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3602U -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3602U
CN207583602U CN201721551474.0U CN201721551474U CN207583602U CN 207583602 U CN207583602 U CN 207583602U CN 201721551474 U CN201721551474 U CN 201721551474U CN 207583602 U CN207583602 U CN 207583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ng strip
ontology
rolling
strip ontology
mount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514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储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RE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514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3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3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3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属于技术蠕动泵领域。预滚摩擦条包括摩擦条本体、位于摩擦条本体内表面的多个预摩擦块及位于摩擦条本体外表面的至少两个安装柱,摩擦条本体为弧形结构,摩擦条本体用于贴合蠕动泵的内壁;多个预摩擦块沿摩擦条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至少两个安装柱沿摩擦条本体的周向分布,其中两个安装柱位于摩擦条本体的两端,安装柱用于将摩擦条本体固定于蠕动泵的壳体。该预滚摩擦条,通过与滚柱的配合,使得滚柱在接触软管前自滚动,减小了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的摩擦力,起到滚柱的预滚作用。该蠕动泵,应用上述的预滚摩擦条,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

Description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背景技术
蠕动泵是属于容积泵的一种,主要用于流体的分配输送。蠕动泵泵头工作时,通过滚轮旋转,挤压弹性软管,通过弹性软管输送流体。
现有的蠕动泵泵头大多数采用多个滚柱来循环挤压软管进行输送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多个滚柱循环交替挤压软管,实现流体的输送。当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滚柱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大滚轮组件的做功,同时,由于滚柱不断与软管发生滑动摩擦,所以软管随着使用需要进行不断更换,大大增加了成本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滚摩擦条,通过与滚柱的配合,使得滚柱在接触软管前自滚动,减小了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的摩擦力,起到滚柱的预滚作用,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蠕动泵,应用上述的预滚摩擦条,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滚摩擦条,包括:
摩擦条本体,所述摩擦条本体为弧形结构,所述摩擦条本体用于贴合蠕动泵的内壁;
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内表面的多个预摩擦块,所述多个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及
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外表面的至少两个安装柱,所述至少两个安装柱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周向分布,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柱用于将所述摩擦条本体固定于蠕动泵的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凸起,所述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预摩擦块的厚度小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预摩擦块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摩擦块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预摩擦块布满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内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摩擦块与所述摩擦条本体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摩擦条本体、所述预摩擦块及所述安装柱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安装柱由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外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的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圈,所述卡圈环绕所述安装柱的周向分布,所述卡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柱的直径,所述卡圈用于将蠕动泵壳体卡于所述卡圈与所述摩擦条本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柱与相邻的所述摩擦条本体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蠕动泵,包括蠕动泵本体及上述的预滚摩擦条,所述预滚摩擦条与所述蠕动泵本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预滚摩擦条,通过与滚柱的配合,使得滚柱在接触软管前自滚动,减小了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的摩擦力,起到滚柱的预滚作用。
该蠕动泵,应用上述的预滚摩擦条,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滚摩擦条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滚摩擦条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滚摩擦条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滚摩擦条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预滚摩擦条;1-摩擦条本体;2-预摩擦块;3-安装柱;31- 卡圈;3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滚摩擦条100,包括摩擦条本体1、多个预摩擦块2及至少两个安装柱3。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条本体1为弧形结构,并且摩擦条本体1具有一定的厚度,增加摩擦条本体1的强度,摩擦条本体1用于与蠕动泵的内壁贴合,起到定位的作用;多个预摩擦块2位于摩擦条本体1的内圆弧的表面(内表面),预摩擦块2沿摩擦条本体1的径向朝向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外表面凸起,预摩擦块2的厚度小于摩擦条本体1的厚度,预摩擦块2的形状类似半圆形,由于滚柱沿摩擦条本体1的周向移动,当滚柱运转至与多个预摩擦块2接触时,滚柱分别与多个预摩擦块2接触,使得滚柱能够相对于蠕动泵壳体转动,当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滚柱处于自转状态,减少了滚柱与软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滚柱与软的接触阻力减小,提高了蠕动泵的效率;安装柱3位于摩擦条本体1的外表面,并朝向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方向延伸,当摩擦条本体1与蠕动泵的壳体连接时,安装柱3穿过蠕动泵壳体伸出蠕动泵,并且安装柱3设置有卡圈31,防止使用过程中摩擦条本体1与蠕动泵分离,安装柱3起到固定摩擦条本体1的作用。
下面对该预滚摩擦条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摩擦条本体1为弧形结构,并且摩擦条本体1具有一定的厚度,增强了摩擦条本体1的强度,防止摩擦条本体1受力变形。为了便于摩擦条与蠕动泵连接,摩擦条本体1具有一定的宽度,使得摩擦条本体1更好的贴合蠕动泵的内壁。
摩擦条本体1的作用是定位,使得摩擦条本体1与蠕动泵的壳体连接。摩擦条本体1的半径可以根据不同的蠕动泵的壳体制作,只要使得摩擦条本体1贴合蠕动泵壳体的内壁即可,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需要指出的是,摩擦条本体1为弧形结构,如图3所示,摩擦条本体1 的内表面及外表面均为圆弧形,并且摩擦条本体1的内表面的圆弧与摩擦条本体1的外表面的圆弧同心,定义摩擦条本体1的径向为摩擦条本体1 的厚度方向,摩擦条本体1的轴向为摩擦条本体1的宽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多个预摩擦块2位于摩擦条本体1 的内表面,多个预摩擦块2沿摩擦条本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预摩擦块2间隔分布,使得滚柱运转至与预摩擦块2接触时,多个预摩擦块2与滚柱依次接触,每个预摩擦块2分别施加于滚柱作用力,使得滚柱自转,从而使得滚柱运转至与软管接触时处于转动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预摩擦块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选择,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数量,只要满足滚柱与多个预摩擦块2作用后滚柱自转即可。
进一步地,预摩擦块2沿摩擦条本体1的径向朝向远离摩擦条本体1 的外表面凸起,预摩擦块2沿摩擦条本体1的轴向延伸,也就是说,预摩擦块2具有一定的厚度,增加预摩擦块2的强度,避免滚柱接触预摩擦块2 时,预摩擦块2变形过大。同时,预摩擦块2的厚度小于摩擦条本体1的宽度,便于摩擦条本体1对预摩擦块2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加工制造和实现预摩擦块2的预摩擦作用,相邻的两个预摩擦块2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滚柱与多个预摩擦块2交替接触,提高滚柱与预摩擦块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如图3所示,预摩擦块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预摩擦块2沿摩擦条本体1的内表面布满摩擦条本体1。五个预摩擦块2间隔分布,合理利用摩擦条本体1的空间,便于提高滚柱与预摩擦块2的接触次数,从而提高滚柱的转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预摩擦块2与滚柱的摩擦力,预摩擦块2在摩擦条本体1的径向所在的平面的投影为圆弧状,可以理解为优弧,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预摩擦块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为了提高预摩擦块2与摩擦条本体1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预摩擦块2与摩擦条本体1一体成型,避免了预摩擦块2与摩擦条本体1的连接部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条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柱3,至少两个安装柱3沿摩擦条本体1的周向分布,其中两个安装柱3位于摩擦条本体1的两端,安装柱3用于将摩擦条本体1固定于蠕动泵的壳体。
进一步地,安装柱3沿摩擦条本体1的径向设置,安装柱3由摩擦条本体1的外表面朝向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安装柱3的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圈31,卡圈31环绕安装柱3的周向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卡圈31相对于摩擦条本体1凹陷,即卡圈31的直径小于安装柱3的直径,摩擦条本体 1位于蠕动泵的内部,安装柱3的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一端穿过蠕动泵的壳体伸出蠕动泵,卡圈31的两端分别位于蠕动泵壳体的两侧,即卡圈31用于卡接蠕动泵的壳体,防止蠕动泵工作过程中,摩擦条本体1因震动与蠕动泵壳体脱离。卡圈31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安装柱3收缩进入蠕动泵壳体内。
为了便于安装柱3的安装定位,安装柱3的远离摩擦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32,把手32相对于卡圈31远离摩擦条本体1,当预滚摩擦条 100与蠕动泵壳体安装时,先将把手32伸出蠕动泵壳,然后用力拉把手32,使得安装柱3逐渐伸出蠕动泵壳体,直至卡圈31将蠕动泵壳体卡住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安装柱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柱3位于摩擦条本体1的两端,安装柱3与相邻的摩擦条本体1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对应的,这里的端部是指摩擦条本体1的周向的端部。
需要指出的是,安装柱3的数量可以为不同的形式,使用者可以根据摩擦条本体1的具体尺寸选取不同数量的安装柱3,安装柱3起到固定摩擦条本体1的作用,只要选取的安装柱3将摩擦条本体1与蠕动泵的壳体固定即可。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摩擦条本体1、预摩擦块2及安装柱3一体成型,提高摩擦条本体1与预摩擦块2和安装柱3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了防止预摩擦块2与滚柱接触损坏滚柱,以及提高预摩擦块2的缓冲作用,便于安装柱3蠕动泵壳体安装,在本实施例中,该预滚摩擦条100 为软质材料制成,软质材料制成的预滚摩擦条100可以有效减缓滚柱作用于预摩擦块2的作用力,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损坏滚柱及蠕动泵壳体。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该预滚摩擦条100为硅胶条,硅胶既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具有一定的强度,满足预滚摩擦条100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该预滚摩擦条100用于安装于蠕动泵壳体与滚柱组件之间,滚柱与软管的接触是间隙式的,当滚柱与软管分离后,滚柱停止转动,当滚柱运动至与预摩擦块2时,滚柱依次与多个预摩擦块2接触,滚柱自转,当滚柱再运动至与软管接触时,滚柱处于转动状态,从而减小了滚柱与软管的阻力,提高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滚柱与软管作用的工作效率。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蠕动泵,包括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滚摩擦条100。
由于蠕动泵的工作原理,蠕动泵的内部设置有滚柱组件,滚柱组件在蠕动泵内部转动,滚柱组件包括滚柱,滚柱交替与软管作用,从而输送软管内部的流体,当滚柱从与软管分离到下一次与软管接触的过程中,滚柱与软管之间具有间隙,滚柱停止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预滚摩擦条100位于滚柱与软管分离的区域,靠近滚柱即将与软管接触的区域。当滚柱与软管分离后,滚柱运动至预滚摩擦条100,滚柱依次与多个预摩擦块2接触,滚柱与预摩擦块2之间具有摩擦力驱使滚柱自转,当滚柱跟随滚柱组件运动至滚柱与软管接触时,滚柱处于转动状态,从而减小了滚柱与软管接触的阻力,使得滚柱与软管的接触更轻松,提高了滚柱挤压软管的工作效率。
蠕动泵采用预滚摩擦条100,提高了软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蠕动泵的工作效率,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摩擦条本体,所述摩擦条本体为弧形结构,所述摩擦条本体用于贴合蠕动泵的内壁;
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内表面的多个预摩擦块,所述多个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及
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外表面的至少两个安装柱,所述至少两个安装柱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周向分布,其中两个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柱用于将所述摩擦条本体固定于蠕动泵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凸起,所述预摩擦块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预摩擦块的厚度小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预摩擦块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摩擦块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预摩擦块布满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摩擦块与所述摩擦条本体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条本体、所述预摩擦块及所述安装柱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沿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安装柱由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外表面朝向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远离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圈,所述卡圈环绕所述安装柱的周向分布,所述卡圈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柱的直径,所述卡圈用于卡接蠕动泵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滚摩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摩擦条本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柱与相邻的所述摩擦条本体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隙。
10.一种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本体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预滚摩擦条,所述预滚摩擦条与所述蠕动泵本体连接。
CN201721551474.0U 2017-11-17 2017-11-17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Active CN207583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1474.0U CN207583602U (zh) 2017-11-17 2017-11-17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51474.0U CN207583602U (zh) 2017-11-17 2017-11-17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3602U true CN207583602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2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51474.0U Active CN207583602U (zh) 2017-11-17 2017-11-17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3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48022A1 (en) Peristaltic pump
JPH0147634B2 (zh)
CN207583602U (zh) 预滚摩擦条及蠕动泵
US4113409A (en) Hose pump with friction drive of hollow, resilient roller means
CN108438071A (zh) 具有越障功能的机器人
CN209908732U (zh) 一种避免软管弯曲的蠕动泵
CN102884328B (zh) 偏心轴承
CN217152253U (zh) 一种滚轮组件和蠕动泵泵头
CN102713290B (zh) 软管泵
CN110905784B (zh) 一种低耗损的蠕动泵
CN214064546U (zh) 一种滚轮转子式机油泵
JP2013072287A (ja) スクイズポンプ、弾性チューブ接続管
CN207437323U (zh) 滚珠式蠕动泵
CN201650687U (zh) 卫浴软管泵的流体驱动机构
CN207261297U (zh) 一种泵
CN215949786U (zh) 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蠕动泵
CN202026224U (zh) 有刷电机
CN106805709B (zh) 自动储能式换向地垫
CN201650686U (zh) 卫浴软管泵
CN220909961U (zh) 一种改进的蠕动泵结构
CN216788673U (zh) 一种蠕动泵泵头
JP5023085B2 (ja) ホースポンプ
CN214787964U (zh)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RU2049931C1 (ru) Перистальтический насос
CN213356358U (zh) 一种会计凭证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