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4846U -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4846U
CN207534846U CN201721409464.3U CN201721409464U CN207534846U CN 207534846 U CN207534846 U CN 207534846U CN 201721409464 U CN201721409464 U CN 201721409464U CN 207534846 U CN207534846 U CN 207534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vibration damper
telescope motor
damper plate
intelligent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94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昊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4094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4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4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48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和躯体,底座内设置输出端连接减震装置的第一伸缩电机,减震装置底部设置万向轮,底座内设置输出端连接躯体的第二伸缩电机,躯体内部设置中央处理装置、重心感应器及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位于躯体上方的头体,头体内部设置摄像头,头体表面设置带有声音采集器、扬声器和红外线感应器的透明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人们的身高和方位自主的调节高度和转动头体,增加了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而且机器人在移动时,可以利用第一伸缩电机和减震装置配合使用,使机器人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势下保持平衡和稳定,不会摔倒,避免了智能机器人零部件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智能机器人并对智能机器人进行研发,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亦日趋普遍,随着智能机器人快速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人们对智能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CN105364933A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机器人头部和躯干部按与预设数据对应的动作指令进行升降或旋转,显著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灵活性,提高了智能机器人与用户互动的真实感,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需要预设数据对应动作指令进行升降或旋转,操作麻烦,而且不能随着人们的移动而自主的转动或移动。
另外,现有的机器人不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势下保持平衡和稳定,容易会摔倒,从而造成了了智能机器人零部件损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及躯体,所述躯体位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内顶部四周对称设置第一伸缩电机,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且延伸至所述底座底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底部的一端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电机的一端设置万向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减震箱,所述减震箱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通孔,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输出端插入所述通孔且延伸至所述减震箱内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减震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减震板,所述减震箱内部且位于所述上减震板下方设置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和所述下减震板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下减震板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一永磁体,所述减震箱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下方设置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二永磁体远离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所述底座内底部固定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所述驱动装置上方固定设置第二伸缩电机,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且延伸至所述底座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伸缩电机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设置所述躯体,所述躯体内底部固定设置中央处理装置和重心感应器,所述躯体前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显示装置,所述躯体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穿过所述躯体且延伸至所述躯体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轴且位于所述躯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头体,所述头体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上方固定设置的球形罩,所述底板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立杆,所述立杆顶部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球形罩前表面固定设置透明窗,所述球形罩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两侧分别设置声音采集器和扬声器,所述球形罩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上方固定设置红外线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板和所述下减震板均为橡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板和所述下减震板相对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均开设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内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的一侧磁的极性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上减震板、所述下减震板、所述第一永磁体及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减震箱内壁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万向轮之间电性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输出端正对所述透明窗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为LE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伸缩电机、所述重心感应器、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摄像头、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扬声器及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底座上方设置躯体,底座内顶部对称设置四个输出端连接减震装置的第一伸缩电机,减震装置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通过连接在底座内底部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底座内位于驱动装置上方设置第二伸缩电机,第二伸缩电机输出端连接躯体,躯体内底部固定设置中央处理装置和重心感应器,躯体前表面设置显示装置,躯体内靠近顶部位置处固定设置带有旋转轴的旋转电机,旋转轴末端设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球形罩的头体,底板内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末端连接摄像头的立杆,球形罩表面设置透明窗,透明窗两侧分别设置声音采集器和扬声器,透明窗上方设置红外线感应器,从而使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人们的身高和方位自主的调节高度和转动头体,增加了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而且机器人在移动时,可以利用第一伸缩电机和减震装置配合使用,使得机器人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势下保持平衡和稳定,不会摔倒,避免了智能机器人零部件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的内部连接结构框图。
图中:
1、底座;2、躯体;3、第一伸缩电机;4、减震装置;5、万向轮;6、减震箱;7、通孔;8、上减震板;9、下减震板;10、弹簧;11、第一永磁体;12、第二永磁体;13、驱动装置;14、第二伸缩电机;15、中央处理装置;16、重心感应器;17、显示装置;18、旋转电机;19、旋转轴;20、头体;21、底板;22、球形罩;23、立杆;24、摄像头;25、透明窗;26、声音采集器;27、扬声器;28、红外线感应器;29、凹槽;30、LE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包括底座1及躯体2,所述躯体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底座1内顶部四周对称设置第一伸缩电机3,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1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底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一端设置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的一端设置万向轮5,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减震箱6,所述减震箱6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通孔7,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插入所述通孔7且延伸至所述减震箱6内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减震箱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减震板8,所述减震箱6内部且位于所述上减震板8下方设置下减震板9,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之间通过弹簧10固定连接,所述下减震板9远离所述弹簧10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一永磁体11,所述减震箱6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11下方设置第二永磁体12,所述第二永磁体12远离所述第一永磁体11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5,所述底座1内底部固定设置驱动装置13,所述底座1内且位于所述驱动装置13上方固定设置第二伸缩电机14,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1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设置所述躯体2,所述躯体2内底部固定设置中央处理装置15和重心感应器16,所述躯体2前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显示装置17,所述躯体2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输出端连接旋转轴19,所述旋转轴19远离所述旋转电机18的一端穿过所述躯体2且延伸至所述躯体2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轴19且位于所述躯体2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头体20,所述头体20包括底板21和位于所述底板21上方固定设置的球形罩22,所述底板21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立杆23,所述立杆23顶部固定设置摄像头24,所述球形罩22前表面固定设置透明窗25,所述球形罩22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25两侧分别设置声音采集器26和扬声器27,所述球形罩22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25上方固定设置红外线感应器28。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减震板8和下减震板9来说,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均为橡胶板,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相对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均开设凹槽29,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29内底部固定连接,采用该方案,是为了使减震装置4的减震效果更好,增加智能机器人的稳定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减震板8和下减震板9来说,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相对的一侧均开设若干组相对应的凹槽29,所述弹簧10的数量与所述凹槽29数量相对应,且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29内底部固定连接,采用该方案,是为了尽量减少上减震板8和下减震板9之间的震动幅度,从而使减震装置4的减震效果更好,增加智能机器人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永磁体11和第二永磁体12来说,所述第一永磁体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12相对的一侧磁的极性相同,所述上减震板8、所述下减震板9、所述第一永磁体11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2与所述减震箱6内壁之间均为滑动连接,采用该方案,是为了使减震装置4中减震箱与上减震板8、下减震板9、第一永磁体11及第二永磁体12之间可以更好的配合,实现智能机器人在滚动过程中的减震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驱动装置13来说,所述驱动装置13与所述万向轮5之间电性相连,采用该方案,是为了智能机器人可以自主移动,提高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摄像头24来说,所述摄像头24输出端正对所述透明窗25中心,所述显示装置17为LED显示屏30,采用该方案,是为了使摄像头24尽可能大的观察球形罩22外的环境,从而更加准确的将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5,还可以将需要的信息在LED显示屏30上显示,提高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中央处理装置15来说,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5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所述驱动装置13、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所述重心感应器16、所述显示装置17、所述旋转电机18、所述摄像头24、所述声音采集器26、所述扬声器27及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8电性相连,采用该方案,是为了可以自主的利用中央处理装置15实现对整个智能机器人的控制,将采集到的影像、声音、障碍物等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5,利用中央处理装置15对智能机器人进行控制移动、升降等其他功能,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智能机器人的智能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1上方设置躯体2,底座1内顶部对称设置四个输出端连接减震装置4的第一伸缩电机3,减震装置4底部设置万向轮5,万向轮5通过连接在底座1内底部设置的驱动装置13驱动,底座1内位于驱动装置13上方设置第二伸缩电机14,第二伸缩电机14输出端连接躯体2,躯体2内底部固定设置中央处理装置15和重心感应器16,躯体2前表面设置显示装置17,躯体2内靠近顶部位置处固定设置带有旋转轴19的旋转电机18,旋转轴19末端设置包括底板21和位于底板21上方的球形罩22的头体20,底板21内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末端连接摄像头24的立杆23,球形罩22表面设置透明窗25,透明窗25两侧分别设置声音采集器26和扬声器27,透明窗25上方设置红外线感应器28,从而使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人们的身高和方位自主的调节高度和转动头体20,增加了机器人的智能程度,而且机器人在移动时,可以利用第一伸缩电机3和减震装置4配合使用,使得机器人可以在不平坦的地势下保持平衡和稳定,不会摔倒,避免了智能机器人零部件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躯体(2),所述躯体(2)位于所述底座(1)上方,所述底座(1)内顶部四周对称设置第一伸缩电机(3),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1)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底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一端设置减震装置(4),所述减震装置(4)远离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的一端设置万向轮(5),所述减震装置(4)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减震箱(6),所述减震箱(6)顶部和底部中心位置处开设通孔(7),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插入所述通孔(7)且延伸至所述减震箱(6)内部,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减震箱(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减震板(8),所述减震箱(6)内部且位于所述上减震板(8)下方设置下减震板(9),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之间通过弹簧(10)固定连接,所述下减震板(9)远离所述弹簧(10)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一永磁体(11),所述减震箱(6)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11)下方设置第二永磁体(12),所述第二永磁体(12)远离所述第一永磁体(11)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万向轮(5),所述底座(1)内底部固定设置驱动装置(13),所述底座(1)内且位于所述驱动装置(13)上方固定设置第二伸缩电机(14),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输出端穿过所述底座(1)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输出端且位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端设置所述躯体(2),所述躯体(2)内底部固定设置中央处理装置(15)和重心感应器(16),所述躯体(2)前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显示装置(17),所述躯体(2)内部靠近顶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输出端连接旋转轴(19),所述旋转轴(19)远离所述旋转电机(18)的一端穿过所述躯体(2)且延伸至所述躯体(2)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旋转轴(19)且位于所述躯体(2)顶部的一端固定设置头体(20),所述头体(20)包括底板(21)和位于所述底板(21)上方固定设置的球形罩(22),所述底板(21)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立杆(23),所述立杆(23)顶部固定设置摄像头(24),所述球形罩(22)前表面固定设置透明窗(25),所述球形罩(22)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25)两侧分别设置声音采集器(26)和扬声器(27),所述球形罩(22)表面且位于所述透明窗(25)上方固定设置红外线感应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均为橡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8)和所述下减震板(9)相对的一侧中心位置处均开设凹槽(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29)内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1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12)相对的一侧磁的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震板(8)、所述下减震板(9)、所述第一永磁体(11)及所述第二永磁体(12)与所述减震箱(6)内壁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3)与所述万向轮(5)之间电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4)输出端正对所述透明窗(25)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17)为LED显示屏(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5)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电机(3)、所述驱动装置(13)、所述第二伸缩电机(14)、所述重心感应器(16)、所述显示装置(17)、所述旋转电机(18)、所述摄像头(24)、所述声音采集器(26)、所述扬声器(27)及所述红外线感应器(28)电性相连。
CN201721409464.3U 2017-10-28 2017-10-28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4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464.3U CN207534846U (zh) 2017-10-28 2017-10-28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464.3U CN207534846U (zh) 2017-10-28 2017-10-28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4846U true CN207534846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946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4846U (zh) 2017-10-28 2017-10-28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48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8827A (zh) * 2018-06-27 2018-09-25 芜湖易迅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床医用智能机器人
CN109259734A (zh) * 2018-10-25 2019-01-25 深圳市嘉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体检机器人
CN110870719A (zh) * 2018-09-04 2020-03-10 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位于内部的扫地机器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8827A (zh) * 2018-06-27 2018-09-25 芜湖易迅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临床医用智能机器人
CN110870719A (zh) * 2018-09-04 2020-03-10 北京雷动云合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位于内部的扫地机器人
CN109259734A (zh) * 2018-10-25 2019-01-25 深圳市嘉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体检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484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CN107671892A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智能机器人
CN207014401U (zh) 具有多重减震机构的vr视频拍摄机器人
CN107024881A (zh) 一种磁悬浮机器人
CN108044432A (zh) 一种手机屏幕切割打磨两用设备
CN206249654U (zh) 一种美术教学用模型展示装置
CN106235796A (zh) 一种磁悬浮展示装置
CN106331457A (zh) 摄像机构、终端及移轴拍摄的方法
CN206462720U (zh) 一种磁悬浮展示装置
CN206945255U (zh) 一种测试手机抗摔性能的装置
CN207907330U (zh) 双摇头暖风机
CN207573502U (zh) 一种声源识别装置
CN107694070A (zh) 一种散打用沙袋
CN106878684B (zh) 一种天文观鸟平台
CN207074338U (zh) 一种教育用多功能投影屏幕
CN207115014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ar沙盒的多功能智能支架
CN105487449B (zh) 一种用于四索牵引摄像机器人的专用运动控制器
CN107221737A (zh) 一种全电控机械驱动式定向通信天线架设装置
CN211502204U (zh) 一种可调式荧光触摸屏
CN107875594A (zh) 一种双发电模式篮球
CN209370736U (zh) 一种三轴仿真转台
CN208759551U (zh) 一种现场侦察式机器人
CN203675190U (zh) 带人体感应器的智能摄像头
CN206730511U (zh) 智能终端信息交互移动装置
CN208240819U (zh) 一种锂电池盖帽包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