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5033U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25033U CN207525033U CN201721553170.8U CN201721553170U CN207525033U CN 207525033 U CN207525033 U CN 207525033U CN 201721553170 U CN201721553170 U CN 201721553170U CN 207525033 U CN207525033 U CN 2075250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ation
- pond body
- sand
- high efficient
- setting 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其包括池体,池体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池体底部靠近出水口位置设置有集砂槽,集砂槽上方设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曝气装置包括底座和曝气管路;底座固定于集砂槽内,底座顶端水平设置一定位板;曝气管路包括进气主管,和多个连通进气主管且下端位于池体中下部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孔;进气主管可拆卸固定于池壁上,曝气管底部固连一限位球;定位板上表面设有球槽,限位球下端可抵接于球槽内;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多个曝气管之间的搅拌器以及搅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利用搅拌和曝气形成旋流帮助无机砂砾与有机颗粒分离,减少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同时有利于有机物的后续分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去除砂粒等粒径较大的重质颗粒物的高效曝气沉砂池。
背景技术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泵站或初沉池之前,用于对粒径较大的重质颗粒物即“砂粒”进行沉淀去除。在城市污水中,相对密度较大、易沉淀分离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的砂粒、砾石和有机性的颗粒,如骨条。种子等,其表面还可能附着有机黏性物质。污水中的砂若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将影响后续处理单元的运行,造成输送泵以及污泥脱水设备的过度磨损等多种危害。
普通平流式沉砂池所沉砂粒中约夹杂有10%的有机物,对有机物包覆的砂粒截留效果也不佳,沉砂易腐化发臭,会增加后续处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其可对沉砂池中的污水起到曝气作用,利用旋流帮助无机砂砾与有机颗粒分离,减少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同时有利于有机物的后续分解。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池体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池体进水侧与出水侧之间,池体底部靠近出水口位置设置有集砂槽,集砂槽上方设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曝气装置包括底座和曝气管路;底座固定于集砂槽内,底座顶端水平设置一定位板;曝气管路包括连通池体内外的进气主管,和多个连通进气主管,且下端位于池体中下部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孔;进气主管位于池体外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池壁上,曝气管底部固连一限位球;定位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球相适应的球槽,使得限位球下端可抵接于球槽内;
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多个曝气管之间的搅拌器以及搅拌驱动电机,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的搅拌轴。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以及曝气的结合将在池体内形成螺旋状旋流,污水呈螺旋状通过沉砂池的同时,重颗粒沉到底部,在旋流和重力作用下流至集砂槽。曝气管底部的限位球在底座的限位作用下可不受水体旋流的影响,保证曝气效果的同时,寿命也得到延长。在池体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只需拆解固定在上部的机构即可实现曝气管的检查维护。
优选的,定位板外周设有翼板,翼板背离定位板的一端朝向集砂槽,并向下倾斜。翼板的设置可避免已经下沉至集砂槽内的沙砾在旋流作用下被重新卷起,同时其倾斜的板面可使得在旋流作用下下沉的沙砾仍然能够滑落至集砂槽中。
优选的,曝气管的数量为3个以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多个曝气管的竖直方向投影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曝气管上的曝气孔朝向为搅拌器搅拌圆周的切向。通过调节曝气量可增大或减小形成的螺旋状旋流。
优选的,池体进水侧底部和出水侧底部与集水槽之间分别通过坡面连接,所述坡面的坡度为5~10度,连接集砂槽的一侧向下倾斜。有利于集水槽对池内砂粒的集中。
优选的,进水口设置于池体一侧的上部,进水口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竖直设置,板面朝向进水口,导流板的下端高度低于进水口下端高度。导流板可对污水中的砂粒起到初步的导向作用,砂粒在与导流板碰撞后重力的影响将变大,从而使得大量砂粒由于重力下落至池体底部。
优选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堰。出水堰底部高度低于出水口底部高度,从而形成集水槽,向外引水的水管可连接至集水槽内。
优选的,底座固定于集砂槽中部,且底座为锥形。底座的锥面使得污泥滑落至集砂槽底部,集中效果更好。
优选的,曝气管底部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60~80cm,搅拌器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80~100cm。搅拌器的搅拌形成旋流中心,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则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气流作用增加螺旋状旋流的体积,增加水流剪切和颗粒摩擦,提高无机沙砾与有机颗粒的分离效率。同时可减少集砂槽中已经沉淀的砂粒被吹起的情况。
优选的,集砂槽底部设有排砂口,排砂口上设置有阀门。集砂槽内的沉砂可定期进行排砂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搅拌器在池体的过水断面上形成螺旋状旋流,再利用大范围的曝气作用扩大旋流的体积,使得污水呈螺旋状通过沉砂池的同时,重颗粒沉到底部,在旋流和重力作用下流至集砂槽。旋流中,水流剪切和颗粒间摩擦使得无机砂粒和有机颗粒分离,较轻的有机颗粒随旋流流出沉砂池,从而降低了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曝气对污水起到了预曝气的作用,可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安装方式简单,非常方便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包括池体,池体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池体进水侧与出水侧之间,池体底部靠近出水口位置设置有集砂槽2,集砂槽2上方设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曝气装置包括底座和曝气管路;底座固定于集砂槽内,底座顶端水平设置一定位板;曝气管路包括连通池体内外的进气主管,和多个连通进气主管,且下端位于池体中下部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孔;进气主管位于池体外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池壁上,曝气管底部固连一限位球;定位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球相适应的球槽,使得限位球下端可抵接于球槽内;
曝气装置包括底座8和曝气管路,底座8固定于集砂槽2内,底座顶端水平设置一定位板7;曝气管路包括连通池体内外的进气主管4,和多个连通进气主管4,且下端位于池体中下部的曝气管5,曝气管5上设有多个曝气孔;进气主管4位于池体外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池壁上,曝气管5底部固连一限位球6;定位板7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球6相适应的球槽,使得限位球6下端可抵接于球槽内;
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多个曝气管之间的搅拌器3以及搅拌驱动电机2,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的搅拌轴。
实施例
定位板7外周设有翼板71,翼板71背离底座的一端朝向集砂槽2,并向下倾斜。翼板的设置可避免已经下沉至集砂槽内的沙砾在旋流作用下被重新卷起,同时其倾斜的板面可使得在旋流作用下下沉的沙砾仍然能够滑落至集砂槽中。
曝气管的数量为3个以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多个曝气管的竖直方向投影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曝气管上的曝气孔朝向为搅拌器搅拌圆周的切向。通过调节曝气量可增大或减小形成的螺旋状旋流。
池体进水侧底部和出水侧底部与集水槽之间分别通过坡面连接,所述坡面的坡度为5~10度,连接集砂槽的一侧向下倾斜。有利于集水槽对池内砂粒的集中。
进水口设置于池体一侧的上部,进水口内设有导流板1,导流板竖直设置,板面朝向进水口,导流板的下端高度低于进水口下端高度。导流板可对污水中的砂粒起到初步的导向作用,砂粒在与导流板碰撞后重力的影响将变大,从而使得大量砂粒由于重力下落至池体底部。
出水口上设有出水堰9。出水堰底部高度低于出水口底部高度,从而形成集水槽10,向外引水的水管可连接至集水槽内。
底座8固定于集砂槽中部,且底座为锥形。底座的锥面使得污泥滑落至集砂槽底部,集中效果更好。
曝气管5底部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60~80cm,搅拌器3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80~100cm。
集砂槽2底部设有排砂口11,排砂口上设置有阀门12。集砂槽内的沉砂可定期进行排砂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以及曝气的结合将在池体内形成螺旋状旋流,污水呈螺旋状通过沉砂池的同时,重颗粒沉到底部,在旋流和重力作用下流至集砂槽。同时本实用新型曝气装置的安装方式简单,曝气管底部的限位球在底座的限位作用下可不受水体旋流的影响,保证曝气效果的同时,寿命也得到延长。在池体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只需拆解固定在上部的机构即可实现曝气管的检查维护。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器的搅拌形成了旋流中心,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则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气流作用增加螺旋状旋流的体积,增加水流剪切和颗粒摩擦,提高无机沙砾与有机颗粒的分离效率。曝气对污水起到了预曝气的作用,可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包括池体,池体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池体进水侧与出水侧之间,池体底部靠近出水口位置设置有集砂槽,集砂槽上方设有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曝气装置包括底座和曝气管路;底座固定于集砂槽内,底座顶端水平设置一定位板;曝气管路包括连通池体内外的进气主管,和多个连通进气主管,且下端位于池体中下部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孔;进气主管位于池体外的一端可拆卸固定于池壁上,曝气管底部固连一限位球;定位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球相适应的球槽,使得限位球下端可抵接于球槽内;
搅拌装置包括位于多个曝气管之间的搅拌器以及搅拌驱动电机,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器的搅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定位板外周设有翼板,翼板背离定位板的一端朝向集砂槽,并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曝气管的数量为3个以上,相互平行设置,且多个曝气管的竖直方向投影位于同一圆周上;各曝气管上的曝气孔朝向为搅拌器搅拌圆周的切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池体进水侧底部和出水侧底部与集水槽之间分别通过坡面连接,所述坡面的坡度为5~10度,连接集砂槽的一侧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进水口设置于池体一侧的上部,进水口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竖直设置,板面朝向进水口,导流板的下端高度低于进水口下端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出水口上设有出水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底座固定于集砂槽中部,且底座为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曝气管底部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60~80cm,搅拌器距离集砂槽底部高度为80~10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曝气沉砂池,其特征是,集砂槽底部设有排砂口,排砂口上设置有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53170.8U CN20752503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53170.8U CN20752503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25033U true CN207525033U (zh) | 2018-06-22 |
Family
ID=6258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5317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25033U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250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3682A (zh) * | 2021-04-01 | 2021-06-11 | 安徽农业大学 | 大口黑鲈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
CN113173630A (zh) * | 2021-05-11 | 2021-07-27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一种新型矿山废水混凝处理装置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21553170.8U patent/CN2075250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33682A (zh) * | 2021-04-01 | 2021-06-11 | 安徽农业大学 | 大口黑鲈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
CN113173630A (zh) * | 2021-05-11 | 2021-07-27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一种新型矿山废水混凝处理装置 |
CN113173630B (zh) * | 2021-05-11 | 2022-07-01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一种矿山废水混凝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8002A (zh)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
US20090206044A1 (en) | Anti-vortex double drain system | |
CN108178271A (zh) | 带污泥内回流装置的竖流式沉淀池 | |
CN207525033U (zh) | 一种高效曝气沉砂池 | |
CN106178615A (zh) | 一种旋转沉砂设备及其工艺 | |
CN104386847A (zh) | 一种旋流泥沙分离装置 | |
CN111330317A (zh) | 一种高效污水沉淀装置及方法 | |
CN108328786A (zh) | 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
CN113371904A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生物慢滤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 |
KR101586432B1 (ko) | 무동력 선회류 침사 제거기 | |
CN207525034U (zh) | 一种曝气沉砂池 | |
CN106946380A (zh) | 一种高浊度废水净化装置及废水净化方法 | |
CN108996837A (zh) | 用于生活污水的隔油净化处理系统 | |
CN108744614A (zh) | 一种工业有机废水的竖流式沉淀池 | |
CN2761240Y (zh) | 内有网格装置的筒式机械加速澄清池 | |
CN107032462A (zh) | 一种用高效中性絮凝剂净化选矿污水的处理装置 | |
CN107673455A (zh) | 一种曝气沉砂池 | |
KR101869471B1 (ko) | 포기식 침사 처리장치 | |
CN208071403U (zh) | 带污泥内回流装置的竖流式沉淀池 | |
CN206466998U (zh) | 一种气浮分离装置 | |
CN206045495U (zh) | 一种旋转沉砂设备 | |
KR101077248B1 (ko) | 저진공 믹싱에 의한 미세기포 부상 고액분리장치 | |
CN109354246A (zh) | 一种高浓度污水快速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08532301U (zh) | 一种气浮机 | |
CN209226738U (zh) | 一种高浓度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