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2467U -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2467U
CN207532467U CN201720546731.5U CN201720546731U CN207532467U CN 207532467 U CN207532467 U CN 207532467U CN 201720546731 U CN201720546731 U CN 201720546731U CN 207532467 U CN207532467 U CN 207532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lacing
layer
expandable stent
pulmonary ar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467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荆志成
罗丽敏
蒋鑫
彭富华
徐希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467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2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2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24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和网管状支架,网管状支架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放置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当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且第一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气囊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网管状支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且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本实用新型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手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肺动脉狭窄,尤其肺动脉分支狭窄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未经治疗的肺动脉狭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影响生存寿命。自1991年开始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应用支架治疗以来,血管内放置支架的方法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治疗。
专利文件《一种心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专利申请号:201620788554.7)公开了一种支架放置装置,能够快速扩张血管,且不阻塞血液循环,降低了手术风险。
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气囊充气展开后,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气囊之间保持有间隙。使得血管内受力不均,容易造成血管变形,甚至血管壁损伤。特别是在血管壁存在平滑肌异常增殖时,异常增殖的部位会自血管壁凸出,气囊若直接抵持在该凸出部,不仅容易造成血管变形,甚至血管壁损伤,还可能会造成放置装置的位移,影响支架的放置部位,影响手术效果。
2、支架在植入血管后,相当于在体内植入了异物,如果机体对这个异物非常敏感,那么就会激活血液凝血因子,触发内、外源性血凝机制,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3、该技术方案中,网管状支架由可降解金属制成,由于受血流的冲击,腐蚀降解速率加快,很容易断裂或者塌陷,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手术效果。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放置筒的空腔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网管状支架,所述放置筒的前端向内收缩形成圆锥形导向管;所述网管状支架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该第二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二气囊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外部的气泵相连,且第二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放置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外部的气泵相连,且第一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当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且第一气囊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气囊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所述网管状支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且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第一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囊与放置筒的外侧壁平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涂层由胶原蛋白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或胶原蛋白-磷酸钙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均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之间也设置有生物活性涂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泵内设置有加热棒,且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为37℃。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管由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圆锥形导向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刮匙。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增殖药物为雷帕霉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药物层为阿司匹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筒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通过第一导气管与外部的气泵相连,且第一导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当第一气囊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当第一气囊充气膨胀后,呈一整体结构,确保血管内受力均匀,防止血管变形及血管壁损伤。特别是在血管壁存在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血管壁凸出时,能够将该凸出的部分容纳在第一气囊的凹陷部内,防止该凸出的部分受到过大的压力,导致支架发生位移,确保手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囊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盲孔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当第一气囊充气膨胀后,气囊外壁与血管壁(包括)接触的短时间内,血管组织迅速摄取抗增殖药物,发挥其抗增殖作用,防止凸起部分扩大。
3、本实用新型中,网管状支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且第一本体层和第二本体层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该药物层通过释放抑制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提高了手术效果。另外,由于存在两层本体,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中,网管状支架上附着有被膜。进一步的,被膜由胶原蛋白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或胶原蛋白-磷酸钙复合材料制成。由于胶原蛋白是皮肤、血管、骨骼、牙齿和软骨等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因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和顺应性,能充分隔离病变与血流,并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和利用,不会影响血管内皮化时间,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本实用新型中,气泵内设置有加热棒,且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为37℃。因此,输入至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体温度与体温相当,防止热胀冷缩使气囊对心血管带来负担,影响扩张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圆锥形导向管的外侧壁设置有刮匙,刮匙可刮取一定的心血管内壁上的物质和血液,以便取出后进行化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放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气囊充气展开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气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网管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放置筒;11-圆锥形导向管;12-空腔;13-第一气囊;14-第一导气管;15-第一开关阀;16-凹陷部;17-盲孔;18-第一通孔;
2-第二气囊;21-第二通孔;22-第二导气管;23-第二开关阀;
3-网管状支架;31-第一本体层;32-第二本体层;33-生物活性涂层;34-药物层;
4-气泵;41-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1,放置筒1的空腔12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网管状支架3,放置筒1的前端向内收缩形成圆锥形导向管11;具体的,圆锥形导向管11的外侧壁设置有刮匙。刮匙可刮取一定的心血管内壁上的物质和血液,以便取出后进行化验。
参见图2、图3和图4所示,网管状支架3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2,该第二气囊2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21;第二气囊2通过第二导气管22与外部的气泵4相连,且第二导气管2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23;具体的,第二导气管22由硬质材料制成。便于对第二气囊2进行推送。具体的,气泵4内设置有加热棒41,且加热棒41的加热温度为37℃。因此,输入至第一气囊13和第二气囊2的气体温度与体温相当,防止热胀冷缩使气囊对心血管带来负担,影响扩张效果。
放置筒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13,第一气囊13通过第一导气管14与外部的气泵4相连,且第一导气管14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5;当第一气囊13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13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16,具体的,当第一气囊13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囊13与放置筒1的外侧壁平齐。
参见图5所示,第一气囊13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8,第一气囊13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17,盲孔17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具体的,抗增殖药物为雷帕霉素。
参见图6所示,网管状支架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且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33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34。具体的,药物层34为阿司匹林。具体的,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均由镁合金材料制成,且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之间也设置有生物活性涂层33。生物活性涂层33由胶原蛋白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或胶原蛋白-磷酸钙复合材料制成。由于胶原蛋白是皮肤、血管、骨骼、牙齿和软骨等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因而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和顺应性,能充分隔离病变与血流,并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和利用,不会影响血管内皮化时间,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当给病人进行心血管扩张手术时,将放置筒1插入到患者血管中,通过血管造影术观察血管阻塞位置,到达阻塞位置后,打开第一开关阀15,气泵4通过第一导气管14对第一气囊13充气,
当第一气囊充气膨胀后,呈一整体结构,确保血管内受力均匀,防止血管变形及血管壁损伤。特别是在血管壁存在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血管壁凸出时,能够将该凸出的部分容纳在第一气囊的凹陷部内,对血管进行预扩张,降低网管状支架3的扩张阻力,同时,气囊外壁与血管壁(包括)接触的短时间内,血管组织迅速摄取抗增殖药物,发挥其抗增殖作用,防止凸起部分扩大。
当放置筒1固定后,推动第二导气管22,使得第二气囊2带动网管状支架3自圆锥形导向管11脱出到血管内,然后打开第二开关阀23,气泵4通过第二导气管22对第二气囊2充气,第二气囊2充气展开后即可将网管状支架3撑开。同时,第一气囊13具有第一通孔18,且第二气囊2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21,血液可以从第一通孔18和第二通孔21中流过,因此,可以防止血管被封堵,使血液循环流畅,降低手术风险。放置完网管状支架3后,依次将第二气囊2和第一气囊13的气体放掉,即可将放置筒1和第二气囊2撤出,手术完成。
手术完成后,药物层通过释放抑制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提高了手术效果。另外,由于存在两层本体,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包括圆筒状的放置筒(1),放置筒(1)的空腔(12)内沿其轴向滑动设置有网管状支架(3),所述放置筒(1)的前端向内收缩形成圆锥形导向管(11);所述网管状支架(3)内填充有柱状的第二气囊(2),该第二气囊(2)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21);第二气囊(2)通过第二导气管(22)与外部的气泵(4)相连,且第二导气管(2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2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筒(1)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气囊(13),第一气囊(13)通过第一导气管(14)与外部的气泵(4)相连,且第一导气管(14)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5);当第一气囊(13)处于膨胀状态时,第一气囊(13)的中部具有与血管内平滑肌异常增殖部位相对应的凹陷部(16),且第一气囊(13)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8),第一气囊(13)的外表面分布有若干盲孔(17),盲孔(17)内填充有抗增殖药物;
所述网管状支架(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且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的外表面均依次涂覆有生物活性涂层(33)和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层(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气囊(13)处于收缩状态时,第一气囊(13)与放置筒(1)的外侧壁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涂层(33)由胶原蛋白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或胶原蛋白-磷酸钙复合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均由镁合金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层(31)和第二本体层(32)之间也设置有生物活性涂层(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内设置有加热棒(41),且加热棒(41)的加热温度为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管(22)由硬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导向管(11)的外侧壁设置有刮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增殖药物为雷帕霉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层(34)为阿司匹林。
CN201720546731.5U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2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6731.5U CN207532467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46731.5U CN207532467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2467U true CN207532467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0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467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32467U (zh) 2017-05-17 2017-05-17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24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886A (zh) * 2020-06-24 2020-10-2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生电技术的血管痉挛监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886A (zh) * 2020-06-24 2020-10-2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生电技术的血管痉挛监测装置
CN111820886B (zh) * 2020-06-24 2021-09-1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摩擦生电技术的血管痉挛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3165B2 (ja) 血液を採取するシステム
CN106456181B (zh) 吻合装置
CN103391797B (zh) 可脱离金属球囊递送装置和方法
US201402220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Conduit to a Hollow Organ
US20120226340A1 (en) Temporary perfusion channel for percutaneous delivery of balloon-expandable stents
CN106344210B (zh) 涂药覆膜支架
JP2009500121A (ja) 管腔内の動脈瘤治療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1514882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ure of transvascular or transcameral access ports
JP2011527197A (ja) 心房中隔欠損を閉塞する装置
CN107072776A (zh) 具有接达管的支架移植物递送系统
CN204798068U (zh) 血管重建装置及输送系统
US1061039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perfluorocarbons to remove gases from medical devices
CN107961097A (zh) 管腔支架
JP6408198B2 (ja) 移植システム用の充填構造および使用方法
CN108498208B (zh) 适用于动脉血管的血管支架
CN205144808U (zh)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CN207532467U (zh) 一种肺动脉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JP7007044B2 (ja) 医療デバイスから空気を除去するための方法、キット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095857A (zh) 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
US11096813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lumen
CN209847467U (zh) Tips手术专用的血管内支架
CN108685600B (zh) 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6080780U (zh) 一种心血管扩张支架放置装置
CN209464473U (zh) 一种维持血流通畅的球囊导管
CN107303206A (zh) 一种可经心尖介入的心脏减容植入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