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0067U -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0067U
CN207580067U CN201721624134.6U CN201721624134U CN207580067U CN 207580067 U CN207580067 U CN 207580067U CN 201721624134 U CN201721624134 U CN 201721624134U CN 207580067 U CN207580067 U CN 207580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ontrol
control button
controll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241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东
仝辉
刘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241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0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0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0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刹车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钮、刹车电机和刹车片;控制按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刹车电机信号连接,能够控制刹车电机的转动状态;刹车电机与刹车片连接,能够通过刹车电机带动刹车片移动,进而实现刹车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按钮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进一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刹车电机和刹车片的控制,进而实现刹车功能。使用控制按钮来进行刹车控制,极大的减小了刹车系统位于车把上的部分的体积,在设置把套时,能够轻松将控制按钮置于把套内,且不影响刹车的操作,实现了既能够进行保暖,又能够保证刹车功能的需求。

Description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在电动车的刹车系统,基本上都是设置在车头把手的前方,通过手指搬动,带动刹车线移动,进而带动刹车片移动,进而实现电动车的刹车功能。
这样的设置,不仅在刹车的时候较为费劲,需要较大的力气,而且在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比较寒冷,人们会在电动车的车把上戴上把套,以实现对手部的保暖。
但是,由于刹车的存在,使得需要将把套做的比较大,这样会降低保暖的效果,如果需要保暖效果的话,就需要将刹车设置在把套的外侧,这样在行驶的过程中,就无法进行刹车操作,使得行驶变得较为危险。
也就是说,如何降低刹车系统在车把上的体积,且较为便于操作,是现有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钮、刹车电机和刹车片;
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信号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状态;
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刹车电机带动所述刹车片移动,进而实现刹车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用于传递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
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刹车电机的电机轴上;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刹车片。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控制槽内;
所述控制槽内设置有感应器,能够将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的所述控制按钮的状态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槽内还设置有复位装置,能够给所述控制按钮一个始终向远离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的力。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控制槽内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按钮远离所述控制槽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槽的槽口直径,能够限制所述控制按钮从所述控制槽内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为距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电源为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刹车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动车的前轮或后轮进行刹车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通过控制按钮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进一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刹车电机和刹车片的控制,进而实现刹车功能。使用控制按钮来进行刹车控制,极大的减小了刹车系统位于车把上的部分的体积,在设置把套时,能够轻松将控制按钮置于把套内,且不影响刹车的操作,实现了既能够进行保暖,又能够保证刹车功能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齿条;2:主动齿轮;3:第二齿条;4:第二传动杆;5:第一传动杆;6:车轮;7:刹车片;8:控制按钮;9:复位弹簧;10:控制槽;11:感应器;12:车速控制器;13:控制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刹车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钮8、刹车电机和刹车片7;
所述控制按钮8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信号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状态;
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7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刹车电机带动所述刹车片7移动,进而实现刹车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控制按钮8设置在车把上,车速控制器12的内侧,当在车把上戴上把套后,能够将控制按钮8一起套进去,进而既能够保证保暖的效果,又能够保证刹车的正常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按钮8与控制器信号连接,能够对控制器进行操控,控制器与刹车电机信号连接,能够对刹车电机进行操控,再进一步能够通过刹车电机对刹车片7进行控制,实现对车轮6的制动,进而实现刹车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按钮8的按动方式可以是利用拇指向下按动,也可以是利用拇指进行左右扳动的方式,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通过控制按钮8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7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用于传递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刹车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刹车片7连接,能够将刹车电机的转动传递给刹车片7,使得刹车片7进行刹车作业。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2、第一齿条1、第二齿条3、第一传动杆5和第二传动杆4;
所述主动齿轮2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刹车电机的电机轴上;
所述第一齿条1和所述第二齿条3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2啮合;
所述第一齿条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杆5的一端;
所述第二齿条3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一端;
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转动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杆5和所述第二传动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刹车片7。
在本实施例,传动机构主要由转动交叉设置的第一传动杆5和第二传动杆4构成,在两者的转动轴靠近车轮6的一端设置为向内的弧形,并在弧形的内侧设置有刹车片7,能够通过刹车片7与车轮6内侧的接触,实现车轮6的减速,最终实现刹车功能。
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动轴远离车轮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3,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3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主动齿轮2啮合,能够通过主动齿轮2的转动,实现第一齿条1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实现第一转动杆远离车轮6的一端和第二转动杆远离车轮6的一端的靠近和远离,进一步实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2固定设置在刹车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与电机轴同轴设置。当驱动刹车电机时,带动主动齿轮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1和第二齿条3相对移动,进一步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最终带动刹车片7进行刹车操作。
在本实施例,刹车片7与第一转动杆的连接方式为粘接,需要指出的是,其可以是粘接,但其不仅仅局限于粘接,其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如还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也可以是卡接等,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将刹车片7和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刹车片7和第二转动杆的连接方式也为粘接。同理,其也不仅仅局限于粘接一种方式,其只要能够将刹车片7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结构,但其不仅仅局限于齿轮齿条结构,其还可以是其他的传动结构,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将刹车电机的转动传递给刹车片7,进而使刹车片7能够进行刹车作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按钮8的旁边,还可以设置其他的控制键13,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控制按钮8设置在控制槽10内;
所述控制槽10内设置有感应器11,能够将所述感应器11感应到的所述控制按钮8的状态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车把上设置有控制槽10,控制按钮8设置在控制槽10内,并在控制槽10内部设置有感应器11,能够通过感应器11来感应到控制按钮8的状态。
当按动控制按钮8时,控制按钮8下降,感应器11感应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控制刹车电机转动,带动刹车片7进行刹车作业;当停止按动控制按钮8时,控制按钮8静止,感应器11感应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控制刹车电机停止转动,刹车片7停止移动,进而保持刹车状态;当控制按钮8向上抬起时,即向远离槽底的方向移动时,感应器11感应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信号控制刹车电机反转,带动刹车片7反向移动,刹车片7与车轮6脱离接触,实现松开刹车的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感应器11感应控制按钮8的位置状态,既可以实现刹车和松开刹车的状态转换,也可以实现轻刹车和急速刹车。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控制槽10内还设置有复位装置,能够给所述控制按钮8一个始终向远离所述控制槽10的槽底的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槽10内设置了复位装置,通过复位装置能够使得控制按钮8能够在按动后,进行自动复位。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9;
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8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槽10的槽底相抵。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9,具体为压簧。即在控制槽10的槽底设置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槽底相抵,另一端与控制按钮8的下端相抵,使得控制按钮8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在控制槽10外突出。
当按动控制按钮8时,复位弹簧9给控制按钮8一个向外的力,当松开控制按钮8后,复位弹簧9的力的作用下,控制按钮8复位。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9,但其不仅仅就需要复位弹簧9,其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如还可以是弹片其他的弹性结构,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实现控制按钮8的复位功能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控制按钮8设置在所述控制槽10内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按钮8远离所述控制槽10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控制槽10的槽底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槽10的槽口直径,能够限制所述控制按钮8从所述控制槽10内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按钮8设置在控制槽10内的一端较大,而控制槽10的槽口较小,能够防止控制按钮8从控制槽10内脱离。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感应器11为距离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器11为距离传感器,其能够感应控制按钮8与控制槽10的槽底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距离信号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对刹车电机进行转向和转速的控制。即当其距离变化较快时,控制器控制的刹车电机的转速也会较快,当其距离变化较慢时,控制器控制的刹车电机的转速也会较慢,其距离变化出现变化时,控制器控制的刹车电机的转速也跟随进行变化,以使得能够通过控制按钮8灵活的实现对刹车电机的控制,进一步灵活的实现对刹车片7的工作状态的控制。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控制器的电源为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源与电动车的动力电源为同一电源,即在开动电动车的同时,会将控制器一并打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刹车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动车的前轮或后轮进行刹车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通过控制按钮8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进一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刹车电机和刹车片7的控制,进而实现刹车功能。使用控制按钮8来进行刹车控制,极大的减小了刹车系统位于车把上的部分的体积,在设置把套时,能够轻松将控制按钮8置于把套内,且不影响刹车的操作,实现了既能够进行保暖,又能够保证刹车功能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控制按钮、刹车电机和刹车片;
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刹车电机信号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状态;
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连接,能够通过所述刹车电机带动所述刹车片移动,进而实现刹车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电机与所述刹车片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用于传递所述刹车电机的转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
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刹车电机的电机轴上;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刹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控制槽内;
所述控制槽内设置有感应器,能够将所述感应器感应到的所述控制按钮的状态传递给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槽内还设置有复位装置,能够给所述控制按钮一个始终向远离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
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按钮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所述控制槽内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按钮远离所述控制槽的一端的直径;
所述控制槽的槽底直径大于所述控制槽的槽口直径,能够限制所述控制按钮从所述控制槽内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距离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为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刹车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动车的前轮或后轮进行刹车控制。
CN201721624134.6U 2017-11-28 2017-11-28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Active CN207580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4134.6U CN207580067U (zh) 2017-11-28 2017-11-28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4134.6U CN207580067U (zh) 2017-11-28 2017-11-28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0067U true CN207580067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4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24134.6U Active CN207580067U (zh) 2017-11-28 2017-11-28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00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81A (zh) * 2022-09-14 2022-11-25 江苏宗申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4681A (zh) * 2022-09-14 2022-11-25 江苏宗申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车
CN115384681B (zh) * 2022-09-14 2023-09-05 江苏宗申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性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8771B2 (en) Kinetic energy collection device
CN104372561B (zh) 一种变频手搓式电机减速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N207580067U (zh) 刹车控制系统和电动车
KR20090129299A (ko) 전기 자전거
CN105752078B (zh) 一种汽车自动驾驶仪执行机构
CN106143581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514997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转向装置
CN20482183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灯的安装机构
CN206552099U (zh) 一种矿山车远程转向操控装置
CN203666862U (zh) 漂移旋转小车
CN203325733U (zh) 带有驱动转换装置的手动操作机构
CN206826734U (zh) 电机驱动方向盘转向装置
CN202080329U (zh) 四轮转向机构
CN102499829A (zh) 一种手摇轮椅车刹车装置
CN214698195U (zh) 一种减速陀螺仪发电用传动机构
CN207683585U (zh) 一种基于杠杆结构的单轮刹车装置
CN204077846U (zh) 一种双驱动漂移车
CN206579407U (zh) 带有方向诱导机构的万向轮
CN204411691U (zh) 改良结构的游乐车驱动底座
CN207450004U (zh) 一种带有触摸屏面板驾驶式洗地机的方向盘转向系统
CN105722755A (zh) 移动式脚踏板
CN204077637U (zh) 一种手刹制动装置及装有该手刹制动装置的收割机
CN201714911U (zh) 多功能机械传动控制机
CN201711966U (zh) 一种带有灭火排爆应急装置的机器人
CN201022968Y (zh) 一种机器人手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318020 No. 118 Zhenwen Road, Huangyan Xinqian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Industrial Park, Yangjian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AIMA VEHICL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