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8854U -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8854U
CN207588854U CN201721416485.8U CN201721416485U CN207588854U CN 207588854 U CN207588854 U CN 207588854U CN 201721416485 U CN201721416485 U CN 201721416485U CN 207588854 U CN207588854 U CN 207588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evice
switching tube
power supply
pi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64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世玮
陈仕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ALAXYWIND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LAXYWIND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LAXYWIND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LAXYWIND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64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8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8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8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电路及无线设备,供电电路用于为无线设备供电。供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第一电阻、储能单元、开关管。电源的正极经第一电阻、开关管与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的负极与无线设备的负极输入端接地。储能单元一端电性连接于开关管与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无线设备与开关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控制储能单元为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电源为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由此,无线设备可以在大电流下工作或小电流下工作,以满足工作需求。

Description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无线设备远程升级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升级,但在进行无线升级时,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代码设置的原因,使得无线设备在发送请求报文后,就一直处于等待接收报文状态。由此导致在整个协议周期内无线设备的发送或者接收功能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无线设备在整个协议周期都需要被提供大电流。
然而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中,比如,单火取电设备、小型纽扣电池供电设备等,无线设备的电源不能持续提供大电流,甚至不能提供大电流,那么,无线设备采用这种升级方案就不能实现无线升级。因此,如何解决无线设备的供电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其能够通过控制储能单元为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通过电源为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由此,无线设备可以在大电流下工作或小电流下工作,以满足工作需求,避免由于供电问题,导致无线设备不能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升级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电路及无线设备,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无线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第一电阻、储能单元、开关管,
所述电源的正极经所述第一电阻、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无线设备的负极输入端接地;
所述储能单元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开关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所述电源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晶体管,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脚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引脚经由所述储能单元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经由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负极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包括Macbee设备。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网关设备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设备在所述储能单元提供大电流时与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以实现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的通信。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电路及无线设备。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无线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第一电阻、储能单元、开关管。所述电源的正极经所述第一电阻、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无线设备的负极输入端接地。所述储能单元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开关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所述电源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由此,通过控制储能单元为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通过电源为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无线设备可以在大电流下工作或小电流下工作,以满足工作需求,避免由于供电问题,导致无线设备不能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升级的情况发生。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的电路示意图之六。
图标:10-无线装置;100-供电电路;110-电源;120-第一电阻;130-开关管;140-储能单元;150-第二电阻;200-无线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一。所述无线装置10包括供电电路100及无线设备200。所述供电电路100用于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电能,以使所述无线设备200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200包括一正极输入端及负极输入端。所述供电电路100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110、第一电阻120、开关管130及储能单元140。所述电源110的正极经所述第一电阻120、开关管130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110的负极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负极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140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130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140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储能单元140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设备200与所述开关管130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130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14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或控制所述电源11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小电流,由此避免所述无线设备200因供电问题出现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
其中,所述无线设备200为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设备,所述无线设备200可以是,但不限于,Macbee设备。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130为晶体管。所述开关管130包括第一引脚(图1中1处)、第二引脚(图1中2处)及第三引脚(图1中3处)。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以便于所述无线设备200控制所述开关管130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引脚经由所述第一电阻120与所述电源110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引脚经由所述储能单元140接地。
其中,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作为一种可变开关,基于输入的电压,控制流出的电流,因此晶体管可作为电流的开关,和一般机械开关(如Relay、switch)不同处在于晶体管是利用电信号来控制,而且开关速度可以非常之快,在实验室中的切换速度可达100GHz以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晶体管作为开关管1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单元140的正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140的负极接地。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二。所述供电电路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150。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一引脚经由所述第二电阻150与所述无线设备200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三。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管130为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管。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
其中,PMOS管是指n型衬底、p沟道,靠空穴的流动运送电流的MOS管。
请参照图3、图4及图5,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四,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五。下面对如何通过控制开关管130的通断状态,使储能单元140为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或使电流为无线设备200提供小电流进行介绍。
PMOS做开关时,从源极输入,漏极输出。初始为截止状态,源极电压为电源110的电压,漏极电压为0,只要控制栅极的电压低于源极电压,达到开启电压即可导通。
在不需要向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时,所述无线设备200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50向PMOS管的栅极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使源极和漏极之间连通(如图4所示)。由此,所述电源110经所述第一电阻12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小电流,同时所述电源110经所述第一电阻120为所述储能单元140提供小电流进行充电。
在需要向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时,所述无线设备200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50改变PMOS管的栅极的电压,使栅极电压大于等于源极电压,从而使得源极和漏极之间不导通(如图5所示)。由此,所述电源110与所述储能单元140及无线设备200断开,所述储能单元140进入放电状态,所述储能单元14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装置10的电路示意图之六。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管130为PNP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开关管130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在不需要向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时,所述无线设备200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50对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信号,在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所述PNP型三极管导通(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电流从发射极流向集电极。由此,所述电源110经所述第一电阻12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小电流,同时所述电源110经所述第一电阻120为所述储能单元140提供小电流进行充电。
在需要向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时,所述无线设备200通过所述第二电阻150对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信号,使所述PNP型三极管不导通(如图5所示)。由此,所述电源110与所述储能单元140及无线设备200断开,所述储能单元140进入放电状态,所述储能单元140为所述无线设备200提供大电流。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网关设备及所述无线装置10。所述无线装置10包括所述供电电路100及无线设备200。所述无线设备200在所述供电电路100的储能单元140提供大电流时与所述网关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设备20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由于无线通信单元处于发送或接收状态时需要被提供大电流,因此,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从而实现所述无线设备200与所述网关设备的无线通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电路及无线设备。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无线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第一电阻、储能单元、开关管。所述电源的正极经所述第一电阻、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无线设备的负极输入端接地。所述储能单元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开关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所述电源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由此,通过控制储能单元为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通过电源为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无线设备可以在大电流下工作或小电流下工作,以满足工作需求,避免由于供电问题,导致无线设备不能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升级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电路及无线设备,所述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无线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源、第一电阻、储能单元、开关管,
所述电源的正极经所述第一电阻、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无线设备的负极输入端接地;
所述储能单元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开关管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大电流或所述电源为所述无线设备提供小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晶体管,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脚经由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引脚经由所述储能单元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经由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的正极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无线设备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所述储能单元的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栅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MOS管的漏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引脚为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包括Macbee设备。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网关设备及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设备在所述储能单元提供大电流时与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在大电流状态下工作以实现所述无线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的通信。
CN201721416485.8U 2017-10-27 2017-10-27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207588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485.8U CN207588854U (zh) 2017-10-27 2017-10-27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6485.8U CN207588854U (zh) 2017-10-27 2017-10-27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8854U true CN207588854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6485.8U Active CN207588854U (zh) 2017-10-27 2017-10-27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88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146A (zh) * 2021-12-07 2022-04-01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环境下电子仪表的供电装置、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146A (zh) * 2021-12-07 2022-04-01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低温环境下电子仪表的供电装置、方法
CN114268146B (zh) * 2021-12-07 2024-02-13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环境下电子仪表的供电装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9203B1 (ko) 이어폰 및 이어폰 자동 식별 스위칭 제어를 구현하는 방법
CN104319870A (zh) 一种支持冗余备份及热插拔的供电系统
CN207588854U (zh) 无线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399429A (zh) 一种单火线开关多控系统
CN104485907A (zh) 一种高效率多模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3457302B (zh) 充电电路及具有该充电电路的电子装置
CN109660364B (zh) 一种供电系统
CN106033883A (zh) 放电电路
CN104866052A (zh) 电子装置供电系统
CN108389558A (zh) 电压施加电路、显示装置及施加公共电压信号的方法
CN106921379B (zh) 输入电路
CN204517389U (zh) 放电电路
CN106953613A (zh) 功率放大器的供电电路及功率调整方法
CN216625708U (zh) 一种负载开关电路
CN206060166U (zh) 一种分补调节器电路
CN113272663B (zh) 恒流源采样电路和方法
CN210348280U (zh) 质量流量控制器的辅助装置
CN210129849U (zh) 一种智能开关双控电路
CN206759414U (zh) 单端型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
CN103916111B (zh) 交流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06759416U (zh) 差分型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
CN204681423U (zh) 一种通信导线切换装置
CN204707149U (zh) 一种通信导线切换装置
CN207460126U (zh) 一种实行通过同一接口信号输入输出的切换电路
CN207947051U (zh) 一种显示器件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