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4521U - 剪刀 - Google Patents

剪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4521U
CN207564521U CN201720396099.0U CN201720396099U CN207564521U CN 207564521 U CN207564521 U CN 207564521U CN 201720396099 U CN201720396099 U CN 201720396099U CN 207564521 U CN207564521 U CN 207564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s
fastener
component
scissors component
pin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60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佩君
傅子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New Asset Co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New Asse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New Asset Co filed Critical 3m New Asset Co
Priority to CN2017203960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4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4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45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刀。该剪刀包括第一剪刀构件,其具有第一枢接组件;第二剪刀构件,其具有第二枢接组件可旋转地耦合于该第一枢接组件,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组件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彼此相对旋转至一开启角度时,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可彼此分离;及扣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剪刀构件或该第二剪刀构件上并邻近于该第一枢接组件及该第二枢接组件彼此耦合处,其中该扣件的结构经构形以使得该扣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该第一剪刀构件及该第二剪刀构件仅能够在最大操作角度的内彼此相对旋转,且当该扣件位于一解锁位置时,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可彼此相对旋转至该开启角度。

Description

剪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刀,特别是关于一种透过扣件可安全并简易拆卸及组装的剪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可简易拆卸及组装的剪刀通常在两剪刀构件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一枢接轴及一枢接孔,而该枢接轴与该枢接孔可彼此旋转地耦合,如此该二剪刀构件则可彼此旋转地结合而成为一剪刀。尤其,该枢接轴与该枢接孔可为特定的形状,如此使得当该两剪刀构件在一特定的角度范围以内彼此相对旋转时,该枢接轴与该枢接孔彼此可旋转地耦合,且该剪刀可正常地操作。而当该两剪刀构件彼此开启至该特定角度时,该枢接轴与该枢接孔可彼此脱离,进而该两剪刀构件可彼此分离拆解。
然而,操作者在使用该现有技术中的剪刀时需确保该两剪刀构件在该特定角度范围内彼此转动,若不慎在使用时将该两剪刀开启至该特定角度时,该两剪刀构件可能会彼此松脱分离,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受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这样一种剪刀,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可简易拆卸及组装的剪刀在操作中可能产生使用者受伤的缺点。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其包括:一第一剪刀构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组件;一第二剪刀构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组件可旋转地耦合于该第一枢接组件,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组件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彼此相对旋转至一开启角度时,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可彼此分离;及一扣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剪刀构件并邻近于该第一枢接组件,其中该扣件的结构经构形以使得该扣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该第二剪刀构件相对于该第一剪刀构件仅得于一最大操作角度之内旋转,并于旋转至该最大操作角度时抵顶于该扣件,且当该扣件位于一解锁位置时,该第二剪刀构件可相对于该第一剪刀构件旋转至该开启角度。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其包括:一第一剪刀构件,其具有一第一枢接组件;一第二剪刀构件,其具有一第二枢接组件可旋转地耦合于该第一枢接组件,其中该第一、第二枢接组件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彼此相对旋转至一开启角度时,该第一剪刀构件与该第二剪刀构件可彼此分离;及一扣件,其设置于该第二剪刀构件并邻近于该第二枢接组件,其中该扣件的结构经构形以使得该扣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该第一剪刀构件相对于该第二剪刀构件仅得于一最大操作角度之内旋转,并于旋转至该最大操作角度时抵顶于该扣件,且当该扣件位于一解锁位置时,该第一剪刀构件可相对于该第二剪刀构件旋转至该开启角度。
前述实用新型内容及以下实施方式并不意欲将本实用新型限于任何特定实施例,而是仅意欲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本质及目标,请参考并结合附图所描述的以下实施方式。在各图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类似参考编号表示类似组件。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1E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1F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一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二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二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二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二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三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三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三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三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四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四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四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四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五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五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五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五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六实施例的扣件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六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
图6C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六实施例的扣件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
图6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六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剪刀
10 第一剪刀构件
11 第一手柄部分
12 第一裁剪部分
121 第一刀刃部分
122 第一刀背部分
15 枢接轴
151 固定帽
20 第二剪刀构件
21 第二手柄部分
22 第二裁剪部分
221 第二刀刃部分
222 第二刀背部分
25 枢接孔
30 扣件
31 抵顶部
32 操作部
33 操作部
40 扣件
41 抵顶部
43 操作部
47 端
50 扣件
51 抵顶部
57 滑轨
60 扣件
61 抵顶部
67 滑轨
70 扣件
71 抵顶部
77 转轴
80 扣件
81 抵顶部
87 滑轨
90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A及1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刀1的第一实施例的二分解图。剪刀1包括一第一剪刀构件10及一第二剪刀构件20。
第一剪刀构件10具有一第一手柄部分11及第一裁剪部分12,其中第一裁剪部分12具有一第二刀刃部分121及一第一刀背部分122;而第二剪刀构件20具有一第二手柄部分21及第二裁剪部分22,其中第二裁剪部分22具有一第二刀刃部分221及一第二刀背部分222。
第一剪刀构件10在其大约中段处设置有一枢接轴15及用于将枢接轴15锁固至第一剪刀构件10的固定帽151,亦即枢接轴15和固定帽151设置于第一手柄部分11和第一裁剪部分12之间;相应地,第二剪刀构件20在其大约中段处具有一枢接孔25,亦即枢接孔25设置于第二手柄部分21和第二裁剪部分22之间。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均为非圆形且形状相互配合。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可彼此旋转地耦合,藉此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旋转地耦接在一起。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旋转至呈一开启角度时,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可自由地彼此松脱或耦合,藉此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则可彼此自由地拆解分离及组装结合;当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在上述的开启角度范围以内,且未到达该开启角度而彼此旋转时,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则处于彼此旋转地耦合的状态,藉此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可旋转地耦接在一起,不会彼此分离。此外,枢接轴15与枢接孔25可相互置换设置,如枢接轴15可设置于第二剪刀构件 20的其大约中段处,而枢接孔25亦可设置于第一剪刀构件10的其大约中段处。
另外,剪刀1具有一固定件90,其中当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与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手柄部分21彼此抵靠时,固定件90扣合第一手柄部分11及第二手柄部分21以限制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第二剪刀构件20的转动。此外,剪刀1亦可具有一套盖 (未显示),其可拆卸地罩覆于第一裁剪部分12及第二裁剪部分22。再者,上述的固定件 90及套盖可选择地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
再参照图1A及图1B,第一剪刀构件10具有一扣件30,其具有一抵顶部31。扣件30藉由转轴(未显示)而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且邻近枢接轴15,其中扣件30的抵顶部31则大致朝向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裁剪部分12;又,扣件 30与第一手柄部分11的彼此枢接处(即转轴的位置)的两侧各具有一操作部32、33,而使用者可藉由按压操作部32、33而将扣件30旋转至一锁定位置及一解锁位置。
图1C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扣件3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1D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1C,使用者可按压扣件30的操作部32,使扣件30沿箭头a的方向枢转至一解锁位置,且同时扣件 30的抵顶部31朝向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转动。请参考图1D,当扣件30在解锁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可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 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彼此配合而处于彼此可松脱分离的状态,藉此,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则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度至120度之间。
图1E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扣件3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1F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1E,使用者可按压扣件30的操作部33,使扣件30沿箭头b的方向枢转至一锁定位置,此时扣件30的抵顶部31朝向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的方向转动,使抵顶部31相对靠近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并最终超越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请参考图1F,当扣件3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一角度β时会被扣件30的抵顶部31所抵顶而无法继续旋转。该角度β即为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3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则会受到扣件30的抵顶部31的限制而仅得于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范围内旋转,而无法旋转至开启角度α,藉此枢接轴15及枢接孔 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而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小于开启角度且可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图2A至图2D显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2A及图2C,第一剪刀构件10进一步具有一扣件40,其具有一抵顶部41。扣件40的一端47藉由一转轴(未显示)而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且邻近枢接轴15;在邻近抵顶部41 处设有一操作部43;使用者可藉由拨动操作部43而将扣件40旋转至一锁定位置或一解锁位置。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扣件4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度的示意图。参照图2A,使用者可藉由拨动扣件40的操作部43,亦即翻起扣件40,使扣件40枢转至一解锁位置,此时扣件 40的邻近操作部43的抵顶部41相对远离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及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刀背部分222。当扣件40在解锁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可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参考图2B),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可彼此配合而处于可彼此松脱分离的状态,且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度至120度之间。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扣件4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2D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刀的第二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 2C,使用者可拨动扣件40的操作部43,亦即将扣件40扣回第一手柄部分11,使扣件40 枢转至一锁定位置,且扣件40的抵顶部41靠近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请参考图2D,当扣件4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至多旋转至一角度β,之后将被扣件40的抵顶部41所抵顶而无法继续旋转。该角度β即为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4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则会受到扣件40的抵顶部41的限制而仅得于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内旋转而无法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故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图3A至图3D显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剪刀1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3A及图3C,第一剪刀构件10进一步具有一滑轨57,其可位于第一手柄部分11上,一具有一抵顶部51的扣件50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第一剪刀构件10的滑轨57上,且邻近枢接轴15。使用者可推动扣件50,使扣件50沿一扣件50的长度方向滑动,进而使扣件50滑移至一锁定位置或一解锁位置。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扣件5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度的示意图。参照图3A,使用者可沿方向c推动扣件50,以使扣件50滑移至一解锁位置,此时扣件50的抵顶部51相对远离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请参考图3B,当扣件50在解锁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可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彼此配合而使得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处于彼此可松脱分离的状态,且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 度至120度之间。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扣件5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3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3C,使用者可沿方向d推动扣件50,以使扣件50滑移至一锁定位置,此时扣件50的抵顶部51则相对靠近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参考图3D,当扣件5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至多旋转至一角度β,之后则会被扣件60的抵顶部61所抵顶而无法继续旋转。该角度β即为所谓的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5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则会受到扣件50 的抵顶部51的限制而仅能够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范围内旋转,而无法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而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因此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图4A至图4D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4A及图4C,第一剪刀构件10进一步具有一滑轨67,其可设置于第一手柄部分11,一具有一抵顶部61的扣件60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第一剪刀构件10的滑轨67上,且邻近枢接轴15。使用者可推动扣件 60,使扣件60沿一正交(垂直)于扣件60的长度的方向滑动,进而使扣件50滑移至一锁定位置或一解锁位置。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扣件6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度的示意图。参照图4A,使用者可沿方向e推动扣件60,以使扣件60滑移至一解锁位置,而使扣件60的抵顶部61相对远离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刀背部分222。请参考图4B,当扣件60在解锁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可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可彼此配合而处于彼此可松脱分离的状态,且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度至120度之间。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扣件6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4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4C,使用者可沿方向f拉出扣件60,以使扣件60滑移至一锁定位置而令抵顶部61靠近第二刀背部分222。当扣件6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至多旋转至一角度β,之后则会被扣件60的抵顶部61所抵顶而无法继续旋转。该角度β即为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60在锁定位置时,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则会受到扣件60的抵顶部61的限制而仅能够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内旋转,而无法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而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图5A至图5D显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参照图5A及图5C,第二剪刀构件20具有一扣件70,其具有一抵顶部71及一转轴77。扣件70藉转轴77而可枢转地设置于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并邻近枢接孔25。使用者可藉由旋转扣件70至一锁定位置或一解锁位置。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扣件7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度的示意图。参照图5A,使用者可拨动扣件70以使扣件70枢转至一解锁位置,此时扣件70的抵顶部71相对远离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请参考图5B,当扣件70在解锁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10可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可彼此配合而使的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处于彼此可松脱分离的状态,且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度至120度之间。
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扣件7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5C,使用者可拨动扣件70以使扣件70枢转至一锁定位置,此时扣件70的抵顶部71相对靠近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请参考图5D,当扣件70在锁定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 10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至多旋转至一角度β,之后则会被扣件70的抵顶部71所抵顶而无法继续旋转。该角度β即为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70在锁定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会受到扣件70的抵顶部71的限制而仅能够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范围内旋转,而无法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 15及枢接孔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而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20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小于开启角度且可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图6A至图6D显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参照图6A及图6C,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第二刀背部分222进一步具有一滑轨87,一具有一抵顶部81的扣件80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第二剪刀构件20的滑轨87上,且邻近枢接孔25。使用者可推动扣件80,使扣件80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至一锁定位置或一解锁位置。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扣件80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开启度的示意图。参照图6A,使用者可沿方向g推动扣件80,以使扣件80滑移至一解锁位置,而扣件80的抵顶部81则相对远离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请参考图6B,当扣件80在解锁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10可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的形状及位置可彼此配合而处于彼此可松脱分离的状态,且第一剪刀构件10及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拆解。上述的开启角度α介于110度至120度之间。
图6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扣件80位于锁定位置的示意图。图6D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二剪刀构件彼此旋转至最大操作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6C,使用者可沿方向h推动扣件80,以使扣件80滑移至一锁定位置,此时扣件80的抵顶部81则相对靠近第一剪刀构件10的第一手柄部分11。参考图6D,当扣件80在锁定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20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至多旋转至一角度β,之后则会被扣件80的抵顶部81 所抵顶而无法继续前进。该角度β即为最大操作角度,换句话说,当扣件80在锁定位置时,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于第二剪刀构件20会受到扣件80的抵顶部81的限制而仅能够在最大操作角度β的范围内旋转,而无法相对于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开启角度α,此时枢接轴15及枢接孔25始终处于彼此耦合的状态,而第一剪刀构件10与第二剪刀构件 20不会发生彼此拆解分离的情形。上述的最大操作角度β小于该起角度而可介于100度至105度之间。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仍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如后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24)

1.一种剪刀(1),其包括:
第一剪刀构件(10),其具有第一枢接组件(15);
第二剪刀构件(20),其具有第二枢接组件(25),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可旋转地耦合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枢接组件(15、25)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相对旋转至一开启角度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进一步包括
扣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上并邻近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其中所述扣件的结构经构形以使得所述扣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相对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仅能够在一最大操作角度之内旋转,并于旋转至所述最大操作角度时抵顶于所述扣件,且当所述扣件位于一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旋转至所述开启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包括第一手柄部分(11)及第一裁剪部分(12),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设于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与所述第一裁剪部分(12)之间,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包括第二手柄部分(21)及第二裁剪部分(22),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设于所述第二手柄部分(21)与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之间,且所述第一、第二裁剪部分(12、22)各自包含相对应的刀刃部分(121、221)及刀背部分(122、2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包括抵顶部,所述扣件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其中当所述扣件枢转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的所述刀背部分(222),当所述扣件枢转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第二裁剪部分(22)的所述刀背部分(2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与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枢接处的两相对侧各自设有一操作部(32、3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藉由转轴而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的一端(47)与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枢接,相对于该端(47)的另一端设有一操作部(43),所述抵顶部邻近所述操作部(4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包含邻近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处的滑轨,所述扣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可分别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及所述解锁位置,其中所述扣件包括抵顶部,当所述扣件滑移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的所述刀背部分(222),当所述扣件滑移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的所述刀背部分(2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为一枢接轴及一枢接孔的其中一结构,而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对应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为所述枢接轴及所述枢接孔的另一结构,所述枢接轴及所述枢接孔均为非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角度大于所述最大操作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角度介于110至120度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操作角度介于100至105度之间。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固定件(90),其中当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手柄部分彼此抵靠时,所述固定件(90)扣合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及所述第二手柄部分(21)以限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转动。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套盖,其可拆卸地罩覆于所述第一裁剪部分及所述第二裁剪部分。
14.一种剪刀(1),其包括:
第一剪刀构件(10),其具有第一枢接组件(15);
第二剪刀构件(20),其具有第二枢接组件(25),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可旋转地耦合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25),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枢接组件(15、25)的形状经构形以使得当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彼此相对旋转至一开启角度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可彼此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进一步包括扣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并邻近于所述第二枢接组件(15),其中所述扣件的结构经构形以使得所述扣件位于一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仅能够在一最大操作角度的内旋转,并于旋转至所述最大操作角度时抵顶于所述扣件,且当所述扣件位于一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旋转至所述开启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包括第一手柄部分(11)及第一裁剪部分(12),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设于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与所述第一裁剪部分(12)之间,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包括第二手柄部分(21)及第二裁剪部分(22),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设于所述第二手柄部分(21)与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之间,且所述第一、第二裁剪部分(12、22)各自包含相对应的一刀刃部分(121、221)及一刀背部分(122、22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包括抵顶部,所述扣件以可枢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裁剪部分,其中当所述扣件枢转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当所述扣件枢转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藉由转轴(77)而枢设于所述第二裁剪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的所述刀背部分(222)包含滑轨,所述扣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滑轨且邻近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所述扣件能够藉由所述滑轨分别滑动至所述锁定位置及所述解锁位置,所述扣件包括抵顶部,当所述扣件滑移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部分,当所述扣件滑移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抵顶部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的所述第一手柄(11)部分。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15)为一枢接轴及一枢接孔的其中一结构,而所述第二枢接组件(25)对应于所述第一枢接组件为所述枢接轴及所述枢接孔的另一结构,所述枢接轴及所述枢接孔均为非圆形。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角度大于所述最大操作角度。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角度介于110至120度之间。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操作角度介于100至105度之间。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一固定件(90),其中当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与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所述第一、第二手柄部分(11,21)彼此抵靠时,所述固定件(90)扣合所述第一手柄部分(11)及所述第二手柄部分(21)以限制所述第一剪刀构件(10)相对所述第二剪刀构件(20)的转动。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剪刀,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套盖,其可拆卸地罩覆于所述第一裁剪部分(12)及所述第二裁剪部分(22)。
CN201720396099.0U 2017-04-14 2017-04-14 剪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4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6099.0U CN207564521U (zh) 2017-04-14 2017-04-14 剪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6099.0U CN207564521U (zh) 2017-04-14 2017-04-14 剪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4521U true CN207564521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6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609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4521U (zh) 2017-04-14 2017-04-14 剪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45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929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伟群制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剪刀
CN112400518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929A (zh) * 2018-11-28 2020-06-05 伟群制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剪刀
CN112400518A (zh) * 2019-08-23 2021-02-26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CN112400518B (zh) * 2019-08-23 2023-11-14 美克司株式会社 捆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64521U (zh) 剪刀
US7353736B2 (en) Enhanced multi-function hand tool
US5647129A (en) Folding knife
EP3298331B1 (en) Portable stov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locking mechanism thereof
DE202006014928U1 (de) In der Neigung einstellbarer Sitz mit einhändiger Einstellung für einen Sportkinderwagen
CN201669709U (zh) 一种按钮式多角度定位折叠刀
CN106428182B (zh) 联动折叠分体式童车
CN209801052U (zh) 一种可折叠的液晶显示屏
JP6979073B2 (ja) 刃交換式切断工具
CN106672154A (zh) 一种折叠车及车把折叠总成
CN202588579U (zh) 伞布可倾斜的遮阳伞
CN206717920U (zh) 膜切割器
CN104206193B (zh) 具有可旋转手柄的修枝剪
JP2016047043A (ja) 立ち姿勢による草刈鋏
CN209904852U (zh) 二合一折叠式提篮骨架
CN110065035A (zh) 用于快速工具互换的具有增强环组件的万向节
CN207616515U (zh) 多功能工具
CN219685688U (zh) 一种支持单手操作的便携式折刀组件
CN110325426A (zh) 一种婴儿车座兜
CN214055355U (zh) 可折叠式刀具
CN218699026U (zh) 一种可折叠救援剪
CN210696502U (zh) 一种防止自动闭合的机构与折叠桌
CN217907477U (zh) 插入式手柄可拆卸的锅
CN214365471U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结构的门栓支架
CN201100007Y (zh) 兼具电动和手动功能的门窗执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