619115U CN 207619115 U CN207619115 U CN 207619115U CN 201721655512 U CN201721655512 U CN 201721655512U CN 207619115 U CN207619115 U CN 207619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rod
main body
outstanding
ki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55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美�
朱利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Oasis (beij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Oasis (beij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Oasis (beij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Oasis (beij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55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9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9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9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包括悬床主体、设置在悬床主体中间的种植平台以及用于固定悬床主体的固定装置,所述悬床主体下侧面可拆卸安装有生物膜系统,所述生物膜系统包括与悬床主体下侧面连接的上架体、固定在上架体下侧面并竖直向下的刚性杆体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上架体下侧面并装载有生物膜载体的柔性杆体,所述柔性杆体下端设有与刚性杆体滑移连接的配重物。本实用新型生物膜系统高度可调节,使整个生物膜系统能使用不同深浅的水体,同时增加配重物之后增强了水面生态悬床和水下生物膜系统的抗风浪能力与抗冲击能力,使整个生态悬床保持在水中稳定的生长状态,更好的净化水体。

Description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水体黑臭日益频发。如何治理水体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生态悬床是目前治理我国水体污染的一种常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人工浮体,并在浮体上栽种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生态悬床技术去污能力受季节和植物量的影响较大,且植物根系周围微生物含量少,活性不足,限制了生态悬床对较深水体的净化效果。因此在生态悬床下部设置自然生物膜系统,增加生态悬床植物根系周围微生物数量,提高生态悬床的净水能力。现有的生态悬床生物膜悬浮载体结构比较单一,无法进行调节,只能适应单一环境的水体,一旦水体的深度或者水体流速发生变化,现有的生物膜悬浮载体很容易受到损坏甚至无法继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在生态悬床下部安装可调节的生物膜悬浮载体,使生态悬床能适用于多种环境的水体,同时避免生物膜悬浮载体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包括悬床主体、设置在悬床主体中间的种植平台以及用于固定悬床主体的固定装置,所述悬床主体下侧面可拆卸安装有生物膜系统,所述生物膜系统包括与悬床主体下侧面连接的上架体、固定在上架体下侧面并竖直向下的刚性杆体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上架体下侧面并装载有生物膜载体的柔性杆体,所述柔性杆体下端设有与刚性杆体滑移连接的配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态悬床下部安装生物膜系统,增加生态悬床植物根系周围微生物数量,提高生态悬床放入净水能力;生物膜系统可拆卸安装在生态悬床下部,生物膜系统包括上架体、刚性杆体、柔性杆体和配重物,装载有生物膜载体的柔性杆体连接在上架体和配重物上,配重物能在刚性杆体上滑移,使配重物与上架体的高度可调节,使整个生物膜系统能使用不同深浅的水体,同时增加配重物之后增强了水面生态悬床和水下生物膜系统的抗风浪能力与抗冲击能力,使整个生态悬床保持在水中稳定的生长状态,更好的净化水体。
作为优选,所述刚性杆体穿过位于配重物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外壁向内部穿设有用于固定刚性杆体的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杆体与配重物通过套管连接,并用螺栓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在水下调节时,能缩短水下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刚性杆体的下端设有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杆体的下端设有尖刺部当水体较浅时,配重物上移,刚性杆体下端露出,设置成尖刺部,能更容易的插进水底泥沙中,更好地将生态悬床进行固定,提高其抗风浪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膜载体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柔性杆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微生物在水体中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提高净化水体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杆体上设置有多个卡件,所述生物膜载体卡在卡件上,并可在柔性杆体上调节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杆体上设置卡件,能防止生物膜载体上移,保持生物膜载体在水体中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卡件上设有沿柔性杆体径向设置的凸出部,所述生物膜载体上设有与卡件和凸出部的配合通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生物膜载体在柔性杆体上的位置调节和固定,可根据水体情况调整生物膜载体的数量和密度,保证更好的净水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悬床主体周围设置有环形的护板,所述护板的外沿转动连接有浮在水面的浮板,所述浮板远离护板的一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凸棱,所述凸棱与浮板的连接处下侧面设有圆弧面或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悬床主体的护板上转动连接有浮板,浮板,浮板的高度较低且浮在水面,更加贴近水面,能更少的阻挡风的流动,使悬床不容易被风吹走,保护悬床不被吹走;浮板上设置凸棱,凸棱下设置圆弧面或者斜面,在流动的水体中或有风浪的天气,在水浪的作用下浮板的凸棱一侧会向上翘起,浮板向上转动,挡在悬床主体前方,防止水浪进入到悬床主体中,保护悬床主体,水浪会被凸棱阻挡,通过凸棱下设置的圆弧面或者斜面,从悬床主体下部流走,更好地保护悬床,进而保护生物膜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圆弧面或斜面上开设有穿透浮板的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板翘起时,风会继续吹在浮板上,由于设置了通风孔,部分风会通过通风孔流走,减小浮板以及悬床主体受到的推力,更好地防止悬床主体被吹走,避免悬床遭到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浮板通过连接在其上表面的合页转动连接在护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板与护板通过合页连接,使浮板转动更方便,方便浮板翘起,更好地抗击风浪。
作为优选,所述护板上表面设有限制浮板转动角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开口朝向种植平台的V形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浮板的夹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能防止浮板转动过度,更好的抗击风浪,同时浮板更容易复位,恢复到悬浮在水面上的状态,限位板呈V形,并位于两个浮板的夹角处,使一个限位板能同时对两个浮板进行限位,减小限位板受到的风力,防止悬床主体被吹走,使生物膜系统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生态悬床下部安装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包括上架体、刚性杆体、柔性杆体和配重物,装载有生物膜载体的柔性杆体连接在上架体和配重物上,配重物与上架体的高度可调节,使整个生物膜系统能使用不同深浅的水体,同时增加配重物之后增强了水面生态悬床和水下生物膜系统的抗风浪能力与抗冲击能力,使整个生态悬床保持在水中稳定的生长状态,更好的净化水体。
2、刚性杆体与配重物通过套管连接,并用螺栓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在水下调节时,能缩短水下维修人员的工作时间,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生物膜载体在柔性杆体上的位置可调节,并且数量和密度可以变化,可根据水体情况调整生物膜载体的数量和密度,保证更好的净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上浮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下生物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中配重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生态悬床中生物膜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悬床主体;11、护板;12、合页;13、限位板;14、通水孔;15、挂环;2、种植平台;21、种植槽;22、吸水孔;3、固定装置;4、浮板;41、凸棱;42、圆弧面;43、通风孔;44、导流槽;45、连接孔;5、生物膜系统;51、上架体;52、刚性杆体;521、尖刺部;53、柔性杆体;531、卡件、532、凸出部;54、生物膜载体;541、通孔;55、配重物;56、套管;57、锁紧螺栓;5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如附图1所示,主要由悬床主体1、设置在悬床主体1中间的种植平台2以及用于固定悬床主体1的固定装置3组成,悬床主体1四周安装有浮板4,悬床主体1下部连接有生物膜系统5。
悬床主体1为上侧面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种植平台2安装在悬床主体1中,固定装置3包括牵引钢丝绳和锚块,牵引钢丝绳栓接在悬床主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下侧面,锚块连接在牵引钢丝绳的末端,浮板4为板体结构,转动连接在悬床主体1的外围,既能增加悬床主体1的浮力,又能防止水浪进入到悬床主体1中,生物膜系统5可拆卸连接在悬床主体1的下部,并漂浮在水体中。
如附图2所示,悬床主体1四周设置有保护并防止种植平台2脱离的呈环形的护板11,浮板4通过合页12转动连接在护板11上,合页12安装在护板11和浮板4的上侧面,使浮板4能绕合页12向种植平台2的方向转动,当悬床主体1收到风浪冲击时,浮板4的自由端会向上翘起,挡在悬床主体1的前方,防止水浪冲入到悬床主体1中,保护悬床不被打翻,只刮风时,浮板4不会翘起而浮在水面上,降低悬床的相对高度,避免悬床被风吹走。
为防止浮板4绕合页12旋转过度,而无法复位,在护板11上连接限位板13,限位板13设置在两个相邻浮板4的夹角处,本实施例中限位板13为V形,其开口朝向悬床中间,两侧板面向两侧的浮板4,使限位板13能对两个方向的浮板4进行限制,防止浮板4转动过度。
结合附图2和3,种植平台2安装在悬床主体1中,其上侧面设置有多个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槽21,种植槽21在种植平台2表面呈网格状布置,其内部设置有底泥和栽种在底泥上的绿化植物,种植槽21底部设置有吸水孔22,使绿化植物能透过种植平台2吸取水分。
如附图3所示,悬床主体1的底板开设有多个通水孔14,通水孔14与吸水孔22连通并交错设置,水体中的水能通过通水孔14和吸水孔22,被绿化植物吸收。悬床主体1的下侧面边缘设置有多个挂环15,方便与固定装置3和生物膜系统5进行连接。
如附图4所示,浮板4远离护板11的端部上侧面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棱41,凸棱41与浮板4连接处的下侧面设置有圆弧面42或者斜面,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弧面42,圆弧面42上开设有穿透浮板4并向上倾斜的多个通风孔43,当浮板4翘起时,风会继续吹在浮板4上,部分风会通过通风孔43流走,减小浮板4以及悬床主体1受到的推力。
每个凸棱41上设置有2-4个与浮板4平面平行的连接孔4,使多个悬床可以通过连接孔45穿设螺栓连成一片,增强悬床的抗风能力。浮板4的上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流槽44,本实施例中导流槽44为弧形槽,能将部分流到浮板4上的水流引导出去。
如附图5所示,生物膜系统5由上架体51、刚性杆体52、柔性杆体53、生物膜载体54和配重物55组成,上架体51为矩形的轻钢结构框架,其上部安装有挂钩58,结合附图3,生物膜系统5通过挂钩58钩挂在悬床主体1下部的挂环15上,上架体51下侧面的顶角位置焊接有四个竖直向下的刚性杆体52,刚性杆体52可以使用不锈钢管,刚性杆体52的下端可调节连接有配重物55,配重物55为与上架体51结构相同上下相对的轻钢框架结构,能在刚性杆体52上滑动。
上架体51和配重物55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柔性杆体53,柔性杆体53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生物膜载体54,柔性杆体53可以使用尼龙绳或者钢丝绳,使多个生物膜载体54漂浮在水体中,用于微生物的培养。
如附图6所示,配重物55的顶角位置设有上下布置的套管56,刚性杆体52穿过套管56,从配重物55的下侧面伸出,套管56外壁向内部穿设有锁紧螺栓56,用于调节配重物55在刚性杆体52上的位置并固定。刚性杆体52的端部为尖刺部,能够插入到水底泥沙中,更好地将生态悬床进行固定。
如附图7所示,柔性杆体53上等间隔排列有多个卡件531,卡件531的外壁上径向设置有凸起的凸出部532,生物膜载体54为球形结构,中间设有与卡件531和凸出部532形状相匹配的通孔541,通孔541与卡件531和凸出部532位置相对时,生物膜载体54能在柔性杆体53上上下移动调节,通孔541与卡件531和凸出部532位置相错时,生物膜载体54会因为水的浮力卡在卡件531的下端。可根据水体的深浅,选择生物膜载体54的数量或者调整生物膜载体54的间距。本实施例中生物膜载体54可以采用蚕丝、枯草或者地衣做材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包括悬床主体(1)、设置在悬床主体(1)中间的种植平台(2)以及用于固定悬床主体(1)的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床主体(1)下侧面可拆卸安装有生物膜系统(5),所述生物膜系统(5)包括与悬床主体(1)下侧面连接的上架体(51)、固定在上架体(51)下侧面并竖直向下的刚性杆体(52)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上架体(51)下侧面并装载有生物膜载体(54)的柔性杆体(53),所述柔性杆体(53)下端设有与刚性杆体(52)滑移连接的配重物(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杆体(52)穿过位于配重物(55)上的套管(56),所述套管(56)外壁向内部穿设有用于固定刚性杆体(52)的锁紧螺栓(5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杆体(52)的下端设有尖刺部(5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载体(54)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柔性杆体(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杆体(53)上设置有多个卡件(531),所述生物膜载体(54)卡在卡件(531)上,并可在柔性杆体(53)上调节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531)上设有沿柔性杆体(53)径向设置的凸出部(532),所述生物膜载体(54)上设有与卡件(531)和凸出部(532)的配合通过的通孔(5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床主体(1)周围设置有环形的护板(11),所述护板(11)的外沿转动连接有浮在水面的浮板(4),所述浮板(4)远离护板(11)的一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凸棱(41),所述凸棱(41)与浮板(4)的连接处下侧面设有圆弧面(42)或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42)或斜面上开设有穿透浮板(4)的通风孔(4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通过连接在其上表面的合页(12)转动连接在护板(11)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1)上表面设有限制浮板(4)转动角度的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为开口朝向种植平台(2)的V形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浮板(4)的夹角处。
CN201721655512.7U 2017-12-02 2017-12-02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Active CN207619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5512.7U CN207619115U (zh) 2017-12-02 2017-12-02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5512.7U CN207619115U (zh) 2017-12-02 2017-12-02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9115U true CN207619115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5512.7U Active CN207619115U (zh) 2017-12-02 2017-12-02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9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6898B (zh) 自减流低形变离岸深水网箱
CN201999795U (zh) 一种连续沉降式沉水植物生态网床
CN106380000A (zh) 一种可升降双浮力调节的沉床‑浮床水质净化装置
CN202272773U (zh) 沉水位置可调的网箱式生态沉床
CN114133037B (zh) 河道多层式生态保护修复装置及方法
CN213404432U (zh) 一种用于消落带水生观赏植物的培养装置
CN207619116U (zh) 生态悬床
CN207619115U (zh) 带有生物膜净水悬浮载体的生态悬床
CN108911157A (zh) 一种半自然沉水植物工艺设计
CN108371129A (zh) 养殖网箱漂浮物隔拦网
CN112279384A (zh) 一种便于行洪的水处理系统
KR100705230B1 (ko) 어족보호용 부유식 어류산란서식 장치
CN208462481U (zh) 一种河道湖泊净化沉水植物的种植装置
CN104817185B (zh) 生物网膜、底栖滤食动物和沉水植物协同净化水质的方法
CN204138428U (zh) 一种生态浮床的消浪助浮装置
CN107381941A (zh) 三级屏障生态墙
CN217608546U (zh) 一种激流型河流沉水植物固植结构
CN213639334U (zh) 一种黄斑篮子鱼越冬养殖池
JP2002315459A (ja) 海藻育成装置による浮藻場
CN109455825A (zh) 一种河网水域环境生态恢复系统
KR20160004171U (ko) 전복양식용 가두리
CN110451647B (zh) 一种人工浮岛
CN211793756U (zh) 一种带有浮筒的半潜式深远海养殖平台
CN208235418U (zh) 用于海堤附近半悬浮式消浪器
CN209473266U (zh) 可调节的生态型河道绿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