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7888U -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7888U
CN207617888U CN201721803773.9U CN201721803773U CN207617888U CN 207617888 U CN207617888 U CN 207617888U CN 201721803773 U CN201721803773 U CN 201721803773U CN 207617888 U CN207617888 U CN 207617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bar
groove
welded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37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贺
杨斌
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U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U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U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U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37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7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7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78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干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侧壁焊接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第二支撑杆的杆体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在圆形通孔处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螺纹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界面呈多边形,螺纹杆在凹槽处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制动杆的截面呈多边形。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调整角度和高度,帮助人们出行,也能够方便人们携带各种物品,使得出行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人类难以攻克的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或者得到辅助性的解决,例如以往6岁以上的腿脚不便的人们或者残疾人士的出行较为困难,且出行在外也比较难以解决一些问题,人们采用助行车帮助人们解决出行的问题,但是传统的助行车并不具有较多的特点或者辅助功能,只是单方面的帮助人们出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干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第一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侧壁焊接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第二支撑杆的杆体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在圆形通孔处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螺纹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界面呈多边形,螺纹杆在凹槽处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制动杆的截面呈多边形,制动杆的一端焊接有金属圆片,螺纹杆在凹槽处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块,且固定块至今的间隙小于金属圆片的直径,制动杆的另一端焊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一侧焊接有转动把手,转动板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焊接有两组限位杆,第二支撑杆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杆的一端在限位孔处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板体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侧壁设有凹槽,固定板在凹槽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茶杯放置架,茶杯放置架的一端焊接有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焊接有两组推手,推手之间固定安装有储物袋,储物袋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手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sos按钮和充电座,固定板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手杖架。
优选的,所述推手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侧壁设有圆形凹槽,推手在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座,转动座的一端焊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焊接有雨伞放置架,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圆形通孔,转动杆在圆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卡位杆,推手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卡位孔,卡位杆的一端在卡位孔处与推手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首先通过转动装置、螺纹杆、螺纹套管以及转动连接杆的设置,有效的对固定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已达到人体最佳舒适的角度;
2、通过手杖架、茶杯放置架、雨伞放置架等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更为方便地携带更多物品,方便这些人士的出行。
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调整角度和高度,帮助人们出行,也能够方便人们携带各种物品,使得出行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的转动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的螺纹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雨伞放置架、3转动杆、4转动座、5卡位杆、6滑轨、7密封板、8茶杯放置架、9转动装置、10滚轮、11螺纹杆、12螺纹套管、13第一支撑杆、14转动连接杆、15手杖架、16充电座、17sos按钮、18推手、19储物袋、20限位杆、21转动板、22转动把手、23制动杆、24固定块、25金属圆片、26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连接杆14,转动连接干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6,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6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0,第一支撑杆13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焊接有螺纹套管12,螺纹套管1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第二支撑杆26的杆体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11在圆形通孔处与第二支撑杆26转动连接,螺纹杆11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界面呈多边形,螺纹杆11在凹槽处安装有转动装置9,转动装置9包括制动杆23,制动杆23的截面呈多边形,制动杆23的一端焊接有金属圆片25,螺纹杆11在凹槽处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块24,且固定块24至今的间隙小于金属圆片25的直径,制动杆23的另一端焊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的一侧焊接有转动把手22,转动板21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一侧焊接有两组限位杆20,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杆20的一端在限位孔处与第二支撑杆26滑动连接,固定板1的板体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设有凹槽,固定板1在凹槽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滑轨6,滑轨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茶杯放置架8,茶杯放置架8的一端焊接有密封板7,固定板1的顶端焊接有两组推手18,推手18之间固定安装有储物袋19,储物袋19的底端与固定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推手18靠近第一支撑杆13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sos按钮17和充电座16,固定板1靠近第一支撑杆1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手杖架15,推手18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设有圆形凹槽,推手18在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座4,转动座4的一端焊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一端焊接有雨伞放置架2,转动杆3的另一端设有圆形通孔,转动杆3在圆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卡位杆5,推手18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卡位孔,卡位杆5的一端在卡位孔处与推手18滑动连接。
工作流程:首先通过向外抽出转动装置9,使得限位杆20脱离限位孔,接着旋转转动把手22,使得转动装置9带动制动杆23以及螺纹杆11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管12与螺纹杆11之间的距离减小,使得整个装置的高度得以调整,在使用的过程中,充电座16能够帮助人们对其进行充电,sos按钮17在必要时能够起到呼救的作用,雨伞放置架2、茶杯放置架8和手杖架15能够帮助人们放置各种不同的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连接杆(14),转动连接干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6),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26)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0),第一支撑杆(13)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焊接有螺纹套管(12),螺纹套管(12)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第二支撑杆(26)的杆体设有圆形通孔,螺纹杆(11)在圆形通孔处与第二支撑杆(26)转动连接,螺纹杆(11)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一端设有凹槽,凹槽的界面呈多边形,螺纹杆(11)在凹槽处安装有转动装置(9),转动装置(9)包括制动杆(23),制动杆(23)的截面呈多边形,制动杆(23)的一端焊接有金属圆片(25),螺纹杆(11)在凹槽处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块(24),且固定块(24)至今的间隙小于金属圆片(25)的直径,制动杆(23)的另一端焊接有转动板(21),转动板(21)的一侧焊接有转动把手(22),转动板(21)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一侧焊接有两组限位杆(20),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杆(20)的一端在限位孔处与第二支撑杆(26)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板体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设有凹槽,固定板(1)在凹槽的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滑轨(6),滑轨(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茶杯放置架(8),茶杯放置架(8)的一端焊接有密封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焊接有两组推手(18),推手(18)之间固定安装有储物袋(19),储物袋(19)的底端与固定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18)靠近第一支撑杆(13)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sos按钮(17)和充电座(16),固定板(1)靠近第一支撑杆(1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手杖架(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18)靠近第二支撑杆(26)的侧壁设有圆形凹槽,推手(18)在凹槽处转动连接有转动座(4),转动座(4)的一端焊接有转动杆(3),转动杆(3)的一端焊接有雨伞放置架(2),转动杆(3)的另一端设有圆形通孔,转动杆(3)在圆形通孔处滑动连接有卡位杆(5),推手(18)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卡位孔,卡位杆(5)的一端在卡位孔处与推手(18)滑动连接。
CN201721803773.9U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3773.9U CN207617888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3773.9U CN207617888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7888U true CN207617888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0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377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888U (zh) 2017-12-21 2017-12-21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7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3216U (zh) 一种可止动健腹轮
CN207666159U (zh) 一种可调式旅行箱
CN210728047U (zh) 一种便携式可升降轮椅
CN207617888U (zh) 一种基于定位的智能多功能助行车
CN210873937U (zh) 一种阻力可调节的社区用健骑组合
CN208160730U (zh) 一种医疗用康复辅助支架
CN207384396U (zh) 一种带有腿部康复功能的轮椅
CN108957584A (zh) 一种金属探测器
CN211468630U (zh) 一种自行车用调节式坐垫结构
CN211067850U (zh) 一种带输液功能的助行器
CN209075237U (zh) 一种护理床
CN206511058U (zh) 一种可伸缩的自行车脚踏板
CN208085684U (zh) 自行车日常维护便携支架
CN206642274U (zh) 一种室外安装的手脚训练器
CN213098853U (zh) 一种老年人移动辅助车
CN213220741U (zh) 一种折叠式动感单车
CN205145507U (zh) 垂吊式摆动健身车
CN201283070Y (zh) 一种康复器
CN210555346U (zh) 一种儿童玩具滑板车
CN202682292U (zh) 一种可折叠助行车
CN217743398U (zh) 高强度行李箱骨架
CN207997948U (zh) 一种可调节自行车
CN220175524U (zh)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CN208979040U (zh) 一种相互配合的自行车车把立管与前叉力
CN211409771U (zh) 一种病人护理轮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