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0008U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0008U
CN207600008U CN201721602077.1U CN201721602077U CN207600008U CN 207600008 U CN207600008 U CN 207600008U CN 201721602077 U CN201721602077 U CN 201721602077U CN 207600008 U CN207600008 U CN 207600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mpression chamber
switching device
chamber
sl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20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四清
冯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20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0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0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0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壳体、电机和压缩机构,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均对应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滑片和滑片腔,第一压缩腔的进气口与储液器相连,第二压缩腔的排气口直接排至壳体内;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至第四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接口与壳体内空间相连通,第三接口与第二压缩腔的滑片腔相连通,所述滑片腔内无弹簧;经济器,经济器的气体接口连通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由此,通过设置切换装置,可以实现改变运行模式,从而可以根据负荷情况,选择运行模式,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实际运行能效,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两级压缩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超低温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其缺点是综合应用能效低,影响能效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运行环境复杂多变,而两级压缩的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缩机缸比固定,而两级压缩系统在压比较低的工况下,能效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两种运行模式,可以根据负荷情况,选择运行模式,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实际运行能效,节能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壳体、电机和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均对应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滑片和滑片腔,所述滑片与所述滑片腔相对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液器相连,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排气口直接排至所述壳体内;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壳体内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所述滑片腔相连,所述切换装置具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经济器,所述经济器的气体接口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通过设置切换装置,可以实现改变运行模式,从而可以根据负荷情况,选择运行模式,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实际运行能效,节能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壳体内空间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电机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器的气体接口,同时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同时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滑片腔内无弹簧,所述滑片腔与所述壳体内空间不相通,所述滑片腔的壳体一侧设置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一侧连通到壳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四通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压缩腔容积为V1,第二压缩腔容积为V2,V2/V1满足0.5≤V2/V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经济器连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经济器为闪发器或过冷换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经济器的上游和下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为一体结构;或所述切换装置固定在室外机管路上,所述切换装置靠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经济器的气体出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流向指向所述压缩机,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管路上、或所述压缩机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是切换装置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制冷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制冷装置10;
压缩机1;储液器11;壳体12;压缩机构13;第一压缩腔14;第一气缸141;第二压缩腔15;第二气缸151;进气口16;排气口17;滑片18;滑片腔19;压力管191;
切换装置2;第一接口21;第二接口22;第三接口23;第四接口24;
经济器3;四通阀4;冷凝器5;节流元件6;蒸发器7;单向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可以包括:压缩机1、切换装置2和经济器3,其中,压缩机1还包括:储液器11,制冷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例如,制冷装置10还包括:四通阀4、冷凝器5、节流元件6和蒸发器7,压缩机1具有排气孔,四通阀4分别与储液器11、压缩机1的排气孔、冷凝器5和蒸发器7相连。节流元件6和经济器3均连通在冷凝器5和蒸发器7之间。
如图1-图6所示,压缩机1还包括:壳体12、电机(图未示出)和压缩机构13,压缩机构13设置在壳体12内,压缩机构13包括:第一压缩腔14和第二压缩腔15,第一压缩腔14和第二压缩腔15均对应设置有进气口16、排气口17、滑片18和滑片腔19,滑片18与滑片腔19相对应,第一压缩腔14的进气口16与储液器11相连,第一压缩腔14的排气口17连通至壳体12外,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连通至壳体12外,第二压缩腔15的排气口17直接排至壳体12内。
其中,一种可选地,压缩机构13包括气缸,气缸包括:隔板,隔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压缩腔14和第二压缩腔15。也就是说,该压缩机1可以为单缸压缩机1,这样在该气缸内设置两个压缩腔即可,此种压缩机1结构简单。
另一种可选地,压缩机构13可以包括:第一气缸141和第二气缸151,第一气缸141具有第一压缩腔14,第二气缸151具有第二压缩腔15。也就是说,该压缩机1为双缸压缩机1,此种压缩机1结构稳定,工作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切换装置2具有第一接口21、第二接口22、第三接口23和第四接口24,其中,可选地,切换装置2可以为四通阀,如此,切换装置2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其中,切换装置2安装在压缩机1的壳体12上,如此设置的切换装置2位置固定可靠,而且使得管路长度可控,从而可以使得制冷装置10结构简单。
如图1-图6所示,第一接口21与第一压缩腔14的排气口17相连通,第二接口22与壳体内空间相连通,第三接口23与第二压缩腔15的滑片腔19相连通。
如图2和图4所示,切换装置2具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接口21第二接口22相连时,第三接口23与第四接口24相连,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接口21与第三接口23时,第二接口22与第四接口24相连。
经济器3的气体接口与切换装置2的第四接口24相连通。具体地,如图1所示,经济器3包括:第一接口a、第二接口b和第三接口c,第三接口c即气体接口,经济器3的第一接口a与冷凝器5相连、第二接口b与蒸发器7相连、第三接口c与切换装置2的第四接口24相连通。
其中,节流元件6为两个,而且两个节流元件6分别设置在经济器3的上游和下游。
其中,切换装置2的第二接口22与壳体12内空间连通的位置位于电机下部。由此,切换装置2的第二接口22布置合理,从而可以降低切换装置2的布置难度,也可以减小压缩机1的改动程度。
可选地,滑片腔19内无弹簧,这样可以省略弹簧,可以简化压缩机1的结构。而且可以有效调节滑片18的状态,滑片腔19与壳体12内空间不相通,滑片腔19的壳体12一侧设置有压力管191,压力管191一侧连通到壳体12外。压力管191可以有利于滑片腔19与切换装置2的第四接口24的连通,而且可以使得进入滑片腔19的气体流动均匀,稳定性更好。
其中,第二气缸151处的滑片18不对应弹簧。如此可以有利于滑片腔19内的气体压力直接且有效地调节滑片18的状态,从而可以使得第二压缩腔15的状态可控性更好,进而可以使得压缩机1的运行状态好。
可选地,经济器3的气体接口与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相连,同时连通切换装置2的第四接口24。
下面详细描述一下图1-图3所示的制冷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此时压缩机1为单缸工作模式,而且此时制冷装置10为制冷模式,冷媒流向为:压缩机1→四通阀4→冷凝器5→节流元件6→经济器3→节流元件6→蒸发器7→四通阀4→储液器11→第一压缩腔14→切换装置2→压缩机1;此时,切换装置2的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连通,第一压缩腔14通过切换装置2,向壳体12内排气,第二气缸151的进气口16与滑片腔19的压力相同,第二气缸151滑片18不再跟随活塞一起运动,第二气缸151处于卸载状态。
如图3所示,此时压缩机1为两级模式,而且制冷装置10为制冷模式,冷媒流向为,压缩机1→四通阀4→冷凝器5→节流元件6→经济器3,分为两路,其中主路循环为:经济器3→节流元件6→蒸发器7→四通阀4→储液器11→第一压缩腔14→切换装置2→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此时与辅路汇合)→切换装置2→压缩机1;辅路循环为:经济器3→第二压缩腔15,其中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处同主路汇合,第二压缩腔15的排气口17直接排气到壳体12内。此时,切换装置2第一接口21同第三接口23连通,第二接口22同第四接口24连通,第二气缸151的滑片腔19连通压缩机1壳体12内高压,第二气缸151处于工作状态,第一气缸141排气同经济器3接口一起连通第二气缸151的进气口16,此时处于两级压缩状态。
另一种可选地,如图4-图6所示,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连通第一压缩腔14的排气口17,同时连通切换装置2的第一接口21。
下面详细描述一下图4-图6所示的制冷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如图5所示,此时压缩机1为单缸工作模式,而且此时制冷装置10为制冷模式,切换装置2的第一接口21和第二接口22连通,第三接口23和第四接口24连通,此时,第二压缩腔15的进气口16连通第一压缩腔14的排气口17,第二压缩腔15内为高压,而第二压缩腔15的滑片腔19,通过切换装置2的第三接口23和第四接口24与经济器3的第三接口c连通,处于中压状态,滑片18不工作,第二压缩腔15卸载状态。
如图6所示,此时压缩机1为两级压缩模式,而且此时制冷装置10为制冷模式,切换装置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接口24相连,第二接口22和第三接口23相连,经济器的第三接口c通过切换装置2的第一接口21和第四接口24,与第一压缩腔14的气体一起,进入第二压缩腔15内,然后排放至压缩机1的壳体12内。
可选地,第一压缩腔14容积为V1,第二压缩腔15容积为V2,V2/V1满足0.5≤V2/V1≤1.0。由此,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压缩腔14和第二压缩腔15的容积,可以保证制冷装置10在单缸模式和两级模式下的工作可靠性,而且可以满足制冷装置10的要求。
其中,经济器3连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经济器3为闪发器或者过冷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即冷凝器5,室内换热器即蒸发器7。
还有,切换装置2与压缩机1为一体结构。或者,切换装置2固定在室外机管路上,切换装置2靠管路与压缩机1连通。由此,采用上述两种固定方式的切换装置2固定可靠且简单。
还有,如图1所示,经济器3的气体出口和压缩机1之间设置单向阀8,单向阀8的流向指向压缩机1,单向阀8设置在管路上、或压缩机1内。单向阀8的设置可以防止气体反向流动,从而可以保证制冷装置10的工作可靠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10,通过设置切换装置2,可以实现改变运行模式,从而可以根据负荷情况,选择运行模式,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实际运行能效,节能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壳体、电机和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均对应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滑片和滑片腔,所述滑片与所述滑片腔相对应,所述第一压缩腔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液器相连,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排气口直接排至所述壳体内;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至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壳体内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所述滑片腔相连通,所述切换装置具有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时,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
经济器,所述经济器的气体接口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壳体内空间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电机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经济器的气体接口,同时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四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压缩腔的排气口,同时连通所述切换装置的第一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腔内无弹簧,所述滑片腔与所述壳体内空间不相通,所述滑片腔的壳体一侧设置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一侧连通到壳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四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腔容积为V1,所述第二压缩腔容积为V2,V2/V1满足0.5≤V2/V1≤1.0。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连通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经济器为闪发器或过冷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元件,所述节流元件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经济器的上游和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为一体结构;或
所述切换装置固定在室外机管路上,所述切换装置靠管路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器的气体出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流向指向所述压缩机,所述单向阀设置在管路上、或所述压缩机内。
CN201721602077.1U 2017-11-24 2017-11-24 制冷装置 Active CN207600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2077.1U CN207600008U (zh) 2017-11-24 2017-11-24 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2077.1U CN207600008U (zh) 2017-11-24 2017-11-24 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0008U true CN207600008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2077.1U Active CN207600008U (zh) 2017-11-24 2017-11-24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0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138A (zh) * 2017-11-24 2018-03-13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6138A (zh) * 2017-11-24 2018-03-13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7599B (zh) 制冷装置
CN101960235B (zh) 制冷装置
CN102042721B (zh) 一种喷射器增效型蒸气压缩式热泵循环系统
CN107842486B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US7802440B2 (en) Compression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15158138A1 (zh) 制冷装置
CN104101125A (zh) 空调器
CN201407856Y (zh) 一种双温制冷循环系统
CN105258276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00008U (zh) 制冷装置
CN113405303B (zh)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包括其的冰箱
CN108007004B (zh) 制冷装置
CN208765229U (zh) 换热装置及设有其的空调机组
CN107191373A (zh)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装置
CN107816816B (zh) 制冷装置
CN108167184B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广域自适应系统
CN107806717B (zh) 制冷系统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热泵
CN101140111A (zh) 容量可调涡旋压缩机制冷系统
CN11148660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7228070A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CN107796138A (zh) 制冷装置
CN103492817A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1121193B (zh) 空调器
CN210425610U (zh) 制冷系统
CN207455941U (zh) 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