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7076U -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7076U
CN207567076U CN201721658718.5U CN201721658718U CN207567076U CN 207567076 U CN207567076 U CN 207567076U CN 201721658718 U CN201721658718 U CN 201721658718U CN 207567076 U CN207567076 U CN 20756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r water
water reserviors
triangular
weir
reservi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87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齐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ming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Sanming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ming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Sanming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216587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7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体、装设在清水池体一端的进水穿墙管以及装设在清水池另一端的排水穿墙管,所述清水池体内设有一个高度可上下调节的三角堰和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该若干个整流板沿清水池体长度方向隔间布置,并且三角堰位于若干个整流板的后方。本清水池的结构设计理想,所述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以及三角堰采用外、内三角堰的设计,使得三角堰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内三角堰相对外三角堰的竖直位置而实现调节,从而控制清水池体内的清水排出的流量,也便于日常清洗维护。

Description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指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特别是含有铬废水和压铸废水。现有清水池的结构设计不理想,其上的三角堰的高度不可调整,这样清水排出的流量不易控制,也不便于日常对清水池的清洗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清水池结构设计不理想,不便于日常清洗维护而且其上三角堰的高度不可调整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包括清水池体、装设在清水池体一端的进水穿墙管以及装设在清水池另一端的排水穿墙管,所述清水池体内设有一个高度可上下调节的三角堰和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该若干个整流板沿清水池体长度方向隔间布置,并且三角堰位于若干个整流板的后方。
所述三角堰包括外三角堰和内三角堰,该外三角堰的顶部开设有内三角堰可竖直插入其内的容纳腔,该外三角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竖直条形口,该内三角堰通过一螺丝穿过竖直条形口将其可上下移动地锁固在外三角堰上。
所述清水池体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穿墙管穿插在第一安装孔上,并且该第一安装孔和进水穿墙管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一止水钢片、第一穿墙套管以及第一油麻,该第一油麻通过第一石棉水泥包裹封住;所述清水池体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水穿墙管穿插在第二安装孔上,并且该第二安装孔和排水穿墙管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二止水钢片、第二穿墙套管以及第二油麻,该第二油麻通过第二石棉水泥包裹封住。
所述清水池体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整流板插槽,每个整流板可一一对应地插设在一个整流板插槽内,每个整流板上布设有若干个整流孔。
所述进水穿墙管和所述排水穿墙管的外侧壁均涂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其内侧壁均涂二道环氧煤沥青层,所述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道环氧煤沥青漆层、第一层玻璃丝布、第二道环氧煤沥青漆层、第二层玻璃丝布和第三道环氧煤沥青漆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清水池的结构设计理想,所述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以及三角堰采用外、内三角堰的设计,使得三角堰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内三角堰相对外三角堰的竖直位置而实现调节,从而控制清水池体内的清水排出的流量,便于巡查员根据清水池的排水量情况及时对三角堰的高度进行调整,无需将其整个拆下更换,而且也便于日常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局部剖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芬顿反应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UASB高效厌氧池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级沉淀池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水池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水池俯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堰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角堰的示意图,其中内三角堰上移后的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整流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水池体一端和进水穿墙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穿墙管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备注:附图中W线表示污水管道线路;附图中N线表示污泥管道线路。
参照附图1。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方法,铸造废水依次通过粗过滤处理、第一调节池21处理、第一油脂分离池31处理和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处理后得到第一废水和第一污泥;含铬废水依次通过粗过滤处理、第二调节池22处理、第二油脂分离池32处理和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处理后得到第二废水和第二污泥,再将第一废水和第二废水再集中后依次再通过芬顿反应池5处理、中和反应气浮池13处理、UASB高效厌氧池6处理、兼氧池71处理、接触氧化池72处理、多级沉淀池8处理、过滤罐14处理和清水池9处理后达标排放;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处理得到的第三污泥、多级沉淀池8处理后得到的第四污泥和所述第一污泥均通过一污泥压缩池15处理得到上清液和浓缩污泥,将浓缩污泥再通过第一板框压滤机16处理得到干泥和滤液,再将滤液和所述上清液再回送至第一调节池21处理;所述第二污泥通过第二板框压滤机17处理得到滤液再回送至第二调节池22处理。
参照图1。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包括铸造废水依次通过的第一格栅井11、第一调节池21、第一油脂分离池31和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还包括含铬废水依次通过的第二格栅井12、第二调节池22、第二油脂分离池32和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该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和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均与芬顿反应池5连通,该芬顿反应池5还连通有中和反应气浮池13、UASB高效厌氧池6、兼氧池71、接触氧化池72、多级沉淀池8、过滤罐14和清水池9;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沉淀41池、UASB高效厌氧池6、多级沉淀池8均还连通有将其内的污泥进行处理的污泥浓缩池15,该污泥浓缩池15内的下浑浊液输送至第一板框压滤机16进行处理,该第一板框压滤机16处理后的滤液和所述污泥浓缩池15内的上清液均回送至第一调节池21,该第一板框压滤机16处理到的干泥外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所述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还连通有将其污泥进行处理的第二板框压滤机17,该第二板框压滤机17的滤液回送至第二调节池22内,该第二板框压滤机17的滤渣进行收集。所述兼氧池71设有生活废水进入的排入口710。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和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均包括混凝沉淀池,该混凝沉淀池由前后布置的混凝反应池体43和与混凝反应池体43一体成型的沉淀池体44构成,该混凝反应池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混凝隔板430,并且若干个混凝隔板430的开口均上下错开布置,所述沉淀池体44的内底部呈锥形结构。所述混凝反应池体43和沉淀池体44的底部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为素混凝土垫层45,下层为钢筋混凝土层46,并且素混凝土垫层45和钢筋混凝土层46之间还设有若干个混凝柱47,相邻地混凝柱47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碎石砂垫48,中层为碎石砂垫48和若干个混凝柱47构成;所述混凝反应池体43和沉淀池体44的侧壁部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层441、外层为水泥砂浆层442,并且该水泥砂浆层442的外侧壁还涂设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443。所述混凝反应池体43和沉淀池体44的底部采用三层结构以及聚氨酯防水涂料层443的设计,使得其底部和侧壁不会渗漏,防渗漏性好,而且底部结构更加牢固,大大地提高第一混凝反应沉淀池41和第二混凝反应沉淀池4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4。所述芬顿反应池5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四个单元分池51,每个单元分池内设有一个芬顿隔板52,该一个芬顿隔板52把一个单元分池51分隔为前半部和后半部,并且一个芬顿隔板52与单元分池51底部之间形成导向通道53;每个前半部内沿其深度方向设有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向块54,该若干个导向块分为两组,一组设置在前半部的左侧壁上,另一组设置在后半部的右侧壁上,并且该两组导向块相对错开分布。每个导向块54为倾斜向下的倾斜导向块。所述若干个导向块54的设计,延长了废水在芬顿反应池5内停留时间,便于废水和向芬顿反应池5内增加的助剂(助剂有酸、硫酸铁、双氧水等)的反应处理时间,而且每个导向块54为倾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助剂和废水反应后顺着导向块54从上至下单方向的流走,不会影响后续增加的助剂作用效果。
参照图1和图4。相邻地两个单元分池51之间设有相互贯穿的流向通道,每个流向通道位于芬顿反应池5的上段部,每个流向通道上装设有塑料球阀510,每个塑料球阀510为耐腐蚀性能优良的PVC塑料球阀。每个流向通道上装设有塑料球阀510的设计,使得一个单元分池51内的废水流向下一个单元分池51内的流速大小可以达到控制,每个单元分池51内废水的处理程度可以通过塑料球阀510来进行调整,有利于不同助剂和废水进行充分反应。而且也便于对每个单元分池51独立进行清洗维护。
参照图1和图5。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包括厌氧池体以及装设在厌氧池体内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三相分离器61以及设置在的厌氧池体内底面上设有布水反射器62,所述布水反射器62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反射锥体621,每个反射锥体621由实心砖切成,并且实心砖的倾斜表面通过水泥砂浆刷抹成凹凸不平的粗糙面622。实心砖的倾斜表面为粗糙面622的设计,有利于微生物在粗糙面622上着床、生长、繁殖,这样增强微生物分解废水的作用效果。每个三相分离器61可以有效地实现气体、液体、固体三相分离,每个三相分离器61主要有集气罩及集水槽等部件组成(由于三相分离器为常见的设备,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内部结构)。在UASB高效厌氧池6内废水进入布水反射器62,与其上污泥床中的污泥进行混合接触,微生物分解废水中有机物产生气体,微小气体泡冒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气泡,由于气泡上升产生比较强烈的搅动,在污泥床上部想成悬浮污泥层,气、水泥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61内,沼气气泡碰到三相分离器61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集气罩而被有效的分离排除,污泥和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和泥分离的上清夜从集水槽排出,污泥沿着反射板斜壁返回到布水反射器62区域。
参照图5。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的底部采用三层结构,上层为素混凝土垫层63,下层为钢筋混凝土层64,并且素混凝土垫层63和钢筋混凝土层64之间还设有若干个混凝柱65,相邻地混凝柱65之间的间隙填设有碎石砂垫66,中层为碎石砂垫66和若干个混凝柱65构成;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的侧壁部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钢筋混凝土层67、外层为水泥砂浆层68,并且该水泥砂浆层68的外侧壁还涂设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9。所述UASB高效厌氧池6的底部采用三层结构以及聚氨酯防水涂料层69的设计,使得其底部和侧壁不会渗漏,防渗漏性好,而且底部结构更加牢固,大大地提高UASB高效厌氧池6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6。所述多级沉淀池8包括一级沉淀池81、二级沉淀池82以及位于一级沉淀池81和二级沉淀池82之间并与其相连通的助剂池,该助剂池内设有一个助剂隔板83,该助剂隔板83把助剂池分为前助剂室84和后助剂室85,该助剂隔板83和助剂池之间留有通道86,所述前助剂室84的两侧壁分别沿其深度方向设有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向隔条87,每个导向隔条87呈倾斜向下布置,所述一级沉淀池81内的污泥回送至接触氧化池72内。所述若干个导向隔条87的设计,延长了沉淀液在前助剂室84内停留时间,便于沉淀液和向前助剂室84内增加的混凝剂(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助凝剂等)和沉淀液充分发生絮凝反应,而且每个导向隔条87为倾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混凝剂和沉淀液反应后顺着导向隔条87从上至下单方向的流向通道86,不会影响后续增加的混凝剂作用效果。
参照图6。所述助剂隔板83包括外隔板831和内隔板832,该外隔板831的顶部开设有内隔板832可竖直插入其内的容纳腔,该外隔板8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竖直条形口,该内隔板832通过一螺丝833穿过竖直条形口将其可上下移动地锁固在外隔板831上。所述助剂隔板83采用外隔板831和内隔板832的设计,使得通道86的口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内隔板832相对外隔板83的竖直位置而实现口径大小的调节,从而进一步地控制前助剂室84内的沉淀液向后助剂室85内流动量,便于巡查员根据沉淀液处理情况及时对调整通道86的口径大小进行调整,也便于日常清洗维护对前助剂室84和后助剂室85独立进行清洗维护。
参照图1和图7和图8。所述清水池9包括清水池体90、装设在清水池体90一端的进水穿墙管91以及装设在清水池另一端的排水穿墙管92,所述清水池体90内设有一个高度可上下调节的三角堰93和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94,该若干个整流板94沿清水池体90长度方向隔间布置,并且三角堰93位于若干个整流板94的后方。
参照附图9、图10和图11。所述三角堰93包括外三角堰931和内三角堰932,该外三角堰93的顶部开设有内三角堰931可竖直插入其内的容纳腔,该外三角堰9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竖直条形口933,该内三角堰通过一螺丝934穿过竖直条形口933将其可上下移动地锁固在外三角堰931上。所述清水池体90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整流板插槽900,每个整流板94可一一对应地插设在一个整流板插槽900内,每个整流板94上布设有若干个整流孔。所述三角堰93采用外三角堰931和内三角堰932的设计,使得三角堰93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内三角堰932相对外三角堰931的竖直位置而实现调节,从而控制清水池体90内的清水排出的流量,便于巡查员根据清水池9的排水量情况及时对三角堰93的高度进行调整,无需将其整个拆下更换,而且也便于日常清洗维护。
参照附图7和图12。所述清水池体90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901,所述进水穿墙管91穿插在第一安装孔901上,并且该第一安装孔901和进水穿墙管91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一止水钢片902、第一穿墙套管903以及第一油麻904,该第一油麻904通过第一石棉水泥905包裹封住;所述清水池体90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水穿墙管92穿插在第二安装孔上,并且该第二安装孔和排水穿墙管92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二止水钢片、第二穿墙套管以及第二油麻,该第二油麻通过第二石棉水泥包裹封住。所述清水池体另一端、排水穿墙管92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清水池体一端、进水穿墙管91之间的连接方式一样。再此,未画出所述清水池体另一端、排水穿墙92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参照附图7和图13。所述进水穿墙管91和所述排水穿墙管92的外侧壁均涂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其内侧壁均涂二道环氧煤沥青层911,所述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道环氧煤沥青漆层912、第一层玻璃丝布913、第二道环氧煤沥青漆层914、第二层玻璃丝布915和第三道环氧煤沥青漆层916。其外侧壁采用三道二布式防腐层以及其内侧壁采用二道环氧煤沥青层911的设计,其防腐效果优良和附着性好,不容易脱落和龟裂,而且施工性能更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5)

1.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池体、装设在清水池体一端的进水穿墙管以及装设在清水池另一端的排水穿墙管,所述清水池体内设有一个高度可上下调节的三角堰和可拆卸的若干个整流板,该若干个整流板沿清水池体长度方向隔间布置,并且三角堰位于若干个整流板的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堰包括外三角堰和内三角堰,该外三角堰的顶部开设有内三角堰可竖直插入其内的容纳腔,该外三角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竖直条形口,该内三角堰通过一螺丝穿过竖直条形口将其可上下移动地锁固在外三角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体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进水穿墙管穿插在第一安装孔上,并且该第一安装孔和进水穿墙管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一止水钢片、第一穿墙套管以及第一油麻,该第一油麻通过第一石棉水泥包裹封住;所述清水池体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水穿墙管穿插在第二安装孔上,并且该第二安装孔和排水穿墙管之间从外置内依次设有第二止水钢片、第二穿墙套管以及第二油麻,该第二油麻通过第二石棉水泥包裹封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体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整流板插槽,每个整流板可一一对应地插设在一个整流板插槽内,每个整流板上布设有若干个整流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穿墙管和所述排水穿墙管的外侧壁均涂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其内侧壁均涂二道环氧煤沥青层,所述三道二布式防腐层内至外依次包括第一道环氧煤沥青漆层、第一层玻璃丝布、第二道环氧煤沥青漆层、第二层玻璃丝布和第三道环氧煤沥青漆层。
CN201721658718.5U 2017-12-04 2017-12-04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Active CN20756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718.5U CN207567076U (zh) 2017-12-04 2017-12-04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718.5U CN207567076U (zh) 2017-12-04 2017-12-04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7076U true CN207567076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8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8718.5U Active CN207567076U (zh) 2017-12-04 2017-12-04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70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829A (zh) * 2019-03-07 2019-07-16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收集装置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5829A (zh) * 2019-03-07 2019-07-16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泥收集装置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3908B (zh)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一体化装置、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01564609B (zh) 涡旋网格澄清池及其用于水处理中提高混凝反应及沉淀效果的澄清方法
CN100366549C (zh) 一种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和装置
CN107986440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
CN108178422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多级沉淀池
CN100506726C (zh) 钢铁污水混凝沉淀及过滤处理系统
CN209098440U (zh) 一种双隔板式小型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67076U (zh)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CN207567075U (zh) 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CN207566963U (zh)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混凝沉淀池
CN207567077U (zh)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芬顿反应池
CN207567078U (zh)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多级沉淀池
CN207566981U (zh) 应用于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uasb高效厌氧池
CN105110507A (zh) 一种自清洗浮滤水处理设备
CN202785864U (zh) 一种双向进水高密度澄清池
CN102424488A (zh) 基于微涡旋絮凝基础上的组合工艺农村净水装置
CN209853876U (zh) 一体化油脂分离净水器
CN107698113A (zh) 一种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8217902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芬顿反应池
CN108178421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清水池
CN108101174A (zh)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的混凝沉淀池
CN213294980U (zh) 废水处理用混凝沉淀池
CN111777178B (zh) 一种竖向氧化沟微动力水处理系统
CN207943987U (zh) 一种新型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3701248U (zh)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