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20328U - 超薄按摩机芯 - Google Patents

超薄按摩机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20328U
CN207520328U CN201720291178.5U CN201720291178U CN207520328U CN 207520328 U CN207520328 U CN 207520328U CN 201720291178 U CN201720291178 U CN 201720291178U CN 207520328 U CN207520328 U CN 207520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eading
motor
swing arm
hous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11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海
周志靖
蔡尤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OZHOGN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OZHOGN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OZHOGN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OZHOGNHAO HEALTH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11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20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20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20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薄按摩机芯,包括壳体、按摩机构、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机构中的揉捏电机垂直设置在壳体中,所述敲击机构中的敲击电机平行于壳体且垂直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中,所述行走机构中的行走电机平行于壳体且垂直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在尽量缩小机芯大小的前提下保证了揉捏机构、敲击机构和行走机构工作时互不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还具有低噪音的优点。

Description

超薄按摩机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按摩器的功效,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可以令其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按摩器的部件主要有主板、机芯、导轨、机械手、电机、材质等方面,其中核心部件为机芯和机械手,机芯是搭配机械手以及控制机械手电机马达的装置,它可以自由的行走在导轨上,根据导轨长度对人体的背部及臀部进行机械手按摩。而机械手,通过程序的设计,可以实现多种仿真人的按摩手法,通过按摩原理,实现按摩功效,起到疏通经络,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机械手按摩时按摩器最为主要的按摩方式。
现在市场上的按摩器,其中的按摩机芯结构较大,且按摩机芯和机械手之间结构不是非常紧凑,各个机械手的电机沿着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导致按摩机芯壳体整体长度过长,导致了整体占用空间过大,空间利用率低,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薄按摩机芯以及与其搭配的机械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在尽量缩小机芯大小的前提下保证了揉捏机构、敲击机构和行走机构工作时互不干扰,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还具有低噪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按摩机芯以及与其搭配的机械手,包括壳体、按摩机构、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揉捏机构包括揉捏电机、揉捏传动组件、揉捏动作组件,所述敲击机构包括敲击电机、敲击传动组件、敲击动作组件,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行走传动组件,所述揉捏电机垂直设置在壳体中。
上述结构中,揉捏电机垂直设置在壳体中,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揉捏电机与其他两个电机交错设置,使得结构更加合理,同时缩小整个电机的总长。
进一步地,所述敲击动作组件包括敲击轴,所述揉捏动作组件包括揉捏轴、轴套、偏心轮,所述轴套、偏心轮套设在所述揉捏轴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轴套相配合的揉捏轴支撑柱,所述揉捏轴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揉捏轴支撑柱上,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所述两个揉捏轴支撑柱之间,揉捏传动组件设置在揉捏电机和揉捏动作组件之间,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所述揉捏轴和所述敲击轴之间。
上述结构中,通过轴套和壳体上的揉捏轴支撑柱相配合,使得揉捏轴周向可旋转地设置在揉捏轴支撑柱上,偏心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外侧,并与支撑柱相接触,使得揉捏轴轴向固定。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揉捏轴和敲击轴以及两个揉捏轴支撑柱之间,通过合理的布局充分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揉捏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皮带轴、大齿轮、小齿轮、蜗杆、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套设在揉捏轴上,并且所述蜗杆相咬合,所述大齿轮套设在所述蜗杆上,所述小齿轮套设在所述皮带轴上,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相咬合,所述揉捏电机和皮带轴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连。
上述结构中,所述揉捏传动组件的第一级传动为皮带传动,优点在于当过载时皮带打滑可有效的保护传动零件,且皮带传动噪音低,便于控制。第二级传动为齿轮传动,有了此级传动,在此种揉捏机构中可减小皮带被动轮的大小,而皮带轮的减小,可避免揉捏曲臂摆动时不与皮带轮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放置槽中,所述揉捏电机通过电机罩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对应第一皮带和斜齿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皮带和斜齿轮的容纳腔。
上述结构中,放置槽和电机罩相配合将揉捏电机固定设置在下壳体上,使得揉捏电机在工作时更加稳定。设置通孔的好处在于电机可以穿过通孔伸出到下壳体外,增加了电机的长度,增大了电机的功率。因为第一皮带和斜齿轮的高度比其他机构较高,为了使得壳体既能包裹住全部的揉捏机构,还能使得壳体整体高度降低,充分地利用了壳体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揉捏电机为扁电机,所述揉捏电机扁向与揉捏轴平行。
上述结构中,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机芯的总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摆臂,摆臂一端与按摩头相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摆臂穿过的摆臂槽,所述摆臂套设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摆臂和偏心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
上述结构中,摆臂设置在偏心轮上,在揉捏轴旋转的时候,按摩头在偏心轮和摆臂的作用下进行揉捏动作,摆臂和偏心轮之间设置第一滚珠轴承的好处在于滚珠轴承转动摩擦力小,对偏心轮和摆臂的磨损较小,滚珠轴承传动效率高,而且现在的滚珠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另一端设置有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置有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另一端与敲击动作组件相连。
上述结构中,通过球头连杆将摆臂和敲击动作组件连接的好处在于在摆臂做出揉捏动作时不会影响到敲击组件,同时保证了敲击动作组件能带动摆臂进行敲击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敲击动作组件还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轴承盖相配合的敲击轴支撑柱,所述敲击轴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两个敲击轴支撑柱上,所述敲击轴和轴承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敲击轴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和第三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挡圈,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球头连杆相连。
上述结构中,敲击轴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两个敲击轴支撑柱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敲击轴在旋转的时候不会左右晃动,使得按摩头的敲击动作更加稳定,设置滚珠轴承的好处在于滚珠轴承转动摩擦力小,对敲击轴、轴承盖和轴承座的磨损较小,滚珠轴承传动效率高,而且现在的滚珠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包括外摆臂和内摆臂,所述外摆臂和所述内摆臂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上述结构中,将摆臂分为外摆臂和内摆臂两部分,两个摆臂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将摆臂分为两部分设置而不是一体设置的目的在于分为两部分可以方便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传动箱,所述揉捏传动组件中的皮带轴、大齿轮、小齿轮、蜗杆、斜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
上述结构中,将揉捏传动组件设置在传动箱内,一来可以对传动组件中的蜗杆和齿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二来防止揉捏传动组件在工作时影响到其他组件或者机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整理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敲击机构结构爆炸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按摩机构结构爆炸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揉捏机构结构爆炸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包括壳体1、按摩机构2、揉捏机构3、敲击机构4、行走机构5、第一滚珠轴承6、第二滚珠轴承7、第三滚珠轴承8、轴承挡圈9、球头连杆10
上壳体11、下壳体12、传动箱13、揉捏轴支撑柱14、敲击轴支撑柱15、摆臂槽16、
按摩头21、摆臂22、
外摆臂221、内摆臂222、球形腔223、
揉捏电机31、揉捏传动组件32、揉捏动作组件33、电机罩34
敲击电机41、敲击传动组件42、敲击动作组件43
行走电机51、行走传动组件52
容纳腔111、放置槽121、通孔122
第一皮带321、皮带轴322、大齿轮323、小齿轮324、蜗杆325、斜齿轮326
揉捏轴331、轴套332、偏心轮333
敲击轴431、轴承盖432、轴承座4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描述。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薄按摩机芯以及与其搭配的机械手,包括壳体1、按摩机构2、揉捏机构3、敲击机构4、行走机构5,按摩机构2包括按摩头21,按摩头21设置在壳体1外部,揉捏机构3、敲击机构4、行走机构5设置在壳体1内部,揉捏机构3包括揉捏电机31、揉捏传动组件32、揉捏动作组件33,敲击机构4包括敲击电机41、敲击传动组件42、敲击动作组件43,行走机构5包括行走电机51、行走传动组件52,揉捏电机31垂直设置在壳体1中,敲击电机41平行于壳体1且垂直于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中,行走电机51平行于壳体1且垂直于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中。
揉捏动作组件33包括揉捏轴331、轴套332、偏心轮333,轴套332、偏心轮333套设在揉捏轴331上,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与轴套332相配合的揉捏轴支撑柱14,揉捏轴331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揉捏轴支撑柱14上,揉捏电机31设置在两个揉捏轴支撑柱14之间,揉捏传动组件32设置在揉捏电机31和揉捏动作组件33之间。揉捏传动组件32包括第一皮带321、皮带轴322、大齿轮323、小齿轮324、蜗杆325、斜齿轮326,斜齿轮326套设在揉捏轴331上,并且蜗杆325相咬合,大齿轮323套设在蜗杆325上,小齿轮324套设在皮带轴322上,大齿轮323和小齿轮324相咬合,揉捏电机31和皮带轴322之间通过第一皮带321相连。揉捏电机31为扁电机,揉捏电机31扁向与揉捏轴331平行,且设置在敲击轴431和揉捏轴331之间。
敲击动作组43件包括敲击轴431、轴承盖432、轴承座433,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与轴承盖432相配合的敲击轴支撑柱15,敲击轴431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两个敲击轴支撑柱15上,敲击轴431和轴承盖432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7,敲击轴431和轴承座433之间设置有第三滚珠轴承8,第二滚珠轴承7和第三滚珠轴承8之间设置有轴承挡圈9,轴承座433与球头连杆10相连。
壳体1分为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下壳体12上设置有放置槽121,放置槽121中还设置有通孔122,揉捏电机31设置在放置槽121中,并穿过通孔122伸出下壳体12。揉捏电机31设置在放置槽121中,并通过电机罩34固定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上对应第一皮带321和斜齿轮322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皮带321和斜齿轮326的容纳腔111。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传动箱13,传动箱13内设置有揉捏传动组件33中的皮带轴322、大齿轮323、小齿轮324、蜗杆325、斜齿轮326。
按摩机构2还包括摆臂22,摆臂22包括外摆臂221和内摆臂222,外摆臂221和内摆臂22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摆臂22一端与按摩头21相连,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供摆臂22穿过的摆臂槽16,摆臂22套设在偏心轮333上,摆臂22和偏心轮333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6。摆臂22另一端设置有球形腔223,球形腔223内设置有球头连杆10,球头连杆10另一端与敲击动作组件43相连。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薄按摩机芯,包括壳体、按摩机构、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揉捏机构、敲击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揉捏机构包括揉捏电机、揉捏传动组件、揉捏动作组件,所述敲击机构包括敲击电机、敲击传动组件、敲击动作组件,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行走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电机垂直设置在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动作组件包括敲击轴,所述揉捏动作组件包括揉捏轴、轴套、偏心轮,所述轴套、偏心轮套设在所述揉捏轴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轴套相配合的揉捏轴支撑柱,所述揉捏轴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揉捏轴支撑柱上,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所述两个揉捏轴支撑柱之间,揉捏传动组件设置在揉捏电机和揉捏动作组件之间,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所述揉捏轴和所述敲击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皮带轴、大齿轮、小齿轮、蜗杆、斜齿轮,所述斜齿轮套设在揉捏轴上,并且所述蜗杆相咬合,所述大齿轮套设在所述蜗杆上,所述小齿轮套设在所述皮带轴上,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相咬合,所述揉捏电机和皮带轴之间通过第一皮带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还设置有通孔,所述揉捏电机设置在放置槽中,所述揉捏电机通过电机罩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对应第一皮带和斜齿轮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皮带和斜齿轮的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电机为扁电机,所述揉捏电机扁向与揉捏轴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还包括摆臂,摆臂一端与按摩头相连,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供摆臂穿过的摆臂槽,所述摆臂套设在所述偏心轮上,所述摆臂和偏心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另一端设置有球形腔,所述球形腔内设置有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另一端与敲击动作组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动作组件还包括轴承盖、轴承座,壳体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轴承盖相配合的敲击轴支撑柱,所述敲击轴周向可旋转轴向固定地设置在两个敲击轴支撑柱上,所述敲击轴和轴承盖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敲击轴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第二滚珠轴承和第三滚珠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挡圈,所述轴承座与所述球头连杆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外摆臂和内摆臂,所述外摆臂和所述内摆臂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传动箱,所述揉捏传动组件中的皮带轴、大齿轮、小齿轮、蜗杆、斜齿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箱内。
CN201720291178.5U 2017-03-23 2017-03-23 超薄按摩机芯 Active CN207520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178.5U CN2075203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超薄按摩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1178.5U CN2075203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超薄按摩机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20328U true CN207520328U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7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1178.5U Active CN207520328U (zh) 2017-03-23 2017-03-23 超薄按摩机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203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623A (zh) * 2020-02-27 2020-05-15 苏州甬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轻薄按摩机芯
CN113143710A (zh) * 2021-04-27 2021-07-23 宁波豪士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超薄按摩机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0623A (zh) * 2020-02-27 2020-05-15 苏州甬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轻薄按摩机芯
CN113143710A (zh) * 2021-04-27 2021-07-23 宁波豪士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超薄按摩机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3933U (zh) 带有可行走超薄按摩机芯的按摩椅
CN207520328U (zh) 超薄按摩机芯
CN210145050U (zh) 医用中医临床推拿装置
CN206822832U (zh) 一种窄小的揉捏敲击按摩机芯及具有该按摩机芯的装置
CN208864780U (zh) 一种按摩机芯、按摩椅、及按摩器具
CN107496150A (zh) 一种按摩器
KR20070064245A (ko) 휴대용 전동식 머리 안마기
CN203736527U (zh) 一种脚底保健按摩器
CN204446526U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及按摩靠垫
CN110496033A (zh) 一种手掌按摩的装置
CN107485548B (zh) 一种揉捶按摩机芯
CN207203067U (zh) 一种手掌按摩仪
CN207745322U (zh) 一种按摩效果好的按摩器
CN208626117U (zh) 一种按摩椅机芯
CN205494335U (zh) 一种具有揉捏和敲击功能机芯的背部按摩器
CN109276425A (zh) 一种手臂按摩装置及按摩椅
CN105662805B (zh) 一种具有揉捏和敲击功能机芯的背部按摩器
CN212326897U (zh) 一种模拟人手按压的人体按压装置
CN209203935U (zh) 一种具有多级传动的按摩器机芯
CN110063887B (zh) 一种按摩器
CN106880480A (zh) 一种按摩椅的新型按摩机械手
CN208405319U (zh) 一种披肩按摩器
CN208799480U (zh) 一种按摩椅的超薄按摩机芯
CN207753559U (zh) 一种按摩器用电机
CN206837094U (zh) 一种多功能背部行走按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Ultra thin massage move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Wenzhou Pingyang Wanquan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franchise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HAOZHONGHAO HEALTH PRODUC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179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