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8992U -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8992U
CN207538992U CN201721419302.8U CN201721419302U CN207538992U CN 207538992 U CN207538992 U CN 207538992U CN 201721419302 U CN201721419302 U CN 201721419302U CN 207538992 U CN207538992 U CN 207538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conveying
liquid
pressur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193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Mei Pe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Mei Pe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Mei Pe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Mei Peng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193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8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8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8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包括:输送缸,其上设有输送进液口及输送出液口;输送机构,具有滚珠丝杆以及设置在滚珠丝杆一端并且延伸至输送缸内的输送柱塞;驱动机构,驱动输送机构沿输送缸的轴向来回移动;回液缸,其上设有回液开口;以及控制部,控制电动机进行正反转运行,其中,输送机构还具有设置在滚珠丝杆另一端并且延伸至回液缸内的回液柱塞,回液开口与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的压力液体出口相连通,使得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排出的压力液体通过压力液体出口进入回液缸,进而将压力施加于回液柱塞的表面上,在进行液体压力变送的同时实现携压液体的能量回收。

Description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之一,其原理如图5所示:反渗透处理设备200包括一个壳体201,其内部设有反渗透膜202,将海水通过海水进口204输送至反渗透膜202的一侧,在让反渗透膜202阻隔杂质的同时迫使水分子通过,即可得到从淡水出口205流出的淡水。同时,剩余的海水形成浓海水,从与海水进口204同侧的浓海水出口206排出。
为了完成海水的输送,储存原海水的储水池和淡水设备之间安装有输送泵203。反渗透膜202的孔径极小,需要向海水侧施加较大的压力才能够使水分子顺利通过,因此上述输送泵203需要能够提供一定的输送压力才能保证反渗透淡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现有技术中,离心泵和柱塞泵都可以实现液体增压输送。其中,离心泵的原理为利用真空来吸入液体并增压输出,其输出压力有限,因此在压力要求较高时不得不采用多级离心泵联用的方式,成本高、维护困难且效率较低。柱塞泵采用驱动机构带动柱塞在输送缸内往复运动,使得柱塞将液体吸入或压出输送缸,其可以达到较高的输送压力,因此在反渗透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柱塞泵结构如图4所示,该柱塞泵300包括输送缸301、电机302、偏心轮(或曲轴)303、摇臂306、连杆304和柱塞305。运行时,电机302通过偏心轮303、摇臂306和连杆304的传动作用驱动柱塞305在输送缸301内往复运动。输送缸301的一端设有两个单向阀,一个向输送缸内开放而另一个向输送缸外开放。当柱塞泵工作时,柱塞305在输送缸301内往复运动,使得输送缸301内产生负压或正压,让待输送液体通过单向阀被吸入输送缸301或被压出输送缸301。
上述柱塞泵中,输送液体的压力需要依靠电机持续做功来维持。当需要提供高输送压力时,电机需要提供更高的功率来使柱塞克服压力从而将待输送液体压出;并且,运行过程中电机需要一直保持这样的高功率,不仅能耗高,也容易发生损坏。
进一步,反渗透处理设备200这样的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由于反渗透膜202的海水侧表面上一直保持较高压力,海水中的部分水分子在压力作用下透过膜的晶格间隙渗出形成淡水输出,该过程损失的压力较小(约10%左右),因此其从浓海水出口206排出的浓海水仍然具有较高的压力(约为海水进口204压力的90%左右)。如果该携有大量能量的高压浓海水直接排出,则会造成大量能量损失(按淡水回收率40%计算,排放能量约占进口能量的50%~60%),使反渗透系统的能耗增加,导致获得淡水的成本大幅度提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安装能量回收系统来降低反渗透系统的能耗。
目前技术的能量回收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流体非接触装置”,另一类是“流体接触式装置”。但无论是哪一类能量回收系统,均存在以下弊端:
1、需要在高压泵之外,另增加一套独立的能量回收装置,结构复杂,投资大、维护、运行成本高。
2、“流体非接触”类能量回收装置是通过叶轮、轴之类机械装置将浓海水中携带的能量,转化传递给高压泵主轴,减少高压泵主轴的功率消耗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装置的能量转化效率低,且受浓海水的流量、压力影响大,当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失去能量回收效果。
3、“流体非接触”类能量回收装置是通过携带压力的浓海水驱动,将新鲜海水输送到高压泵输出端,通过减少高压泵的输出流量达到回收能量的目的,需在能量回收装置与高压泵之间安装增压泵,以平衡两个水路之间的压力差,其投资大、控制系统复杂,且效果受浓海水的流量、压力影响大。
4、能量回收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求高,需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维修,故大多在中大型反渗透系统中才安装,而小型(日产200吨淡水以下)海水淡化装置中很少使用,因此小型海水淡化装置通常不带有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反渗透系统中的液体高压变送和排放浓水能量回收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压力液体能量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用于对压力液体处理设备的待输送液体进行增压输送,压力液体处理设备对增压输送后的待输送液体进行处理并排出压力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缸,其上设有输送进液口及输送出液口;输送机构,具有滚珠丝杆以及设置在滚珠丝杆一端并且延伸至输送缸内的输送柱塞;驱动机构,包括进行正反转运行的电机及在该电机驱动下作正反转旋转运动的螺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套在滚珠丝杆上,驱动输送机构沿输送缸的轴向来回移动,从而使得待输送液体从输送进液口被吸入输送缸或从输送出液口被压出输送缸;回液缸,其上设有回液开口;以及控制部,控制电动机进行正反转运行,其中,输送机构还具有设置在滚珠丝杆另一端并且延伸至回液缸内的回液柱塞,回液开口与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的压力液体出口相连通,使得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排出的压力液体通过压力液体出口进入回液缸,进而将压力施加于回液柱塞的表面上,在进行液体压力传送的同时,实现携压液体的能量回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输送机构为分体式,输送柱塞、滚珠丝杆以及回液柱塞依次同轴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输送缸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输送柱塞相接触的输送柱塞密封圈,回液缸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回液柱塞相接触的回液柱塞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输送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阀,输送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进液阀为允许液体从外部流向输送缸内部的单向阀,出液阀为允许液体从输送缸内部流向外部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进液阀和出液阀为在控制部的控制下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回液开口处设有在控制部的控制下的二位三通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变压传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回液缸上还设有第二回液开口,用于将回液缸内的压力液体释放压力后形成的液体排出,回液开口及第二回液开口处分别设有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上任一项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该多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相互并联,其中,多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控制部为同一个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使各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输送机构的输送进程不同,从而使得各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输送最低压力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点。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由于其中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具有输送缸和回液缸,并且回液缸上设有回液开口,能够让压力液体流入从而将其压力施加在回液活塞上进而传递至输送活塞上,因此能够利用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的液体压力,达到回收能量的效果。进一步,压力液体的压力是通过管路回流至回液缸后直接加载在回液活塞并传递至输送活塞上的,不需要经过任何转换就能够直接为输送机构提供动力,其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因此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回收能量的效率极高。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中具有与输送机构的滚珠丝杆螺纹结合的螺母,使得电机运行时输送机构整体在螺母的带动下来回移动,即,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滚珠丝杆式的传动结构,该结构能够利用滚珠丝杠副的高效推力来实现力的双向传递,因此其能够在实现输送液体的同时高效地实现能量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渗透设备的工作原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柱塞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剖视结构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100包括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支架20以及控制部(图中未示出)。
其中,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均设置在支架20上,控制部用于对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中的相关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并协调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的运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包括输送缸11、输送机构12、驱动机构13、回液缸14以及保护罩15。
输送缸11呈圆筒状,竖直设置,其上端盖11C上设有输送进液口11A和输送出液口11B。输送进液口11A处设有进液阀,输送出液口11B处设有出液阀(进液阀和出液阀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为允许液体从外部向输送缸11内部流通的单向阀,出液阀为允许液体从输送缸11内部向外部流通的单向阀。
回液缸14呈圆筒状,竖直设置并且位于输送缸11的下方。回液缸14与输送缸11同轴设置,即,二者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回液缸14的下端盖14B上设有一个回液开口14A,回液缸14内的液体均从该回液开口14A进出。
输送机构12竖直设置,并且与输送缸11和回液缸14同轴(以下将输送缸11、回液缸14及输送机构12的中轴线方向称为轴向)。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2为分段式杆状,具有依次同轴地固定连接的输送柱塞12A、滚珠丝杆12B和回液柱塞12C。其中,输送柱塞12A位于上部,其上端向上延伸至输送缸11内;滚珠丝杆12B位于中部,其上端与输送柱塞12A的下端固定连接;回液柱塞12C的上端与滚珠丝杆12B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回液柱塞12C的下端向下延伸至回液缸14内。
输送柱塞12A的外径与输送缸11的内径相当,输送缸11的下端部内壁上设有密封圈11D,使得该下端部与输送柱塞12A之间被密封,液体无法从该处泄露。
相应地,回液柱塞12C的外径与回液缸14的内径相当,该回液缸14的上端部设有密封圈14C,使得该上端部与回液柱塞12C之间被密封。
滚珠丝杆12B位于输送缸11和回液缸14之间,其外侧面具有螺纹结构。
驱动机构13包括螺母131、电机132以及传动皮带133。
螺母131内表面设有与滚珠丝杆12B相对应的螺纹结构,该螺母131通过螺纹连接套在滚珠丝杆12B上,从而形成了滚珠丝杆式的传动结构。电机132安装在支架20上,位于滚珠丝杆12B的一侧。电机132的输出端及螺母131上套有传动皮带133,构成了将电机132的驱动力传递至螺母132的皮带传动组件,使得电机132工作时能够带动螺母131转动,从而驱动滚珠丝杆12B沿轴向移动。由于输送机构12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为固定连接,因此当滚珠丝杆12B沿轴向移动时,输送机构12就相应地整体沿着轴向移动。即,当螺母131在电机132和皮带传动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齿轮传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滚珠丝杆12B周向转动时,滚珠丝杆12B就被螺母131带动而沿轴向作直线运动,将电机132产生的旋转扭矩转化为滚珠丝杆12B的轴向推力,并将该轴向推力传递给输送柱塞12A及回液柱塞12C,对输送缸11中的液体加压,使高压液体从输送出液口11B中输出。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为安装有预设的控制程序的PLC控制部,所采用的电机132为伺服电机,因此能够根据控制部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转动方向。当控制部根据预设的控制程序周期性地发出改变转动方向的信号时,电机132相应地改变转动方向(即,周期性地进行正反转运动),使螺母131对应地改变转动方向(即,对应地进行正反转旋转运动),最终使得输送机构12整体沿着轴向周期性地来回移动。
保护罩15环绕形成在滚珠丝杆12B外围并固定在支架20上,用于对滚珠丝杆12B等结构形成保护。
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100用于对压力液体处理设备的待输送液体进行增压输送。其中,压力液体处理设备对增压输送后的待输送液体进行处理,并排出压力液体,该压力液体处理设备至少具有一个输送液体进口和压力液体出口。
以下结合附图,以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100作为图5的输送泵203应用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的工作原理。
图4为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的管路结构示意图,图4中的箭头为液体流动方向。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100与反渗透设备200联用,形成了一个反渗透系统。
其中,液体压力变送设备100的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相互并联。即,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中,相同的液体进出口均通过管路相连通,例如,两个输送进液口11A相互连通(图4中未显示并联管道),使得储水池中的海水分别同时进入该两个输送进液口11A;两个输送出液口11B相互连通,使得从输送出液口11B流出的液体汇为一路。另外,反渗透设备200上设有两个相同的浓海水出口206,两个回液开口14A分别通过两个三通阀14D与该两个浓海水出口206连通,由于浓海水出口206在反渗透设备200中位于反渗透膜202的同侧,其流出的浓海水完全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认为该两个回液开口14A是相互连通的。另外,三通阀14D的一个出口还与废液排出管道连通,因此该三通阀14D可以使得回液开口14A连通至浓海水出口206废液排出管道,从而让浓海水通过该回液开口14A进入回液缸14,或让回液缸14内的液体通过该回液开口14A排出。
本实施例中,三通阀14D为二位三通电磁阀,该二位三通电磁阀也与控制部电连接,因而能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对液体进行导通或关闭。
如上所述,输送机构12能够在驱动机构13的驱动下沿着轴向(即图4中的上下方向)来回移动。
当输送机构12向下移动时,其使输送缸11内形成负压,让海水从储水池中经过输送进液口11A被吸入输送缸11;当输送机构12向上移动时,输送柱塞12A也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对输送缸11内的海水施加压力,并将其从输送出液口11B压出输送缸11,然后通过海水进口204流入壳体201内的海水侧。由此,海水就在输送缸11处完成了输送过程。
在反渗透淡化过程刚开始时,反渗透设备200内部没有液体。控制部对三通阀14D进行控制,让回液开口14A保持与浓海水出口206连通,并起动驱动机构13,则海水从储水池经由上述输送过程被输送到壳体201内的海水侧。由于此时海水压力还没有达到反渗透的要求,因此不会形成淡水,海水几乎全部从浓海水出口206流出,然后通过回液开口14A进入回液缸14内部,并充满回液缸14。
当回液缸14内部充满海水时,驱动机构13保持工作,海水不断从储水池被输送到壳体201内。由于三通阀14D保持回液开口14A与浓海水出口206的连通状态,海水不断从输送缸11进入壳体201内的海水侧部分以及回液缸14,最终却无法从回液缸14中流出,因此回液缸14的内部、壳体201内的海水侧部分以及输送缸11内部的海水压力在输送过程中不断上升。
当反渗透设备200海水侧的海水达到反渗透所需压力时,其透过反渗透膜形成淡水,从淡水出口205流出。同时,由于形成了淡水,海水在反渗透膜202上的压力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即浓海水出口206处的压力小于海水进口204。
达到上述状态时,反渗透设备200的浓海水出口206流出的浓海水具有较高的压力。由于输送机构12的下端位于回液缸14内,该压力较高的浓海水将其压力施加在输送机构12的下端表面上。由此,输送机构12在向上移动对海水进行增压输送时,其上端表面对输送缸11内的海水施加压力,同时下端表面也在承受来自浓海水出口206的浓海水压力,两侧的压力差相对较小(相当于海水在反渗透膜202处的压力损失)。因此,在达到这样的状态后,输送机构12在输送海水时仅需较小的输出功率即可保持输送过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这种状态下,控制部可以对三通阀14D进行控制,让浓海水适当地通过回液开口14A排出。由此,浓海水就在回液缸14完成了一个回液过程。
达到稳定状态后,控制部对电机132的旋转方向及三通阀14D的连通状态进行程序控制,保证:当电机132开始正转(即,输送活塞12A从上至下作吸水运行)时,三通阀14D将回液开口14A与废液排出管道连通,使回液缸14内的失压液体(即压力液体释放压力后形成的液体)排出;当电机132运行到行程终点、开始反向运行时(即,输送活塞12A从下向上作压水运行),三通阀14D将回液开口14A与浓海水出口206连通,使反渗透设备200中的携带压力的液体进入回液缸14,对回液活塞12C的表面施压。控制部控制电机132如此周而复始的运行,从而实现了在输出压力液体的同时对携压液体(即浓海水)进行能量回收。
如上所述,当本实施例的液体变压输送设备100与如反渗透淡化设备200这样的压力液体处理设备联用从而形成液体压力处理系统时,输送活塞12A向待输送液体施加压力从而完成增压输送,同时,回液活塞12C表面被压力液体施加了一定压力,该压力同步地传递至输送活塞12A处,使得输送活塞12A同时承受了来自输送液体的反作用力和压力液体所施加的压力,该两个压力的差值约为反渗透设备200的反渗透膜202处的压力差。因此,电机132只需要提供足以克服该压力差的输出功率即可保持整个液体输送及处理过程的进行。
另外,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对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的电机132所发送的控制信号具有一定的相位差,使得在同一运行周期内两个电机13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让两个输送机构12的运动相反,进而使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的工作进程相反(即,一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进行压出液体的进程时,另一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进行吸入液体的进程)。由此,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10的输出压力最低点就出现在了不同的时间点。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由于其中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具有输送缸和回液缸,并且回液缸上设有回液开口,能够让压力液体流入从而将其压力施加在回液活塞上进而传递至输送活塞上,因此能够利用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的液体压力,达到回收能量的效果。进一步,压力液体的压力是通过管路回流至回液缸后直接加载在回液活塞并传递至输送活塞上的,不需要经过任何转换就能够直接为输送机构提供动力,其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因此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回收能量的效率极高。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中具有与输送机构的滚珠丝杆螺纹结合的螺母,使得电机运行时输送机构整体在螺母的带动下来回移动,即本实施例采用了滚珠丝杆式的传动结构,该结构能够利用滚珠丝杠副的高效推力来实现力的双向传递(即,旋转螺母可将扭矩高效转化为丝杆的推力;反之,驱动丝杆也可将推力高效转化为螺母的扭矩,传递效率可达95%以上),因此其能够在实现输送液体的同时与上述回液机制配合,从而高效地实现能量回收。如果采用常规活塞泵的偏心轮和连杆结构,则由于力矩传递效率低而难以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另外,常规的丝杆-螺母结构(即非滚珠丝杆式的丝杆-螺母结构)不能实现力的双向传递,因此是无法实现输送液体及能量回收的,只有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滚珠丝杆式结构才能有效地在实现输送液体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
本实施例中,三通阀为电磁阀,驱动机构中的电机为伺服电机,因此能够在控制部的控制下协调工作,使得液体输送过程及回液过程顺利进行。例如,当反渗透膜处压力过高时,控制部会自动调整电机转速,使压力保持稳定回液出液口。
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柱塞泵中,由于通过偏心轮和连杆来实现传动,其力矩角度不断变化,因此柱塞无法保持匀速运动,输送压力始终是波动的(即,输出压力在时间轴上出现类似于正弦波的波形)。与上述常规柱塞泵相比,本实施例的滚珠丝杆式传动结构的力矩角度不变,因此可以使输送机构及柱塞以接近匀速的状态运动,其输出压力在达到最高点后能够保持平稳(即,输出压力在时间轴上出现类似于矩形波的波形)。
传统的柱塞泵中,当输送缸内吸入液体时将无法产生液体输出,即此时为输出空档期。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中,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相互并联,并且其中的电机均通过控制部来控制,因此能够通过控制部对各自的电机进行控制,让两个输送机构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之间的工作进程相反,进而让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之间的液体输出相互弥补并消除输出空档期。所以,本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能够适用于对输送持续性要求高的压力液体处理设备。
另外,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完全位于输送缸及回液缸的外部,因此拆装及维修都较为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
例如,上述各实施例中,输送缸、输送机构和回液缸均竖直设置,但本实用新型中,输送缸、输送机构和回液缸也可以水平设置或根据实际情况沿其他方向设置。另外,实施例中,输送缸、输送机构和回液缸均同轴,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三者也可以不同轴,只要其轴线互相平行,不影响输送机构的动作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输送机构为分段式,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机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输送出液口及输送进液口均设置单向阀,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这些位置也可以设置由控制部控制的电磁阀,其开启和关闭与液体输送进程形成配合即可。
实施例中,回液缸仅设置了一个回液开口,其通过三通阀来控制压力液体进入或流出。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液缸上还可以再设置一个开口,即第二回液开口,使得两个回液开口可以分别让压力液体进入和流出,这种情况下,回液开口和第二回液开口处可以不设置电磁三通阀,而是分别设置通过控制部控制并协调的普通电磁阀。
另外,实施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包括两个并联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但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压力变送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并联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这种情况下,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控制部可以是同一个控制部,即整个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可以只设置一个控制部,该控制部同时对各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电机、电磁阀等进行控制,使各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协调工作即可。
实施例中的单个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也可以作为液体输送设备应用,但单个装置无法消除输出空档期,因此适用于对输出连续性要求不高的压力液体处理设备。

Claims (9)

1.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用于对压力液体处理设备的待输送液体进行增压输送,所述压力液体处理设备对增压输送后的所述待输送液体进行处理并排出压力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缸,其上设有输送进液口及输送出液口;
输送机构,具有滚珠丝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一端并且延伸至所述输送缸内的输送柱塞;
驱动机构,包括进行正反转运行的电机及在该电机驱动下作正反转旋转运动的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套在所述滚珠丝杆上,驱动所述输送机构沿所述输送缸的轴向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待输送液体从所述输送进液口被吸入所述输送缸或从所述输送出液口被压出所述输送缸;
回液缸,其上设有回液开口;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动机进行正反转运行,
其中,所述输送机构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另一端并且延伸至所述回液缸内的回液柱塞,
所述回液开口与所述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的压力液体出口相连通,使得所述压力液体处理设备中排出的所述压力液体通过所述压力液体出口进入所述回液缸,进而将压力施加于所述回液柱塞的表面上,在进行液体压力传送的同时,实现携压液体的能量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输送机构为分体式,
所述输送柱塞、所述滚珠丝杆以及所述回液柱塞依次同轴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输送缸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柱塞相接触的输送柱塞密封圈,
所述回液缸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液柱塞相接触的回液柱塞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输送进液口处设置有进液阀,所述输送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液阀为允许液体从外部流向所述输送缸内部的单向阀,
所述出液阀为允许液体从所述输送缸内部流向外部的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进液阀和所述出液阀为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进行开启或关闭的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回液开口处设有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的二位三通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回液缸上还设有第二回液开口,用于将所述回液缸内的所述压力液体释放压力后形成的液体排出,
所述回液开口及所述第二回液开口处分别设有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的电磁阀。
9.一种液体压力变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压力变送装置,该多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相互并联,
其中,所述多个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所述控制部为同一个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使各个所述液体压力变送装置中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进程不同,从而使得各个所述液体压力变送装置的输送最低压力出现在不同的时间点。
CN201721419302.8U 2017-10-31 2017-10-31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207538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9302.8U CN207538992U (zh) 2017-10-31 2017-10-31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19302.8U CN207538992U (zh) 2017-10-31 2017-10-31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8992U true CN207538992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19302.8U Active CN207538992U (zh) 2017-10-31 2017-10-31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89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389A (zh) * 2017-10-31 2018-02-16 舟山梅朋水处理有限公司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116066511A (zh) * 2023-03-09 2023-05-0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多级同步主动减振装置及减振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1389A (zh) * 2017-10-31 2018-02-16 舟山梅朋水处理有限公司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116066511A (zh) * 2023-03-09 2023-05-0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节的多级同步主动减振装置及减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046B (zh) 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三层活塞电动液压缸及增压方法
CN207538992U (zh)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111960363A (zh) 一种全自动化的瓶装化妆品灌装设备
CN107575379A (zh) 高效智能可调液压泵及其应用的泵站系统
CN209616411U (zh) 自动上料回收式榨油机
CN206543732U (zh) 一种输送带清洗机
CN207421022U (zh)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107605852A (zh)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208132957U (zh) 一种管材送出料机械手装置
CN206539468U (zh) 化工泵
CN107701389A (zh) 液体压力变送装置及设备
CN209535587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用灌装设备
CN206513522U (zh) 一种风力抽水系统
CN105883977A (zh) 一种和柱塞泵配合的能量回收小型海水淡化装置
CN102720671B (zh) 膏状体物料高压输送方法和膏状体物料高压输送泵
CN213450790U (zh) 利用水车带动的空气压缩机
CN108726845A (zh) 一种低成本滤网式污泥脱水设备
CN111330789B (zh) 一种防沉淀且节能的安防巡检机器人用喷洒结构
CN205977583U (zh) 一种变频调压直驱泵
CN207377795U (zh) 高效智能可调液压泵及其应用的泵站系统
CN106593805B (zh) 一种风力抽水系统
CN206267154U (zh) 一种混凝土湿喷机构
CN207034601U (zh) 一种黄油压注机
CN206830547U (zh) 智能可调高压泵站系统
CN206738110U (zh) 一种超高压便携式充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