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7612U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07612U CN207607612U CN201721524769.9U CN201721524769U CN207607612U CN 207607612 U CN207607612 U CN 207607612U CN 201721524769 U CN201721524769 U CN 201721524769U CN 207607612 U CN207607612 U CN 207607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ating
- etting
- gin pole
- integration unit
- net mus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综合装置,从上往下包括风电机组、风机塔筒、生活平台、锥台形钢结构的浮式风机基础和系泊装置;风机塔筒上端安装风电机组,下端固定在浮式风机基础上,生活平台围绕在风机塔筒的底部;系泊装置连接在浮式风机基础上,能将综合装置系泊于海床上;还包括侧面网衣、底面网衣和升降装置,侧面网衣为张紧式网衣,包围固定在浮式风机基础的侧面,升降装置设置在浮式风机基础内,并与底面网衣相连,使底面网衣升降。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内部空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养殖网箱,网箱不变形,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上发电、下养鱼”,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稳性和耐波性,适合于200米以内的中深水海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及渔业网箱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一场以开发海洋为标志的“蓝色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海上和陆地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45362MW,在电力总装机中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与陆地风能资源相比,海上风速高、风速稳定且静风期少,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率。此外,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不占用陆地资源且海上风电场接近沿海人口稠密、用电需求大的经济发达城市,能够减少电力输送成本。距岸线较远的海区其风能更具有质量高、无视觉污染及无噪声污染等优点。基于以上优势,海上风电尤其中深海区的风电开发在2015年后已成为世界各国风能利用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形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基础和浮式基础两种。固定式风机基础底部弯矩和倾覆力矩大,随着水深增加,基础尺寸快速增大,造价和施工难度等亦增加。通常而言,固定式基础适用于40米以内的浅海。而浮式风机基础可安装在深达数百米的海域,基础结构造价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中深海区的风力发电,浮式基础是必然选择。但是,水深增加同时意味着更恶劣的海况,这就对浮式基础的具体结构形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海洋养殖领域,我国养殖网箱抗风浪性能差,主要布设在20米水深以内的近海海域。由于养殖密度大,在养殖过程中已造成养殖海域环境恶化,鱼类病害发生,鱼品质下降。而深海养殖远离陆地,水质清澈,水流自净化能力比较强,大大减少了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生。同时,深海海域复杂饵料多,养殖鱼类品相和肉质更接近于野生。因此,深海海域养殖是我国海洋养殖大力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但是,目前使用的海水养殖网箱主要为重力式高密度聚乙烯网箱,这种网箱在台风等极端环境下抗风浪能力差,网衣在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下易变形,使网箱养殖体积损失严重,甚至发生网破鱼逃的情况,给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深海的环境条件更为恶劣,浪大流急,这种网箱不能适应深海海域海况,制约了目前养殖业的发展。所以,研发新型的深海养殖网箱迫在眉睫,但是在工程上网箱抗耐波性等难题尚未得到突破。
未来海上风力发电场将选择海域开阔的中深海区,如果仅仅用来进行海上风力发电,海洋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且投入的回报期太长。同时,深海养殖网箱由于远离海岸线,电力供给困难,也制约了网箱养殖大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从上往下包括风电机组、风机塔筒、生活平台、浮式风机基础和系泊装置;所述浮式风机基础为上部小、底部大的锥台形钢结构;所述风机塔筒上端安装所述风电机组,下端固定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上,所述生活平台围绕在所述风机塔筒的底部;所述系泊装置连接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上,能将所述综合装置系泊于海床上;所述综合装置还包括侧面网衣、底面网衣和升降装置,所述侧面网衣为张紧式网衣,包围固定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的侧面,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内,并与所述底面网衣相连,使所述底面网衣能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内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浮式风机基础呈上部小、底部大的锥台形,结构重心低,可以无条件稳定,浮式风机基础的水线面面积小,波浪荷载小;吃水深,其水面处无大截面的结构构件,整个综合装置是浮式的,具有良好的运动性能。而且,在浮式风机基础上安装了网衣系统,侧面网衣和底面网衣有效地增加了浮式风机基础的垂荡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改善了浮式风机基础的运动性能。浮式风机基础采用钢结构,基础刚度大,侧面网衣采用张紧式网衣,在波流作用下不变形,养殖体积损失可以忽略,可以很好为鱼类提供生长环境。本实用新型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综合装置适用于200米以内的深海海域,环境水质优越,养殖的鱼类接近野生,经济效益好,同时,该综合装置利用浮式风机基础作为渔业养殖网箱的外围结构,降低了总成本,利用顶部风机组产生的电能作为网箱养殖电能来源,也解决了深海网箱养殖的电能来源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沿水深方向的“上发电、下养殖”的目的,深水养殖促成了单纯发电所不能达到的显著经济效益,十分适合我国沿海海域风力发电及海洋养殖发展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综合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综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布置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布置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布置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布置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倾斜轨道布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底面周边网筋收放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死鱼及沉淀饵料收集时综合装置内部的底面网衣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实施例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从上往下包括风电机组1、风机塔筒2、生活平台3、浮式风机基础4、和系泊装置9。其中,浮式风机基础4为上部小、底部大的锥台形钢结构,风机塔筒2上端安装风电机组1,下端固定在浮式风机基础4上,生活平台3围绕在风机塔筒2的底部,系泊装置9连接在浮式风机基础4上,能将该综合装置系泊于海床上。综合装置还包括侧面网衣71、底面网衣72和升降装置,侧面网衣71为张紧式网衣,包围固定在浮式风机基础4的侧面,升降装置设置在浮式风机基础4内,并与底面网衣72相连,使底面网衣72能在浮式风机基础4内进行升降。底面网衣72和升降装置形成了一套收放网系统,正常生产过程中,整个综合装置可以通过系泊装置9系泊在海床上,顶部的风电机组1进行发电,在浮式风机基础4内部从事渔业养殖,顶部的风电机组1产生的电能的一部分供给渔业养殖,余下的电能可以通过海底电缆和升压站等输送到沿海城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9所示,浮式风机基础4由上部棱锥形结构和下部棱台形结构组成,包括中央立柱43、若干顶部径向支撑41、若干顶部环向支撑42、若干侧面倾斜立柱44、若干侧面支撑45、若干底部浮筒46和若干底部径向支撑47。其中,中央立柱43的顶部与风机塔筒2的下端刚性连接,位于浮式风机基础4的中心轴向上,生活平台3位于中央立柱43的顶部;每个顶部环向支撑4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上端;所有顶部环向支撑42都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构成浮式风机基础4的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顶面,该顶面垂直于中央立柱43。每两个相邻的侧面倾斜立柱44之间连接若干个侧面支撑45,每个底部浮筒46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下端(也即底部浮筒46在浮式风机基础4底部沿环向布置),每个底部径向支撑47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央立柱43的下端和相邻的两个底部浮筒46的交汇处,这样,相邻的两个侧面倾斜立柱44之间就形成了规整的一榀平面结构,浮式风机基础4中有若干这样的平面结构,每一个平面结构从上往下为顶部环向支撑42、侧面支撑45和底部浮筒46。所有底部径向支撑47和底部浮筒46都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构成浮式风机基础4的下部棱台形结构的底面,该底面垂直于中央立柱43。每个顶部径向支撑41均与水平面成相同的夹角,较高一端与中央立柱43的上端连接,较低一端与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上端连接(较优的是,较低一端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顶部环向支撑42在侧面倾斜立柱44的交汇处),构成浮式风机基础4的上部棱锥形结构,这样,一个顶部径向支撑41、中央立柱43、一个侧面倾斜立柱44和一个底部径向支撑47就组成了一个径向竖直面,浮式风机基础4中有若干这样的径向竖直面;顶部径向支撑41 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夹角,可以使得浮式风机基础4的顶端中心处高,周边低,这样整个生活平台3高出海平面许多,避免了浪溅和砰击对生活平台3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构件在交汇处均为刚性连接;同名构件其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关于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也即,若干顶部径向支撑41、若干顶部环向支撑42、若干侧面倾斜立柱44、若干底部浮筒46、若干底部径向支撑47、若干侧面支撑45这六者各自独立地具有如下特征: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浮式风机基础4的上部棱锥形结构中,顶部径向支撑41与水平面成的夹角在10-45°之间;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锥度在60-80°之间;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正八边形或正十二边形(如图2所示,一例中优选为正八边形);侧面支撑45可以为横撑,也可以为斜撑,还可以既有横撑也有斜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相邻的两个底部浮筒46的交汇处,还设有朝下部棱台形结构的底面外延径向(也即底部径向支撑4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浮筒外伸段461,系泊装置9连接在浮筒外伸段461上;底部浮筒46内部以及浮筒外伸段461内部均设置有分段压载舱。
由于浮式风机基础4为上部小、底部大的锥台形钢结构,使得该综合装置的重心低,在工作时,综合装置的浮心始终高于重心,而在底部浮筒内部以及浮筒外伸段内部设置的分段压载舱,可以进一步降低综合装置的重心,以进一步保证综合装置的浮心始终高于重心(一般来说,一实施例中可以达到,浮心位于重心之上至少1m),形成无条件稳定。系泊装置9连接在浮筒外伸段461上,可以为整个综合装置提供更大的回复力矩,提升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活平台3可以包括养殖人员生活区、饵料仓、养殖控制中心和风电机组维修间等,养殖人员可在生活平台3上生活并实时监控网箱内鱼群的状况,从而对养殖过程进行控制,风电机组维修人员也可在生活平台3上临时居住,对风电机组1进行维护。
侧面网衣71为张紧式网衣,此处的张紧式网衣是指侧面网衣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网衣72包括底面周边网筋721、若干底面径向网筋722、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和网片,具体地,底面周边网筋721围设形成底面网衣72的外周,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位于底面网衣72的中部,每一个底面径向网筋722在底面网衣72的径向上,均与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网片和底面周边网筋721连接,网片通过不锈钢环和底面周边网筋721及底面径向网筋722连接,不锈钢环可在底面周边网筋721和底面径向网筋722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位于浮式风机基础4内侧的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和套在中央立柱43外周上的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在每个侧面倾斜立柱44内侧均有安装。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通过第一轨道与侧面倾斜立柱44连接,并可沿着第一轨道升降,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通过第二轨道与中央立柱43连接,并可沿着第二轨道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网衣72通过底面周边网筋721以及底面径向网筋722连接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上;底面网衣72通过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连接在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上。底面网衣72可以仅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的作用下被提升,此时,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不动,网片、底面周边网筋721及底面径向网筋722被提升,使得整个底面网衣72逐渐变成漏斗形;底面网衣72也可以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和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的作用下被整体提升,在底面网衣72整体上升过程中,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围绕中央立柱43并沿着中央立柱43向上垂直运动。正常养殖过程中,底面网衣72位于锥台形钢结构风机基础4底部,在正常养殖及底面网衣72提升过程中,底面周边网筋721周边始终紧贴侧面网衣71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6和7所示,第一轨道包括倾斜轨道81、平台提升齿轮轨道811和从动齿轮轨道812,每个侧面倾斜立柱44内侧均固定连接(如焊接)有倾斜轨道81,如图7所示,倾斜轨道81截面为T形,其两侧各固定连接(如焊接) 有一条平台提升齿轮轨道811,其端部固定连接(如焊接)有两条从动齿轮轨道812,中央立柱43周围固定连接(如焊接)有竖直齿轮轨道82(即上文中第二轨道的一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包括侧面提升平台 831、固定在侧面提升平台831上的侧面提升电机832、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和从动齿轮838,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上还设有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在侧面提升平台831上还设置有周边网筋收放导向装置和径向网筋收放导向装置。其中,侧面提升平台831为带T形缺口的长方体结构,侧面提升平台831和倾斜轨道81形成嵌套,并可沿倾斜轨道81升降;从动齿轮838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同心并固定在一起,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通过轴承和侧面提升平台831相连,从动齿轮838转动时带动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转动;底面周边网筋721通过周边网筋收放导向装置与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连接;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和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同心并固定在一起,侧面提升电机832在工作时,使得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转动,并将带动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转动,从而可以收放底面周边网筋721。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和倾斜轨道81两侧的平台提升齿轮轨道811相互咬合,侧面提升电机832的转轴经减速器和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 连接,侧面提升电机832带动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沿着平台提升齿轮轨道811滚动,实现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在倾斜轨道81上的升降;底面径向网筋722的一端通过径向网筋收放导向装置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连接,从动齿轮838和从动齿轮轨道812相互咬合,侧面提升平台831在升降过程中带动从动齿轮838转动,进而带动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转动,从而可以收放底面径向网筋722。在设计时,侧面平台提升齿轮833和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按一定要求设计,从动齿轮838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按一定要求设计,以保证底面周边网筋721和底面径向网筋722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的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张紧;在底面网衣72提升过程中,保持底面周边网筋721的张紧是为了保证提升过程中,底面网衣72和侧面网衣 71的缝隙足够小,防止鱼类逃出网箱,保持底面径向网筋722的张紧是为了捕捞时更好的将鱼类聚集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导向装置包括外伸平板835、导管836和U 形吊耳837,外伸平板835固定连接(如焊接)在侧面提升平台831上(如图6和8 所示);导管836和U形吊耳837固定连接(如焊接)在外伸平板835上,导管836 的内径比底面周边网筋721的直径大,底面周边网筋721可以穿过导管836及U形吊耳837和底面周边网筋收放卷轴834连接,底面径向网筋722的一端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提升平台831上开有(如圆形的)孔洞8310,孔洞8310 作为径向网筋收放导向装置,其内径大于底面径向网筋722的直径,底面径向网筋722 可以穿过孔洞8310与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839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包括中央提升平台841、中央提升电机843和中央平台提升齿轮844;中央提升电机843固定在中央提升平台841上,中央提升平台841为空心圆柱体,中央提升平台841的内径略比中央立柱43的外径大,中央提升平台841套在中央立柱43外周,底面径向网筋722一端和底面径向网筋收放卷轴 839连接,另一端和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连接,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固定在中央提升平台841外侧,实现底面网衣72和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的连接,中央平台提升齿轮844和竖直齿轮轨道82相互咬合,中央提升电机843的转轴经减速器和中央平台提升齿轮844连接,中央提升电机843带动中央平台提升齿轮844沿着竖直齿轮轨道82滚动,实现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在竖直齿轮轨道82上的升降。
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中央立柱43周围焊接四组竖直齿轮轨道82,每组包括两条竖直齿轮轨道,相应地,在中央提升平台841上可以安装四组中央提升电机843,每组包括两台提升电机,每个侧面提升平台831上安装两台侧面提升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中央提升平台841上设置死鱼和沉淀饵料的收集洞口842,死鱼和沉淀饵料的收集洞口842位于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和中央提升平台841连接的上方,并在中央提升平台841上还安装有死鱼和沉淀饵料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死鱼和沉淀饵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顶部环向支撑42上均设置捕捞操作平台6,在顶部环向支撑42的外侧设置橡胶护舷,可供饵料运输船和风电维护船停靠,方便补给物品、设备及人员的转移,例如饵料运输船可以定期提供饵料补充及养殖人员的生活补给,风电维护船可以定期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等。在至少一个顶部径向支撑41上(例如,可以在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的四个顶部径向支撑41上)设钢制护栏通道5,钢制护栏通道5连通生活平台3和捕捞操作平台6。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浮式风机基础4内布置若干传感器,监测网箱内部水质情况和鱼群状况,并将监测信息实时传送到生活平台3的办公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系泊装置9可以包括锚机和与锚机相连的锚链,锚机设置在浮式风机基础4内,锚链连接在浮筒外伸段上,通过锚链将综合装置系泊于海床上。
该综合装置投入生产前,可以在船坞内先完成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综合装置的建造。浮式风机基础为大型钢结构且具有对称性,为加快施工进度并减少高空作业,可以在工厂预先完成侧面每榀平面结构的焊接组装工作,然后运到现场进行整体的焊接拼装。浮式风机基础主体结构完成后,安装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和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侧面网衣和底面网衣均可以采用寿命超过20年的网衣,根据网箱尺寸,可以向生产厂家定制。生活平台模块也可以预先在工厂建造好。风电机组和风机塔筒可以在船坞外组装就绪,待浮式风机基础制作完成后,将风电机组和风机塔筒整体吊装到中央立柱上方,完成风机塔筒与中央立柱的连接,而后吊装生活平台,最后安装侧面网衣和底面网衣,安装侧面网衣时保证侧面网衣处于张紧状态。整个装置建造完成后,打开船坞闸门放入海水,浮式风机基础在自身浮力作用下浮起,用拖船将整个装置拖出船坞,拖到预定海域。抵达预定海域后,底部浮筒的压载舱工作,海水进入底部浮筒,风机基础下沉到设计吃水,而后用系泊装置中的锚链将整个装置系泊于海床上。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船厂已经完成了顶部风电机组的安装,因此避开了海上安装这个难题,省却了大量的安装费用和海上施工时间。
生产过程中,顶部风电机组产生的电能一部分供生活平台及网箱内部传感器等使用,余下的电能可以通过海底电缆和升压站等输送到沿海城市。养殖人员在生活平台上生活并实时控制网箱养殖过程,包括投饵、网箱清洗、死鱼收集等。在顶部径向支撑的护栏通道上可以安放多台投饵机,投饵机通过软管将饵料投送到鱼群密集的水层中。对网箱网衣进行清洗时,可采用水下高压清洗设备,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该类产品,直接购买使用即可。当养殖人员监控到网箱底部出现死鱼或较多沉淀饵料时,启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带动底面网衣上升到一定高度,此时,整个底面网衣成漏斗形(即底面网衣的周边高于其中心),死鱼和沉淀饵料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中央提升平台的死鱼和沉淀饵料的收集洞口处,之后将死鱼和沉淀饵料收集处理。饵料运输船定期提供饵料补充及养殖人员的生活补给,海上风电维护船定期对风电机组进行维护。饵料运输船和海上风电维护船停靠在顶部环向支撑旁,饵料通过管道直接输送汇集到生活平台上的饵料仓,生活物质等可吊运到捕捞平台上,风机维护工作人员可从海上风电维护船上登到捕捞平台上,从而对风机进行维护。
鱼类养殖成熟后,可以同时启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和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使其提升底面网衣这一整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为方便捕捞,应提升到捕捞操作平台 6的位置处为宜),鱼类被聚集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采用吸鱼泵将鱼吸到船只上。捕捞完成后,恢复底面网衣到网箱底部,开始下一轮养殖工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往下包括风电机组(1)、风机塔筒(2)、生活平台(3)、浮式风机基础(4)和系泊装置(9);
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为上部小、底部大的锥台形钢结构;
所述风机塔筒(2)上端安装所述风电机组(1),下端固定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上,所述生活平台(3)围绕在所述风机塔筒(2)的底部;所述系泊装置(9)连接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上,能将所述综合装置系泊于海床上;
所述综合装置还包括侧面网衣(71)、底面网衣(72)和升降装置,所述侧面网衣(71)为张紧式网衣,包围固定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的侧面,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内,并与所述底面网衣(72)相连,使所述底面网衣(72)能在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内进行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由上部棱锥形结构和下部棱台形结构组成,包括中央立柱(43)、若干顶部径向支撑(41)、若干顶部环向支撑(42)、若干侧面倾斜立柱(44)、若干侧面支撑(45)、若干底部浮筒(46)和若干底部径向支撑(47);
所述中央立柱(43)的顶部与所述风机塔筒(2)的下端刚性连接,位于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的中心轴向上,所述生活平台(3)位于所述中央立柱(43)的顶部;
每个顶部环向支撑(4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上端;所有顶部环向支撑(42)都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构成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的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顶面,该顶面垂直于所述中央立柱(43);
每两个相邻的侧面倾斜立柱(44)之间连接若干个侧面支撑(45);
每个底部浮筒(46)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下端,每个底部径向支撑(4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立柱(43)的下端和相邻的两个底部浮筒(46)的交汇处;所有底部径向支撑(47)和底部浮筒(46)都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构成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的下部棱台形结构的底面,该底面垂直于所述中央立柱(43);
每个顶部径向支撑(41)均与水平面成相同的夹角,较高一端与所述中央立柱(43)的上端连接,较低一端与所述侧面倾斜立柱(44)的上端连接,构成所述浮式风机基础(4)的上部棱锥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
若干顶部径向支撑(41)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若干顶部环向支撑(42)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若干侧面倾斜立柱(44)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若干底部浮筒(46)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若干所述侧面支撑(45)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和若干底部径向支撑(47)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在空间上关于所述中央立柱(43)对称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侧面支撑(45)为横撑或斜撑或两者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底部浮筒(46)的交汇处,还设有朝所述下部棱台形结构的底面外延径向延伸的浮筒外伸段(461),所述系泊装置(9)连接在所述浮筒外伸段上;所述底部浮筒(46)内部以及所述浮筒外伸段(461)内部均设置有分段压载舱。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棱锥形结构中,所述顶部径向支撑(41)与水平面成的夹角在10-45°之间;所述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锥度在60-80°之间;所述下部棱台形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正八边形或正十二边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侧面倾斜立柱(44)内侧的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和套在所述中央立柱(43)外周上的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所述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通过第一轨道与所述侧面倾斜立柱(44)连接,并可沿着所述第一轨道升降,所述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通过第二轨道与所述中央立柱(43)连接,并可沿着所述第二轨道升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面网衣(72)包括底面周边网筋(721)、若干底面径向网筋(722)、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和网片,所述底面周边网筋(721)围设形成所述底面网衣(72)的外周,所述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位于所述底面网衣(72)的中部,每一个底面径向网筋(722)在所述底面网衣(72)的径向上,均与所述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网片和底面周边网筋(721)连接,所述网片通过不锈钢环和所述底面周边网筋(721)及所述底面径向网筋(722)连接,所述不锈钢环可在所述底面周边网筋(721)和所述底面径向网筋(722)上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面网衣(72)通过所述底面周边网筋(721)以及底面径向网筋(722)连接在倾斜立柱自升降装置(83)上;所述底面网衣(72)通过所述底面中心环向网筋(723)连接在所述中央立柱自升降装置(84)上。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顶部环向支撑(42)上均设置捕捞操作平台(6),在所述顶部环向支撑(42)的外侧设置橡胶护舷;
在至少一个所述顶部径向支撑(41)上还设有钢制护栏通道(5),所述钢制护栏通道(5)连通所述生活平台(3)和所述捕捞操作平台(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24769.9U CN20760761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24769.9U CN20760761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07612U true CN207607612U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79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24769.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07612U (zh) | 2017-11-15 | 2017-11-15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07612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698A (zh) * | 2017-11-15 | 2018-04-06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CN111348153A (zh) * | 2020-04-27 | 2020-06-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海上浮式风机与半潜式养殖平台耦合的结构 |
US10716296B2 (en) | 2017-11-15 | 2020-07-21 |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tegrated with steel fish farming cage |
CN111493006A (zh) * | 2020-04-22 | 2020-08-07 | 浙江大学 |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牧场渔网进行基础防冲刷的装置 |
CN112706889A (zh) * | 2021-01-29 | 2021-04-27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联合风能发电和海水养殖的浮式平台 |
WO2024162540A1 (ko) * | 2023-02-03 | 2024-08-08 | (주)삼원밀레니어 | 타워일체형 해상풍력 부유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
-
2017
- 2017-11-15 CN CN201721524769.9U patent/CN20760761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698A (zh) * | 2017-11-15 | 2018-04-06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WO2019095487A1 (zh) * | 2017-11-15 | 2019-05-23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US10716296B2 (en) | 2017-11-15 | 2020-07-21 |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 Tsinghua University |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tegrated with steel fish farming cage |
CN107878698B (zh) * | 2017-11-15 | 2021-03-12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CN111493006A (zh) * | 2020-04-22 | 2020-08-07 | 浙江大学 |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牧场渔网进行基础防冲刷的装置 |
CN111493006B (zh) * | 2020-04-22 | 2021-12-28 | 浙江大学 | 一种利用海上风电牧场渔网进行基础防冲刷的装置 |
CN111348153A (zh) * | 2020-04-27 | 2020-06-3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海上浮式风机与半潜式养殖平台耦合的结构 |
CN112706889A (zh) * | 2021-01-29 | 2021-04-27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联合风能发电和海水养殖的浮式平台 |
WO2024162540A1 (ko) * | 2023-02-03 | 2024-08-08 | (주)삼원밀레니어 | 타워일체형 해상풍력 부유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8698A (zh)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
CN207607612U (zh) |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的综合装置 | |
CN110050740B (zh) | 深远海浮式风光渔综合装备 | |
CN105557572B (zh) | 一种半潜式单柱海洋工程渔场 | |
CN209964974U (zh) | 深远海浮式风光渔综合装备 | |
CN108739576A (zh) | 一种用于深远海鱼类养殖的复合式网箱 | |
CN109076997B (zh) | 一种基于海上风机高桩承台基础的养殖网箱设备 | |
CN204409174U (zh) | 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基础的海洋牧场综合养殖装置 | |
CN108252263A (zh) | 一种用于深海养殖的浮式防波提和风能集成系统 | |
CN205865630U (zh) | 一种抗风浪海洋养殖网箱 | |
CN106386612A (zh) | 一种基于立柱式海上风机基础的海上养殖装置 | |
CN110521651A (zh) | 一种深海养殖区域用海洋牧场装置 | |
CN208023503U (zh) | 一种用于深海养殖的浮式防波提和风能集成系统 | |
CN108739575A (zh) | 一种塔架式可升降养鱼网箱系统 | |
WO2021227340A1 (zh) | 一种无动力自动清污海洋养殖网箱 | |
CN203735213U (zh) | 一种大型海藻的海底养殖装置 | |
CN107410126A (zh) | 固定式风机和近海养殖网箱集成系统 | |
CN203723260U (zh) | 一种用于近海水域养殖的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系统 | |
CN209359344U (zh) | 一种基于海上风机高桩承台基础的养殖网箱设备 | |
CN208446374U (zh) | 深水网箱 | |
CN107140140A (zh) | 无支撑立柱的半潜式风机和养殖网箱集成系统 | |
KR200435969Y1 (ko) | 해상풍력발전 시설의 부착물을 활용한 다목적응용장치기술 | |
CN206978430U (zh) | 一种复合式海洋养殖系统 | |
CN201101058Y (zh) | 一种深海抗风浪网箱 | |
CN107801627B (zh) | 外侧岛礁海域浅水区紫菜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312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