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9859U -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 Google Patents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49859U CN207549859U CN201721408875.0U CN201721408875U CN207549859U CN 207549859 U CN207549859 U CN 207549859U CN 201721408875 U CN201721408875 U CN 201721408875U CN 207549859 U CN207549859 U CN 2075498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bearing
- installation axle
- vehicle
- vehicle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轮组件及物料车,该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轴承、安装轴以及固定单元,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车轮两侧的部分形成为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且用于将所述安装轴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阶梯安装轴的方式,来提高装配时的装配精度,以增加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磨损,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的发展,轨道式物料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物料车的稳定性及其使用寿命。因此,具有高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物料车,越来越受用户欢迎。
在现有的物料车中,物料车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的承载能力有限,安装精度不高,导致在重负载的情况下稳定性低,车轮运行不平顺,使用寿命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轮组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组件及物料车,旨在解决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轴承、安装轴以及固定单元,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车轮两侧的部分形成为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且用于将所述安装轴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优选地,所述车轮上开设有轴向延伸且贯通所述车轮的内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内孔内,所述车轮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凹环槽。
优选地,所述内孔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内且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第二阶梯孔之间的过渡端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内孔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凹槽以用于对所述轴承的端面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安装轴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以及第四阶梯部,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三阶梯部上,并且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阶梯部与所述第三阶梯部之间的轴肩抵接,所述第二阶梯部以及所述第四阶梯部均为所述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第四阶梯部上且一端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抵接,以用于对所述轴承的端面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螺钉、车轮垫片,所述第四阶梯部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螺钉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车轮垫片安装于所述螺钉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弹垫,所述弹垫设置于所述车轮垫片与所述螺钉的螺钉头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平垫,所述平垫设置于所述弹垫与所述车轮垫片之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物料车,其包括车体以及如上所述的车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车轮通过轴承安装于安装轴上,安装轴上位于车轮两侧的部分用于与车体连接,采用两端与车体固定的安装轴,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装配精度,通过对装配精度的提高来提升在物料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磨损,从而能够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轴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安装轴 | 11 | 第一阶梯部 |
12 | 第二阶梯部 | 13 | 第三阶梯部 |
14 | 第四阶梯部 | 141 | 安装孔 |
2 | 卡簧 | 3 | 轴承 |
4 | 车轮 | 41 | 凹环槽 |
42 | 内孔 | 421 | 第一阶梯孔 |
422 | 第二阶梯孔 | 4221 | 凹槽 |
5 | 轴套 | 6 | 固定单元 |
61 | 车轮垫片 | 62 | 平垫 |
63 | 弹垫 | 64 | 螺钉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组件,旨在解决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低的问题。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轮4组件,其包括车轮4、轴承3、安装轴1以及固定单元6,车轮4通过轴承3安装于安装轴1上,安装轴1上位于车轮4两侧的部分形成为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固定单元6安装于安装轴1的一端且用于将安装轴1固定于车体上。在本实施例中,车轮4通过轴承3安装于安装轴1上,安装轴1上位于车轮4两侧的部分用于与车体连接,采用两端与车体固定的安装轴1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装配精度,通过对装配精度的提高来提升在物料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大大的延长了车轮4的使用寿命,固定单元6安装于安装轴1上,把安装轴1 固定在车体上,以实现固定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车轮4上开设有轴向延伸且贯通车轮4 的内孔42,轴承3安装于内孔42内,轴承3采用过盈的方式安装于内孔42,以使轴承3外圈与车轮4不发生相对转动。参见图2至图3,车轮4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凹环槽41,为了提高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凹环槽41形状与车轮 4行驶的轨道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内孔42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阶梯孔421和第二阶梯孔422,轴承3安装于第二阶梯孔422内且轴承3的侧面与第一阶梯孔 421与第二阶梯孔422之间的过渡端面抵接,第一阶梯孔421直径小于轴承3 外圈的直径,以限定轴承3的位置。为了提高车轮4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轴承3和第一阶梯孔421与第二阶梯孔422之间的过渡端面抵接时,轴承3 恰好位于的车轮4正中间部位,以使车轮4左右两端,受力均衡。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限定轴承3的位置,在内孔42上设置有凹槽4221,如图3所示,车轮4组件还包括卡簧2,卡簧2安装于凹槽4221以用于对轴承3的端面进行限位,防止轴承3在使用过程中滑出车轮4,造成安全事故。在第一阶梯孔 421与第二阶梯孔422之间的过渡端面处设置有退刀槽,便于车轮4的加工,以使轴承3端面与第一阶梯孔421与第二阶梯孔422之间的过渡端面更好的接触,提高轴承3的安装精度,以使车轮4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受力更加均衡,减少磨损,延长了车轮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轴1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部11、第二阶梯部12、第三阶梯部13以及第四阶梯部14,轴承 3安装于第三阶梯部13上,并且轴承3与第二阶梯部12与第三阶梯部13之间的轴肩抵接,第二阶梯部12以及第四阶梯部14均为安装部,安装部与车体接触,车轮4的安装位置位于第二阶梯部12与第四阶梯部14之间,通过在车轮4左右两端设置安装部与车体连接,以使车轮4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车轮4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第二阶梯部12与第三阶梯部13之间的轴肩处设置有退刀槽,便于安装轴1加工,还可以使轴承3的端面与轴肩端面更好的接触,提高轴承3的定位精度,以使车轮4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受力均衡,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车轮4组件还包括轴套5,轴套5安装于第四阶梯部14上且一端与轴承3的端面抵接,以用于对轴承3的端面进行限位。同时,轴套5位于安装轴1上的安装部之间,一端与车体接触,以限定车轮4相对于车体左右方向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单元6包括螺钉64和车轮垫片61,如图6所示,第四阶梯部14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141,螺钉64安装于安装孔 141,车轮垫片61安装于螺钉64上。在优选实施例中,车轮垫片61的外径与第一阶梯部11的直径一致,使得车轮组件两端受力均匀,以提高车体在行驶时的稳定性。固定单元6还包括弹垫63,弹垫63设置于车轮垫片61与螺钉64的螺钉64头部之间,以提高螺钉64与安装孔141之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固定住车轮4。固定单元6还包括平垫62,平垫62设置于弹垫63与车轮垫片61之间,以保护车轮垫片61被磨损,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车轮组件中,采用单螺钉的方式来固定,在需要更换易损件而进行拆卸和安装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物料车,其包括车体以及上述的车轮组件。由于该物料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轴承、安装轴以及固定单元,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上位于所述车轮两侧的部分形成为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且用于将所述安装轴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上开设有轴向延伸且贯通所述车轮的内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内孔内,所述车轮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凹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内且所述轴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第二阶梯孔之间的过渡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安装于所述凹槽以用于对所述轴承的端面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依次递减的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以及第四阶梯部,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三阶梯部上,并且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阶梯部与所述第三阶梯部之间的轴肩抵接,所述第二阶梯部以及所述第四阶梯部均为所述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安装于所述第四阶梯部上且一端与所述轴承的端面抵接,以用于对所述轴承的端面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螺钉和车轮垫片,所述第四阶梯部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螺钉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车轮垫片安装于所述螺钉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弹垫,所述弹垫设置于所述车轮垫片与所述螺钉的螺钉头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平垫,所述平垫设置于所述弹垫与所述车轮垫片之间。
10.一种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车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8875.0U CN207549859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8875.0U CN207549859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49859U true CN207549859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74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08875.0U Active CN207549859U (zh) | 2017-10-26 | 2017-10-26 |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498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4646A (zh) * | 2019-06-04 | 2019-08-23 | 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物料车车轮组件 |
CN110523663A (zh) * | 2019-08-28 | 2019-12-03 |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式交叉带分拣系统 |
-
2017
- 2017-10-26 CN CN201721408875.0U patent/CN2075498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4646A (zh) * | 2019-06-04 | 2019-08-23 | 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物料车车轮组件 |
CN110523663A (zh) * | 2019-08-28 | 2019-12-03 | 上海欣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循环式交叉带分拣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49859U (zh) | 车轮组件以及物料车 | |
CN206871093U (zh) |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用复合型节点组件 | |
CN204567681U (zh) | 用于轨道车辆上的抗侧滚扭杆与球铰支座组合件 | |
CN204915171U (zh) | 一种变截面连杆整体锻造式关节轴承接头推力杆总成 | |
CN205036746U (zh) | 一种三球销滑移式万向节 | |
CN201434023Y (zh) | 长距离高效等速传动轴 | |
CN203670481U (zh) | 汽车轮毂轴承外圈 | |
CN202175381U (zh) | 一种长节距输送链 | |
CN201530272U (zh) | 机车轮对及其车轴结构 | |
CN205363725U (zh) | 一种新型降噪套筒 | |
CN205061394U (zh) | 一种车轮装配 | |
CN204415042U (zh) | 一种轻型客车用后桥半轴 | |
CN105152009A (zh) | 一种车轮装配及其应用 | |
CN203666259U (zh) | 轮毂单元芯轴 | |
CN206561841U (zh) | 支撑座及具有其的铁道车辆 | |
CN204978094U (zh) | 烧结台车、烧结台车的车轮组件及车轮轴 | |
CN201169288Y (zh) | 一种转向管柱用中间轴总成 | |
CN206478166U (zh) | 一种改进双排链 | |
CN204823730U (zh) | 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与行走端梁连接的组合销轴 | |
CN204936709U (zh) | 一种修草车车轮结构 | |
CN203879919U (zh) | 高扭转柔性球铰 | |
CN205605669U (zh) | 一种汽车用高强度传动轴 | |
CN205533739U (zh) | 一种带孔轴 | |
CN211617325U (zh) | 一种汽车前桥工字梁 | |
CN204403125U (zh) | 滚轮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