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7915U -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7915U
CN207537915U CN201721480991.3U CN201721480991U CN207537915U CN 207537915 U CN207537915 U CN 207537915U CN 201721480991 U CN201721480991 U CN 201721480991U CN 207537915 U CN207537915 U CN 207537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aster control
shell
control borad
traffic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09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
王阔
于青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 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 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 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 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809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7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7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7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包括呈柱状且顶部设置有顶盖的外壳,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及呈平面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有反光膜。外壳内设置有主控板,主控板能够与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其信号灯信号。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与主控板连接,根据主控板发送的信号灯信号以实现与交通信号灯的同步显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通过将反光膜设置于不属于通行道的且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极大减小反光膜被刮蹭的概率,且通过设置发光装置以同步显示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状态,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管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路口、人行横道以及建筑物之间等常设置交通警示装置来对行驶的机动车起到警示作用,且往往会在交通警示装置的外围贴上反光膜,以便于在夜晚反光膜可以反射车灯,以提醒驾驶员。现有技术中,交通警示装置大多为圆柱形结构,反光膜贴在圆柱形的外围,这样的设置,反光膜极易被刮蹭,损坏率较高。且现有的交通警示装置无主动发光功能,仅仅起到一个阻挡作用,无法同步显示人行横道处的行人红绿灯的信号,且在夜间对于无车灯的车辆、行人等无法达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呈柱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弧形面,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反光膜;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能够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所述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还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根据所述主控板发送的信号灯信号,以实现与所述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同步显示。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发光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交通警示装置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另外两个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反光膜为微棱镜型反光膜。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装置,所述光感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以将感测到的环境光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光信号来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灯以及发光罩壳,所述发光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发光罩壳罩设在所述发光灯外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设置有散热装置。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外壳包括本体部、第一端盖部、第二端盖部以及多个连接件,所述本体部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第一端盖部设备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所述多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以连接所述本体部和第一端盖部,以及所述本体部和第二端盖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拉丝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系统,包括远程控制面板以及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所述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控板,所述远程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板通信连接以与所述主控板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通过将外壳设置为柱状形,且将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为弧形面,在该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反光膜,如此可极大减小反光膜被刮蹭的概率。在外壳内还设置有主控板,该主控板可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并将该信号灯信号传送至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发光装置,以使发光装置可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同步显示信号灯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通过将反光膜设置于不属于通行道的且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可极大减小反光膜被刮蹭的概率,且通过设置发光装置以同步显示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状态,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部位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的另一结构图。
图标:100-交通警示装置;110-外壳;111-顶盖;112-第一侧面;113-第二侧面;114-第三侧面;115-第四侧面;116-本体部;117-第一端盖部;118-第二端盖部;119-连接件;120-主控板;130-反光膜;140-发光装置;150-凹槽;160-光感测装置;170-散热口;180-散热装置;190-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100的结构图,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包括外壳110,该外壳110呈柱状结构。在所述外壳110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11,所述外壳110内设置有主控板120,在实施时,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侧,所述主控板120与该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所述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
所述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为弧形面。所述外壳1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14和第四侧面115,所述第三侧面114和所述第四侧面115为平面。在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上设置有反光膜130。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上还设置有发光装置140,所述发光装置140与所述主控板120连接。所述发光装置140可接收所述主控板120采集并发送的信号灯信号,并根据该信号灯信号以实现与该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同步显示信号灯状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上还设置有凹槽150,所述反光膜130设置在所述凹槽150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光膜130采用内嵌式结构,如此可避免反光膜130因暴露在外,在边沿处受到刮蹭时容易脱落的缺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13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的弧形的顶端,即所述反光膜13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的宽度。具体实施时,将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侧时,将第一侧面112或第二侧面113设置于靠近人行横道斑马线的一侧,即第三侧面114和第四侧面115位于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道的一侧。在行人和非机动车从交通警示装置100旁通行时,即使非机动车刮蹭到交通警示装置100的第三侧面114或第四侧面115,也将不会对位于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的反光膜130造成较大损伤,如此可极大程度地保护反光膜130的完整性。
可选地,根据反光膜130的反光单元结构,可以将反光膜130划分为玻璃珠型反光膜以及微棱镜型反光膜。其中,微棱镜型反光膜相对于玻璃珠型反光膜而言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工艺,在材料选择和棱镜结构上有较多变化,可满足更多的交通需求。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玻璃珠型反光膜或微棱镜型反光膜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的反光膜130采用微棱镜型反光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130采用规格为200mm*4的红白相间的反光膜13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140包括发光灯以及发光罩壳,所述发光灯与所述主控板120连接,所述发光罩壳罩设在所述发光灯的外围,则所述发光装置140整体上呈灯带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14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发光装置1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为了对前后两端的行人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14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所述外壳110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四个发光装置140中的两个发光装置140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112的分别靠近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另外两个发光装置140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113的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
当然,所述发光装置140的数量也可以为二个、三个或者其他数目个,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作具体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可选地,请结合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0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装置160,所述光感测装置160与所述主控板120连接以将感测到的环境光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板120,以使所述主控板120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光信号来控制所述发光装置140的发光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装置140可同步显示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状态,且可以起到在夜晚等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对无照明措施的交通工具进行提醒的作用。为了在夜晚达到良好的提醒效果,并在白天不至于造成光污染,则所述发光装置140可根据外界环境光的强度来适应性地调整发光强度。
例如,在夜晚等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光感测装置160将感测到的环境光发送至主控板120,主控板120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光信号来调整发光装置140的发光强度。在这种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则增强发光装置140的发光强度,以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起到良好的提示效果。再如,在白天等光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主控板120则相应地减弱发光装置140的发光强度,以节约电源消耗且避免造成光污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112或所述第二侧面113上还开设有散热口170,所述散热口170内设置有散热装置180。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180可以为散热风扇,以用于对设置在所述外壳110的主控板120以及其他的部件进行散热管理。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0的材质为拉丝不锈钢材质。由于拉丝不锈钢材料本身即呈拉丝状,因此,即使行人或非机动车刮蹭到其表面,也不会对其外观造成较大的损伤。采用拉丝不锈钢材质可使本交通警示装置100的外观保持较长时间的美观。
可选地,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10包括本体部116、第一端盖部117、第二端盖部118以及多个连接件119。所述本体部116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第一端盖部117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16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部118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16的另一端。所述多个连接件119设置于所述本体部116的内部以连接所述本体部116和第一端盖部117,以及所述本体部116和第二端盖部118。如此设置,则多个连接件119位于外壳110的内部,在内部起到固定第一端盖部117第二端盖部118以及本体部116的作用,则交通警示装置100的外观无裸露螺丝等连接结构,整体美观且大方。
请参阅图6,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交通警示装置100安装在相应的人行横道两侧,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还包括安装柱190,所述安装柱190设置于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通警示系统,所述交通警示系统包括远程控制面板以及上述的交通警示装置100。所述交通警示装置100包括呈柱状结构的外壳110,所述外壳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为弧形面。所述外壳11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14和第四侧面115,所述第三侧面114和所述第四侧面115为平面。在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上开设有凹槽150,所述凹槽150内设置有反光膜130。
所述外壳110内设置有主控板120,所述主控板120能够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所述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所述远程控制面板能够与所述主控板120通信连接,以与所述主控板120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3上还设置有发光装置140,所述发光装置140与所述主控板120连接,根据所述主控板120发送的信号灯信号实现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同步显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通过将外壳110设置为柱状形,且将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设置为弧形面,在该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开设凹槽150,并在凹槽150内设置反光膜130,如此可极大减小反光膜130被刮蹭的概率。在外壳110内还设置有主控板120,该主控板120可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并将该信号灯信号传送至设置在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上的发光装置140,以使发光装置140可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同步显示信号灯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100通过将反光膜130设置于不属于通行道的且呈弧形面的第一侧面112和第二侧面113,可极大减小反光膜130被刮蹭的概率,且通过设置发光装置140以同步显示交通信号灯的信号灯状态,进一步提高警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弧形面,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为平面,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反光膜;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能够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信号控制板连接,以采集所述信号控制板的信号灯信号;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还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根据所述主控板发送的信号灯信号,以实现与所述人行横道处的交通信号灯的同步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发光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警示装置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另外两个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分别靠近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为微棱镜型反光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光感测装置,所述光感测装置与所述主控板连接以将感测到的环境光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光信号来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灯以及发光罩壳,所述发光灯与所述主控板连接,所述发光罩壳罩设在所述发光灯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上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内设置有散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本体部、第一端盖部、第二端盖部以及多个连接件,所述本体部为空心壳体结构,所述第一端盖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所述多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以连接所述本体部和第一端盖部,以及所述本体部和第二端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材质为拉丝不锈钢材质。
10.一种交通警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面板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交通警示装置,所述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主控板,所述远程控制面板与所述主控板通信连接以与所述主控板进行数据交互。
CN201721480991.3U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Active CN207537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991.3U CN207537915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991.3U CN207537915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7915U true CN207537915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2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0991.3U Active CN207537915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7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177A (zh) * 2021-07-21 2022-09-02 苏州旭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交通警示柱的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9177A (zh) * 2021-07-21 2022-09-02 苏州旭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交通警示柱的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1388B1 (en) See-through lighted information display
US20090000166A1 (en) Day/night safety sign using reflective internal lighting
WO2006095118A1 (en) Lamps for a road vehicle
CN207537915U (zh) 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及警示系统
CN107663834A (zh) 警示柱及警示系统
KR101919981B1 (ko) 주간 식별이 용이한 면발광 횡단보도
GB2483071A (en) Hazard warning sign
CN205706395U (zh) 一种全彩屏出租车顶灯
CN207537916U (zh) 警示柱及警示系统
CN207517192U (zh) 一种摆动式交通信号灯
CN115830892A (zh) 一种夜间投射灯光式可移动人行信号灯
CN111354201B (zh) 一种交通信号辅助装置
CN211555118U (zh) 一种交通信号辅助装置
CN107492325A (zh) 一种隧道标志的显示装置
JP2013200540A (ja) タクシー乗車希望・乗車位置表示カード
CN211475782U (zh) 一种新型警示氛围智慧路灯
CN207537918U (zh) 交通警示柱及交通警示系统
CN206337517U (zh) 一种太阳能警示灯交通锥
CN205348026U (zh) 一种夜间道路警示灯装置
CN102318924B (zh) 一种闪光型雨鞋
CN115331465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CN206217763U (zh) 汽车后视镜
CN215446295U (zh) 一种智能型草坪灯
CN209653568U (zh) 机场警示护栏
CN211604307U (zh) 一种交通信号辅助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