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4787U -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4787U
CN207604787U CN201720724223.1U CN201720724223U CN207604787U CN 207604787 U CN207604787 U CN 207604787U CN 201720724223 U CN201720724223 U CN 201720724223U CN 207604787 U CN207604787 U CN 207604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element
section
gas vent
exhaust valve
co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42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俊
梁少雄
邓领文
李发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42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4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4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4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排气阀组件包括阀体和密封件。阀体内设有容纳腔,且阀体的一端设有将蒸汽出口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孔,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容纳腔的内壁在由进气孔向着排气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与密封件配合的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以及第三配合段,当密封件移动至与第一配合段配合时,密封件与第一配合段之间形成一将进气孔和排气孔连通的排气间隙;当密封件移动至与第二配合段配合时,密封件与第二配合段密闭配合以将进气孔和排气孔密闭隔离,当密封件移动至于与第三配合段配合时,进气孔和排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可以自动实现烹饪腔内起压前排冷气的功能。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阀组件和包括该排气阀组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其排气阀组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阀体本身自重产生的重力,压住阀芯,当锅内压力小于排气阀组件的限压压力时,排气阀组件一直处于密封状态;只有当锅内压力超出限压压力时,排气阀组件排气,维持锅内压力的平衡。这种排气阀组件难以实现锅内起压前排冷气的功能,需要另外设置浮子用于排冷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阀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排气阀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有烹饪腔以及封盖所述烹饪腔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置于所述盖体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所述阀体内设有容纳腔,且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将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和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可在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之间相对于所述容纳腔运动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在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与所述密封件配合的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以及第三配合段,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配合段配合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配合段之间形成一将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连通的排气间隙;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配合段配合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配合段密闭配合以将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密闭隔离,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三配合段配合时,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阀体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的一端通过进气孔与蒸汽出口相连通,进而与烹饪腔相连通,容纳腔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从而烹饪腔中的气体通过蒸汽出口、进气孔、容纳腔和排气孔排出至外部环境。密封件位于容纳腔内,且烹饪腔内的气体通过蒸汽出口、进气孔进入容纳腔后,带动密封件能够相对于容纳腔运动,从而使排气孔与蒸汽出口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排气孔与蒸汽出口相连通时,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功能,当排气孔与蒸汽出口相断开时,排气阀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无法排气。
具体地,沿由进气孔到排气孔的方向,容纳腔的内壁依次包括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和第三配合段。密封件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配合段的横截面积,使得密封件与第一配合段相配合时,密封件与第一配合段之间形成排气间隙,使得进气孔和排气孔通过排气间隙相连通,即蒸汽出口与排气孔相连通,使得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状态,从而可以自动实现烹饪腔内起压前排冷气的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浮子排冷气,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成本;密封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配合段的横截面积,因此在烹饪腔内蒸汽的作用下当密封件运动至第二配合段并与第二配合段相配合时,密封件与第二配合段密闭配合,进气孔与排气孔之间断开,排气阀处于密闭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无法通过排气阀组件排出;在烹饪腔内蒸汽的作用下,当密封件运动至第三配合段时,进气孔与排气孔相连通,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从排气孔排出。
优选地,排气孔高于进气孔。利用蒸汽密度小易上升的特点,使排气孔高于进气孔,有利于蒸汽从容纳腔中的排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盖体包括盖本体和设置在盖本体上的阀芯,阀芯内设有与烹饪腔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出口即为蒸汽出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段包括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配合段和第二子配合段,且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所述第一子配合段向靠近所述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沿气体的排出方向,第一子配合段的内壁面逐渐向内倾斜,在烹饪腔内蒸汽压力的作用下,方便密封件自第一配合段平稳运动至与其密闭配合的第二子配合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子配合段呈平面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当然,第二子配合段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沿从进气孔向排气孔的方向,第二子配合段逐渐向靠近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三配合段包括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子配合段和第四子配合段,其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子配合段上,且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所述第三子配合段向靠近所述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密封件运动至与第二配合段相贴合的状态后,随着烹饪腔内蒸汽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密封件进一步向靠近排气孔的方向运动,使得密封件运动至第三配合段,将排气孔打开,使得排气孔与排气通道相连通,蒸汽自排气孔排出,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第三子配合段连接第二配合段和第四子配合段,为使得密封件能够平稳地由第二配合段进入第四子配合段,第三子配合段的内壁面逐渐向内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四子配合段呈平面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当然,第四子配合段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沿从进气孔向排气孔的方向,第四子配合段逐渐向靠近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和所述第三配合段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
第一配合段的内壁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配合段的内壁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配合段的内壁的横截面积。由于第二配合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密封件的横截面积,因此第三配合段的横截面积小于密封件的横截面积,当密封件运动至第三配合段时,密封件在第三配合段的内壁的挤压下,发生形变。当然,第三配合段的横截面积也可以大于或等于密封件的横截面积,只需要密封件运动至第三配合段内时,进气孔和排气孔相连通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组件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密封件相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顶杆的一端能够穿出所述安装孔;和/或,所述阀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安装孔,优选地,安装孔位于容纳腔的上腔壁上,顶杆的上端能够伸出安装孔,在需要排气时,可以手动操作顶杆的上端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手动排气,无需单独设置包括排气按钮和排气杠杆的排气装置,进一步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具体地,可以手动向下推动顶杆,使得顶杆和密封件位于第一配合段内,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也可以向上提拉顶杆和密封件,使得顶杆和密封件位于第三配合段处,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
顶杆的一端能够伸出安装孔,指的是密封件在第一配合段中时,顶杆的一端未伸出安装孔,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顶杆向靠近排气孔的方向运动,最终伸出安装孔。或者,顶杆的一端始终伸出安装孔,优选地,顶杆伸出安装孔的一端设有止挡部,止挡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孔的横截面积,即止挡部无法穿过安装孔进入容纳腔内,实现对按压顶杆过程中的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组件还包括:复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密封件向靠近所述进气孔的方向运动。
在气体的带动下顶杆和密封件向远离进气孔、靠近排气孔的方向运动,为实现顶杆和密封件的复位,在顶杆和密封件上连接有复位装置,用于带动顶杆和密封件向靠近进气孔的方向运动,即带动顶杆和密封件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或弹片,所述复位装置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密封件之间。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所述顶杆和密封件上,且所述螺旋弹簧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所述顶杆之间或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所述密封件之间;或者,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片,所述弹片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所述顶杆之间或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所述密封件之间。
具体地,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或弹片,顶杆和密封件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向远离排气通道的方向)运动时,复位装置被压缩,从而使得复位装置能够向顶杆和密封件提供向下(向靠近排气通道的方向)的作用力。当然,复位装置也可以是橡胶垫或硅胶垫等弹性材料。复位装置可以支撑在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顶杆之间或者支撑在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面与密封件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上绕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线圈的通断电及流经所述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且所述电磁线圈能够带动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容纳腔运动。
电磁线圈通电后与顶杆和密封件相吸引或相排斥,从而带动顶杆和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运动。设置电磁线圈后,相当于电磁线圈和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到顶杆和密封件上,控制顶杆和密封件相对于容纳腔的运动。具体地,电磁线圈通电后可以与顶杆和密封件相吸引,也可以与顶杆和密封件相排斥。
由于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电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即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控制电磁线圈的电压大小),进而控制电磁线圈对顶杆和密封件的作用力的大小,使得顶杆和密封件的位置与烹饪程序相对应,即使得排气阀组件的排气状态或密封状态与烹饪程序相对应,以此调节烹饪腔内压力的大小,实现烹饪过程中的自动排气功能。
为实现电磁线圈对顶杆和密封件的吸引力或排斥力,顶杆为磁铁或能够与电磁线圈磁性吸引的金属,优选地,顶杆为软磁材料(感磁材料)。当然,也可以将密封件设置为磁性橡胶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阀体的周向绕设在所述中空结构内。
阀体内设有沿阀体周向设置的环形的中空结构,电磁线圈绕设在该中空结构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与所述盖体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所述排气孔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的转动轴线异面,以在所述烹饪腔内蒸汽的带动下,所述阀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
排气孔所在的直线与阀体相对于盖体的转动轴线(该转动轴线也可以描述为阀体相对于阀芯的转动轴线)异面(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使得在烹饪腔内的气体的带动下,阀体能够相对于阀芯转动,此时排气阀组件成为气旋排气阀组件,阀体内形成气旋气道,阀体旋转排气。
当然,阀体也可以是相对于阀芯静止的。
优选地,阀体与阀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地,阀体呈圆柱状或除圆柱外的其它形状。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盖体,用于封盖所述烹饪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组件,所述排气阀组件的阀体置于所述盖体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锅体,盖体盖设在锅体上,锅体内设有烹饪腔,排气阀组件设置在盖体上。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一切有益效果。
所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蒸汽烤箱等带压力的烹饪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盖体和排气阀组件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处于第一配合段;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处于第二配合段;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处于第二配合段;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处于第三配合段;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回复至第二配合段;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的排气阀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密封件处于第一配合段;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所述的盖体和排气阀组件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盖体,11盖本体,2阀芯,21蒸汽通道,3阀体,31容纳腔,32进气孔, 33排气孔,34第一配合段,35第二配合段,351第一子配合段,352第二子配合段,36第三配合段,361第三子配合段,362第四子配合段,37安装孔, 41顶杆,411凸起,412凹槽,413止挡部,42密封件,421限位槽,422限位筋,5螺旋弹簧,6密封圈,7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和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有烹饪腔和封盖烹饪腔的盖体1,盖体1包括盖本体11和阀芯2,阀芯2设置在盖本体11上,阀芯2内设有与烹饪腔相连通的排气通道21。排气阀组件包括阀体3、顶杆41和密封件42。阀体3与阀芯2相连接,阀体3内设有容纳腔31,且阀体3的一端设有进气孔32,阀体 3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孔33,容纳腔31通过进气孔32与蒸汽出口22(排气通道21的出口)相连通,并通过排气孔33与外部环境相连通;顶杆和密封件 42位于容纳腔31内,并能够在由烹饪腔进入容纳腔31内的蒸汽的带动下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以使排气通道21与排气孔33相连通或相断开,具体地,容纳腔31的内壁在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上依次形成与密封件42 配合的第一配合段34、第二配合段35以及第三配合段36,当密封件42移动至与第一配合段34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之间形成一将进气孔 32和排气孔33连通的排气间隙;当密封件42移动至与第二配合段35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密闭配合以将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密闭隔离,当密封件42移动至与第三配合段36配合时,进气孔32和排气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阀体3与阀芯2相连接,阀体 3限定容纳腔31,容纳腔31的一端通过进气孔32与阀芯2上的排气通道21 相连通,进而与烹饪腔相连通,容纳腔31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孔33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从而烹饪腔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进气孔、容纳腔和排气孔33排出至外部环境。顶杆和密封件42位于容纳腔31内。烹饪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21、进气孔32进入容纳腔31后,带动顶杆和密封件42能够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从而使排气孔33与排气通道21相连通或相断开,当排气孔33 与排气通道21相连通时,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功能,当排气孔33与排气通道21相断开时,排气阀组件处于密封状态,无法排气。
密封件4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配合段34的横截面积,使得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相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之间形成排气间隙,使得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通过排气间隙相连通,即蒸汽出口与排气孔33相连通,使得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状态,从而可以自动实现烹饪腔内起压前排冷气的功能,无需另外设置浮子排冷气,进一步降低了烹饪器具的成本;密封件42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配合段35的横截面积,因此在烹饪腔内蒸汽的作用下当密封件42运动至第二配合段35并与第二配合段35相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密闭配合,进气孔32与排气孔33之间断开,排气阀处于密闭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无法通过排气阀组件排出;在烹饪腔内蒸汽的作用下,当密封件42运动至第三配合段36时,进气孔 32与排气孔33相连通,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从排气孔33排出。
实施例一:
一种排气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有烹饪腔以及封盖烹饪腔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22,排气阀组件包括:阀体3和密封件42。
阀体3置于盖体上且位于蒸汽出口的外部,阀体3内设有容纳腔31,且阀体3的一端设有将蒸汽出口与容纳腔31连通的进气孔32,阀体3的另一端设有将容纳腔31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33;密封件42置于容纳腔31内且能够在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之间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其中,容纳腔31的内壁在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上依次形成与密封件42配合的第一配合段34、第二配合段35以及第三配合段36,当密封件42移动至与第一配合段 34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之间形成一将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 连通的排气间隙;当密封件42移动至与第二配合段35配合时,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密闭配合以将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密闭隔离,当密封件42 移动至与第三配合段36配合时,进气孔32和排气孔33连通。
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顶杆41和密封件42相连接,密封件42随顶杆41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运动过程中密封件42与容纳腔31的腔壁的内壁相贴合或两者之间存在排气间隙。
在烹饪腔内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密封件42在容纳腔31内并相对于容纳腔 31运动,同时由于顶杆41与密封件42相连接,使得顶杆41能够随密封件42 一起在容纳腔31内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密封件42与容纳腔31的腔壁的内壁之间相贴合或相分离,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功能或实现排气阀组件不排气的密封状态。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件42处于第二配合段35时,密封件42与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相贴合,排气通道21与排气孔33相断开,排气阀处于密封状态;如图2所示,密封件处于第一配合段34时,密封件42与容纳腔的腔壁的内壁相分离,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排气间隙时,烹饪腔内的蒸汽通过该排气间隙进入排气孔33,并排出至外部环境。
至于顶杆41与密封件4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密封件42和顶杆41中的一个上设有限位槽421,密封件42和顶杆41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限位槽421相对应的凸起411,凸起411插入限位槽421内并限位于限位槽421内。例如,如图2所示,顶杆41的下端(靠近阀芯2的一端)设有凸起411,同时凸起 411处设有凹槽412,凹槽412对应密封槽的开口端设置,密封件42上设有一端开口的限位槽421,凸起411自限位槽421的开口端插入限位槽421内,且限位槽421的开口端向内延伸形成限位筋422,限位筋422插入凹槽412内并抵接在凸起411上,限位筋422和限位槽421共同实现对凸起411的限位。或者密封件42与顶杆41采用紧固件相连接。或者,密封件42上设有通孔,顶杆41插入通孔内,使得密封件42套设在顶杆41上,优选地,顶杆41上设有周向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卡合在通孔内。
优选地,如图2至图7所示,沿气体的排出方向,在进气孔32与排气孔 33之间,容纳腔31的腔壁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配合段34和第二配合段35;烹饪腔内腔中气体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相对应,且第一配合段34的横截面积大于密封件42的横截面积,以使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之间存在排气间隙,第二配合段35的横截面积小于或等于密封件 42的横截面积,以使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相贴合,使得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密闭贴合。
密封件42和顶杆41在烹饪腔内气体压力的带动下,在容纳腔31内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如图2所示,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密封件42位于第一配合段34,即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相对应,由于密封件4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配合段34的内壁的横截面积,使得密封件42与第一配合段34的内壁之间具有排气间隙,从而通过排气间隙能够排出烹饪腔内的冷气;当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时,如图4所示,在气体的带动下,密封件42向远离排气通道21即向靠近排气孔33的方向运动,由于密封件42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配合段35的内壁的横截面积,使得密封件42与第二配合段35的内壁相贴合,此时排气阀组件处于密封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不能排出。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配合段35包括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配合段351和第二子配合段352,且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第一子配合段351向靠近容纳腔31轴线的方向倾斜。
第一子配合段351连接第一配合段34和第二子配合段352,沿气体的排出方向,第一子配合段351的内壁逐渐向内倾斜,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方便密封件42自第一配合段34平稳运动至与密封件42密闭贴合的第二子配合段 352。
优选地,第二子配合段352沿竖直方向设置,当然,第二子配合段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沿从进气孔向排气孔的方向,第二子配合段逐渐向靠近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第三配合段36包括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子配合段361和第四子配合段362,其中,排气孔33设置在第三子配合段361上,且由进气孔32向着排气孔33的方向,第三子配合段361向靠近容纳腔31轴线的方向倾斜。
密封件42运动至与第二配合段35相贴合的状态后,随着气体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密封件42和顶杆41进一步向靠近排气孔33的方向运动,使得密封件42运动至第三子配合段361或第四子配合段362,将排气孔33打开,使得排气孔33与排气通道21相连通,气体自排气孔33排出,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第三子配合段361连接第二配合段35和第四子配合段362,为使得密封件42能够平稳地由第二配合段35进入第四子配合段362,第三子配合段361的内壁面逐渐向内倾斜。
优选地,第四子配合段362呈平面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当然,第四子配合段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沿从进气孔向排气孔的方向,第四子配合段逐渐向靠近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第一配合段沿竖直方向设置,当然,第一配合段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沿从进气孔向排气孔的方向,第一配合段逐渐向靠近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配合段34、第二配合段35和第三配合段36 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
第一配合段34的内壁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配合段35的内壁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三配合段36的内壁的横截面积。当密封件42运动至第三子配合段361 或第四子配合段362时,密封件42在第三子配合段361的内壁面或第四子配合段362的内壁面的挤压下,发生形变。为使得密封件42能够平稳由第二配合段35进入第四子配合段362,第三子配合段361的内壁面逐渐向内倾斜。
优选地,阀体3与阀芯2之间安装有密封圈6,提高阀体与阀芯连接处的密封性。
优选地,容纳腔31的腔壁上设有安装孔37,顶杆41的一端能够穿出安装孔37。
容纳腔31的腔壁上设有安装孔37,优选地,安装孔37位于容纳腔31的上腔壁上,顶杆41的上端能够伸出安装孔37,在需要排气时,可以手动操作顶杆41的上端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手动排气,无需单独设置包括排气按钮和排气杠杆的排气装置,进一步简化烹饪器具的结构。具体地,可以手动向下(沿图4中A处箭头所示的方向)推动顶杆41,使得顶杆41和密封件42位于第一配合段34内,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也可以向上提拉顶杆41和密封件42,使得顶杆41和密封件42位于第三子配合段361或第四子配合段362处,实现排气阀组件的排气。
顶杆41的一端能够伸出安装孔37,指的是密封件42在第一配合段34中时,顶杆41的一端未伸出安装孔37,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顶杆41向靠近排气孔33的方向运动,最终伸出安装孔37。或者,顶杆41的一端始终伸出安装孔37,优选地,顶杆41伸出安装孔37的一端设有止挡部413,止挡部 413的横截面积大于安装孔37的横截面积,即止挡部413无法穿过安装孔37 进入容纳腔31内,实现对按压顶杆41过程中的限位。
优选地,排气阀组件还包括复位装置,用于带动顶杆41和密封件4向靠近蒸汽出口22的方向运动。
在气体的带动下顶杆41和密封件42向远离蒸汽出口22、靠近排气孔33 的方向运动,为实现顶杆41和密封件42的复位,在顶杆41和密封件42上连接有复位装置,用于带动顶杆41和密封件42向靠近蒸汽出口22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如图5所示,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5,螺旋弹簧5套设在顶杆41或密封件42上,且螺旋弹簧5支撑在容纳腔31的腔壁的内壁面与顶杆41 之间或支撑在容纳腔31的腔壁的内壁面与密封件2之间;或者,复位装置包括弹片,弹片支撑在容纳腔31的腔壁的内壁面与顶杆41之间或支撑在容纳腔 31的腔壁的内壁面与密封件2之间。
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5或弹片,螺旋弹簧5或弹片支撑在容纳腔31的上腔壁的内壁面和顶杆41之间或支撑在容纳腔31的上腔壁的内壁面和密封件 42之间,顶杆41和密封件42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向远离排气通道21和蒸汽出口22的方向)运动时,复位装置被压缩,从而使得复位装置能够向顶杆41和密封件42提供向下(向靠近排气通道21和蒸汽出口的方向) 的作用力。当然,复位装置也可以是橡胶垫或硅胶垫等弹性材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烹饪腔内压力为P时,排气阀组件的工作过程为:
当P<4KP时,如图2所示,密封件42处于第一配合段34中;此时,烹饪腔内的冷气从排气阀组件排出,排出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
当4KP≤P<70KP时,密封件42处于第一子配合段351中,如图3所示,此时,排气阀组件处于密封状态,烹饪腔内的蒸汽不能排出。
当70KP≤P<105KP左右时,密封件42处于第二子配合段352中,如图 4所示,此时,排气阀组件内处于密封状态,烹饪腔内蒸汽不能排出。
当P≥105KP时,密封件42处于第三子配合段361或者第四子配合段362 内,如图5所示,此时,烹饪腔内压力超过排气阀组件限压的最大压力,密封件42在蒸汽的压力的作用下上移,并发生形变,蒸汽从排气孔33排出,图5 中箭头所示方向表示蒸汽排出方向。
当P下降到70KP左右时,此时,密封件42在螺旋弹簧5的作用力下,回到第二配合段35,如图6所示,烹饪腔内处于密封状态。
当P下降到小于4KP时,此时,密封件42在螺旋弹簧5的作用力下,回到第一配合段34中,如图7所示,烹饪腔内无压力,图7中箭头所示方向表示冷气的排出方向。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阀体3上绕设有电磁线圈7,电磁线圈7与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相连接,以使控制装置控制电磁线圈7的通断电及流经电磁线圈7的电流的大小,且电磁线圈7能够带动顶杆41和密封件42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
电磁线圈7通电后与顶杆41和密封件42相吸引或相排斥,从而带动顶杆 41和密封件42相对于容纳腔31运动。设置电磁线圈7后,相当于电磁线圈7 和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到顶杆41和密封件42上,控制顶杆41和密封件42相对于容纳腔31的运动。具体地,电磁线圈7通电后可以与顶杆 41和密封件42相吸引,也可以与顶杆41和密封件42相排斥。
由于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电磁线圈7中电流的大小,即控制装置能够根据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控制电磁线圈7的电流大小(控制电磁线圈7的电压大小),进而控制电磁线圈7对顶杆41和密封件42的作用力的大小,使得顶杆41和密封件42的位置与烹饪程序相对应,即使得排气阀组件的排气状态或密封状态与烹饪程序相对应,以此调节烹饪腔内压力的大小,实现烹饪过程中的自动排气功能。
为实现电磁线圈7对顶杆41和密封件42的吸引力或排斥力,顶杆41为磁铁或能够与电磁线圈7磁性吸引的金属,优选地,顶杆41为软磁材料(感磁材料)。当然,也可以将密封件42设置为磁性橡胶材料。
如图9所示,阀体3呈中空结构,电磁线圈7沿阀体3的周向绕设在中空结构内。
阀体3内设有沿阀体3周向设置的环形的中空结构,电磁线圈7绕设在该中空结构内。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阀体3与阀芯2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排气孔33 所在的直线与阀体3相对于阀芯2转动的转动轴线异面,以在气体的带动下,阀体3能够相对于阀芯2转动。
排气孔33所在的直线与阀体3的转动轴线异面(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使得在烹饪腔内的气体的带动下,阀体3能够相对于阀芯2转动,此时排气阀组件成为气旋排气阀组件,阀体3内形成气旋气道,阀体3旋转排气。对于气旋排气阀,其开始排蒸汽的压力可以小于实施例一中的排气阀组件。例如,在 70KP时,密封件处于第三配合段或第四配合段,使得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状态。当然,其开始排蒸汽的压力也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当然,阀体3也可以是相对于阀芯2静止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盖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盖体用于封盖烹饪腔,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排气阀组件的阀体置于盖体上且位于蒸汽出口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盖体1和锅体,盖体1盖设在锅体上,锅体内设有烹饪腔,排气阀组件设置在盖体1上。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因包括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因而具有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的排气阀组件的一切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组件,可以自动实现烹饪腔内起压前排冷气的功能;同时按压顶杆41即可排气,不需要另外设置排气装置。此排气阀组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锅内蒸汽对密封件42的作用力大小,来推动顶杆41的运动,使排气阀组件处于排气或者密封状态,且顶杆41和密封件 42通过复位装置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排气阀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有烹饪腔以及封盖所述烹饪腔的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排气阀组件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置于所述盖体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所述阀体内设有容纳腔,且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将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的进气孔,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和
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可在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之间相对于所述容纳腔运动的密封件;
其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在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上依次形成与所述密封件配合的第一配合段、第二配合段以及第三配合段,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配合段配合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配合段之间形成一将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连通的排气间隙;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配合段配合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二配合段密闭配合以将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密闭隔离,当所述密封件移动至与所述第三配合段配合时,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排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段包括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配合段和第二子配合段,且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所述第一子配合段向靠近所述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配合段成平面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配合段包括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子配合段和第四子配合段,其中,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三子配合段上,且由所述进气孔向着所述排气孔的方向,所述第三子配合段向靠近所述容纳腔轴线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子配合段成平面状,并沿竖直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二配合段和所述第三配合段的横截面积依次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密封件向靠近所述进气孔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螺旋弹簧或弹片,所述复位装置支撑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与所述密封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阀组件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密封件相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顶杆的一端能够穿出所述安装孔;和/或,所述阀体与所述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上绕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装置相连接,以使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磁线圈的通断电及流经所述电磁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且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能够带动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容纳腔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阀体的周向绕设在所述中空结构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与所述盖体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所述排气孔所在的直线与所述阀体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的转动轴线异面,以在所述烹饪腔内蒸汽的带动下,所述阀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转动。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腔;
盖体,用于封盖所述烹饪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和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组件,所述排气阀组件的阀体置于所述盖体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
CN201720724223.1U 2017-06-21 2017-06-21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Active CN207604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223.1U CN207604787U (zh) 2017-06-21 2017-06-21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4223.1U CN207604787U (zh) 2017-06-21 2017-06-21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4787U true CN207604787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4223.1U Active CN207604787U (zh) 2017-06-21 2017-06-21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4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098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098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N109090989B (zh) * 2017-06-21 2024-03-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989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N108143256A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CN109419328A (zh) 锅盖组件和电压力锅
CN207604787U (zh)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N211212725U (zh) 一种带有高压煮食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6520907U (zh) 真空盖、具有该真空盖的搅拌装置及储存装置
CN110507152A (zh)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KR101410210B1 (ko) 다기능 전기 조리기
CN107788829A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08957690U (zh) 烹饪器具
CN206284846U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CN2077681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826430U (zh) 食材容器
CN209090759U (zh) 烹饪器具
CN209404419U (zh) 烹饪器具
CN208435213U (zh) 烹饪器具
CN207084682U (zh) 用于电饭煲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0894175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9826277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08658776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259534U (zh) 锅盖组件和电压力锅
CN220001529U (zh) 一种炒菜机用食材盒、食材投放机构及炒菜机
CN109846339A (zh) 一种蒸饭设备
CN218186284U (zh) 一种排汽方便的炒菜机
CN212394585U (zh) 烹饪器具及其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