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3282U - 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3282U
CN207553282U CN201721272958.1U CN201721272958U CN207553282U CN 207553282 U CN207553282 U CN 207553282U CN 201721272958 U CN201721272958 U CN 201721272958U CN 207553282 U CN207553282 U CN 20755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longitudinal
floor
tenon
mort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729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207553282U9 (zh
Inventor
李生梅
秦凤海
吕佳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c Tech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c Tech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c Tech College filed Critical Lanzhou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c Tech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7212729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3282U9/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3282U/zh
Publication of CN207553282U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3282U9/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泥土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尤其属于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它包括承载基本结构的基础,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减震垫、缓冲垫、钢索;基本结构和基础榫卯连接;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的楼板和单联间结构卯眼相应对齐搭接连接,并利用上的榫柱形成榫卯连接;各上下层之间,利用上层榫柱楔入下层相应卯眼中形成榫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榫卯结构结合减震垫和缓冲垫分波逐层减震,采用了逐层、分间整体标准化预制结构,提升了结构强度,也便于工厂标准化预制,提高了装配率,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泥土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尤其属于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泥土装配式建筑是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建筑,现有的钢筋混泥土装配式建筑大都采用装配式和现浇相结合的方式施工,装配率低,成本高,工厂标准化预制的难度大,不同程度的制约了钢筋混泥土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该基本结构便于工厂标准化预制,提高了装配率,节约了成本,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它包括承载基本结构的基础,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减震垫、缓冲垫、钢索;基本结构由多层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分别通过减震垫、缓冲垫,利用相应的榫卯结构连接构成;基本结构利用底层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的纵向墙或柱下面榫柱、穿过减震垫分别楔入基础上相应卯眼中的缓冲垫中,和基础榫卯装配连接;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利用各自楼板端纵向分布的卯眼,通过和单联间结构纵向梁上分布的卯眼相应对齐搭接连接,并在对齐的卯眼中装入缓冲垫,再利用上层单联间结构纵向墙或柱下面的榫柱、穿过减震垫、楔入该相应卯眼中的缓冲垫中,形成榫卯装配连接;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上下层之间,利用各自上层纵向墙或柱下面榫柱、穿过减震垫分别楔入下层各自纵向梁上相应卯眼中的缓冲垫中,形成榫卯装配连接;楼面最顶层单联间结构左右的纵向梁,分别和其两边楼顶层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的纵向梁用钢索连接。
左间楼结构由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卯眼构成;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纵向栏坎预制在楼板的左右两边,纵向梁、纵向墙或柱预制在楼板下面左边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预制在纵向墙或柱下面的相应位置,卯眼预留在纵向梁上和右边楼板相应的纵向位置。
中间楼结构由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卯眼构成;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纵向栏坎预制在楼板的左右两边,纵向梁、纵向墙或柱分别预制在楼板下面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预制在纵向墙或柱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预留在纵向梁上和左右两边楼板相应的纵向位置。
右间楼结构由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卯眼构成;楼板、纵向栏坎、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纵向栏坎预制在楼板的左右两边,纵向梁、纵向墙或柱预制在楼板下面右边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预制在纵向墙或柱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预留在纵向梁上和左边楼板相应的纵向位置。
单联间结构由楼板、横向梁,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卯眼构成;楼板、纵向梁、纵向墙或柱、榫柱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纵向梁、纵向墙或柱预制在楼板下面左右两边相应的位置,榫柱预制在纵向墙或柱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预留在纵向梁上相应的位置;
减震垫由条形橡胶垫上开有卯眼构成,敷设在纵向墙或柱下面和楼板之间。
缓冲垫由中间开由卯眼的橡胶垫和锡垫分层交替重叠而成,装入在相应的卯眼中。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钢筋混泥土装配式的住宅楼、办公楼、裙楼、塔楼。纵向墙可以预留门、窗、走廊口等;将纵向墙预制矩形、梯形、倒梯形等形状,可以装配出侧面矩形楼、梯形楼、仿古式楼或欧式楼;纵向墙也可以预制植入新型材料的墙体;榫柱用抗剪力强的钢管和钢筋混泥土预制在纵向墙或柱的下面、卯眼用钢管套预留在纵向梁和楼板上;横向梁可以根据设计布局预制在楼板下面需要设置的位置;水电管道可以通过顶部楼板、横向梁、纵向梁、纵向墙或柱中预埋;单联间结构中可以预留楼梯口、电梯井、水电管道井。
本实用新型通过榫卯结构结合减震垫和缓冲垫分波逐层减震,采用了逐层、分间整体标准化预制结构,提升了结构强度,也便于工厂标准化预制,提高了装配率,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单联间结构各间楼结构均采用逐层、分间整体标准化预制结构,提升了结构强度,也便于工厂标准化预制,提高了装配率,节约了成本;基本结构的上下层、左右间相互均采用了榫卯结构装配,增加了结构的弹性;减震垫逐层敷设在纵向墙或柱下面和楼板之间,能逐层减弱地震纵波从底层向上层的传递;缓冲垫装在卯眼中由橡胶垫和锡垫分层交替重叠而成,橡胶垫可以缓冲地震横波从底层向上层的逐层传递,锡垫用于早期的固定和缓冲时加大阻尼的作用;榫柱穿过减震垫楔入缓冲垫中,减震垫、缓冲垫结合使用,能有效的消减了地震纵波、横波、面波从底层向上层的逐层传递,避免产生共振,发挥了底层小震,上层不震、底层大震,上层小震的减震效果;单联间的设置,在对各间楼结构起到榫卯连接作用的同时,也有伸缩缝的作用;楼面钢索的使用,加固了最顶层单联间的稳定性;纵向栏坎的设置,控制了各间楼结构横向移动的幅度,确保了基本结构的安全。因运输、起重条件限制时,左间楼结构、中间楼结构、右间楼结构的纵向可以分段现浇连接或榫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基本结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基本结构俯视图,
图3是左间楼结构纵向截面图,
图4是中间楼结构纵向截面图,
图5是右间楼结构纵向截面图,
图6是单联间结构纵向截面图,
图7缓冲垫立体图。
图中,1—基本结构,2—基础,3—左间楼结构,4—中间楼结构,5—右间楼结构,6—单联间结构,7—缓冲垫,8—减震垫,9—纵向梁,10—纵向栏坎,11—纵向墙或柱,12—楼板,13—横向梁,14—锡垫,15—橡胶垫,16—卯眼,17—榫柱,18—管道井预留口,19—电梯井预留口,20—楼梯预留口,21—钢索,22—卯眼。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1,它包括承载基本结构1的基础2,它还包括利用榫卯结构通过减震垫8装配在基础2上各层的左间楼结构3、中间楼结构4、右间楼结构5、单联间结构6,楼面钢索21;左间楼结构3、中间楼结构4、右间楼结构5通过各自楼板12端纵向分布的卯眼16,和单联间结构6纵向梁9上分布的卯眼16相应对齐搭接连接,并利用上层单联间结构6的榫柱17,形成榫卯装配连接;左间楼结构3、中间楼结构4、右间楼结构5、单联间结构6上下层之间,利用各自上层纵向侧墙或柱11下面分布的榫柱17、形成榫卯装配连接;最顶层单联间结构6左右两边的纵向梁9,和基本结构1楼顶层的左间楼结构3、中间楼结构4、右间楼结构5各相应纵向梁9分别用钢索21连接;减震垫8由条形橡胶垫上开有卯眼16构成,敷设在纵向墙或柱11下面和楼板12之间;楼梯预留口20、电梯井预留口19、水电管道井预留口18可以设置在单联间结构6中。
参见图3:左间楼结构3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构成;纵向栏坎10预制在楼板12的左右两边,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楼板12下面左边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17预制在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16预留在纵向梁9上和右边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
参见图4:中间楼结构4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构成;纵向栏坎10预制在楼板12的左右两边,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分别预制在楼板12下面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17预制在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16预留在纵向梁9上和左右两边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参见图5:右间楼结构5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构成;纵向栏坎10预制在楼板12的左右两边,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楼板12下面右边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榫柱17预制在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16预留在纵向梁9上和左边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参见图6:单联间结构6由楼板12、横向梁13,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构成;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楼板12下面左右两边相应的位置,榫柱17预制在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卯眼16预留在纵向梁9上相应的位置。
参见图7:缓冲垫7由中间开由卯眼22的橡胶垫15和锡垫14分层交替重叠而成,缓冲垫7装入在卯眼16中。

Claims (2)

1.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它包括承载基本结构(1)的基础(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左间楼结构(3)、中间楼结构(4)、右间楼结构(5)、单联间结构(6)、减震垫(8)、缓冲垫(7)、钢索(21);所述基本结构(1)由多层所述左间楼结构(3)、所述中间楼结构(4)、所述右间楼结构(5)、所述单联间结构(6)分别通过所述减震垫(8)、所述缓冲垫(7),利用相应的榫卯结构连接构成;所述基本结构(1)利用底层所述左间楼结构(3)、所述中间楼结构(4)、所述右间楼结构(5)、所述单联间结构(6)的纵向墙或柱(11)下面榫柱(17)、穿过所述减震垫(8)分别楔入所述基础(2)上相应卯眼(16)中的所述缓冲垫(7)中,和所述基础(2)榫卯装配连接;所述左间楼结构(3)、所述中间楼结构(4)、所述右间楼结构(5)利用各自楼板(12)端纵向分布的卯眼(16),通过和所述单联间结构(6)纵向梁(9)上分布的卯眼(16)相应对齐搭接连接,并在对齐的卯眼(16)中装入所述缓冲垫(7),再利用上层所述单联间结构(6)纵向墙或柱(11)下面的榫柱(17)、穿过所述减震垫(8)、楔入该相应卯眼(16)中的所述缓冲垫(7)中,形成榫卯装配连接;所述左间楼结构(3)、所述中间楼结构(4)、所述右间楼结构(5)、所述单联间结构(6)上下层之间,利用各自上层纵向墙或柱(11)下面榫柱(17)、穿过所述减震垫(8)分别楔入下层各自纵向梁(9)上相应卯眼(16)中的所述缓冲垫(7)中,形成榫卯装配连接;楼面最顶层所述单联间结构(6)左右的纵向梁(9),分别和其两边楼顶层所述左间楼结构(3)、所述中间楼结构(4)、所述右间楼结构(5)的纵向梁(9)用所述钢索(2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间楼结构(3)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卯眼(16)构成;所述楼板(12)、所述纵向栏坎(10)、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所述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所述纵向栏坎(10)预制在所述楼板(12)的左右两边,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所述楼板(12)下面左边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所述榫柱(17)预制在所述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所述卯眼(16)预留在所述纵向梁(9)上和右边所述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所述中间楼结构(4)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卯眼(16)构成;所述楼板(12)、所述纵向栏坎(10)、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所述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所述纵向栏坎(10)预制在所述楼板(12)的左右两边,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分别预制在所述楼板(12)下面中间相应的位置,所述榫柱(17)预制在所述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所述卯眼(16)预留在所述纵向梁(9)上和左右两边所述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所述右间楼结构(5)由楼板(12)、纵向栏坎(10)、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卯眼(16)构成;所述楼板(12)、所述纵向栏坎(10)、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所述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所述纵向栏坎(10)预制在所述楼板(12)的左右两边,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所述楼板(12)下面右和中间相应的位置,所述榫柱(17)预制在所述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所述卯眼(16)预留在所述纵向梁(9)上和左边所述楼板(12)相应的纵向位置;
所述单联间结构(6)由楼板(12)、横向梁(13),纵向梁(9)、纵向墙或柱(11)、榫柱(17)、卯眼(16)构成;所述楼板(12)、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所述榫柱(17)用钢筋混泥土预制成一体,所述纵向梁(9)、所述纵向墙或柱(11)预制在所述楼板(12)下面左右两边相应的位置,所述榫柱(17)预制在所述纵向墙或柱(11)下面相应的位置,所述卯眼(16)预留在所述纵向梁(9)上相应的位置;
所述减震垫(8)由条形橡胶垫上开有卯眼(16)构成,敷设在所述纵向墙或柱(11)下面和所述楼板(12)之间;
所述缓冲垫(7)由中间开有卯眼(22)的橡胶垫(15)和锡垫(14)分层交替重叠而成,装入在所述纵向梁(9)和所述楼板(12)相应的所述卯眼(16)中。
CN201721272958.1U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钢筋混凝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282U9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2958.1U CN207553282U9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钢筋混凝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72958.1U CN207553282U9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钢筋混凝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3282U true CN207553282U (zh) 2018-06-29
CN207553282U9 CN207553282U9 (zh) 2018-08-03

Family

ID=6267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7295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282U9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钢筋混凝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3282U9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3282U9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9217B (zh) 一种剪力墙全装配墙板连接结构
CN204386002U (zh) 一种装配式楼盖体系
CN104060717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墙板拆分-组装方法
CN104358337B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预制双薄板轻质叠合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763080A (zh) 新型装配整体式空心剪力墙结构体系
CN108086693A (zh) 一种低多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造方法
CN101408039A (zh) 一种房屋建筑的竹-木混合结构
CN101787738B (zh) 楼梯连接节点装置
CN107447901A (zh) 抗震预制楼板及楼板抗震拼接结构
US20170121958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to Reinforce Masonry Walls with Wood
CN108005304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9457225U (zh) 装配式空腹钢梁-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扁梁楼盖
CN207553282U (zh) 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CN102051980A (zh) 体内外同索预应力结构
CN207063145U (zh) 一种由空心混凝土剪力墙板装配而成的房屋
CN20647747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整体预制轻质墙板单元
CN20276728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剪力墙与主体钢结构的连接节点
CN104594528B (zh) 一种预制连梁和预制墙连接端部施工方法
CN102242551B (zh)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
CN105133645B (zh) 内置格构立柱的竖井主体结构及其逆作式构建方法
CN109594646A (zh) 一种钢筋混泥土榫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CN102587682B (zh) 减轻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加固方法
CN106088643B (zh)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CN207376645U (zh) 预制夹心墙与中间叠合板连接结构
CN102704592B (zh) 一种用于既有框架结构的减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orrection item: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Abstract

Correc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rtise and tenon assembled structure

Fals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rtise and tenon assembled structure

Number: 26-02

Volume: 34

Correction item: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Abstract|Claims|Description

Correc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rtise and tenon assembled structure

Fals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mortise and tenon assembled structure

Number: 26-02

Page: Quan Wen

Volume: 3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