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30242U -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30242U
CN207530242U CN201721658162.XU CN201721658162U CN207530242U CN 207530242 U CN207530242 U CN 207530242U CN 201721658162 U CN201721658162 U CN 201721658162U CN 207530242 U CN207530242 U CN 207530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ine
conductor
plug
connecto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58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金春
左海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ONNFLY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ONNFLY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ONNFLY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ONNFLY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58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30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30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30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线的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电线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所述电线包括由铜丝构成的导体,所述端子的首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导体的导体打线口,所述端子中部靠近所述导体打线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导体焊锡加固的端子点锡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了端子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端子与塑胶体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插头与插座连接及接触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日益新增的各种功能,现有很多电子电器设备均需要2块或2块以上的PCB板方可完成,PCB板与PCB板之间需要良好的连接才能达到稳定的信号或电源传输,目前连接方案常用的有两种连接,一种硬性连接,一种柔性连接,硬性连接多数为接插件,即插针与插座,当两块PCB之间的距离较高时,硬性连接在组装精度上较难保证,柔性连接则为带线的插头与插座连接,柔性连接无需考虑产品的组装精度,连接非常容易,且其延伸性非常强,另外PCB板与PCB之间的距离也无需考虑,故其应用非常广泛,基本上是结构设计工程师的首选方案。
目前柔性连接方案的端子与电线之间采用高速铆接(全自动机生产)的形式进行连接,在生产过程当中,通过自动或半自动打线机将端子铜片(打线口)进行铆压,从而与电线里面的由铜丝构成的导体进行连接,此种连接方案存在接触不良的品质隐患,特别是铜丝较细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品质问题,另外,现有普通的端子与塑胶体之间的固定方式为通过端子上面的卡点与塑胶体里面的卡槽进行配合,其组装过程为端子打好线然后整条线穿过塑胶体上的PIN孔内,端子在穿插的过程当中,端子上的卡点极易变形下扒,导致无法挂住塑胶体上从而出现电线脱落不良现象,电线脱落直接导致产品失去连接功能而无法正常使用。为达到品质要求,现有产品只能通过人工100%拉线检测,此举品质无法保证,且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形当中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制造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线的连接器,可解决打线后端子打线口与电线铜丝之间的接触不良以及端子易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电线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所述电线包括由铜丝构成的导体,所述端子的首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导体的导体打线口,所述端子中部靠近所述导体打线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导体焊锡加固的端子点锡区。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还包括包绕在所述导体外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线皮,所述端子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皮的线皮打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点锡区的末端设置有挡锡板。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塑胶体,所述塑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端子相配合且贯通该塑胶体的若干PIN孔。
进一步地,所述PIN孔内凸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点,所述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相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PIN孔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相对应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可导电的插针。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具有弹性,所述插针夹持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顶部凸设有第二卡点,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插头的插槽,所述塑胶体的顶部设置水平延伸的卡臂,所述卡臂的中部通过具有弹性的支撑物与所述塑胶体连接,所述卡臂的末端设置与所述第二卡点相配合的卡钩,所述塑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插接部具有弹性,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凸块,所述插槽通过相互配合的卡块和凸块卡接固定所述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高了端子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端子与塑胶体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插头与插座连接及接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头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头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头在剖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头在剖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头在剖视图三;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座的示意图一;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插座的示意图二。
图中:
1、端子;2、导体;3、线皮;4、导体打线口;5、线皮打线口;6、端子点锡区;7、挡锡板;8、塑胶体;9、PIN孔;10、第一卡点;11、卡槽;12、加强筋;13、主体;14、插针;15、接触弹片;16、第二卡点;17、插槽;18、卡臂;19、插接部;20、卡块;2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线的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电线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1,所述电线包括由铜丝构成的导体2,所述端子1的首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导体2的导体打线口4,所述端子1中部靠近所述导体打线口4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导体2焊锡加固的端子点锡区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线还包括包绕在所述导体2外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线皮3,所述端子1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皮3的线皮打线口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点锡区6的末端设置有挡锡板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还包括塑胶体8,所述塑胶体8上开设有与所述端子1相配合且贯通该塑胶体8的若干PIN孔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IN孔9内凸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点10,所述端子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10相配合的卡槽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PIN孔9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10相对应的加强筋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座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主体13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13上的可导电的插针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1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针14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接触弹片15,所述接触弹片15具有弹性,所述插针14夹持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15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3的顶部凸设有第二卡点16,所述主体13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插头的插槽17,所述塑胶体8的上方设置水平延伸的卡臂18,所述卡臂18的中部通过具有弹性的支撑物与所述塑胶体8连接,所述卡臂18的末端设置与所述第二卡点16相配合的卡钩,所述塑胶体8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槽17相配合的插接部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7上设置有卡块20,所述插接部19具有弹性,所述插接部19上设置有凸块21,所述插槽17通过相互配合的卡块20和凸块21卡接固定所述插接部19。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为解决打线后导体打线口4与电线的导体2之间的接触不良的问题,端子1上除设置有传统的导体打线口4以外还新增端子点锡区6,端子与电线连接的过程当中,除将电线的线皮3的线皮打线口5连接,电线的导体2与导体打线口4连接以外,还通过自动点锡机对导体2与端子点锡区6进行焊接加固,其中端子点锡区6的末端设计有挡锡板7,挡锡板7可保证点锡过程当中的锡不会流至端子接触区域,此举大大提高了端子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为彻底解决现有的端子1与塑胶体8之间容易脱落的问题,本申请在端子1上设置有卡槽11,在塑胶体8上设置与卡槽11配合的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点10,使用时当连接好端子1的电线穿插到塑胶体8上的PIN孔9时,第一卡点10先因挤压而收缩,然后再随端子1的移动而回弹至原位,此时第一卡点10卡在卡槽11内,从而实现了对端子1进行限位的目的,为加强第一卡点10的弹性,第一卡点10上面还设置有加强筋12,由于塑胶体8和第一卡点10均由塑胶材质制成,而塑胶材料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通过设置加强筋12可有效加强第一卡点10的弹性,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轻松解决端子卡点容易下扒从而无法挂住塑胶体8进而导致整条线材脱落、品质不良的问题。
另外,为增加插头与插座接触的可靠性,本申请将端子末端的插孔采用全新的双边接触来代替以往的单边接触,双边接触由两个接触弹片15组成,由于双边接触具备较大的接触的面积及插拔力,其连接稳定性较单边接触要高出许多。
为进一步提升连接器整体工作的可靠性,本申请在塑胶体8上还设置有卡钩及凸块21,其中卡钩与插座上的第二卡点16相配合,可勾住第二卡点16,凸块21与插座上面的卡块20相配合,其中卡钩设置在卡臂18的末端,卡臂18的中部通过具有弹性的支撑物连接在塑胶体8上,卡臂18与支撑物构成杠杆结构,当按下卡臂18的前端时,支撑物发生形变,卡臂18的末端带动卡钩向上偏转,从而使卡钩脱离第二卡点16,在插头与插座插接时,一方面卡钩勾住第二卡点16,另一方面插接部19插入到插槽17中,插接部19具有弹性,插接部19因具有凸块21,插接部19会先因卡块20的挤压作用而发生形变,再随着插接部19的移动而回弹至原位,此时卡块20与凸块21相互扣接,实现对插头进行限位的目的,为减少插接部19这一个过程中的变形量可使凸块21本身也具有弹性,在使用过程当中,如果不按压卡臂18的前端,插头无法正常从插座中拔出,此举大大提升整个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产品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诸如经常伴有振动、高温高湿等。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端子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端子与塑胶体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插头与插座连接及接触的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线的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电线以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1),所述电线包括由铜丝构成的导体(2),所述端子(1)的首端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导体(2)的导体打线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中部靠近所述导体打线口(4)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导体(2)焊锡加固的端子点锡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还包括包绕在所述导体(2)外部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线皮(3),所述端子(1)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皮(3)的线皮打线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点锡区(6)的末端设置有挡锡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塑胶体(8),所述塑胶体(8)上开设有与所述端子(1)相配合且贯通该塑胶体(8)的若干PIN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孔(9)内凸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卡点(10),所述端子(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10)相配合的卡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孔(9)的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点(10)相对应的加强筋(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主体(13)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13)上的可导电的插针(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针(14)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孔内具有间隔布置的两个接触弹片(15),所述接触弹片(15)具有弹性,所述插针(14)夹持在两个所述接触弹片(1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3)的顶部凸设有第二卡点(16),所述主体(13)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插头的插槽(17),所述塑胶体(8)的上方设置水平延伸的卡臂(18),所述卡臂(18)的中部通过具有弹性的支撑物与所述塑胶体(8)连接,所述卡臂(18)的末端设置与所述第二卡点(16)相配合的卡钩,所述塑胶体(8)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槽(17)相配合的插接部(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线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7)上设置有卡块(20),所述插接部(19)具有弹性,所述插接部(19)上设置有凸块(21),所述插槽(17)通过相互配合的卡块(20)和凸块(21)卡接固定所述插接部(19)。
CN201721658162.X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Active CN207530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162.XU CN207530242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58162.XU CN207530242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30242U true CN207530242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58162.XU Active CN207530242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30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658B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及其制作方法
CN207530242U (zh) 一种带线的连接器
CN108258552A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208782088U (zh) 电源连接器端子
CN207818931U (zh) 一种导线快速连接器
CN202550114U (zh) 线缆组合结构
CN205645715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6163337U (zh) 具新形引脚的拨动开关
CN203963864U (zh) Led电视背光光源的灯条布线结构
CN208873904U (zh) 栅板式端子台
CN207732112U (zh) 防水排线及其导电端子与导线的连接结构
CN206596174U (zh) 用于耳机的type‑c连接器以及耳机
CN209150333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07426238U (zh) 带弹片固定结构的接线端子
CN209357944U (zh) 一种替代板对板连接器的便捷连接结构
CN203850482U (zh) 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CN203326156U (zh) 排线连接端子及排线
CN208489409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rs485通信的插头
CN207426242U (zh) 弹片固定结构
CN202651467U (zh) 一种免打线的网络连接器
CN206116802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用插头座结构
CN209298402U (zh) 一种新型插脚连接方式的电源插头
CN203963833U (zh) 一种led电视背光光源的灯条布线结构
CN205680828U (zh) 一种fpc连接装置
CN209804970U (zh) 一种ff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