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0207U -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0207U
CN207600207U CN201721143247.4U CN201721143247U CN207600207U CN 207600207 U CN207600207 U CN 207600207U CN 201721143247 U CN201721143247 U CN 201721143247U CN 207600207 U CN207600207 U CN 207600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particles
absorption device
automatic absorption
gear
sto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32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克俭
吴学兵
戴波
温荣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32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0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0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0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管(2)和输运收集装置(3),其中输料管(2)的一端与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连接并与吸尘罩(101)连通,输料管(2)的另一端与输运收集装置(3)的储料箱(301)的顶部连接并与储料箱(301)的内部连通,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上设有物料识别感应器(102)。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智能控制,能够实现自动清理,减轻以往人工清料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烧结行业原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烧结行业中,由于烧结台车、环冷机等设备密封性问题,存在矿物原料的泄漏现象,尤其烧结机头尾部。烧结台车及环冷机的漏料经常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台车间漏料将导致烧结机运行中啸叫声大,烧结料面出现孔洞,降尘管及灰斗内积料多,严重时出现灰斗堵塞或积料烧结成块。此外烧结机漏料将导致矿料浪费、能耗增加和环境污染。为了减小漏料带来的这些影响,减轻人工清料的工作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环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需要采取措施将泄漏的矿料进行收集和清理。
传统的烧结机、环冷机漏料清理方法主要采取人工清扫的方式,随着对人员环境重视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机械设备清理代替人工清扫。如机械式清扫车和负压式气流输运装置清理等。由于烧结机下部的结构钢较多,空间小,采用机械式清扫车时,有很多不可达区域,这些区域依然要通过人工进行清扫,而且可能产生二次扬尘。现有的负压式气流输运装置清理,采用人员移动负压吸入口的方式进行清扫工作,由人员控制吸入口的位置,实际上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工。
以上这些方法无法达到智能控制,自动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烧结机环冷机等过程机械严重漏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理论原理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输料管和输运收集装置。其中输料管的一端与进料装置的吸尘罩连接并与吸尘罩连通,输料管的另一端与输运收集装置的储料箱的顶部连接并与储料箱的内部连通。进料装置的吸尘罩上设有物料识别感应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吸尘罩、物料识别感应器、行走链条、齿轮及齿轮驱动电机。其中吸尘罩与输料管的一端连通。物料识别感应器设置在吸尘罩的上部。吸尘罩的下部与行走链条连接。行走链条绕覆于齿轮外周。齿轮与齿轮驱动电机连接并由齿轮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运收集装置包括储料箱、下料漏斗、支承架、风机、进风管及出风管。其中储料箱与输料管的一端连通。下料漏斗设置在储料箱的下部且安装在支承架的支承杆上。风机设置在下料漏斗一侧(例如右侧)的支承架基座上。风机的入口经由进风管连通至储料箱的上部出口。风机的出口经由出风管连通至下料漏斗的出料口。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箱内部的过滤筛分板。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上的过滤器。过滤器为高效过滤器,用于将储料箱中的气流除尘净化。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下料漏斗下部的密封阀。由于风机作用产生的负压,下料漏斗下部采用密封阀是为了防止返料和气流短路。
优选的是,下料漏斗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风机的出风管分出多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的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架的基座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滚轮。
优选的是,支承架基座的一端(例如靠近风机的一端)安装有扶手。
优选的是,齿轮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行走链条绕覆于多个齿轮围成的外周。优选,每个齿轮连接一个齿轮驱动电机。
优选的是,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物料识别感应器及齿轮驱动电机连接,并控制齿轮驱动电机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方法: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方法或使用上述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来吸收物料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个装置开始运行,物料识别感应器在识别到物料颗粒后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齿轮驱动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齿轮和行走链条的运动,进料装置随着行走链条的运动到达物料颗粒所在位置;
2)风机作用产生的负压将物料颗粒吸入吸尘罩内,物料颗粒随着气流经过输料管进入储料箱,储料箱内的物料颗粒受到重力作用沉降到下料漏斗中;
3)气流从储料箱的上部出口经过滤器除尘净化后进入到风机中;
4)下料漏斗中的物料颗粒经密封阀后被风机出风管中的高压气流输运到指定地点。
优选的是,储料箱内的物料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经过过滤筛分板,不同粒径的物料颗粒降落至不同的下料漏斗中,最终被输运至各自的指定地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物料识别感应器用于识别物料颗粒,属视觉分析系统。物料识别感应器具体安装在吸尘罩上部靠前的位置,且物料识别感应器具有一定的左右摇摆能力,以增强探测视角,便于更好地识别物料颗粒。物料识别感应器在识别到物料颗粒后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齿轮驱动电机进而驱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行走链条的运动,物料识别感应器结合控制系统的操作可以将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带到物料颗粒所在位置,从而实现物料颗粒的吸收。其中,齿轮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行走链条绕覆于2个齿轮围成的外周,每个齿轮连接一个齿轮驱动电机。进料装置在运行时,通过相应2个齿轮驱动电机的不同转速实现进料装置的转弯功能,通过齿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实现前进和后退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架包括多根支承杆及位于支承杆下部的基座。支承架由角钢焊接而成,可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各部件的拆装和检修。支承架的基座对整个装置起到支撑作用。支承架的支承杆上设有下料漏斗。支承架的基座的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脚轮或滚轮,并在基座的一端(例如靠近风机的一端)安装扶手,使整个装置能够通过推拉扶手自由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装置由风机作用,产生负压。物料颗粒由于输料管两端的压力差,产生向上的速度,被吸入到吸尘罩内,并随着气流经过输料管进入到储料箱。物料颗粒进入到储料箱时,由于气流流经截面突然扩大,速度衰减很快,在储料箱内,物料颗粒受重力影响沉降到下料漏斗中。其中,下料漏斗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一个下料漏斗用于收集粒径较大的物料颗粒,以便回收利用,减少矿料资源浪费;另一个下料漏斗用于收集粒径较小的物料颗粒,这部分物料颗粒不再回收利用,直接清理。回收利用的物料颗粒的粒径大小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根据所确定的回收利用的物料颗粒的粒径大小继而在储料箱中设置相应的过滤筛分板,经过过滤筛分板,不同粒径的物料颗粒降落至不同的下料漏斗中。风机的出风管分出多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的出料口,以便为各下料漏斗中的物料颗粒输运到指定地点提供动力(即风机出风管中的高压气流)。将物料颗粒输运到指定地点即指,将用于回收利用的物料颗粒输运到相应的过程机械便于后续利用,将不再回收利用的物料颗粒输运到处理场所直接清理。
储料箱一般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筒形(或筒体形)或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壳体。储料箱的高度为0.3m-1.8m,优选0.4m-1.5m,更优选0.5m-1.2m。整个装置的底部安装有至少4个脚轮或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智能控制,能够实现自动清理,减轻以往人工清料的工作量,减 少环境污染,改善作业环境;
2、本实用新型装置中设有过滤筛分板,将相应粒径的物料颗粒进行回收,减少了矿料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利用气流作为载体,物料颗粒的自动吸收及输运由风机作用产生的压差提供动力,合理利用能源,能源消耗低;
4、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尺寸可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需要而制造,避免了以往过程机械中很多不可达区域难以清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料装置;101:吸尘罩;102:物料识别感应器;103:行走链条;104:齿轮;105:齿轮驱动电机;2:输料管;3:输运收集装置;301:储料箱;302:下料漏斗;303:支承架;304:风机;304a:风机入口;304b:风机出口;305:进风管;306:出风管;307:过滤筛分板;308:过滤器;309:密封阀;310:滚轮;311:扶手;4: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管2和输运收集装置3。其中输料管2的一端与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连接并与吸尘罩101连通,输料管2的另一端与输运收集装置3的储料箱301的顶部连接并与储料箱301的内部连通。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上设有物料识别感应器10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吸尘罩101、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行走链条103、齿轮104及齿轮驱动电机105。其中吸尘罩1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设置在吸尘罩101的上部。吸尘罩101的下部与行走链条103连接。行走链条103绕覆于齿轮104外周。齿轮104与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由齿轮驱动电机105驱动齿轮104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包括储料箱301、下料漏斗302、支承架303、风机304、进风管305及出风管306。其中储料箱3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下料漏斗302设置在储料箱301的下部且安装在支承架303的支承杆上。风机304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一侧(例如右侧)的支承架303基座上。风机304的入口304a经由进风管305连通至储料箱301的上部出口。风机304的出口304b经由出风管306连通至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箱301内部的过滤筛分板307。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305上的过滤器308。
优选的是,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下部的密封阀309。
优选的是,下料漏斗302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风机304的出风管305分出多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承架303的基座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滚轮310。
优选的是,支承架303基座的一端(例如靠近风机304的一端)安装有扶手311。
优选的是,齿轮104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个),行走链条103绕覆于多个齿轮104围成的外周。优选,每个齿轮104连接一个齿轮驱动电机105。
优选的是,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及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方法: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方法或使用上述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来吸收物料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个装置开始运行,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在识别到物料颗粒后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通过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进而控制齿轮104和行走链条103的运动,进料装置1随着行走链条103的运动到达物料颗粒所在位置;
2)风机304作用产生的负压将物料颗粒吸入吸尘罩101内,物料颗粒随着气流经过输料管2进入储料箱301,储料箱301内的物料颗粒受到重力作用沉降到下料漏斗302中;
3)气流从储料箱301的上部出口经过滤器308除尘净化后进入到风机304中;
4)下料漏斗302中的物料颗粒经密封阀309后被风机304出风管306中的高压气流输运到指定地点。
优选的是,储料箱301内的物料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经过过滤筛分板307,不同粒径的物料颗粒降落至不同的下料漏斗302中,最终被输运至各自的指定地点。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管2和输运收集装置3。其中输料管2的一端与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连接并与吸尘罩101连通,输料管2的另一端与输运收集装置3的储料箱301的顶部连接并与储料箱301的内部连通。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上设有物料识别感应器102。
如图2,进料装置1包括吸尘罩101、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行走链条103、齿轮104及齿轮驱动电机105。其中吸尘罩1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设置在吸尘罩101的上部。吸尘罩101的下部与行走链条103连接。齿轮104的数量为2个,行走链条103绕覆于2个齿轮104围成的外周。每个齿轮104分别与一个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由齿轮驱动电机105驱动齿轮104转动。
如图3,输运收集装置3包括储料箱301、下料漏斗302、支承架303、风机304、进风管305及出风管306。其中储料箱3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下料漏斗302设置在储料箱301的下部且安装在支承架303的支承杆上。风机304设置在下料漏斗302右侧的支承架303基座上。风机304的入口304a经由进风管305连通至储料箱301的上部出口。风机304的出口304b经由出风管306连通至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箱301内部的过滤筛分板307。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305上的过滤器308。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下部的密封阀309。
下料漏斗302的数量为2个,风机304的出风管305分出2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支承架303的基座侧部安装有4个滚轮310。支承架303基座在靠近风机304的一端安装有扶手311。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如图4,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及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
实施例3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方法,使用实施例2中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个装置开始运行,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在识别到物料颗粒后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通过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进而控制齿轮104和行走链条103的运动,进料装置1随着行走链条103的运动到达物料颗粒所在位置;
2)风机304作用产生的负压将物料颗粒吸入吸尘罩101内,物料颗粒随着气流经过输料管2进入储料箱301,储料箱301内的物料颗粒受到重力作用沉降到下料漏斗302中;
3)气流从储料箱301的上部出口经过滤器308除尘净化后进入到风机304中;
4)下料漏斗302中的物料颗粒经密封阀309后被风机304出风管306中的高压气流输运到指定地点。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步骤2)中储料箱301内的物料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经过过滤筛分板307,不同粒径的物料颗粒降落至不同的下料漏斗302中,最终被输运至各自的指定地点。

Claims (18)

1.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它包括进料装置(1)、输料管(2)和输运收集装置(3),其中输料管(2)的一端与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连接并与吸尘罩(101)连通,输料管(2)的另一端与输运收集装置(3)的储料箱(301)的顶部连接并与储料箱(301)的内部连通,进料装置(1)的吸尘罩(101)上设有物料识别感应器(102),
其中储料箱(301)的高度为0.3m-1.8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吸尘罩(101)、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行走链条(103)、齿轮(104)及齿轮驱动电机(105),其中吸尘罩(1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物料识别感应器(102)设置在吸尘罩(101)的上部,吸尘罩(101)的下部与行走链条(103)连接,行走链条(103)绕覆于齿轮(104)外周,齿轮(104)与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由齿轮驱动电机(105)驱动齿轮(10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包括储料箱(301)、下料漏斗(302)、支承架(303)、风机(304)、进风管(305)及出风管(306),其中储料箱(301)与输料管(2)的一端连通,下料漏斗(302)设置在储料箱(301)的下部且安装在支承架(303)的支承杆上,风机(304)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一侧的支承架(303)基座上,风机(304)的入口(304a)经由进风管(305)连通至储料箱(301)的上部出口,风机(304)的出口(304b)经由出风管(306)连通至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储料箱(301)内部的过滤筛分板(3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305)上的过滤器(30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进风管(305)上的过滤器(30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下部的密封阀(309)。
8.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收集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下料漏斗(302)下部的密封阀(30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漏斗(302)的数量为多个,风机(304)的出风管(305)分出多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漏斗(302)的数量为多个,风机(304)的出风管(305)分出多个支管,每个支管分别连通至一个下料漏斗(302)的出料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漏斗(302)的数量为2个。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架(303)的基座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滚轮(310);
支承架(303)基座的一端安装有扶手(311)。
13.根据权利要求4-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架(303)的基座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滚轮(310);
支承架(303)基座的一端安装有扶手(311)。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架(303)的基座侧部安装有至少4个滚轮(310);
支承架(303)基座的一端安装有扶手(311)。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104)的数量为多个,行走链条(103)绕覆于多个齿轮(104)围成的外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104)的数量为2个;每个齿轮(104)连接一个齿轮驱动电机(105)。
17.根据权利要求1-2、4-7、9-10、12、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及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4),控制系统(4)与物料识别感应器(102)及齿轮驱动电机(105)连接,并控制齿轮驱动电机(105)的运动。
CN201721143247.4U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Active CN207600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3247.4U CN207600207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3247.4U CN207600207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0207U true CN207600207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3247.4U Active CN207600207U (zh) 2017-09-07 2017-09-07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02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058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CN112944917A (zh) * 2021-02-23 2021-06-11 浙江友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去尘的熔炉加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058A (zh) * 2017-09-07 2019-03-15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CN112944917A (zh) * 2021-02-23 2021-06-11 浙江友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去尘的熔炉加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0207U (zh)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CN208631425U (zh) 一种旅游景点用垃圾快速清理转移装置
CN109235348A (zh) 一种设有螺旋输送机构的道路清扫除尘车
CN202400593U (zh) 一种微动力除尘装置
CN209954493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喷砂系统
CN205708868U (zh) 一种家用便捷收粮车
CN202272527U (zh) 无动力防漏除尘器
CN105619506B (zh) 一种带吸尘功能的切割机
CN109174895A (zh) 用于水泥原料粉末的高效收尘器
CN112139194A (zh) 一种建筑机械用的通风装置
CN209599432U (zh) 一种用于木材切割的除碎屑装置
CN104525524B (zh) 一种吸尘小车
CN207600208U (zh)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
CN208913881U (zh) 一种抛丸装置
CN109470058A (zh)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CN207154092U (zh) 一种滚筒筛除尘装置
CN213824040U (zh) 一种焊接用吸尘装置
CN107877124A (zh) 孔用挡圈收口压装机
CN214298276U (zh) 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的气固分离装置
CN109489427A (zh) 一种物料颗粒自动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CN109731785B (zh) 一种矿石粉多级分选系统
CN202316311U (zh) 全自动菜籽胡麻清选机
CN206901122U (zh) 一种自动收集垃圾箱内垃圾的清运车
CN202933599U (zh) 一种用于黑钨选矿系统集中式真空清扫吸尘装置
CN219920199U (zh) 一种用于花生捡拾收获机的果箱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