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4808U -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4808U
CN205144808U CN201520946966.4U CN201520946966U CN205144808U CN 205144808 U CN205144808 U CN 205144808U CN 201520946966 U CN201520946966 U CN 201520946966U CN 205144808 U CN205144808 U CN 205144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pipe
outer tube
external diamet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469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永春
向勇刚
张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o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E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E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E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469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4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4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4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是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外管、内管、中管、推杆、前手柄、后手柄;外管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外管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其外径与外管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中管位于外管内,中管的近端与推杆相连接,中管的远端与内管相连接;前手柄分别与外管的近端和稳定鞘固定连接,后手柄和推杆固定连接,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固定后手柄时,中管带动内管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架输送系统的稳定鞘管可以给输送系统的鞘管较大的支撑力,减小支架在释放过程中由于输送系统鞘管的晃动等因素而导致的支架释放定位不准,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确释放支架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下肢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专业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之中;目前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仍将是主要治疗血管内疾病手段。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扩张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平均发生率约为30%。再狭窄多发生在PTA后数月至1年之内。主要原因是球囊扩张部位内膜纤维细胞增生的结果。扩张的机理表明,成形术是一种损伤血管壁成分的机械治疗方法,术后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修复反应,这就成为再狭窄的病理学基础.因此球囊扩张的结局具有两重性。内、中膜局限性撕裂造成了血管腔的扩大,血流灌注得以恢复;同时内、中膜撕裂也成为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再狭窄的原因。因此现阶段球囊导管多用于支架植入术的预扩张。
自膨胀式支架是近年来使用较普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支架,具有柔性好、可通过较扭曲的病变,贴壁性佳和不易移位等优点,易受压、血管迂曲、长段病变合适。缠绕型自膨胀支架是一种较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周支架,具有理想的柔韧性、覆盖度和支撑力,特别适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关节部位释放。
激光切割自膨式支架在体内释放时,一旦释放,不能进行回收,缠绕型自膨胀支架有较大的短缩率,因此精确定位致关重要,如定位不准确,支架可能不能完全覆盖病变处,造成再狭窄等病发症。
中国专利201410797899.4公开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连接装置、远端外管、安全锁和中轴,所述手柄、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依次连接;其中,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和所述连接装置的管腔内、并贯穿于所述手柄中,且所述中轴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套接在和所述旋转手柄的前端,且所述旋转手柄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旋转,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远端外管移动;所述安全锁连接所述固定手柄。上述专利涉及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未完全解决支架精确释放的问题。
中国专利中国发明专利CN1939225A公开了一种新型快速交换输送系统,可将自膨式支架输送并释放至血管或腔体病变处,包括外鞘管、内管、推送杆,其中外鞘管包括远段外鞘管和近段外鞘管;推送杆包括与近段外鞘管配合的细推送杆、置于远段外鞘管内的空心大腔推送杆、推环;上述专利涉及的输送系统无法将支架准确固定在输送系统的外鞘管中,释放时支架易前跳,导致释放至病变部位时精度不准,同时输送系统的手柄不能准备控制支架的释放,无释放保护装置,易导致操作过程中的误操作,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稳定鞘管可以给输送系统的鞘管较大的支撑力,减小支架在释放过程中由于输送系统鞘管的晃动等因素而导致的支架释放定位不准,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确释放支架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外管、内管、中管、推杆、前手柄、后手柄;外管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外管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其外径与外管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中管位于外管内,中管的近端与推杆相连接,中管的远端与内管相连接;前手柄分别与外管的近端和稳定鞘固定连接,后手柄和推杆固定连接,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固定后手柄时,中管带动内管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稳定鞘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金属编织加强层金属丝的宽度为0.04mm~0.08mm,厚为0.02mm~0.04mm,每英寸的编织节点为40~100个,编织方式为双股编织或单股编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的远端含一个软头、一个远端固定卡爪和一个近端固定卜爪,所述软头最大外径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外径相同,所述远端固定卡爪和近端固定卡爪的距离根据支架的长度设定,两个固定卡爪用于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外管为金属编织加强度,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金属编织密度由大外径端至小外径端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管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述前手柄设有安全锁定装置。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手柄内部与推杆接触处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支架输送系统的稳定鞘管可以给输送系统的鞘管较大的支撑力,减小支架在释放过程中由于输送系统鞘管的晃动等因素而导致的支架释放定位不准,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确释放支架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稳定鞘管、外管和中管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前手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内管局部放大示意图。
1.鲁尔接头,2.推杆,3.后手柄,4.前手柄,5.密封环,6.安全锁,7.应力扩张套,8.稳定鞘,9.外管,10.中管,11.内管,12.软头,13.远端固定卡爪,14.近端固定卡爪,15.内管局部放大标示,16.导管截面局部放大标示,前17.手柄截面局部放大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8、外管9、内管11、中管10、推杆2、前手柄4、后手柄3组成;外管9为金属编织加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外管9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拥有很低的拭擦系数,可降低支架的释放阻力,金属编织密度由大外径端至小外径端逐渐变大。
外管9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8,稳定鞘8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金属编织加强层金属丝的宽度为0.04mm~0.08mm,厚为0.02mm~0.04mm,每英寸的编织节点为40~100个,编织方式为双股编织或单股编织;稳定鞘8的外径与外管9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中管10为一根金属加强编织管,其位于外管9内,中管10的近端与推杆2相连接,中管10的远端与内管11相连接;内管11的远端含一个软头12、一个远端固定卡爪13和一个近端固定卜爪14,软头12最大外径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外径相同,软头12的材质为聚醚嵌段酰胺和硫酸钡的共混物,在X射线下显有显影作用,可用于输送系统的定位;远端固定卡爪13和近端固定卡爪14的距离根据支架的长度设定,两个固定卡爪用于固定支架;前手柄4分别与外管4的近端和稳定鞘8固定连接,前手柄4内部设有一个密封环5和一个安全锁6,后手柄3和推杆2固定连接,鲁尔接头4与推杆2相连接,推杆2在密封环6的内部,密封环的作用是避免空气沿外管9和中管10的间隙进入血管,安全锁6在锁定状态时,推2不能移动,可使输送系统在运输或其它非使用环境中保护支架不被推出外管。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
如上支架输送系统,支架压握装载在系统内,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4,固定后手柄3时,中管10带动内管11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1。如0.035英寸导丝系统,稳定鞘8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8mm,外管9的内径为1.55mm,有效长度为1350mm,中管10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5mm,推杆2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1.5mm,内管11的外径为1.15mm,内径为1.0mm,两个固定卡爪间的距离为120mm,即可组成装载长度120mm支架且可通过0.035英寸导丝系统的支架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2。如0.018英寸导丝系统,稳定鞘8的外径为2.0mm,内径为1.8mm,外管9的内径为1.55mm,有效长度为1050mm,中管10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5mm,推杆2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1.5mm,内管11的外径为1.15mm,内径为0.6mm,两个固定卡爪间的距离为100mm,即可组成装载长度100mm支架且可通过0.018英寸导丝系统的支架输送系统。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临床具体实施方式。术前先造影评估病变血管的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球囊导管、导管鞘、支架系统,选择合适的部位穿刺血管,将导丝通过导管鞘置入病变部位,进行造影,用球囊导管先把病变处进行预扩张后,将导丝沿支架输送系统的软头12插入,输送系统沿导丝进入到病变处,打开安全锁6,固定后手柄3,缓慢后回撤前手柄4,支架从输送系统内释放至病变处,把支架输送系统撤出体外。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稳定鞘、外管、内管、中管、推杆、前手柄、后手柄;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变径管,其外径为近端细远端粗;所述外管的细外径端外部套有一根稳定鞘,其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大外径端外径相同,其长度与细外径端长度相同;所述中管位于外管内,中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杆相连接,中管的远端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前手柄分别与外管的近端和稳定鞘固定连接,后手柄和推杆固定连接,向系统近端拉动前手柄,固定后手柄时,中管带动内管向远端做相对运动,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所述支架输送系统内可自由通行0.014英寸、0.018英寸和0.035英寸的导丝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鞘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金属编织加强层金属丝的宽度为0.04mm~0.08mm,厚为0.02mm~0.04mm,每英寸的编织节点为40~100个,编织方式为双股编织或单股编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远端含一个软头、一个远端固定卡爪和一个近端固定卜爪,所述软头最大外径与所述外管的远端外径相同,所述远端固定卡爪和近端固定卡爪的距离根据支架的长度设定,两个固定卡爪用于固定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金属编织加强度,包括内层,金属编织加强层和外层,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金属编织密度由大外径端至小外径端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为一根金属编织加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设有安全锁定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柄内部与推杆接触处设有密封件。
CN201520946966.4U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Active CN205144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6966.4U CN205144808U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46966.4U CN205144808U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4808U true CN205144808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46966.4U Active CN205144808U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480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1627A (zh) * 2017-03-08 2017-05-24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腔内临时性的支撑装置
CN110664523A (zh) * 2018-07-03 2020-01-1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介入医疗器械的输送器
WO2020177692A1 (zh) * 2018-11-02 2020-09-10 张国新 一种封堵支架及其置入器及其置入方法
WO2021185286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植入器驱动机构及医疗支架植入装置
WO2022127357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1627A (zh) * 2017-03-08 2017-05-24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腔内临时性的支撑装置
CN110664523A (zh) * 2018-07-03 2020-01-10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介入医疗器械的输送器
WO2020177692A1 (zh) * 2018-11-02 2020-09-10 张国新 一种封堵支架及其置入器及其置入方法
WO2021185286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支架植入器驱动机构及医疗支架植入装置
WO2022127357A1 (zh) * 2020-12-18 2022-06-23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装置及输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4808U (zh) 一种带稳定鞘的支架输送系统
CN105361985A (zh) 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
CN102462565B (zh) 可回收可调节血管内缩窄介入支架
WO2019218711A1 (zh) 一种切割球囊及球囊导管
CN106390268A (zh) 一种可扩张可灌注的球囊导管
CN204909754U (zh)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N108498208B (zh) 适用于动脉血管的血管支架
CN206424184U (zh) 一种分支血管保护支架系统
CN206183435U (zh) 主动脉夹层手术用覆膜支架及其输送装置
CN108211089A (zh) 跨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316143U (zh) 一种新型主动脉开窗支架系统
CN108095857A (zh) 一种用于分叉处血管病变的可降解支架系统
CN206342523U (zh) 一种血管腔内抓捕装置
CN209316785U (zh) 一种一体式单球囊扩张导管
CN204484411U (zh) 可取出自膨式肝静脉变径支架
CN213941827U (zh) 一种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肺体分流系统
CN108295360A (zh) 一种药物涂层球囊支架组件
CN201303995Y (zh) 预置前端球囊的腔内支架输送系统
CN207384354U (zh) 一种用于主动脉瓣输送系统的外鞘管
CN207055728U (zh) 一种球囊导管
CN213789513U (zh)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药物球囊输送系统
CN110664523B (zh) 用于输送介入医疗器械的输送器
CN106691384A (zh) 一种减少造影剂用量的oct成像导管
CN207575540U (zh) 双球囊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
CN111407463A (zh) 一种覆膜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22 Jiangsu, Changzhou, North District, Huashan Road, No. 18, building 2, floor 10

Patentee after: LEO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22 Jiangsu, Changzhou, North District, Huashan Road, No. 18, building 2, floor 10

Patentee before: LEO MEDIC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 No. 23 Huashan Middl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22

Patentee after: LEO MED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22 floor 2, building 10, No. 18, Huashan Middle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EO MED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