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8913U -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8913U
CN207538913U CN201721391864.6U CN201721391864U CN207538913U CN 207538913 U CN207538913 U CN 207538913U CN 201721391864 U CN201721391864 U CN 201721391864U CN 207538913 U CN207538913 U CN 207538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ield
catalyzing unit
ternary catalyzing
wraps
straight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18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加如
尹建东
卢安
张爱宇
王超
沈源
王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stice And Benefit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ustice And Benefit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ustice And Benefit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ustice And Benefit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18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8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8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8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配合包裹在三元催化器的外表面,第一隔热罩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翻边,第二隔热罩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立边,直翻边与直立边对应,直翻边包裹直立边形成固定部,且直翻边与直立边紧密贴合;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包括两个沿三元催化器轴向的端部,端部与三元催化器的两个锥端的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无需焊接,规避了高温震动焊点易脱落的问题,且外形更美观;有效控制隔热罩的蹿动,同时解决隔热棉吹蚀问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间的包裹更加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人类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尾气的治理越来越重要,三元催化器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三元催化器中的催化剂最低要在250℃的时候起反应,温度过低时,转换效率急剧下降;而催化剂的最佳的工作温度是400℃到800℃左右,过高也会使催化剂老化加剧。
整车技术上的热环境保护技术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元催化器作为整车上主要热源,正常工作时,三元催化器内的温度一般可达400-800℃,其表面温度高达200-300℃。综上所述,对于三元催化器的热保护十分重要。现有三元催化器的一般热保护方式为加装隔热罩,阻断热辐射,达到优化三元催化器附近热环境的作用。
常规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三元催化器连接的,隔热罩板材大多较薄,且三元催化器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震动,长期处于此工作环境下,隔热罩的焊接点易脱焊,使得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的连接松动;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来固定隔热罩,不仅焊接成本高、效率低,还影响外形的美观程度。
因此设计一种新的隔热罩结构尤为重要,使得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间的固定无需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隔热罩的安装更加简易、耐高温性能更好且外形更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该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使得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间的固定无需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隔热罩的安装更加简易、耐高温性能更好且外形更美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所述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配合包裹在三元催化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隔热罩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翻边,所述第二隔热罩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立边,所述直翻边与所述直立边对应,所述直翻边包裹所述直立边形成固定部,且所述直翻边与所述直立边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包括两个沿所述三元催化器轴向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的两个锥端的表面贴合,有效控制所述隔热罩在三元催化器中心线方向上的蹿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配合形成一整体,所述固定部长度方向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轴向一致。
具体地,所述直翻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直立边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端部垂直于所述锥端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的内表面设有隔热棉。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棉的材质为陶瓷纤维。
优选地,沿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的弧形外表面设有若干条弧形加强筋。
进一步地,若干条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三元催化器的轴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直翻边的边缘处设有倒角,美观且不易剐蹭,受到碰撞不易起刺。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的板材厚度为0.4mm-1.2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三元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器的外表面设有上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中直翻边翻折包裹直立边,使得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三元催化器的包裹,替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规避了高温震动致使焊点易脱焊的问题,安装简便,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中端部与三元催化器的锥端的表面贴合,隔热棉被密封在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之间,利用了三元催化器两端的锥形设计,有效控制隔热罩在三元催化器中心线方向的蹿动,同时解决隔热棉吹蚀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来固定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因此无焊点,零件外形更加美观,且通过工艺装备的装配,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间的包裹更加紧密,耐高温性能更佳。
4.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隔热罩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增加了隔热罩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直翻边包裹直立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翻边包裹直立边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对应侧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第一隔热罩,2-第二隔热罩,3-隔热棉,4-催化器壳体,5-衬垫,6-载体,7-锥端,8-三元催化器,9-直翻边,10-直立边,11-端部,13-倒角,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所述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1和第二隔热罩2,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隔热罩和所述第二隔热罩配合形成一整体,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第二隔热罩2将三元催化器8的外表面全部包裹。较佳地,所述隔热罩板材的厚度为0.5mm。所述三元催化器8两端为锥形设计,即所述三元催化器8的两端为锥端7,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包括两个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端部11,沿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弧形外表面均设置有两条弧形加强筋14,两条所述加强筋14沿所述所述三元催化器8的轴向分布。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隔热罩1内表面粘贴有隔热棉3,所述端部11通过弧形过渡垂直于所述锥端7,且所述端部11的端面与锥端7的表面贴合,所述弧形过渡能够减小应力集中且美观、不易起刺;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隔热罩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利用三元催化器8两端的锥形设计,采用所述隔热罩的端部11的端面与三元催化器8的锥端7的表面贴合的方案,使得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8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有效控制所述隔热罩在三元催化器8中心线方向的蹿动;且所述隔热棉3密封在所述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8之间,解决了隔热棉的吹蚀问题。
优选地,所述隔热棉的材质为陶瓷纤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侧边相连接将三元催化器8全包裹,所述第一隔热罩1包括多个直翻边9,多个所述直翻边9位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的两侧边,所述直翻边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三元催化器8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隔热罩2包括多个直立边10,多个所述直立边10位于所述第二隔热罩2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两侧边,所述直立边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三元催化器8的轴向一致,所述直翻边9与所述直立边对应,所述直翻边9翻折包裹所述直立边10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长度方向与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一致,且所述直翻边9与所述直立边10紧密贴合。优选地,所述直翻边9的长度大于所述直立边10的长度。采用所述直翻边9翻折包裹直立边10的方案,使得第一隔热罩1与第二隔热罩2连接并包裹三元催化器8,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来固定所述隔热罩,规避了高温震动导致隔热罩焊点易脱焊的问题,且安装简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零件外形更加美观。优选地,所述直翻边的边缘处设有倒角13,美观且不易剐蹭,受到碰撞不易起刺。
如图4所示,隔热罩包裹三元催化器8,由外向内依次是:隔热罩、隔热棉3、催化器壳体4、衬垫5和载体6。
如图5所示为所述直翻边包裹直立边的过程示意图,所述第一隔热罩1与所述第二隔热罩2包裹所述三元催化器8,所述直翻边9与所述直立边10接触,所述直翻边9向所述直立边10所在方向翻折并包裹住所述直立边10,使得所述第一隔热罩1与所述第二隔热罩2连接并包裹三元催化器8。
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与三元催化器的装配过程如下:
1.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内表面上粘贴所述隔热棉3;
2.将所述第一隔热罩1放在工装上,所述三元催化器8放入第一隔热罩1内,将所述第二隔热罩2放在所述三元催化器8上;
3.利用工装挤压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第二隔热罩2,使得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第二隔热罩2与三元催化器8紧密包裹,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端部11与所述三元催化器8的两个锥端7的表面相贴合;
4.工装挤压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封装力达到设定值后,所述第一隔热罩1与第二隔热罩2的侧边紧密贴合,利用工装将所述第一隔热罩1的直翻边9进行折弯,包裹住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直立边10,最后再次利用工装对所述直翻边包裹处进行挤压,达到紧密包裹封装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多个直翻边9和多个直立边10,所述第二隔热罩2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两侧边缘处分布有多个直立边10和直翻边9,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直立边10和直翻边9与所述第一隔热罩1的直翻边9和直立边10相对应,所述直翻边9翻折包裹所述直立边10,使得所述第一隔热罩1与所述第二隔热罩2沿所述三元催化器8轴向的侧边更加紧密的贴合,所述隔热罩与所述三元催化器8之间的固定更加牢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中第一直翻边翻折包裹第二直翻边,使得第一隔热罩和第二隔热罩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三元催化器的包裹,替代了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规避了高温震动致使焊点易脱焊的问题,安装简便,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三元催化器的锥端的表面贴合,隔热棉被密封在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之间,利用了三元催化器两端的锥形设计,有效控制隔热罩在三元催化器中心线方向的蹿动,同时解决隔热棉吹蚀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采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来固定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因此无焊点,零件外形更加美观,且通过工艺装备的装配,隔热罩与三元催化器间的包裹更加紧密,耐高温性能更佳。
4.本实用新型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隔热罩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增加了隔热罩的强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包括第一隔热罩(1)和第二隔热罩(2),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配合包裹在三元催化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隔热罩(1)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翻边(9),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边缘分布有多个直立边(10),所述直翻边(9)与所述直立边(10)对应,所述直翻边(9)包裹所述直立边(10)形成固定部,且所述直翻边(9)与所述直立边(10)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包括两个沿所述三元催化器轴向的端部(11),所述端部(11)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的两个锥端(7)的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配合形成一整体,所述固定部长度方向与所述三元催化器轴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翻边(9)的长度大于所述直立边(10)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11)垂直于锥端(7)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内表面设有隔热棉(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棉(3)的材质为陶瓷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隔热罩(1)和所述第二隔热罩(2)的弧形外表面设有若干条弧形加强筋(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加强筋(14)沿所述三元催化器的轴向分布。
10.一种三元催化器,其特征在于:三元催化器的外表面设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
CN201721391864.6U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Active CN207538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1864.6U CN207538913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1864.6U CN207538913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8913U true CN207538913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1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1864.6U Active CN207538913U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89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3193A (zh) * 2019-03-25 2019-07-05 迪耐斯排气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隔热防护结构
CN112443384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广州特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罩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3193A (zh) * 2019-03-25 2019-07-05 迪耐斯排气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隔热防护结构
CN112443384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广州特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罩及其加工方法
CN112443384B (zh) * 2019-09-05 2022-03-15 广州特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罩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8913U (zh) 一种三元催化器全包裹隔热罩结构及应用其的三元催化器
US7427000B2 (en) Compressed gas tank for a motor vehicle
CA2316322A1 (en) Structure of attaching heat insulator
HUP0100604A3 (en) Catalyst based on ferrierite/iron for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us oxide content in gases, method for obtaining same and application
US20160305299A1 (en) Mounting Support for Heat Shield Reinforcement
CN206386172U (zh) 一种三元催化器总成
US6737027B1 (en) Converter with shell sized to endplates
CN203688106U (zh) 椭圆型接触头的温度传感器
CN207033568U (zh) 隔热罩、催化器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08106534U (zh) 一种双载体三元催化器
CN207934977U (zh) 一种车用催化器的进气端保温结构
CN214273778U (zh) 一种汽车保温型排气管
CN213574295U (zh) 一种集成催化器总成结构
CN207229209U (zh) 一种新型三元催化器总成及发动机总成
CN105386842A (zh) 一种保温降噪的汽车排气管
CN220890306U (zh) 隔热罩
CN206513667U (zh) 顶杠接头、顶杠与车辆
CN217602766U (zh) 一种后处理紧耦合一体化封装结构
CN211008839U (zh) 一种圆环封闭的保温隔热罩
CN205349486U (zh) 一种保温降噪的汽车排气管
CN211116196U (zh) 一种过滤器封装壳体结构及汽车
CN211008837U (zh) 一种翻边的保温隔热罩
CN213807821U (zh) 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系统与三元催化装置的深度净化型连接装置
CN206638033U (zh) 一种耐高温纵向防变形内胆
CN211144614U (zh) 催化器封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