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3157U -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3157U
CN207543157U CN201721626044.0U CN201721626044U CN207543157U CN 207543157 U CN207543157 U CN 207543157U CN 201721626044 U CN201721626044 U CN 201721626044U CN 207543157 U CN207543157 U CN 207543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surface
mobile terminal
protective shell
side wall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260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力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260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3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3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31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6790 priority patent/WO2019105268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本体的至少一个侧壁,本体及侧壁用于共同收容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反光结构,每个反光结构为设置于本体的凸起结构。每个反光结构包括顶部以及多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均连接于顶部与本体之间。每个反射面与本体的表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反光结构的多个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互不相同。移动终端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能够使移动终端免于撞击或刮擦损坏,同时,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反光结构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朝向不同的方向反射,使保护壳具有较为良好的遮瑕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移动终端的保护壳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移动终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然而,在移动终端的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移动终端跌落的情况,或移动终端有可能被其他物体碰伤、刮擦,导致移动终端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用于保护移动终端免于刮擦划伤,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本体的至少一个侧壁,本体及侧壁用于共同收容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反光结构,每个反光结构为设置于本体的凸起结构。每个反光结构包括顶部以及多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均连接于顶部与本体之间。每个反射面与本体的表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反光结构的多个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互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电子装置本体。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本体的至少一个侧壁,本体及侧壁用于共同收容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反光结构,每个反光结构为设置于本体的凸起结构。每个反光结构包括顶部以及多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均连接于顶部与本体之间。每个反射面与本体的表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反光结构的多个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互不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保护壳,保护壳用于收容移动终端,能够使移动终端免于撞击或刮擦损坏。同时,由于保护壳的反光结构设有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反射面,当外界光线照射到本体上时,多个反光结构能够向不同的角度反射光线,形成炫光效果,从而使保护壳在视觉上呈现晶莹闪亮的效果,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保护壳的反光结构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朝向不同的方向反射,使保护壳具有较为良好的遮瑕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效果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效果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2是图20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另一种变形的效果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效果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8是图26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效果示意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31是图29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供的反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反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 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 (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壳20,用于作为移动终端的外套件,保护移动终端免于撞击、刮擦等损伤。该移动终端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便携式通信装置(如手机等)、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等。
保护壳20包括本体21,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分别连接于本体21的四个侧边,且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均沿大致垂直于本体21的方向延伸,使本体21与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 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共同形成收容空间201。收容空间210用于收容移动终端。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3、第三侧壁27、第二侧壁25以及第四侧壁29依次首尾相接呈矩形,第一侧壁23与第二侧壁25大致平行相对设置,第三侧壁27与第四侧壁29大致平行相对设置。进一步地,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与本体21之间通过弧形角连接,使保护壳20具有较为圆滑的外形结构,提高用户的握持手感。进一步地,第一侧壁23与第三侧壁27之间、第一侧壁21之间与第四侧壁29、第二侧壁25与第三侧壁27之间、第二侧壁25与第四侧壁29之间均通过弧形角连接,使保护壳20具有较为圆滑的外形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握持手感。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体21包括位于收容空间201的第一表面 211以及背离收容空间201的第二表面213,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3大致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表面211上设有多个反光结构30,多个反光结构30用于反射光线,使第一表面211呈现出炫光效果,从而装饰保护壳20。进一步地,反光结构30为形成于第一表面211的凸点结构,多个反光结构30呈阵列状均匀设置于第一表面211上,使照射到本体21上的光线同时被多个反光结构30向不同的角度反射,形成炫光效果,从而使保护壳20在视觉上呈现晶莹闪亮的效果,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反光结构30自第一表面211朝向收容空间201凸起而形成,反光结构30 包括顶部31以及连接于顶部31的多个反射面33,反射面33连接于顶部31与第一表面211之间,且反射面33与第一表面22之间互成夹角连接,每个反光结构30的多个反射面33的法线方向彼此不相同,使每个反光结构30能够朝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31可以为凸起的尖点,顶部31也可以为平面,以避免顶部31抵压在收容于收容空间201中的移动终端造成挤压刮擦;顶部31 还可以为尖点,以增强反光结构30的反光效果;顶面31还可以为曲面结构,如内凹曲面、外凸曲面、不规则曲面等等。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顶部31可以为以下结构的任一种或多种结构的组合:尖点、线、平面、凹曲面、外凸曲面、不规则曲面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3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平面、内凹曲面、外凸曲面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多个反射面3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多个反射面33中的一部分反射面33 为平面,另一部分反射面33为内凹曲面或外凸曲面,等等,本说明书不作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3可以为以下结构的任一种或多种结构的组合:平面、内凹曲面、外凸曲面、不规则曲面等等。
反光结构30凸起的高度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结构30的高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08mm,使保护壳20在具有反光结构 30的基础上,能够保证较薄的厚度。应当理解的是,反光结构30凸起的高度应为,顶部31距离第一表面211最远的点与第一表面211之间的距离。
反光结构30的尺寸大小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所占据的尺寸范围为:小于或等于0.9mm*0.9mm。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所占据的尺寸范围为:小于或等于 0.9mm*0.9mm且大于或等于0.3mm*0.3mm,具体地,例如,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所占据的尺寸为0.75mm*0.75mm,使反光结构30作为单个个体在肉眼观察下不明显,但阵列设置的反光结构30能够起到较好的炫光反射效果。
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上的布局形态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上呈阵列状排列,多个反光结构30可以彼此邻接并完全覆盖第一表面211,多个反光结构30也可以彼此间隔设置。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上呈辐射状排列设置,多个反光结构30可以彼此邻接并完全覆盖第一表面211,多个反光结构30也可以彼此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上的布局形态可以包括以上描述的各布局形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例如,多个反光结构30中的一部分呈阵列状排列,多个反光结构30中的另一部分呈辐射状排列,本说明书不作一一赘述。
反光结构30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 2至图5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四棱台形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 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矩形或正方形。顶部31大致为与第一表面211平行的平面,以避免顶部31抵压在收容于收容空间201中的移动终端造成挤压刮擦。反射面 33为四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11、第二反射面3313、第三反射面3315以及第四反射面3317。四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梯形平面,且四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四棱台结构。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四棱锥形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的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矩形或正方形。反射面33为四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21、第二反射面3323、第三反射面3325以及第四反射面3327。四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三角形平面,且四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四棱锥结构。四个反射面33共同相接处形成顶部31,使顶部31呈尖点状。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三棱锥形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三角形。反射面33为三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31、第二反射面3333以及第三反射面3335。三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三角形平面,且三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三棱锥结构。三个反射面33共同相接处形成顶部31,使顶部31呈尖点状。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2至图14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三棱台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三角形。顶部 31大致为与第一表面211平行的平面,以避免顶部31抵压在收容于收容空间 201中的移动终端造成挤压刮擦。反射面33为三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41、第二反射面3343以及第三反射面3345。三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梯形平面,且三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三棱台结构。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5至图17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多棱锥形凸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光结构30为六棱锥形凸起,反光结构30 朝向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六边形。反射面33为六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51、第二反射面3353、第三反射面3355、第四反射面3357、第五反射面3358以及第六反射面3359。六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三角形平面,且六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六棱锥结构。六个反射面33共同相接处形成顶部31,使顶部31呈尖点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如第三实施例)、四个(如第二实施例)、五个、七个,八个……,等等,相应地,反光结构30的凸起结构呈现为多棱锥凸起,本说明书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8至图19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多棱台形凸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光结构30为六棱台形凸起,反光结构30 朝向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六边形。顶部31大致为与第一表面211 平行的平面,以避免顶部31抵压在收容于收容空间201中的移动终端造成挤压刮擦。反射面33为六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61、第二反射面3363、第三反射面3365、第四反射面3367、第五反射面3368以及第六反射面3369。六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三角形平面,且六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六棱台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如第四实施例)、四个(如第一实施例)、五个、七个,八个,……,等等,相应地,反光结构30的凸起结构呈现为多棱台凸起,本说明书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20至图22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二面形状的凸起,反光结构30朝向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菱形。反射面33为两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71以及与第一反射面3371相交的第二反射面3373,两个反射面33的相交线形成顶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3371以及第二反射面3373均大致呈三角形。第一反射面3371的一个顶点连接至第一表面211,与该顶点相对的底边连接至第二反射面3373。第二反射面3373的一个顶点连接至第一表面211,与该顶点相对的底边连接至第一反射面3371的上述底边。当多个反光结构30铺设于第一表面211上时,其中一个反光结构30的第一反射面3371上未与第二反射面3373邻接的边,与和该反光结构30邻接的反光结构的第一反射面相连接(如图20所示出的效果);同样地,其中一个反光结构30的第二反射面3373上未与第一反射面3371邻接的边,与和该反光结构30邻接的反光结构的第二反射面相连接(如图20所示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3371以及第二反射面3373 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平面,例如,菱形、梯形、矩形、五边形等等。例如,在图图23及图2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面3371以及第二反射面3373为矩形平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如图26至图28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波浪状的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波浪形延伸的条状。反射面33为两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81以及与第一反射面3381相交的第二反射面3383。第一反射面3381及第二反射面3381均为内凹曲面,也即,第一反射面3381及第二反射面3381的横截面为弧形(图28)。两个反射面 33的相交线形成顶部31。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3381 及第二反射面3381均也可以为外凸曲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如图29至31图31所示,反光结构30 大致呈棱锥状的凸起,反光结构30在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菱形。反射面33为四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91、第二反射面3392、第三反射面3393 以及第四反射面3394。四个反射面33均大致呈菱形平面,且四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棱锥结构。具体而言,每个反射面33的一个顶点连接至第一表面 211,与该顶点相对的顶点连接至其他的反射面33。四个反射面33共同相接处形成顶部31,使顶部31呈尖点状。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反射面 3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等等,本说明书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第十实施方式中,如图32及图33所示,反光结构30大致呈棱台状的凸起,反光结构30朝向第一表面211投影的外轮廓大致呈菱形。顶部31大致为与第一表面211平行的平面,以避免顶部31抵压在收容于收容空间201中的移动终端造成挤压刮擦。反射面33为四个,其包括第一反射面3395、第二反射面3396、第三反射面3397以及第四反射面3398。四个反射面33均大致缺一个角的呈菱形平面,且四个反射面33依次首尾相接呈棱台结构。具体而言,每个反射面33的一个顶点连接至第一表面211,与该顶点相对的缺角连接至顶部31。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等等,本说明书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壳20中,本体21、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以及第四侧壁29为注塑的一体成型结构。保护壳20的具体材料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壳20可以由PC塑料(Polycarbonate)制成,使保护壳20更为经久耐用,不易磨损变色。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保护壳20 还可以有TPU橡胶(Thermoplastic)或PP树脂(Polypropylene)等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护壳20可以由PC塑料(Polycarbonate)、 TPU橡胶(Thermoplastic)或PP树脂(Polypropylene)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壳20为无色透明状,使光线能够穿过第二表面213到达反射面33,从而反射面33能够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形成炫光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保护壳可以为有色透明状,例如,保护壳20可以为有色的透光材料制成,使光线能够穿过第二表面213到达反射面 33,从而反射面33能够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光线形成炫光效果。
综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保护壳20,用于收容并保护移动终端,,能够使移动终端免于撞击或刮擦损坏。由于保护壳20的反光结构30设有多个朝向不同方向的反射面33,当外界光线照射到本体21上时,多个反光结构30能够向不同的角度反射光线,形成炫光效果,从而使保护壳20在视觉上呈现晶莹闪亮的效果,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多个反光结构30能够弱化刮擦瑕疵对保护壳20外观的影响,当保护壳20表面受到刮擦损伤时,由于反光结构30反射光线形成的炫光效果,使刮擦损伤痕迹被弱化甚至被掩盖,有利于提高保护壳20的外观效果。进一步地,反光结构30反射光线形成的炫光效果,还能够对移动终端本身的图案或特征(例如天线断线、手机品牌标志等等)进行模糊化,使移动终端整体呈现的效果更为完整化、一体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壳20背离收容空间201的第二表面213大致呈光滑的平面。可以理解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213上也可以设置上文所描述的反光结构30,以进一步增强保护壳20的炫光效果,并形成凹凸的触觉体验,提高用户的握持手感。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 213中的任一个设置上述的反光结构30,也可以在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3 上同时设置上述的反光结构30。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21、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第四侧壁29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均可以设置上文所描述的反光结构 30,以进一步增强保护壳20的炫光效果,提高用户体验。例如,本体21、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第四侧壁29上均设有上述的反光结构,使保护壳30整体呈现均匀的晶莹闪亮的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1,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 25、第三侧壁27、第四侧壁29均设有挖空结构203,以为移动终端上的实体结构(例如实体控制按键、受话器、摄像头、耳机接口、数据线接口等结构)预留避位空间。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侧壁27及第四侧壁29中的一个或两个均可以省略,以灵活地为移动终端上的实体结构预留足够的避位空间,使保护壳20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能够提高保护壳20适用的广泛性。同样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保护壳2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 23、第二侧壁25、第三侧壁27、第四侧壁29中的至少一个侧壁,该至少一个侧壁连接于本体21,并与本体211用于共同收容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3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电子装置本体10以及保护壳20,电子装置本体10部分地收容于保护壳20内。保护壳20 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保护壳。移动终端10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包括本体以及连接于本体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本体及所述侧壁用于共同收容移动终端;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反光结构,每个反光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凸起结构;每个反光结构包括顶部以及多个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面均连接于所述顶部与所述本体之间;每个反射面与所述本体的表面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反光结构的多个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互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为以下结构的任一种:尖点、线、平面、曲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以下结构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平面、内凹曲面、外凸曲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每个反光结构的多个反射面为以下结构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平面、内凹曲面、外凸曲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自所述本体的表面凸起的高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08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在所述本体的表面投影所占据的面积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0.3mm*0.3mm且小于等于0.9mm*0.9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光结构呈阵列状排列或辐射状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反光结构和与其相邻的反光结构彼此邻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本体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用于收容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反光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表面以及背离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铺设有多个所述反光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为棱台形凸起,所述顶部为平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为棱锥形凸起,所述顶部为尖点。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为平面,每个所述反射面为缺角的菱形平面,每个所述反射面的缺角处均连接于所述顶部的边缘,且多个所述反射面依次首尾相接。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为尖点,每个所述反射面为菱形平面,且多个所述反射面依次首尾相接,多个所述反射面相接处形成所述顶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交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为三角形平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的一个顶点连接至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的与所述顶点相对的底边连接至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一个顶点连接至所述本体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顶点相对的底边连接至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所述底边,并形成所述顶部。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交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为矩形平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交形成所述顶部。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及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交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交形成所述顶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在所述第一表面投影的外轮廓呈波浪条状延伸。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反光结构。
2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的电子装置本体,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为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01721626044.0U 2017-11-29 2017-11-29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3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6044.0U CN207543157U (zh) 2017-11-29 2017-11-29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PCT/CN2018/116790 WO2019105268A1 (zh) 2017-11-29 2018-11-21 电子设备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26044.0U CN207543157U (zh) 2017-11-29 2017-11-29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3157U true CN207543157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5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2604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3157U (zh) 2017-11-29 2017-11-29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31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0314A (zh) * 2017-11-29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壳
WO2019105268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1161481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0314A (zh) * 2017-11-29 2018-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壳
WO2019105268A1 (zh) * 2017-11-29 2019-06-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CN107770314B (zh) * 2017-11-29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壳和移动终端
CN111614816A (zh) * 2020-05-25 2020-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238402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3157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以及移动终端
US116250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ustproof structure
KR100763730B1 (ko) 면광원 장치
CN107770314A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TWI291580B (en)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and film systems
AU2006208420A1 (en) Metallized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having a high measured daytime luminance factor
CN101784919B (zh) 光学膜片及包含一光学膜片的背光总成及液晶显示器
CN113327515A (zh) Mini-LED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29086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64886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852659B1 (ko) 반사 방지 필름
US20210373225A1 (en)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and front light source module thereof
CN101557689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CN113189688A (zh) 盖板及电子设备
CN216848220U (zh) 一种新型结构分光膜及背光模组
CN110887021A (zh) 一种光学透镜及其发光装置
AU775033B2 (en) Camouflaged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amouflaging a structure against a background having a generally uniform composition
CN209659422U (zh) 一种保护罩和摄像机
CN10209514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207635157U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129682U (zh) 可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WO2019105268A1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
CN212434126U (zh) 反射式显示装置及其前置光源模块
CN217982117U (zh) 投影幕布
CN210803763U (zh) 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