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1062U -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1062U
CN207561062U CN201721461789.6U CN201721461789U CN207561062U CN 207561062 U CN207561062 U CN 207561062U CN 201721461789 U CN201721461789 U CN 201721461789U CN 207561062 U CN207561062 U CN 207561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ssue
cultured seedling
float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water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617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志亮
曾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7214617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1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1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10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包括固定组培苗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用于夹持组培苗的漂浮板以及将各漂浮板依次连接的连接杆,每个漂浮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相邻的两个漂浮板之间的连接孔沿同一轴向布置,所述连接杆同轴依次穿设每个漂浮板上的连接孔,且连接杆的两端位于最外侧漂浮板的外端,所述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定漂浮版的锁止件。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固定组培苗,从而防止组培苗从固定机构上脱落,使组培苗可以在瓶外进行培养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Description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培苗生根装置,具体是指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统称为组培苗,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一般采用透明材质的培养基瓶,并在培养基瓶中添加组织培养所需的培养基。然而由于培养基瓶大小有限,因此无法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而若将组培苗移出瓶外进行培养,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量,但是由于组培苗较小难以进行固定,因此会导致大量组培苗因固定松弛脱离固定机构而沉入水底烂根或者随着水流流失,最终使培养率降低,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组培苗,从而防止组培苗从固定机构上脱落,使组培苗可以在瓶外进行培养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组培苗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用于夹持组培苗的漂浮板以及将各漂浮板依次连接的连接杆,每个漂浮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相邻的两个漂浮板之间的连接孔沿同一轴向布置,所述连接杆同轴依次穿设每个漂浮板上的连接孔,且连接杆的两端位于最外侧漂浮板的外端,所述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定漂浮版的锁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的设置不但为组培苗在瓶外水培时提供了种植位置,且保证了组培苗稳定设置于固定机构,难以脱落,其中漂浮板的设置通过将组培苗夹持于漂浮板之间,利用挤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使组培苗无法相对漂浮板移动,从而固定了组培苗,为了使漂浮板能夹持组培苗,首先采用连接杆,并通过各漂浮板上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连接孔将各漂浮板依次连接起来,对于通过连接杆连接的漂浮板,其可相对连接杆轴向相对移动,因此在连接杆位于漂浮板最外端的两侧添加锁止件,对漂浮板进行轴向限位,从而保证了各漂浮板之间的相对静止,最终使漂浮板之间的组培苗受到稳定夹持作用。其优点在于:第一,固定机构的设置将组培苗固定,使组培苗可以通过固定机构移动至瓶外培养,且不会产生因固定不牢固导致组培苗的脱落而造成经济损失,大大提升了培养效率;第二,当组培苗完全置于培养液中时,组培苗容易因缺氧而产生酒精致使烂根,而当组培苗完全脱离培养液时,组培苗因无法吸收营养物质而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组培苗生根培养需要将组培苗部分伸至培养液中去吸收生根及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且部分露置于空气中使组培苗具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可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板的设置,通过将组培苗夹持于漂浮板之间并适当调整位置,便可达到使组培苗部分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延伸至培养液中,并配合连接杆及锁止件使漂浮板相对静止,从而保证了组培苗生长及生根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漂浮板之间设置有两层用于夹持组培苗的缓冲层,各所述的缓冲层厚度为组培苗横截面直径的5-10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漂浮板之间两层缓冲层的设置,使组培苗设置于两层缓冲层之间,起到保护作用。其优点在于:由于组培苗体型较小,且较为脆弱,以及漂浮板一般为木板或者一些弹性较小、硬度较大的材质构成,因此若直接将组培苗置于漂浮板之间,通过漂浮板进行夹持,组培苗极易因锁止件过分锁紧使挤压力过大而破坏器官或组织致使组培苗死亡,而在漂浮板之间设置两层缓冲层,将组培苗夹持于缓冲层之间,由于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来缓冲挤压力,因此在锁止件锁紧的过程中,缓冲层相互靠拢,并在夹住组培苗之后继续相互靠拢,并沿组培苗外壁方向包络组培苗,致使组培苗与缓冲层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接触面积的增大不但使滑动摩擦力增大,防止组培苗滑移,而且在挤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使组培苗受到的挤压应力变小,从而防止组培苗受到破坏,保护了组培苗。最后缓冲层厚度为组培苗横截面直径的5-10倍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缓冲距离,且不会因缓冲层过厚而浪费材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对所述的缓冲层之间沿宽度方向分别且相对设置有一组种植槽,所述的缓冲槽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若干组种植槽,同一组的所述的种植槽组合构成供单株组培苗种植的种植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上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种植槽,且同一组的缓冲层合并对应的种植槽形成种植腔,单株组培苗可种植于种植腔内。其优点在于:种植腔的设置为每一株组培苗提供了确定的种植位置,使缓冲层上组培苗的分部更加的合理、且清晰,便于后续观察及制定培养计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位于漂浮板之间的缓冲层与相邻漂浮板胶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与相邻的漂浮板进行胶合连接,其优点在于,工业加工时,可加工两侧分别胶合缓冲层的漂浮板基准件一及加工一侧胶合缓冲层的漂浮板基准件二作为基准件,使工业加工更加便捷且运输方便,除此之外,安装时,只需在两块漂浮板基准件一之间设置若干漂浮板基准件二并用连接杆及锁止件进行固定便可完成安装,使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为两组,且两组之间间隔设置,各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置有锁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为两组的设置,可通过将两组连接杆对称设置于漂浮板长度方向两端,使安装后的漂浮板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锁止件为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采用螺杆并配合锁止件采用螺帽的设置,其优点在于,当需要安装时,通过螺杆穿设各漂浮板,然后在螺杆两端旋上螺帽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时,将螺帽从螺杆上旋下,并将螺杆移出连接孔完成分离,其安装及拆卸均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漂浮板的材料包括泡沫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漂浮板采用泡沫材料的设置,由于泡沫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使漂浮板具有足够的浮力防止组培苗沉入水中,此外,泡沫材料来源广泛、且价格较低,保证生产所需以及减少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采用具有多孔弹性材料的海绵,利用其弹性特征对组培苗进行夹持时的保护,且多孔性的特点使组培面露置与空气中的部分也能得到适当的水分,保持组培苗整体湿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关于连接孔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漂浮板基准件二的零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漂浮板基准件一的零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包括固定组培苗的固定机构1,固定机构1的设置不但为组培苗在瓶外水培时提供了种植位置,且保证了组培苗稳定设置于固定机构1,难以脱落,固定机构1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用于夹持组培苗的漂浮板11以及将各漂浮板11依次连接的连接杆12,漂浮板11形状呈长方体,漂浮板11的设置通过将组培苗夹持于漂浮板11之间,利用挤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使组培苗无法相对漂浮板11移动,从而固定了组培苗,每个漂浮板11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111,相邻的两个漂浮板11之间的连接孔111沿同一轴向布置,连接杆12同轴依次穿设每个漂浮板11上的连接孔111,且连接杆12的两端位于最外侧漂浮板11的外端,连接杆1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定漂浮版的锁止件2。优选的,本实施例漂浮板11的材料包括泡沫材料,漂浮板11采用泡沫材料的设置,由于泡沫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使漂浮板11具有足够的浮力防止组培苗沉入水中,此外,泡沫材料来源广泛、且价格较低,保证生产所需以及减少了生产成本。优选的,本实施例连接杆12为两组,且两组之间间隔设置,各连接杆12两端均设置有锁止件2,连接杆12为两组的设置,可通过将两组连接杆12对称设置于漂浮板11长度方向两端,使安装后的漂浮板11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本实施例连接杆12为塑料材质的螺杆121,锁止件2为塑料材质的螺帽21。连接杆12采用螺杆121并配合锁止件2采用螺帽21的设置,其优点在于,当需要安装时,通过螺杆121穿设各漂浮板11,然后在螺杆121两端旋上螺帽21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时,将螺帽21从螺杆121上旋下,并将螺杆121移出连接孔111完成分离,其安装及拆卸均较为方便。
另外,本实施例漂浮板11之间设置有两层用于夹持组培苗的缓冲层3,缓冲层3的形状同为长方形,且与漂浮板11的接触面与漂浮板11对应的平面相同,各缓冲层3厚度为组培苗横截面直径的5-10倍。漂浮板11之间两层缓冲层3的设置,使组培苗设置于两层缓冲层3之间,起到保护作用。优选的,本实施例缓冲层3的材料包括海绵,缓冲层3采用具有多孔弹性材料的海绵,利用其弹性特征对组培苗进行夹持时的保护,且多孔性的特点使组培面露置与空气中的部分也能得到适当的水分,保持组培苗整体湿润。
另外,本实施例相对缓冲层3之间沿宽度方向分别且相对设置有一组种植槽31,缓冲槽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若干组种植槽31,同一组的种植槽31组合构成供单株组培苗种植的种植腔32。其优点在于:种植腔32的设置为每一株组培苗提供了确定的种植位置,使缓冲层3上组培苗的分部更加的合理、且清晰,便于后续观察及制定培养计划。
另外,本实施例各位于漂浮板11之间的缓冲层3与相邻漂浮板11胶合4连接。缓冲层3与相邻的漂浮板11进行胶合4连接,其优点在于,工业加工时,可加工两侧分别胶合4缓冲层3的漂浮板基准件一112及加工一侧胶合4缓冲层3的漂浮板基准件二113作为基准件,使工业加工更加便捷且运输方便,除此之外,安装时,只需在两块漂浮板基准件一112之间设置若干漂浮板基准件二113并用连接杆12及锁止件2进行固定便可完成安装,使安装便捷。

Claims (8)

1.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包括固定组培苗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用于夹持组培苗的漂浮板以及将各漂浮板依次连接的连接杆,每个漂浮板的厚度方向设置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相邻的两个漂浮板之间的连接孔沿同一轴向布置,所述连接杆同轴依次穿设每个漂浮板上的连接孔,且连接杆的两端位于最外侧漂浮板的外端,所述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锁定漂浮版的锁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之间设置有两层用于夹持组培苗的缓冲层,各所述的缓冲层厚度为组培苗横截面直径的5-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所述的缓冲层之间沿宽度方向分别且相对设置有一组种植槽,所述的缓冲槽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有若干组种植槽,同一组的所述的种植槽组合构成供单株组培苗种植的种植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位于漂浮板之间的缓冲层与相邻漂浮板胶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两组,且两组之间间隔设置,各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设置有锁止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锁止件为螺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的材料包括泡沫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包括海绵。
CN201721461789.6U 2017-11-03 2017-11-03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1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1789.6U CN207561062U (zh) 2017-11-03 2017-11-03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61789.6U CN207561062U (zh) 2017-11-03 2017-11-03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1062U true CN207561062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6178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61062U (zh) 2017-11-03 2017-11-03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10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200A (zh) * 2022-04-14 2022-05-2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百香果水培育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2200A (zh) * 2022-04-14 2022-05-2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百香果水培育苗方法
CN114532200B (zh) * 2022-04-14 2023-09-15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百香果水培育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502B (zh) 一种快速得到纤用大麻再生植株的方法
CN207561062U (zh) 组培苗瓶外水培生根装置
Boliani et al. Advances in propagation of Ficus carica L.
CN202492413U (zh)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
CN103782903A (zh) 一种黄梁木植株高效再生方法
AR078409A1 (es) Metodo para mejorar la germinacion de embriones a partir de semilla artificial
CN104186311A (zh) 一种组织培养装置及光皮桦微型扦插快繁方法
Kharrazi et al.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amaryllis (Hippeastrum× johnsonii) by different cutting methods
CN204362624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架
CN103704029B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的方法
CN104488685A (zh) 一种防烂根透气百合花盆
CN103229721A (zh) 白凤菜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CN101032226A (zh) 文冠果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CN101326881A (zh) 用于花叶芦竹的一种反季节快速繁殖方法
BR112016009894B1 (pt) Processo para micropropagação in vitro de material de planta e processo para a produção, em larga escala e alto volume, de mudas clonais de plantas prontas para o desenvolvimento em campo
CN103688858B (zh) 一种油棕组培苗生根诱导与促根壮苗培养方法
CN204090695U (zh) 水培蔬菜种植生长托
CN205848124U (zh) 一种植物定植篮
CN202160452U (zh) 花卉定型装置
CN105724254B (zh) 一种绒毛白蜡离体叶片体胚诱导培养基
CN208175677U (zh) 一种苎麻水培系统
CN205196385U (zh) 一种牛大力扦插苗繁育设施
CN204707661U (zh) 一种管状分布式苗木培养皿
CN100348092C (zh) 海膜愈伤组织育苗方法
CN214257514U (zh) 一种水浴培养组培苗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