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9913U -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9913U
CN207599913U CN201721658622.9U CN201721658622U CN207599913U CN 207599913 U CN207599913 U CN 207599913U CN 201721658622 U CN201721658622 U CN 201721658622U CN 207599913 U CN207599913 U CN 207599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module
air cooling
water inlet
fire ciste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86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珂
王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ha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aha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aha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ahang New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86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9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9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9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包括消防水池,盖合于消防水池顶部的水池盖板,设置于所述水池上方的多个风冷模块机组和设置于所述消防水池内的换热机构;所述消防水池的池壁的顶端高出地面,所述池壁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延载板;所述风冷模块机组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水池盖板上的第一风冷模块机组和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外延载板上的第二风冷模块机组,所述第一风冷模块机组通过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消防水池进行热交换。此系统充分利用了消防水池来抬高风冷模块机组,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同时也利用了消防水池中的水进行储热,整个风冷模块机组不需要热外的备用风冷模块即可满足用户不同阶段对热量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制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制冷/制热系统,其风冷模块一般都是通过支架直接安装在地面上,风冷模块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位于风冷模块顶部的风机促使空气由顶部进入由底部流出,以进行热交换。
为了保证更好的空气流通,风冷模块与地面应保持较高的高度,支架一般选择2m甚至更高,这样就增大材料的使用量,加大检修及更换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风冷模块的空间占用。
另外,在冬天利用空调制热时,不同时段的供热量相差较大,在中午时段,用户需热量小,风冷模块只需以较小的功率工作即可满足要求,而夜间用户需热量激增,寒冷的空气往往在风冷模块的冷凝器翅片上会凝结一层霜,风冷模块一部分产热需要进行溶霜,以保证正常的热交换,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风冷模块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都很难满足供热要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现在一般都是设置备用风冷模块,白天需热量小时备用风冷模块不工作,夜间需热量激增备用风冷模块开始工作以满足需求,无形间增大了资金的投入,而且备用风冷模块只在夜间工作,整体利用率低。
大部分场所为了满足消防的需要,往往都设置有消防水池,消防水池中的水是很好的储热剂 。现有的设计中,没有能充分利用风冷模块与消防水池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此系统充分利用了消防水池来抬高风冷模块机组,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同时也利用了消防水池中的水进行储热,整个风冷模块机组不需要热外的备用风冷模块即可满足用户不同阶段对热量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包括消防水池,盖合于消防水池顶部的水池盖板,设置于所述水池上方的多个风冷模块机组和设置于所述消防水池内的换热机构;
所述消防水池的池壁的顶端高出地面,所述池壁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延载板;
所述风冷模块机组包括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水池盖板上的第一风冷模块机组和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外延载板上的第二风冷模块机组,所述支架高度为0.5~1m,所述第一风冷模块机组通过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消防水池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外延载板的边缘设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池壁设有防水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延载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盘管及设置于所述换热盘管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的:第一风冷模块机组内设有首尾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板式换热器、膨胀阀和冷凝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一连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连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一连管相连通,所述出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上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水进口通过第一冷水进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三通阀,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第二冷水进管,所述第二冷水进管上设有冷水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消防水池的池壁高出地面,并将风冷模块机组设置在消防水池的上方,这样不需要另外将风冷模块机组安装在地面上,极大的节约了空间。
将第二风冷模块机组安装在池壁顶端向外延伸的外延载板上,不需要设置较高支架即可保证第二风冷模块机组良好的通风性,既减小了材料的使用量,又能很好的进行检修及更换。
将第一风冷模块机组设置在水池盖板上,并通过换热机构与消防水池进行热交换。在白天用户需热量小,只需第二风冷模块机组运行对用户供热即可满足对热量的需求,而第一风冷模块机组正常工作,并通过换热机构与消防水池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热量储存在消防水池内;而夜间用户需热量激增时,第一风冷模块机组和第二风冷模块机组正常工作,同时消防水池内的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满足溶霜及用户取暖对热量的需求。这样就不需要额外设置备用风冷模块,就可满足用户不同时段的热量需求。
消防水池池壁的侧壁及底壁都设置了防水保温层,能有效防止消防水池内的热量的散失。
当空气由第二风冷模块机组的顶部进入并由底部流出时,气流可以顺利通过外延载板上的通风孔,进一步保证了空气顺利的流通,使热交换更加顺利。
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风冷模块机组进行检修、维护时,护栏对工作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外延载板上的通风孔,使得流经第二风冷模块机组的空气流通更加顺畅。
第一风冷模块机组与述消防水池内换热机构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时段及用户用热量的需求,对消防水池进行蓄热或者放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所示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消防水池,1-1、池壁;2、水池盖板;3、风冷模块机组,3-1、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2、第二风冷模块机组;4、外延载板;5、换热机构,5-1、热盘管,5-2、进水管,5-3、出水管;6、支架;7、通风孔;8、压缩机;9、板式换热器;10、膨胀阀;11、冷凝器;12、第一连管;13、第一三通阀;14、冷水进口;15、热水出口;16、第一冷水进管;17、第二三通阀;18、第二冷水进管;19、冷水阀;20、护栏;21、防水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包括消防水池1,盖合于消防水池1顶部的水池盖板2,设置于所述水池1上方的多个风冷模块机组3和设置于所述消防水池1内的换热机构5;
所述消防水池1的池壁1-1的顶端高出地面,所述池壁1-1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延载板4;
所述风冷模块机组3包括通过支架6安装于所述水池盖板2上的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和通过支架6安装于所述外延载板4上的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所述支架6高度为0.5~1m,所述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通过所述换热机构5与所述消防水池1进行热交换。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外延载板4的边缘设有护栏2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池壁1-1设有防水保温层2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外延载板4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风孔7。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所述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盘管5-1及设置于所述换热盘管5-1两端的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内设有首尾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8、板式换热器9、膨胀阀10和冷凝器11,所述压缩机8与所述板式换热器9之间通过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5-2通过第一三通阀13与所述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5-3与所述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5-3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13与所述板式换热器9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9上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冷水进口14和热水出口15,所述冷水进口14通过第一冷水进管16与所述出水管5-3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管16与所述出水管5-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三通阀17,所述进水管5-2上连通有第二冷水进管18,所述第二冷水进管18上设有冷水阀19。
本实用新型原理为:将水池盖板2盖合安装在消防水池1顶部,再将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通过支架6安装在水池盖板2上,将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安装在外延载板4上。这样将风冷模块机组3与消防水池1结合安装,一方面节约了风冷模块机组3占地的空间,另一方面将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安装在外延载板4上,抬高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这样支架6的高度设为0.5~1m,不需要设计较高的支架6就能保证空气由上至下更加顺畅地通过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并进行热交换。
另外在冬天寒冷的空气往往在冷凝器11的翅片上会凝结一层霜,风冷模块产生热量的一部分需要用来进行溶霜,以保证冷凝器11正常的热交换,在白天用户需热量小,通过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正常的工作即可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此时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正常仍正常工作,第一风冷模块机3-1组通过换热机构5与消防水池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并将热量储存在消防水池1内;而夜间用户需热量激增时,同时,寒冷的空气往往在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的冷凝器翅片上会凝结一层霜,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一部分产热需要进行溶霜,以保证其正常的热交换,为了同时满足溶霜及用户取暖对热量的需求,此时消防水池1内的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并输送至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内。
具体的储热放热过程为:蓄热时,控制第一三通阀13,使得第一连管12与进水管5-2相连通,由压缩机8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第一连管12及进水管5-2中,控制冷水阀19关闭,进水管5-2中的高温高压气进入换热盘管5-1中,与消防水池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实现消防水池1的蓄热。控制第二三通阀17,使得换热盘管5-1经放热后液化的中温高压水经出水管5-3重新进入第一连管12,再经第一连管12流入换热器9中。当需要放热时,控制第一三通阀13使得第一连管12与进水管5-2不导通,控制冷水阀19打开,控制第二三通阀17,使得出水管5-3与第二冷水进管18相连通,此时由第一冷水进管16流入的冷水依次经过第一冷水进管16、进水管5-2、换热盘管5-1、出水管5-3及第二冷水进管18并最终流入换热器9,在此过程中冷水通过换热盘管5-1与消防水池1内的热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温度升高,其在换热器9中只需进行少量的热交换即可满足客户对水温的需求,即消防水池1的放热减少了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的负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水池(1),盖合于消防水池(1)顶部的水池盖板(2),设置于所述水池(1)上方的多个风冷模块机组(3)和设置于所述消防水池(1)内的换热机构(5);
所述消防水池(1)的池壁(1-1)的顶端高出地面,所述池壁(1-1)的顶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延载板(4);
所述风冷模块机组(3)包括通过支架(6)安装于所述水池盖板(2)上的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和通过支架(6)安装于所述外延载板(4)上的第二风冷模块机组(3-2),所述支架(6)高度为0.5~1m,所述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通过所述换热机构(5)与所述消防水池(1)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载板(4)的边缘设有护栏(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壁(1-1)设有防水保温层(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载板(4)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风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盘管(5-1)及设置于所述换热盘管(5-1)两端的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风冷模块机组(3-1)内设有首尾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8)、板式换热器(9)、膨胀阀(10)和冷凝器(11),所述压缩机(8)与所述板式换热器(9)之间通过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5-2)通过第一三通阀(13)与所述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5-3)与所述第一连管(12)相连通,所述出水管(5-3)设置于所述第一三通阀(13)与所述板式换热器(9)之间,所述板式换热器(9)上设有与外部相连通的冷水进口(14)和热水出口(15),所述冷水进口(14)通过第一冷水进管(16)与所述出水管(5-3)相连通,所述第一冷水进管(16)与所述出水管(5-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三通阀(17),所述进水管(5-2)上连通有第二冷水进管(18),所述第二冷水进管(18)上设有冷水阀(19)。
CN201721658622.9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Active CN207599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622.9U CN207599913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622.9U CN207599913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9913U true CN207599913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8622.9U Active CN207599913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99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041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风冷冷热水系统
WO2021218894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四川协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冷暖联供墙体式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041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风冷冷热水系统
WO2021218894A1 (zh) * 2020-04-26 2021-11-04 四川协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冷暖联供墙体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0098B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CN201488394U (zh)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CN103047725B (zh) 双级反渗透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4728974B (zh) 一种分布式风能/光伏独立能源驱动的冷热双效蓄能空调系统
CN107155280B (zh) 一种一体化通风冷却热回收装置
CN202853021U (zh) 地埋管与管式间接、直接三级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6642789A (zh) 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土壤跨季节储能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207599913U (zh) 一种空调风冷模块供热蓄热系统
CN204593681U (zh) 冷量回收式低能耗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8679871A (zh) 一种管板式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7740140U (zh) 天然气长输管道增压站压缩机的双效冷却装置
CN105091167A (zh) 与太阳能结合用于半开放式餐厅的蒸发冷却空调墙系统
CN208425085U (zh) 具有防冻水箱的数据机房全年运行空调冷却装置
CN207865611U (zh) 一种具有跨季节蓄能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03100033U (zh) 双级反渗透再生的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7401862B (zh) 蓄冷式冷凝的高效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CN103363606B (zh) 具有液位平衡机构的多冷源蓄冰空调系统
CN206670137U (zh) 一种整体式的制冷机组
CN206449927U (zh) 一种低温喷气增焓空调系统
CN215002541U (zh) 空分预冷系统
CN212511598U (zh) 一种蓄能型空气降温装置
CN207963004U (zh) 一种大温差全热袋式蓄冷装置及蓄冷系统
CN208063666U (zh) 水氟转换空调
CN206930002U (zh) 消防冷冻联动控制装置
CN202066138U (zh) 水路串联式蒸发冷却与风冷热泵复合高温冷/热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